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5

【國際/治療】120715中國時報:治療兼預防愛滋抗戰新里程

▉王嘉源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一個諮詢委員會建議FDA,核准目前已用於治療愛滋病毒(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藥品「舒發泰」(Truvada),也可以開立給身體健康者「預防」HIV。一旦舒發泰獲核准為第一種愛滋病預防藥,將是愛滋病卅年防治史上的新里程碑。

FDA「抗病毒藥物諮詢委員會」建議,FDA應核准舒發泰開立給愛滋病高危險群,包括會與同性發生性行為關係的男性,HIV呈陽性者(帶原者)的HIV陰性伴侶,以及「其他可能透過性行為感染HIV的人」。

舒發泰已獲FDA核准用於治療HIV,這表示醫師可在臨床治療上採行「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開立該藥用於預防HIV。但FDA一旦核准舒發泰用於預防HIV,製藥商「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就可以HIV預防藥之名行銷該藥。

據呈送給上述諮詢委員會的研究顯示,針對與同性之間有性行為關係的男性,以及愛滋病患的HIV陰性伴侶,服用舒發泰藥錠可降低HIV的感染機率達42%至73%。而3項大型國際研究結果更顯示,若天天服用舒發泰,HIV預防率可達90%以上。

新聞來源:2012/7/15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71500062,00.html

【台灣/愛滋治療】130529 中國時報:愛滋患自行停藥 雞尾酒療法破功

2012-07-05

【美國/愛滋篩檢新方式】120705 中國時報:愛滋病毒自己驗 美國核准第一款 /紐約時報:美國批准首個家用HIV檢測試劑盒(愛白網翻譯)

愛滋病毒自己驗 美國核准第一款
2012-07-05 中國時報 諶悠文/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三日核准全球第一款非處方的愛滋病毒居家檢驗試劑「OraQuick」上市,預計今年十月開始,民眾可以在美國藥房購買,自行進行檢驗。

OraQuick的快速篩檢是從口腔內上下牙齦採集唾液樣本,放入試劑檢驗,只要廿至四十分鐘就會知道結果。

製造商OraSure Technologies表示,在臨床試驗階段,OraQuick對愛滋帶原者篩檢的準確度高達九二%,也就是每檢驗十二個愛滋帶原者,只會出現一個錯誤的陰性反應;對於非愛滋帶原者的檢驗準確度則達到九九%。

FDA提醒使用者,結果呈陽性反應未必真的感染愛滋病毒,必須到醫療院所再做進一步確認。同樣的,呈陰性反應也不意味一定沒有感染愛滋病毒,尤其感染後三個月的空窗期可能驗不出來。

美國疾管局梅爾明表示,檢驗結果呈陰性的人應該在三個月後再次接受檢驗。疾管局估計美國有一二○萬人是愛滋病帶原者,但約有五分之一並不知道自己帶原。

這款快篩試劑預計在全美三萬家藥房、家居用品商店舖貨,民眾也可上網路訂購。醫療院所用的OraQuick售價十七美元(約新台幣五百元),家用版可能貴一點。

新聞出處: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070500051.html

SongYY補充
這款Oraquick篩檢試劑目前通過FDA核准,在美國預計今年十月上市。雖然具有可以擴大篩檢規模,使不便或不敢到篩檢場所的人有在家自行篩檢的機會,但是也有潛在的缺點。紐約時報的報導 (請參見延伸閱讀) 中提到幾項可能的問題,茲摘譯於下:

「憂心忡忡的人士預言在家自行篩檢一旦可行,將引發一波自殺潮。在聽證會上,愛滋感染者權益倡議者遞出一位舊金山男性的訃聞,他因驗出感染而從金門大橋上一躍而下。CDC(疾管局)的官員則警告他們FDA(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同行,根據FDA的文件,在家自行篩檢可行後,可能導致新的病人激增,將淹沒不堪重負的醫療診所。」

「新的測試也有一些缺點。當專業醫療人員操作時其準確度極高,但由一般消費者操作時,準確度卻可能因不當操作而降低。研究者也發現陰性者(不具病毒者)的篩檢有99.98%的準確率,但是相較之下,對於偵測陽性受試者(具有病毒者)其準確度只有92%。另一個關注點是『空窗期』,這是由感染病毒到產生出本篩檢要偵測的抗體所需要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可能長達三個月。
所以,當5000個受試者中可能只有一人會有偽陽性的結果,大約每12個受試者中就有一個會得到偽陰性的結果。」

這些潛在的問題若不加處理,新型篩檢試劑的面世甚至可能反而會不利於防治工作。

此外,擴大篩檢並不完全等同於愛滋防治工作的進步。篩檢作為防治的一環,應該在全民認識愛滋之後,才可能共同發揮防治成效;若缺乏正確知識、不改變危險行為,誤以為不斷地篩檢就能避免感染HIV,反而更可能重複陷入感染風險中。而重視篩檢後續的感染者照護、權益保障,增加相關諮詢、陪伴、轉介、照護、法律權益服務的可近性,才可能使陽性感染者能安心進入醫療系統就醫。

延伸閱讀
120704 紐約時報:Rapid H.I.V. Home Test Wins Federal Approval
http://www.nytimes.com/2012/07/04/health/oraquick-at-home-hiv-test-wins-fda-approval.html?_r=1
120516 中廣新聞:家中驗愛滋裝置 核准後即可上市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516225326147&myarea=2&page=2
【爽歪歪網站提醒你】關於HIV篩檢,你必須知道的事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722179411&myarea=4
120410 優活健康網:完整的愛滋病篩檢 建構防治愛滋觀念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415225658520&myarea=2&page=1

