【台灣/遊行】100501遊行聯盟:2010台灣同志遊行 開始啟動 遊行日期10月30日
2010-05-01【台灣∕反歧視】100502 台灣立報:暢談同志爭權實例 澳綠黨主席為台灣打氣
2010-05-02【精選/性平教育】100502GLAD: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聯合聲明
壹 校園性別教育課程的通識化:徹底推廣校園性別課程、性別課程列為通識必修學分、消除課堂上的性別歧視。
貳 各校性平會加強運作、徹底達到其存在之積極意義而非消極處理案件、督導性別課程的開設。
性別與同志,在國中公民、高中課程公民與社會必談,大學通識課程視而不見?
徹底推廣校園性別課程:不偏廢於狹義的兩性平等,同志議題應是其中一環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頒布實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明文規定了下列
事項:
<第六條第三項> 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第十七條第四項>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為了達到完全消除社會對於同志的不了解和歧視之遠程目標,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認知到性別平等教育的迫切及重要性,並以此作為本屆校園同志甦醒日的主要訴求。國家的根基在於教育,然而在臺灣升學環境的桎梏下,性別教育往往是遭受忽視的一環,即使在性平法通過後的第六年,各大專院校仍無法確實執行上述兩項目標。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來自北部大專院校共計十校,針對各校在過去兩年(民國九十七、九十八年)共四學期校內開設性別課程的狀況做了深入的查詢及歸納,發現學校的性別課程普遍而言不足。從性別課程的總數來說,台大、政大、輔仁、世新這四校是數量最多的,大約每年可以開到三十門以上性別相關課程;清華及北大居中,每年約有二十門以上的性別課程開設;最低的為東吳、交大、文化與海大。每年開設的性別課程數量為十五至零門,資源分配明顯不均。由此可見,六年前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雖然直接地保障了性少數及性弱勢族群,卻未曾真正達到其積極目的。
再者,性別課程中,真正與同志相關的更是寥寥無幾。舉臺大為例,過去四學期中每學期僅有一門同志相關課程,比例上實在太過稀少。本屆團隊深信,性別教育應該從小做起,並延伸至義務教育以上,同時也必須教導社會關於同志的部分,而不是選擇性地視而不見。近期發生的許多事件,包括北市議會通過由北市政府發函至各中學的同志歧視公文,網路上同志發言空間的被壓縮,甚至各主流媒體總對於同志社會案件的刻意放大等,比比皆是。總體而言,皆因社會對於同志議題的不了解所致。若能在大學階段加強學子們對於性別平等的基本認知,相信這些憾事將不會再度重演。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在此聲明,各校應積極推動普遍性別課程的設立,並加強課程規畫中同志知識的部分。
每年只有幾個人、百分之幾的人修得到性別課程?
性別課程須列為通識必修學分:在通識類別上增設性別教育一項,或強制規劃在
人文領域範疇中
各校的性別課程概況除了忽略同志教育,更迫切的問題是不夠通識化。以過去兩年的統計來看:(括號內是平均每年數量) ,性別通識最多:輔仁(14)政大(11)世新(8)北大(6)台大(4)交大(3.5)海大(3)清華(1.5)東吳(0) ;性別課程最多:世新(32.5)台大(31)輔仁(31)政大(29.5)>清華(21.5)北大(19.5)>東吳(12.5)交大(7)海洋(3) 。
以每年各大學新生入學平均人數為除數,每門性別通識最高上限八十人乘以年平均通識課程數目為被除數來做概要估計,每年大學生能夠修習性別通識的比例如下:政大(38%)北大(33%)世新(29%),輔大(27%)交大(23%)海大(18%),清華(8%)台大(6%)東吳(0%),若以大學四年計,假定各學生在大學教育中僅修習一門性別通識,則顯而易見地,實際上能真正接觸性別通識的學生最高也僅占三分之一,有的學生甚至連修習性別通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明顯與上述性平法中兩項條文牴觸,即各大專院校並無實際廣開性別課程,普遍性不足。
通識教育最重要目的即為讓大專院校生能對各領域有基本認知及了解,而現行的通識雖然多元,卻忽略掉性別教育此一重要區塊。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認為,透過廣設性別通識課程能讓社會大眾能深入淺出地了解性別議題和同志,改善社會大眾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及消除普遍的性別盲。
生活中處處為性別,我們必須要看見。性別從來就不應該是少數人才應該鑽研的領域,更非必重於艱深繁雜的理論,它必須普遍化,且為身為社會公民的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和素養。有了完善的性別教育,社會正義才得以落實,臺灣人最自傲的民主及多元包容才可以更加發揚光大。本屆團隊更深切地希望性別教育能在臺灣生根並茁壯,讓廣大的同志學子在成長及升學的道路上不再徬徨且無助。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再次強調性別課程通識化的必要性,並希望各大專院校設計一套完善的多元性別課綱供學生選修,各大專院校應設此畢業門檻,將性別課程獨立於現行通識架構,或者歸入人文或社會領域範疇中,並強制規定修習此學分。本屆團隊認為大專院校生應有基本的同志知識,能夠了解到同志與所有的人一樣,都是正常且不容侵犯、需被尊重的個體,都在為了更美好的未 來正努力著。
