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志婚姻】121129 苦勞報導:辯同志婚姻 法院陳詞一面倒 陳敬學vs.戶政事務所案 下月宣判/中央社:同志婚姻案開庭 盼合法化 等系列報導五篇
2012-11-29
121201 中央社:愛滋病患服藥 有助抑制傳染/中央廣播電台:研究:愛滋病患服藥防治成效有限
2012-12-02
【臺灣/同志婚姻】121129 苦勞報導:辯同志婚姻 法院陳詞一面倒 陳敬學vs.戶政事務所案 下月宣判/中央社:同志婚姻案開庭 盼合法化 等系列報導五篇
2012-11-29
121201 中央社:愛滋病患服藥 有助抑制傳染/中央廣播電台:研究:愛滋病患服藥防治成效有限
2012-12-02

121130 NOWnews:