附註:愛白網於7/9將上述紐約時報的報導完整譯出,附錄於下提供參考

美國批准首個家用HIV檢測試劑盒
愛白網 流雲若雪 Jessica 編譯自紐約時報 2012-07-09

  經過長達數十年的爭議,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上周二正式批准了家庭HIV檢測試劑盒進入市場。這意味著從此美國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進行HIV檢測,以確認自己是否感染了HIV病毒,而不用擔心隱私的外泄。

  感染了愛滋病之前一直被視為一種恥辱,或者像是被判了死刑。這種家庭HIV檢測試劑盒的使用方法簡單得像驗孕棒。這對於消除人們心中的恐懼,使人們以平常心看待HIV感染者有一定幫助。

  這種名為OraQuick test的試劑盒由OraSure科技公司製造,使用棉簽檢測患者口腔中的HIV抗體。用戶使用后,一般20到40分鐘即可得到結果。之前市售的家庭試劑盒則需要用戶將血液樣本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

  長期從事AIDS防治研究,並擔任國家傳染病防治中心負責人的Anthony S. Fauci醫生認為這種新的簡易檢測方法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將有利於進一步控制如今已肆虐三十年之久的AIDS病毒。

  HIV感染者如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 96%的情況下能夠減少其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可能性。所以,防治愛滋病的重點就在於及時檢測發現和治療。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估計,目前美國人中大約有120萬名HIV感染者,而且每年都會新出現大約5萬名感染者,但是其中有20%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美國健康研究院負責人Robert Gallo醫生表示,FDA的這一舉動「意義非常,因為這將讓更多人對此留心。」

  家庭式HIV檢測工具這一概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飽受爭議。最早出現的檢測產品可以追溯至1987年,而FDA自2005年以來就一直在考慮是否應通過OraSure科技公司這一口腔式檢測工具。

  但是愛滋病毒的歷史,及其產生的損害人類免疫力的病症是很特殊的。愛滋病最早在1980年出現,當時被視為一種恥辱的象徵,因為愛滋病主要通過性交、注射和血液傳播的方式擴散。最早出現的一批感染者,除了血友病患者、吸毒者、海地人,最明顯的一個群體就是當時正處在進行抗爭、爭取平等權利的同志。

  僅僅因為去檢測是否感染HIV,往往就會被打上「公開出櫃為同志」或者「吸毒者」的烙印;而一旦被確認感染了HIV則意味著罹患不治之症。很多群體如「同志健康危機」,和報紙如「紐約新聞」均建議其成員或讀者不要去進行檢測,除非能夠確保檢測工作的保密性、匿名性。

  部分人士警告,一旦家庭式檢測進入市場將會迎來自殺率的大幅度上升。在聽證會上,愛滋病患者的擁護者提交了一份來自San Francisco的男子的訃告。該男子在確認自己感染HIV后從金門大橋上跳了下去。CDC的工作人員則警告說,根據FDA的報告,家庭式檢測的普及將會使得新病人在短時間內出現一次爆發,使得目前已經不堪重負的診所更加陷於窘境。

  所以,即使梅毒之類意味著羞恥的疾病檢查不再是結婚前的必經程序,即使家用驗孕棒也在許多藥店有售,對HIV的檢查仍然限制多多,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一般來說,想要獲得檢查需要經過一次諮詢和一份簽署好的同意書,這增加了病人的不便。即使當抗反轉錄病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出現,各州對HIV檢查的限制還是沒什麼大鬆動。

  紐約治療行動組,一家支持防愛抗愛組織的執行總裁Mark Harrington認為,既然早期治療可以治癒愛滋病,擔心檢測可能引發危害的想法就很過時了:「我們需要一切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早期診斷的工具。」

  這種新測試方法也有一些缺點。若由專業醫師進行操作,準確率將非常高;但當消費者自己使用時,準確率則會下降。此外,研究者發現,未攜帶病毒者正確檢出陰性結果的概率是99.98%,而病毒攜帶者正確檢出陽性結果的概率僅為92%。有一點要注意,人體感染病毒和開始產生抗體之間存在一個三個月的「窗口期」,而測試真正檢測的正是這種抗體(註:因此若在窗口期中,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須在三個月後再次進行測試)。

  所以,儘管出現假陽性結果的可能性為5000分之一,假陰性結果的可能性是12分之一。

  FDA表示,任何陽性結果最終都需要醫生的確認,而那些有危險性行為的人應定時進行檢查。其生物製品評價與研究中心的Karen Midthun醫生表示,這個檢測並非意於替代醫學檢查,不過自檢確實給人們提供另一種方法檢查自身HIV攜帶情況。

  針對這一消息,洛杉磯同志中心(L. A Gay & Lesbian Center)的一位負責人指出檢測(包括在家的自我檢測)是戰勝愛滋病最重要的步驟之一,但是最理想的檢測環境應該是在像洛杉磯同志中心這樣的機構來進行。因為中心能夠為需要的人即時提供諮詢,為檢測陽性的人馬上提供醫療支持。使用Orasure在家檢測為陽性的人,需要儘快和醫療機構取得聯繫確認結果並尋求醫療支持。Orasure計劃提供24小時的免費諮詢熱線是很好的一個開端。

