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工作坊】120915-0916 2012熱線愛滋義工培訓工作坊
2012-08-25【臺灣/官員首挺同志婚:婚姻可防愛滋?】120821 中國時報:能防治愛滋?各界看法大不同/公視新聞:民間:防治愛滋 從小推動正確教育/中廣新聞:同性婚配防愛滋? 立委:文不對題
2012-08-28【台灣/愛滋歧視】120817 聯合報:「生妓、生藥、生肛」 愛滋高風險/附施文儀副局長臉書原文
「生妓、生藥、生肛」 愛滋高風險
中央社╱台北16日電 2012.08.17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今天說,「生妓、生藥、生肛」是感染愛滋風險高的三生類,提醒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召妓、肛交要戴套。
施文儀指出,每年新增約2000名愛滋病毒感染者,但是愛滋病毒是誰在傳染,如果直指少數團體,則這一團體都會不認同,雖然統計數據顯示,「男同志」屬高危險群,然而這又形同某種程度被「貼標籤」、「歧視」。
他說,政府不斷宣導「安全性行為」,但民眾卻認為老掉牙,自認為性伴侶都很「乖」、很「安全」,那為何2人世界一定要戴套呢?
為避免過於強調特定族群,施文儀創作「生妓肛藥」新詩,「生妓肛藥風險高、性交戴套沒煩惱、切莫僥倖無套交、染傳愛滋你全包」。
他說,生妓肛藥是指和不認識與不熟悉的人發生性行為、召男妓或女妓、肛交與嗑藥,建議無論如何性行為都需戴上保險套。
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今年至6月底止共有1062個新增愛滋感染個案,其中「男男間性行為」有795人,占74.9%;其次是「異性間性行為」有162人,占15.3%。
新聞出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2/7301397.shtml
附錄:施文儀副局長臉書原文
【每週疫詩】—-生妓肛藥
施文儀寫於 2012年8月6日 21:03 ·
愛滋病毒到底多是誰在傳?到底多是誰在染?
講誰,誰都不服!誰都不舒服!
統計上雖然已經很明確,如果你說「男同志」是高危險族群,一定會被批貼標籤。
防治總是要有重點,如果你老是鎖定「男同志」,一定會被批歧視。
宣導「安全性行為」,民眾最難接受的是政府老是不論風險,千篇一律都要戴套,我和我的性伴侶都很「乖」,兩人世界為何也要戴套?
避免涉及族群,又要強調風險,提醒重點,到底有何良方妙測?
生妓肛藥,不是生技產業發展計畫的什麼綱要,是直指以性行為傳染愛滋風險最高的四種態樣:「生」人、召「妓」、「肛」交、嗑「藥」,簡稱:「生妓肛藥」。
一、和生疏的人發生性行為,一定要戴套。
二、召男妓或女妓,一律要戴套。
三、肛交,肛門的解剖結構容易受傷感染,戴套加上潤滑劑才是保護愛人的具體表現。
四、嗑藥,最好不要,如喜歡參加各種藥趴、毒趴、酒趴,只有靠平常養成帶套、戴套的習慣。在酒精及毒、藥物作用下,容易發生無套雜交,平時養成帶套、戴套的習慣,連無意識也會戴,保障就多一點。
如果性行為屬生妓、生藥、生肛這「三生」類,風險奇高無比,所有的染與傳,都發生在其中,不可不戴套啊!
詩曰:
生妓肛藥風險高,性交戴套沒煩惱,
切莫僥倖無套交,染傳愛滋你全包
SongYY說明:
這則由疾管局施副局長個人臉書發文引申出的新聞,看似對愛滋防疫的苦口婆心,但是這樣的發言,真的有助於防疫嗎?當一般民眾看到『所有的染與傳,都發生在「生妓、生藥、生肛」這三生類』如此的敘述時,民眾接收到的,是什麼樣的印象與訊息?是否會誤以為與固定性伴侶就算不防護,也不會感染?當感染者朋友閱讀這些文字時,又會有甚麼感覺?
而在發言背後,是否顯示主管官員對愛滋防治的思維仍停留在「感染的發生只因感染者個人行為不當」,忽略社會、制度、資源分配等結構性問題,才是主管官員有權改變且應優先關注的防疫重點。
以下連結是臉書上對此打油詩的相關討論,裏頭有不少精彩的回應值得參考
疾管局1922防疫達人的貼文與討論串:
http://www.facebook.com/TWCDC/posts/411346678928208
長期關注愛滋人權的社會工作者Chester Chang發表的回應與討論串: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331611009274&set=a.1286252597217.44730.1257221674&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