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HIV+OK的故事】蓮花/金大班
2017-11-13
【我與HIV+OK的故事】獨特又平凡的每個生命/S
2017-11-13
【我與HIV+OK的故事】蓮花/金大班
2017-11-13
【我與HIV+OK的故事】獨特又平凡的每個生命/S
2017-11-13

【我與HIV+OK的故事】我是無性戀,HIV+我OK/洪小鯨

作者:洪小鯨

有時我會覺得,出無性戀這個櫃比出感染者的櫃還難,這個難不是難在汙名,而是一般人聽到就會先給你個「蛤?」的表情;而即使是圈內的朋友,可能也是一知半解或「有聽過但不知道是什麼」的狀態,因此常常就需要開始講解(並回答很多奇怪的問題XD)。說真的,講自己是男同志容易多了,但不管怎樣,都只是麻煩而已,那感染者呢?他們所面臨的困境與難處,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或體會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選擇投入愛滋運動的原因。
 
身為無性戀,「性」對我而言可說是完全不需要存在的東西[1],且我也不用藥,根本沒有傳染愛滋的途徑啊!(未免誤會這裡解釋一下:性行為本身並非傳染途徑,「不安全」性行為才是;同理,用藥本身亦並非傳染途徑,共用針頭、稀釋液才會)在進入這個圈子以前,我身邊也沒認識半個感染者朋友,因此愛滋之於我幾乎是毫無關聯,那為何我還會去關注愛滋議題?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無法理解,為何有一種疾病,會承受這麼多的汙名;因為我無法理解,為何愛滋跟同志的連結會如此強大。
 
感染者可能就在你我身旁,就和大多數的慢性病患者一樣,只要他有在穩定服藥你根本看不出來;但我們從以前到現在各種恐嚇式的教育或宣導,讓很多人以為愛滋還是「活得難堪,死得難看」的世紀絕症,殊不知醫藥早就已經進步三十年,觀念卻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甚至連「愛滋是由男男同性戀所引起的」這種倒果為因的言論也講得出來,還說自己沒有不敬[2]。
 
恐懼,永遠是防疫過程中最大的阻力;而統計,則是在幫助我們找出原因。「統計結果」顯示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佔所有危險因子比例最高,並不是要讓我們去「歸因於」男男同性戀,這樣對防疫只會有害而無益;唯有當我們去找到背後的原因,並設法去理解它,如此感染者的處境才會有所改變,這個社會的眼光才會有所改變。每個感染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我們一同在這個社會中辛苦地活著也好、快樂地活著也好,他們絕不只是一個統計數字而已。
 

[1]不需要「性」不代表不需要「愛」,無性戀目前的定義為「感受不到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就這樣。性跟愛總是被放在一起討論,但對無性戀者而言,性跟愛其實是可以分開的,因此無性戀還可再分為「有浪漫愛(romantic)」無性戀和「無浪漫愛(aromantic)」無性戀。
[2]【林宜慧觀點】我相信你真心的認為你沒有—愛滋不是這樣防治的
http://excaliburtaiwan.com/article/detail/304.html 

#HIV十OK
🎗我與【HIV+OK】的故事徵文活動
🎗2017/12/1 《BPM》世界愛滋日特別慈善放映場
🎗2017/12/3 光陰的故事系列講座:資深感染者的分享
🎗2017/12/9 爽歪歪講座:《陽陽伴侶的H+生活》
🎗更換FB HIV+OK大頭貼支持:搜尋關鍵字-愛滋
🎗下載HIV+OK手折旗(A4/A3都適用),自己動手做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