  OraSure的總裁Douglas Michels表示,家用檢測套件將於十月份在3萬家藥房、雜貨店和網上有售。具體價格還沒確定,但應該比現在在醫院檢查的17.50美元貴一些,因為公司為家用套件做了更複雜的包裝工作,並提供二十四小時的熱線電話,且還對高危人群做了廣告,包括男同性戀,黑人和拉丁美洲人,以及性行為頻繁的成年人。不過不用擔心,為了吸引人們一年能購買起碼兩三套,定價會比較合理。

  由於FDA只對十七周歲以上的人批准了使用家用檢查的方法,零售店可能要求顧客出示身份證件。這個限制並非出於醫學原因,而是由於14到16周歲的病毒攜帶者非常少。

  至於必須出示證件的要求是否會對年輕人購買測試套件造成影響還不確定。Harrington表示,這有一定可能性。相比而言,年輕女孩無需出示身份證明即可購買驗孕器材。

新聞出處: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3335

12751147388941

2012-07-02

【國際/媒體掀疾病恐慌】120627 新華網:新型愛滋病?只是被忽視了100年!/0629 中國時報:「新型愛滋病」凸顯熱帶疾病公衛問題(張劭聿)

SongYY說明
今年六月中旬媒體大幅報導美洲流行經由昆蟲叮咬傳染的疾病,被稱為「新型的愛滋病」。事實上這種查加斯病不是新疾病,也與愛滋病相差甚遠,兩者的病原體毫無關係。以下兩篇文章對於查加斯病以及何以被稱為「新型愛滋病」有詳盡的闡述。
另外,關於兩種疾病的比較,亦值得一提的是,愛滋病肯定不會透過昆蟲叮咬而傳染 (可參見延伸閱讀),和查加斯病大為不同!

新型愛滋病?只是被忽視了100年!
2012年06月27日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李斐然

  跟大多數人一樣,習慣於起床後瀏覽新聞的美國貝勒醫學院熱帶病學學院的院長彼得豪泰茲被眼前的報道嚇了一跳——“新型愛滋病”來襲!全球1000萬人感染!

  彷彿在一夜間,這種叫做“新型愛滋病”的疾患成為懸在人類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決定著全人類的存亡。人們突然發現,有種病“跟愛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美洲大陸上有超過800萬人感染”,“在歐洲、日本等地也陸續出現病例”……

  豪泰茲知道,這些都是事實。準確地說,這些都來自他本人與同行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但讓這位文章第一作者頗為尷尬的是,這種學名為“查加斯病”的熱帶病,其實並非“突然來襲”,相反,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過去的30多年裏,受感染人數並沒有明顯增加。

  “盡管如此,它依然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可怕之處在於它長期存在,卻不受重視,最終導致如此多人感染,甚至喪命。”豪泰茲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你從未聽說過這種病,是因為它幾乎只發生在最貧窮的人身上
  在被冠以“新型愛滋病”的稱號前,查加斯病只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被忽視的熱帶病” 群體中的一個。如果不仔細翻查歷史,可能還會漏掉這個殺手曾經犯下的命案。

  其中最出名的受害者,莫過於長期死因成謎的達爾文。去年春天在美國馬裏蘭州舉行的一場醫學年會上,托馬斯傑弗遜大學醫學院教授西德尼科恩公布了他的研究:在很有可能造成達爾文去世的3種疾病中,查加斯病是其中之一。

  科恩翻閱了達爾文的日記以及所寫詩歌,發現他年輕時在南美洲旅行時,被“一種黑色無翅的蟲子”叮咬過,47年後,達爾文因為心臟衰竭去世,這種症狀很像查加斯病。

  科恩由此推測,這種黑色大蟲子很可能就是攜帶病毒的錐蟲,很可能正是這種“被忽視”的查加斯病,害死了進化論之父。

  可是,即便這樣的研究,當時也沒能引起人們對查加斯病的重視。直到今年5月底,豪泰茲突然發現,自己在論文裏將查加斯病比作“新型愛滋病”的說法,登上了暢銷美國的《紐約時報》——《美洲人的“新型愛滋病”:昆蟲傳播,感染肆虐》。

  在接下來的近一個月裏,“新型愛滋病”成了頭條新聞裏最常提及的單詞。《紐約每日新聞》用“不可完全治癒的疾病”做標題。許多報導也指出,“現在世界上只有兩種藥可以勉強治療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男主持人則指著大屏幕上的示意圖說:“它的潛伏期能達到數十年,所以當你發現時,它已經深入心臟,無法治癒了。”

  突然之間,似乎全世界都對這個陌生的疾病產生了興趣。豪泰茲驚奇地發現,連遠隔重洋的中國中央電視臺,都派出記者前來採訪。

  面對這些好奇的人,豪泰茲終於有機會向公眾介紹這個他研究了30多年卻鮮有人關注的課題——“被忽視的熱帶病”。

  蔓延美洲的查加斯病,在1909年被發現,又名美洲錐蟲症。這種長得黑黑大大的錐蟲喜歡叮咬人的臉部,叮咬的感覺如同親吻,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親吻蟲”。

  可蟲子的這記親吻,卻很有可能是“死亡之吻”。這一吻會在人體上留下小創口,並留下寄生蟲,讓人感覺痛癢,當人用手去撓的時候,寄生蟲就會從創口進入體內,長期潛伏。

  據豪泰茲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雜誌上的論文介紹:“在所有被叮咬的人中,有20%到30%會患上心臟病,或者由於侵入大腦、食管、結腸等,造成外周神經係統或消化道改變,病死率較高。”

       在文中,他還比較了早期查加斯病與愛滋病的相似之處。比如,兩者都會有很長的潛伏期,都不可能完全治癒,等等。

  於是,“新型愛滋病”就成了最近美國媒體最熱門的新聞詞,也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在一個主題為“你是否為查加斯病擔憂”的論壇討論裏,跟帖多達7頁,人們最常回應的一句話是:“為什麼我以前從沒聽說過這種病?”