消除課堂上的性別歧視
性別課程開設不足、通識化程度不夠之外,在其他學科領域中,課堂上提及性別議題和多元性別概念的教授更是少之又少,不具有正確性別知識的人可能在教學及接受過程中無形再加深了這樣一種隱性的歧視。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建議校方應定時舉辦性別相關講座或活動 ,督導監視以達成消除課堂上性別歧視的目標;師長也應比照國中小學基礎性別教育舉行進修,透過更多的了解與包容,讓同志學生不再成為課堂上被異樣對待且漠視的一群。
各校性平會:虛設抑或是同志學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各校性平會加強運作、徹底達到其存在積極意義而非消極處理案件
本屆工作團隊透過各校同志社團實查該校性平會運作狀況,大致調查方向為以下幾點:近期舉辦活動、預算流向、近年處理案件及網站經營狀況,發現六年前的性別平等法推動後,各大專院校已在性別議題上加強處理並多有相關活動規劃,這是工作團隊所樂見的。本屆團隊一致認為,透過各校性別相關社團自主性的監督並了解,才得以讓各校性平會與社團間的連繫更加緊密。然而,性平會還有許多進步空間,多所學校有人力不足和經費、營運上的困難,若要強加批判實為無用之舉。在此根據上述四點方向,給與具體改善各校性平會的建議,希望校方聽/看見同志學生,也期許彼此在性別教育上能更進一步。
近年來各校舉辦的性別相關活動不勝枚舉,活動也漸趨多元和開放。舉政大為例,除了本學期五月底與學生議會及陸仁賈社合辦性別週以外,也有發出「性別種子」-「杏桃坊」培訓計畫等活動宣傳;而清大性平會以整合性教育的方式推廣性別與同志議題,包括與性別研究室合作辦理各種活動、舉辦教職員工性別議題訓練,近幾年來也增加了對課程助教的性別議題訓練等。其餘諸如輔大、文化及東吳等大專院校也不定期舉辦性別演講和宣傳周等活動,臺大及世新因為有婦女研究室和性別所等專門的學術機構,在性別議題上可以做更縝密的規劃,這些都是對學生多有助益的事。然而,同志學生的能見度還是不足,即使多校已將 傳統的「兩性」更改為「多元性別」,在用字上已力求政治正確,但仍然可見校方還是以傳統的兩性教育、安全性行為宣導和女性為重心,其餘不同性別特質的學生仍難以被包含在內。本屆團隊期許各校性平會可以調整比重,真正將多元性別議題帶入校園,而非侷限在二元區分的兩性上。
關於預算流向方面,各校的經費並不一致,不能強加比較,但性平會能夠做的是讓資金流向更加透明化。大致而言,性平會的預算多歸列於辦理專題演講、性平教育講座、案件調查費用、影展等。如台大曾於97年度曾編列了一筆10萬元的性別平等教育推廣費用,提供給各學生社團有舉辦與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活動申請補助。在實查過程中,多數學校會將性平會資金流向公開化,但如輔大等學校並無提供相關資訊的管道。另一方面,各校性平會近年處理案件中,為同志相關個案的少之又少,多數處理的案件以傳統上廣義的性騷擾為主,其下又包括性別歧視、過度追求、騷擾、侵害等等。本屆團隊建議,各校性平會應廣設申訴專線和諮商管道,透過網站或文宣宣傳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性別方面的問題。
性平會網站經營方面,各校實為參差不齊,有些網頁甚至年久失修,經營狀況十分不佳。而經過調查後發現,各校網站上可能有的缺漏如下:
一、相關法規之提供參閱:對於相關法規如:《性騷擾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等法規,皆未提供需此資訊之人員參閱的管道。
二、通報及申訴資訊不明:對於通報或申訴資訊僅有申辦程序之流程圖可供查詢,但未提供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辦公室之訊息。
三、相關表格之提供下載:對於相關之表格未有發現到可提供下載之載點。
四、相關連結的網頁內容為虛設:相關連結之網頁內容,經點閱後可發現到網頁會出現「找不到這個頁面」的訊息。
網路乃現今學生族群最易尋求協助的管道,若沒有妥善經營,學生求助無門或苦無參閱資訊的情形會相當嚴重。本屆工作團隊希望各校性平會能徹底管理網頁,並提供完整資訊及諮詢專線,不要讓最有效且便利的管道形同虛設。
扮演性別課程通識化的幕後推手:性平會的責任
性平會應督導學校性別課程的開設
性別你我他,不分異與同。本屆GLAD工作團隊再次強調普遍性別教育的迫切性,各校性平會應積極協助通識中心及校方課程組規劃並推廣性別課程,並將現有的「女性」、「兩性」等相關課程擴大並能包容多元性別,才算是真正的性別平等。性別課程常被認為是人文、社會領域專業的學生才要學習的,理工專業的學生不僅不需要、不想要學習,他/她們同時也難以進入過於進階程度的性別課程,因此課程的親近性、包容性和廣度都應是考量的重點。團隊期許各校性平會能與性別團體及性別社團協力討論出開設性別通識的具體方案,如列性別課程為大一必修,或是開一個性別學群在通識領域中,都是可行的做法。
本屆工作團隊同時也理解,即使開設了性別課程仍會遇到專業師資不足,或修課同學仍然有限的困境,性別專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及培育,即使現今無法研擬一套立即可行的做法,卻可以在校園中藉由多元性別議題教育的根深蒂固創造更多的人力資源。性別教育,大家一起來!
GLAD 15th工作團隊
文化拉友會
北大北G星
臺大GayChat
臺大浪達
世新飛魚
交清部落革
東吳QC
政大陸仁賈
海洋酷兒
輔大同窗會
輔大好社
文件來源:第15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