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篩檢注意事項
2009-12-01
【觀點/愛滋預防】091212自由時報:楊惠中 > 預防愛滋病 不應區分族群
2009-12-22
HIV篩檢注意事項
2009-12-01
【觀點/愛滋預防】091212自由時報:楊惠中 > 預防愛滋病 不應區分族群
2009-12-22

【觀點/愛滋人權】091210 NowNews:歧視愛滋,有礙正確認識與防治!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楊惠中(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

截至今年10月為止,國內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已累計18,815人;臺灣自西元1984年發現第一例本土愛滋病例,累積個案死亡數為2,533人。

這樣的數字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省思與意義?

本文原刊載於2009/12/10 NowNews今日論壇
http://www.nownews.com/2009/12/10/142-2542130.htm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程度高低分類,愛滋病目前劃分為「第三類」,較天花、鼠疫、SARS、H5N1、白喉、傷寒、登革熱、麻疹等疾病危害風險程度甚「輕」,也就是依衛生署公告之防疫措施,並不需要隔離(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

依統計報告顯示─-愛滋病病例持續穩定成長;個案死亡數卻明顯偏低,目前感染愛滋病20年以上者大有人在!因為有了雞尾酒療法之後,感染者已視為慢性疾病,生命得以維持妥適,身體狀況實與一般人無異。

然而,當首宗愛滋病在男同性戀之間傳播時,「愛滋病」與「男同性戀」在世人眼中密不可分,這樣的誤解與烙印,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歧視與躂伐的聲音,似仍不曾鬆動。

還記得,「53位血友病患因施打受污染的凝血製劑不幸感染愛滋病毒、澎湖愛滋學童遭受全校排擠、感染者遭社區民眾驅離、強制來臺外籍人士抽血檢查、醫院拒收愛滋病人、學校限制感染者「痊癒」才能入學、捷運公司拒收愛滋司機、感染者錄取司法官無法受訓、衛生署禁止同性戀捐血、調查局職員染愛滋被迫離職、愛滋媽媽即將分娩竟成人球、警察公布感染者名單、檢察官恐懼感染者出庭應訊、愛滋天譴說、愛滋奶奶不堪兒女遺棄而絕食自盡等事件。」

令人遺憾的是─20多年了,類似的新聞仍在繼續發生……。

根據愛滋防治研究,社會環境對愛滋病患越友善、歧視越少、醫療系統的支持將越高,一般人對於接受愛滋篩檢的意願就大,防疫也將越有成效。可惜臺灣在上述層面仍未完善,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觀察社會環境不難發現,臺灣愛滋病患的基本人權常遭踐踏。諸如國內有數十所大學對HIV帶原學生採取勒令休學或不予入學處置(除非治癒?),剝奪患者就學的權利;而愛滋病患回歸社區遭到民眾排斥更顯示,愛滋病患的居住權得不到保障;而農安街轟趴事件,疾管局任意洩露病患資料給予警方,則侵犯了病患的隱私權益;又如警察穿雨衣/口罩以避免受到感染等無必要的行為,皆顯示臺灣社會對愛滋病的認識極為貧乏。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願意嘗試學習如何用法律「維護」社會既有的秩序;但卻忽視了自己不知不覺在捍衛既有的不公不義。人權的壓抑與剝奪,恐只會造成防治的不利。

一個愛滋病患在面對疾病威脅之餘,不僅求學/求職遭拒、無處居住,連政府接受通報後還任意曝露其疾病隱私,往後還會有人願意接受篩檢嗎?還會有人願意積極配合治療呢?或許應促使民眾認識愛滋病,並賴友善的社會環境破除歧視,相信是愛滋防疫的先決條件。

過去政府的愛滋宣導多以男同志社群、危險性行為者為主,讓民眾誤以為愛滋病跟自身無關,警覺性偏低,進而主動做血液篩檢的意願不高,往往到了病毒增加發病後,才驚覺自己已經受到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有2百50萬孕婦為愛滋感染者(包括許多為「單一」性伴侶),63萬名愛滋寶寶出生。因目前已有藥物和母乳替代品等方法,可將嬰兒感染機率從45%降至4%以下,因此預防愛滋病母子垂直感染已成為聯合國近2年來的愛滋防治重點,並在疾病防治的同時,亦能夠顧及病患權益,以落實篩檢之成效與目的。

愛滋感染人數穩定成長;個案死亡數卻明顯偏低的意義是什麼?鮮少有疾病,能夠像愛滋病一樣,深刻暴露出許多有關人、疾病與社會的重要議題。許多我們熟悉的觀念,碰到愛滋議題似乎都將會轉個彎,一般生病時,親戚好友會前來關心;病重了,久未謀面的友人,還會紛紛出現、維繫感情;可是如果是愛滋病,極有可能「避之唯恐不及」。從社會對待愛滋的種種面向中,我們仍需要看見信任的邊緣和關懷的界線。人權運動,就是要打破誤謬與歧視,讓每一個人獲得相同的對待,無論妳/你/我是愛滋或不是。

作者介紹:
楊惠中,非典型法律人;法律學士/傳染病學碩士;喜歡、感興趣的事物非常多;推動病患人權、性教育;關心社會、照顧弱勢;熱衷沉浸於歐洲文化;定期發表評論/寫作;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iddle-0925
 

本文原刊載於2009/12/10 NowNews今日論壇
http://www.nownews.com/2009/12/10/142-2542130.htm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