  “你從未聽說過這種病,是因為它幾乎只發生在最貧窮的人身上。”豪泰茲說,“我想,查加斯病應該叫做「你從未聽說過的最嚴重的傳染病」。這種病也許不在我們周圍,卻危害著許多人。”

死亡每天都在我們身邊,挨家挨戶敲開我們的家門
  當媒體紛紛把查加斯病作為頭條新聞報道的時候,豪泰茲的“新型愛滋病說”也引起了其他專家的質疑。

  “這會讓人產生誤解,彷彿這種病會像愛滋病一樣傳播,但事實完全不是如此。”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西說。

  事實上,查加斯病主要依靠錐蟲叮咬傳播,目前所知至少有40種吸血錐蟲會傳播查加斯病。此外,輸血、母嬰傳播、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也可能造成感染。

  豪泰茲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澄清,查加斯病不會成為SARS那樣的流行病,因為錐蟲是它的主要傳染源,它不會出現諸如呼吸道傳染的人際傳播。

  “我之所以使用『美洲的愛滋病』這樣的說法,是想說,這種病在美洲窮人中的危害,如同愛滋病在美國人中蔓延的程度。”豪泰茲說。

在他看來,這些“被忽視的熱帶病”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它們總是被排在“愛滋病、瘧疾、結核病”等重要疾病之後,籠統地列在“其他疾病”之中。

  但是,這些“其他疾病”卻每時每刻都在奪走人們的性命。這種由於克氏錐蟲叮咬而感染的熱帶寄生蟲病,主要流行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18個國家,感染人數達800萬。由於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流動頻率增加等原因,目前這一疾病正向世界各地擴散,歐洲、日本等地均發現數千個病例。

  這位教授曾親自到距離美國不遠的洪都拉斯,為一個患有查加斯病的小朋友看病。可正是這短短幾個小時的車程,讓他覺得,“不僅開出了美國城市,更是開回到了500年前”。

  洪都拉斯人生活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他們居住在髒兮兮的房子裏,喝著不衛生的水,在髒亂的樓房裏面,黑色大錐蟲在角落裏成群結隊地爬來爬去。

  豪泰茲介紹,這種“被忽視的熱帶病”最大的病根倒不完全是“疾病”,而是“忽視”。

  “包括查加斯病在內,很多被忽視的熱帶病,都是『窮人的疾病』。”豪泰茲說。

  在豪泰茲看來,正因如此,古老的查加斯病“直到現在都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目前,只有兩種藥品可以治療,但它們帶有很大毒性,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而在南美洲中部的許多國家,幾乎沒有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面對前來採訪的媒體,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說:“這裏有很多這種蟲子,我也得了這種病。我不知道什麼是查加斯病,也沒有人在乎什麼是查加斯病,感覺死亡每天都在我們身邊,挨家挨戶敲開我們的家門。”

21世紀的世界,還流傳著16世紀的疾病
 “中國不必為查加斯病擔憂,因為這種病主要通過錐蟲傳染,中國並不會出現查加斯病。”豪泰茲對中國青年報記者強調說,“但是,中國也有自己應當注意的被忽視的疾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將對查加斯病的介紹放在官方網站頭條。據寄生蟲病控制所所長周曉農介紹,我國尚無當地感染的病例報道,目前仍為非流行區,但有相類似的錐蝽媒介存在,已記錄的錐獵蝽亞科有兩種,不過尚沒有傳播人畜疾病的報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豪泰茲常常到中國農村考察熱帶病。正是在這裏,他下定決心要“徹底根除”這些疾病。

  在江西農村,他曾為一家三口治療當地的熱帶病。可是,讓這個醫生感到挫敗的是,他發現即便自己能夠通過藥物治好病人,“他們很快又會回到一樣的環境中,接觸一樣的病源,再度染上一樣的病,這種來自貧窮的疾病,根本沒法徹底根治。”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豪泰茲:“繁華的城市讓你覺得你的確生活在21世紀,但只要向城市外多走幾步,你就會發現完全不同的生活,那裏的人們不僅還在被100年前開始的查加斯病困擾,甚至還在為16世紀流傳下來的疾病苦惱著。”

  為了根治這些歷史悠久的疾病,豪泰茲現在將研究重點放在疫苗上。他認為,只有通過大範圍投放疫苗,才能有效避免人們再度染上本可避免的疾病。他甚至希望,自己的疫苗可以“一劑疫苗針對多種疾病”,讓窮人不必再受到這些熱帶病的困擾。

  如今,他的研究終於得到了人們的關注,但是他還是憂心忡忡:“24小時的新聞傳播讓很多消息都只是曇花一現,而轉瞬即逝消息背後的古老疾病,卻可能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世界上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正在受著被忽視的熱帶病的困擾。”

