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老同】090702破報:林家新 > 在鮮嫩的彩虹旗幟下‧勿忘老大哥們的足跡與身影
2009-07-02
090709愛白網:馬塞諸塞州起訴美聯邦政府禁同性婚姻法;加議員資助同性戀遊行惹麻煩
2009-07-10
【文選/老同】090702破報:林家新 > 在鮮嫩的彩虹旗幟下‧勿忘老大哥們的足跡與身影
2009-07-02
090709愛白網:馬塞諸塞州起訴美聯邦政府禁同性婚姻法;加議員資助同性戀遊行惹麻煩
2009-07-10

【觀點/性與身體】090703蘋果日報「論壇」:何春蕤 > 誰怕麥可傑克遜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何春蕤(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特聘教授)

日後人們將發現,傑克遜不是死於藥物,不是死於整形失敗;而是死於長久匯集沉澱在他身上的各種歧視的效應,包括「種族歧視」以及「反種族歧視」自身所形成的僵化和政治正確要求,也包括人們對性別、身體、性向的各種僵化認知。

「中性化」招來攻擊

2003年麥可傑克遜被控猥褻兒童事件爆發,當媒體一面倒的看熱鬧、惡劣扒糞的時刻,美國知名的跨性別作家費雷思發出文章,指出圍繞傑克遜的負面言論其實出自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成見。

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和無數整形的男女一樣,傑克遜開始積極的改變外型。然而在那個種族尖銳對立的社會脈絡裡,人們看到的只是他背離了黑人的外貌特徵,許多人罵他「黑奸」,說他迎合白人的審美觀。然而費雷思在這些譴責中卻看到了另一種隱而未顯引發厭惡的特色,那就是傑克遜與日俱增的「中性化」(說穿了是「女性化」)裝扮,以及非常複雜的性別表現。

換句話說,與其說傑克遜的自我外型打造是想變成白人,倒不如說他是避開大眾對黑人男性必須表現截然陽剛的假設,他的新外型因此益趨陰柔,從面目五官到白皙的皮膚,柔軟的長髮,濃郁的化妝。他的身體也不斷開發出過去無法想像的操弄和舞步,一手撫胸、一手扣住胯下的標準動作成為傑克遜既男又女的性感表現方式。一個似乎永遠青少年的身體,結合了很難歸類為男女的外型和表現,難怪引發極大的社會焦慮,招來無窮的指摘。

人們的冷言嘲諷把傑克遜放逐到羞恥孤立的空間裡。是為了要他停止這種跨越現有範疇的存在狀態,也就是要他「歸位」,回歸傳統的種族樣貌和表現,回歸傳統的性別呈現。可是傑克遜沒有聽話,他反而更加積極的持續越界,在外型上更加明顯的宣告他就是不計代價,不願從眾,當然也就持續承受更惡意的攻擊。

傑克遜的性別處境只有另外一個跨性別看得懂。身為跨性別的費雷思說:「麥可的外表不僅混淆了人類社會對於性與性別的僵化組合,並且更進一步地拓展人類性別表現的多樣性。」

惡意的攻擊最後形成一連串控訴,動員的正是1980年代以來在美國儼然已經升高為社會最敏感神經的兒童性議題。只有這個罪名能醜化當事人到無法回應的地步,使他墜入沒人敢救的深淵,讓他即使被宣告無罪也將永遠背負嫌疑。

死於美國僵化氛圍

我的朋友聽說傑克遜過世的消息後久久無法接受,她不解的問:「為什麼安潔莉娜裘莉熱烈擁抱親吻孩子算是親善大使,而麥可傑克遜做同樣的事情就是戀童?」

我沒有辦法回答。但是費雷思一針見血的看穿了反戀童聖戰背後真正的陰謀:「兒童和青少年承受性惡待(或其他形式的惡待)的處境和痛苦,是沒有辦法被一個煽動種族主義、歧視同性戀、仇視性╱別異議份子的保守行動所解救的。」

麥可傑克遜就是死於種族主義、反種族主義的僵化、同性戀恐懼症、跨性別恐懼症、戀童恐慌症數症齊發的美國氛圍。哀悼他的將不會是少數,因為被上述病症的效應所苦的人絕不是少數。

本文出處:2009年07月03日蘋果日報「論壇」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703/art_id/31757102

■延伸閱讀:費雷思談麥可傑克遜原文中譯

Michael Jackson 頭條背後
2003-11-28 Workers World News
美國跨性別作家 Leslie Feinberg 原著(林郁凱翻譯,何春蕤校訂)

http://intermargins.net/Activity/2009/Michael_Jackson_Leslie_Feinberg.htm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