  這種根除疾病的願望,大概和當年一片苦心的達爾文相當。在達爾文1835年的日記裏,他曾經詳細描寫了被蟲子叮咬的場景:“今天晚上,我經歷了值得記一筆的一次「攻擊」。一個大個頭的黑色蟲子叮咬了我。它大約有一英寸長,身體柔軟,沒有翅膀,在我的身上爬行。叮咬前它很細長,咬過人後它因為血液變得圓鼓鼓的,在這種狀態下,它很容易就被打死了。”

  也許這位進化論創始人不願意看到的現實是:這樣翔實的記載,如今放在博物館裏;在博物館外,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們,卻依然每天面對一樣的蟲子,經受著如他一樣的痛苦疾病。

新聞出處: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6/27/c_123334816.htm

「新型愛滋病」凸顯熱帶疾病公衛問題
2012-06-29 中國時報 張劭聿

     近日,美洲「新型愛滋病」的新聞引起廣大討論,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以為它是SARS或禽流感之類新型恐怖傳染病。事實上,查加斯病早已有超過百年的醫學歷史記載,與其擔憂新型傳染病蔓延,更值得擔憂的是被忽視熱帶疾病造成的全球公衛問題。

     一九○九年,巴西傳染病醫師查加斯首度發現一種錐蟲引起的血液疾病,命名為查加斯病(Chagas disease),因為它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所以又稱美洲錐蟲病,也許很多人對查加斯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多半都聽過它的非洲近親─采采蠅引起的昏睡病。

     查加斯病與愛滋病確實有一些共通點,兩者都可透過血液傳染,兩者都有漫長的潛伏期,歷經多年才會發病。但兩種疾病有更多截然不同的特性。前者的病原體是錐蟲,屬於血液寄生蟲,後者則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屬於病毒;前者主要透過樁蟲叮咬傳播,後者則是透過不安全性行為與共用針頭。在致死率方面,超過一半的慢性查加斯病患者終身沒有明顯症狀,只有不到三成會演變成致命的慢性心臟疾病;至於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患者,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則幾乎必然致命。

     從各方面來看,查加斯病與愛滋病都大相逕庭,但誰將兩者相提並論?又是為什麼?這源自於今年五月底,美國貝勒醫學院的霍特茲博士(Peter Hotez)於科學公共圖書館刊登的一篇文章。他認為,全世界感染查加斯病的患者多達一千萬人,造成沉重的疾病負擔,然而這領域的研究者與公衛工作者卻缺乏經費與政策支持,疾病防治遲遲無法獲得突破。這一切困境就與二十年前的愛滋病如出一轍。

     被忽視熱帶疾病是一群傳染疾病的總稱,包括了中南美洲的查加氏病、非洲的昏睡病、亞洲的肝吸蟲、熱帶地區的黃熱病與登革熱、以及分布全球的痲瘋病等等。這些疾病的共同特色是患者為數眾多,但多半是偏遠地區的窮困民眾,醫療資源極端缺乏,雖有治療藥物,療程卻往往昂貴耗時(比如,查加斯病的治療期長達一到三個月,費用可高達三萬元台幣,是當地中下階層一整年的薪水),再加上因為藥物老舊,常有嚴重的副作用。不幸的是,工業化國家關心的健康議題多半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等文明病,熱帶傳染疾病缺乏商機,藥廠自然不願出資研究,更別說靠政府出資防治了。重重因素使得這些疾病年復一年繼續在貧困地區猖獗,構成棘手的國際公衛問題。

     霍特茲大膽地將查加斯病與愛滋病做對比的文章刊登後,果然讓查加斯病在國際間突然聲名大噪,當然此舉也招致了不少批評。這個故事最有啟發性的地方是,愛滋病本身也曾經是被忽視的疾病之一,但經過二十年各國政府挹注的研究與教育經費,今天,幾乎無人沒聽過愛滋病的大名;只要願意,人人都能學到保護自己的方法,而不幸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不再等於宣判死刑,藥廠早已研發出各種救命的抗病毒藥物可用。有愛滋病的前例,也許今日查加斯病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揭示著明日疾病防治的曙光。

     「恐怖新型愛滋病」查加斯病,其實既不新也不恐怖,恐怖的是對它的無知與恐慌。目前台灣本島沒有查加斯病的本土病例,更沒有傳播疾病的媒介樁蟲,如果有人擔心查加斯病在台灣大流行,這是杞人憂天。

     應該問的問題是,向來以生技科研能力自豪的台灣,生技製藥產業除了追逐商機無限的慢性病藥物、癌症藥物、各種保健食品之外,是否能分一些注意力在台灣自家的被忽視熱帶疾病─登革熱─之上?政府是否有充足的機制,改善醫療研究不平等的困境,鼓勵把研究經費花在最受忽視的地方?光是去年,致命的登革熱病毒在台灣造成超過一千七百人的感染,筆者想幫這些喪失健康甚至生命的患者問問,我們能不能有一天見到有效的抗登革熱藥物與疫苗問世?這才是大眾最應該關心的問題。(作者為醫師)

文章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62900989.html

Logo延伸閱讀
簡單認識蚊子(愛滋病會經由蚊子傳染嗎?)
http://mulicia.pixnet.net/blog/post/27060647-%E7%B0%A1%E5%96%AE%E8%AA%8D%E8%AD%98%E8%9A%8A%E5%AD%90%EF%BC%88%E6%84%9B%E6%BB%8B%E7%97%85%E6%9C%83%E7%B6%93%E7%94%B1%E8%9A%8A%E5%AD%90%E5%82%B3%E6%9F%93%E5%97%8E%EF%BC%9F%EF%BC%89

2012-07-02

【臺灣/娛樂用藥】120627 中國時報:北市聯醫創舉 首推性與毒門診

2012-06-27 中國時報 邱文秀、李明賢/台北報導

      青少年吸毒與愛滋病目前幾乎綁在一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調查,台北市近五年十五到廿四歲的愛滋病感染者已成長一倍,負責管理追蹤台北市愛滋感染者的昆明院區,因此推出國內首見的「青少年性、藥諮詢專線」,提供專業面談與諮詢。

     行政中心主任莊苹表示,青少年沉迷網路,即使碰到問題也上網尋求解答,昆明院區因此成立臉書「愛在昆明」與噗浪「小昆明」,提供青少年更多諮詢管道。

     莊苹說,昆明院區以「行動診間」的概念,讓有些人不願意在院區接受諮詢,她們會與青少年約在速食店或對方感到安心的地方見面。莊苹說,有些青少年是因父母懷疑不當用藥主動約諮詢時間,這樣約來的青少年通常防衛心都很重,覺得院方與父母是同一國的,她們便會分別帶開。莊苹強調,若不好意思來電或到院諮詢,可先上昆明院區的臉書與噗浪,以私訊或私噗聯絡,工作人員每日都會上去回覆。

     由於校園毒品氾濫問題日趨嚴重,行政院長陳冲昨主持治安會報時也表示,從數據顯示學生涉案人數有上升趨勢,相關防制工作已刻不容緩,要求教育部盡速會同法務部、警政署、國防部再研議具體因應對策,另提毒品防制會報共同討論。

     為防制校園毒品,警政署日前已向行政院提報「防制第三級毒品擴散具體行動計畫」,已調整防制毒品獎勵辦法,將緝獲一定量K他命的首功人員,由原記一小功提高為二小功,總獎度也增加。

     陳冲昨也再度要求教育部盡速會同法務部、警政署、國防部再研議具體因應對策,全面防堵校園毒品流竄。

新聞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62700042,00.html

20140810延伸閱讀
臉書「愛在昆明」網頁
http://www.facebook.com/kunming100
2008 SongYY網站:用藥與轟趴(含藥物簡介、用藥前的停看聽、性愛達人小叮嚀)
https://gplus.org.tw/know_3.asp?KNOID=KNO081017182641726&myarea=3&page=1
2011 小YG行動聯盟、男同減害健康聯盟:跑趴指南-一本值得你參考的玩趴手冊 (百年再版)
http://issuu.com/justboss/docs/pa_2011yg

TAG:助興藥物

2012-06-06

【臺灣/愛滋寶寶】120605 中央廣播電台:跨海傳愛 愛滋寶寶美國覓得新家/0606 中國時報:愛滋媽媽一直生 政府傷腦筋

跨海傳愛 愛滋寶寶美國覓得新家
時間:2012/6/5 中央廣播電台 撰稿‧編輯:王韋婷

    愛滋寶寶因為先天性健康的因素,往往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與愛慈基金會透過國際機構媒合跨海領養,終於替罹患愛滋病的「黑寶」找到在美國的新家,替「愛之兒」跨海傳愛。

    活潑好動的黑寶外表與一般小孩沒有兩樣,其實黑寶的父母都是藥癮者,父親因為吸毒過量過世、母親入監服刑,黑寶出生時錯過預防性投藥黃金期,讓他成為全台灣年紀最小的愛滋確診患者;也因為罹患愛滋病,讓黑寶無家可歸,國內領養媒合不順利,只得被安置在愛慈基金會。

  為了替黑寶找尋新家,在社工的奔走之下,透過遠在美國的「世界兒童父母協會」,成功媒合湯姆士夫婦領養黑寶,湯姆士夫妻還一起領養了黑寶的哥哥、姊姊,替黑寶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阿拉斯加,找到新家。

  湯姆士太太表示,雖然自己已經有一個兒子,但一直都想領養小孩;看到台灣照顧小孩的大愛,讓她非常感動,更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湯姆士太太說:『(英文原音)我認為我可以愛來自任何國家的小孩,我很感激我們選了台灣,因為在台灣的小孩被照顧得很好,他們被愛護,台灣人很重視孩童,我很感恩這一點。』

  湯姆士太太的兒子山姆也滿心期待新成員的加入,希望能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生活中的一切。

  愛慈基金會董事長張麗淑表示,社會還無法接受愛滋寶寶,花了2年多替黑寶重新找到愛他的父母和家人,心裡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也希望藉由黑寶的故事,讓社會敞開心胸,關心弱勢兒童的困境。

新聞出處: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58730

跨海領養愛滋兒 蜜雪兒:他只是個等人愛的孩子
2012-0605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一聽到孩子的學校或鄰居有愛滋寶寶,很多人常選擇拒絕讓小孩上課、要求愛滋寶寶搬離,不過遠道從阿拉斯加來台的蜜雪兒和湯瑪斯夫婦,不但選擇領養4歲的愛滋寶寶「黑寶」,還一起領養了他的哥哥和姊姊。

台北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張麗淑說,台灣共有12個HIV(愛滋帶原)「疑似」及確診的寶寶被領養,領養人全都是外國人,張麗淑說,前面11個HIV寶寶都是被來台宣教或工作的外國家庭收養,而蜜雪兒夫婦更是跨海來台灣領養台灣的愛滋寶寶。

蜜雪兒夫婦喜歡大家庭,已經有一女一兒的他們希望可以領養需要一起被領養的兄弟姊妹,原本還有一家4兄弟姊妹待領養,但聽說「黑寶」有HIV,在台灣幾乎不可能找到領養人,他們夫婦就決定領養黑寶,而且連同他的哥哥姊姊也要一起領養;黑寶的父母都是藥癮者,父親已經吸毒過量過世,母親也入監服刑,所以黑寶兄弟三人分隔四處,在蜜雪兒夫婦領養後,黑寶手足才真的大團圓。

蜜雪兒說,當他們要見黑寶之前,有很多人跟他們說「這個孩子有『這」、有『那』…等種種的問題」,但是她看到黑寶,她只看到一個「等愛的小孩」,她說,黑寶有HIV一事對她來說,只不過是一般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生的病、會遇到的問題,她說「他,就是一個孩子!」

蜜雪兒一家人都很期待黑寶兄弟姊妹的到來,蜜雪兒說他們10年前就想領養小孩,15歲的女兒一直叫她快點,再晚她就上大學,看不到新來的弟弟妹妹了,他們本來全家人都來台灣一起迎接三個小孩返國,但因為領養還有一些過程,耗時太久,湯瑪斯和姊姊因為有工作及要上學都先回去了,而11歲的哥哥則留下來陪黑寶玩,和未來的三個弟妹培養感情,蜜雪兒也趁機學習台灣文化,希望未來跟黑寶兄弟感情更融洽。

張麗淑表示,慈愛之家有51個孩子中,有許多都是由HIV的父母生下來,許多出生時都經過預防性投藥,目前都驗不出有帶原,有些則是疑似帶原,黑寶是慈愛之家第一個被確診的HIV寶寶,雖然慈愛之家的人員都很疼愛這些小孩,但是無法提供家庭的感覺,還好有許多外國來台的家庭自願擔任「周末寄養家庭」,黑寶也在南非的周末寄養父母照顧下,養成非常活潑的個性,而且會說英文,所以和新父媽的相處毫無障礙。

相對於蜜雪兒夫婦愛心跨海來台領養愛滋寶寶,張麗淑說,台灣社會對HIV感染者冷漠及歧視,造成愛滋兒少就養及就學的困境,台灣共有29個確認的母子垂直感染HIV的兒少,黑寶就是第29個,其中有3個已經死亡,黑寶幸運被愛心家庭領養,剩下的25個要怎麼辦呢?張麗淑更沈痛地表示,黑寶的媽媽最近又生了一個孩子,雖然有預防性投藥,未來是否能平安預防仍不得而知。

她提醒不慎感染愛滋的母親若懷孕,產後一定要就醫配合預防性投藥,目前台灣有接受預防性投藥的預防性幾乎百分之百,要給孩子的生命一線新希望!

新聞出處:http://n.yam.com/liontravel/healthy/20120605/20120605513000.html


愛滋媽媽一直生 政府傷腦筋
2012-06-06 中國時報 邱文秀/台北報導

      染有毒癮的愛滋患者「黑寶」媽媽,小孩被基金會安排出養到國外後又生下一胎,出生才兩個月大的么兒,現也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張麗淑無奈嘆道:「目前不只一個個案,有毒癮的愛滋媽媽在小孩被出養後又繼續生,有些個案已生三胎或四胎。」

     台北市社會局兒少科科長陳淑娟說,目前並無法令限制愛滋婦女不得生育,政府對於育齡愛滋病帶原者會進行輔導,若對方願意接受節育手術,社會局與衛生局會提供資源。但陳淑娟說,這些愛滋媽媽多數有毒癮,不見得待在原地接受輔導,很難追蹤去向。

     愛慈基金會好不容易把「黑寶」媽媽生的三個小孩安排到美國新家庭,當張麗淑聽聞又有個新生兒時,差點「昏倒」,因為小孩恐怕跟著兄姊腳步,由政府出面安置到機構,再出養到國外。

     張麗淑說,由於國內對愛滋寶寶及愛滋病患認知還不成熟,愛滋寶寶在國內長大易遭受歧視,台灣人領養小孩有諸多限制,很多疑似愛滋寶寶,在出生六周內接受預防性投藥,一歲半後經確認無感染,只是曾經「疑似」感染,在台灣就不會被收養,目前愛慈已協助十一名「疑似愛滋寶寶」但未感染者,到國外接受領養。

     「黑寶」被領養後,台灣目前還有廿五個確診的愛滋寶寶,這些小孩很多是隔代教養,父母不少是吸毒者,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張麗淑無奈地說,愛慈只是小基金會,能力有限、無法一一照顧愛滋寶寶,若愛滋感染者不願意節育,她們也沒辦法,希望政府機關協助。

新聞出處: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4/112012060600049.html

SongYY補充
並非愛滋感染的婦女便無法生育健康的小孩。根據感染控制雜誌2005年的報導:『預防母子垂直傳染的愛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母親懷孕第二期起服用抗病毒藥物,生產過程中施打zidovudine(ZDV)、或口服ZDV+lamivudine、或nevirapine,及嬰兒產出後不餵食母乳、並給予ZDV口服液。完善的照護可讓嬰兒得到HIV感染的機會降到百分之二以下。』

【 北部/講座】130615「出櫃/不出櫃?」社群內講座  新竹場延伸閱讀
0802 媽媽寶寶雜誌:愛滋媽媽6大守則-替胎兒健康把關
http://www.mombaby.com.tw/pregnancy.php?serialno=0903240001

2012-04-18

【臺灣/愛滋器捐後續】120418 中國時報:愛滋器捐案 移付懲戒委員會/ETtoday:愛滋器捐9醫師送懲戒會 病友嘆:換作我仍願接受手術

愛滋器捐案 移付懲戒委員會
2012-04-18 中國時報 張睿纖、唐榮麗/台北報導

       去年八月台大醫院爆發愛滋器捐事件震驚全國,事隔近八個月,台北市衛生局已將此案移付市府醫師懲戒委員會討論,但並不代表要懲戒相關九名醫師。當時擔任台大器捐小組召集人的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昨低調表示,「當初已預期有這樣的結果,沒有特別感想。」

     衛生局表示,台大醫院誤將愛滋病患器官移植案,去年八月已對該院開罰五十萬,在調查及專家會議過程發現,醫界與法界人士意見分歧,此案究竟歸屬專業問題還是法律問題,與會者也有不同意見。

     衛生局經研議,除召開專家諮詢會議,也請移植小組相關人員書面陳述意見,因考量此事對民眾醫療安全及就醫權益影響,十二日已將此案移付台北市醫師懲戒委員會,預計將花兩個月時間討論。

     衛生局強調,移付懲戒委員會討論的是「案子」,並不是要懲戒個人,必須先釐清案情後,才知道下一步要採取什麼措施,目前不能認定就是柯文哲醫師的責任,也不希望由柯一肩扛下,其他八位醫師也還是「關係人」身分。

     柯文哲指出,愛滋器捐事件是整個國內器捐移植體系出了問題,應該徹底檢討、改善,而不是出事情了,「就一定要抓一個女巫將她燒死,卻不改變任何事情」,這樣之後還會發生一樣的遺憾。他自嘲,自己神經大條沒特別感覺,但其他八名醫師秉持救人原則,當時只想搶時間全力救治病患,沒有人有惡意,如今卻面臨要被調查的下場,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柯文哲說,此外,器官捐贈者的母親也是受害者,當初出於一片好心捐贈墜樓過世兒子有用的器官,希望能遺愛人間,沒想到現在社會關心的卻是相關人員懲處的問題。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五名接受愛滋器官移植的病患,仍持續接受預防性投藥,目前為止均測不到愛滋病毒,但須持續服藥至今年八月底後停藥半年,再進行抽血檢驗,才能排除感染愛滋的風險。

     台大醫院昨天則發出聲明表示,移植團隊醫師均依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及器捐中心作業流程規範合法施行移植手術,仍被移送懲戒,深表遺憾,將協助相關醫師接受調查,並給予全力支持。

資料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041800129.html

愛滋器捐9醫師送懲戒會 病友嘆:換作我仍願接受手術
2012-04-18 ETtoday新聞  記者饒偉生/台北報導

        去年8月,台大醫院驚爆愛滋器捐事件,當時擔任移植小組召集人的柯文哲以及另外8名醫師,在17日被移付懲戒委員會討論,但尚未對相關涉案人員作出懲戒決定。對此,有名於2009年底接受肺部移植手術的民眾撰文指出,「今天換作我在那受贈者的角度,我即使知道這是來自愛滋患者的器官,我還是會接受手術」,並強調自己如果不說話,怕以後沒有醫生可以看。

這位曾經接受器官移植的網友林先生,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指出,他在2009年底接受肺臟移植手術,當時團隊中負責葉克膜的正是柯文哲醫師,如今看到柯與其他醫師被移赴懲戒會,讓他有感而發,認為團隊成員不應受到如此大的苛責,相關單位應該要思考的是,愛滋病患能否比照結核病患者,由衛生局造冊列管,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林先生表示,「今天換作我在那受贈者的角度,我即使知道這是來自愛滋患者的器官,我還是會接受手術。原因不外乎,我們這種類型的病症從發病到死亡,通常在一年內。即便是愛滋病,在控制得宜下,依然能夠保持不錯的存活率。畢竟,活著才有希望,不是嗎?」

其實林先生曾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痊癒後又因藥物副作用導致肺部纖維化,當時除了身體非常煎熬之外,就連心理也受盡磨難,根本沒有獨自求生的能力,他描述自己的狀況「比路邊的乞丐過得還要遭」,因為光是最基本的吃飯、上廁所等動作,都會讓他喘不過氣來,生活過得非常痛苦。

2009年底,他接到來自台大醫院肺臟移植小組的電話,告知「現在有合適的你要不要作?」看著眼前突然跑出的希望,他卻像是洗了場三溫暖一樣,內心不禁擔心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陽。經歷了30分鐘後,他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決定,「直到現在,我都還不敢確認我作(應為做)下這決定是不是好棋!」

後來,他選擇接受手術,過程相當順利。在接受漫長的復健後,醫師通知他可以出院,此時他說,「嘴角掩不住高興的心情。」他除了感謝台大移植團隊以及親友的支持外,也相當感謝這位善心的捐贈者,他認為有緣才會讓兩人配對,此後會更加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肺臟。

資料來源: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18/39908.htm?from=ticker_ticker-1

Logo延伸閱讀
120212 自由時報:傳將器捐病患當愛滋患治療/台大:投藥半年 測不到病毒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216223239771&myarea=2
台大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成功率 (理性版)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1/08/hiv.html
台大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器官移植感染HIV–國外案例整理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1/08/hiv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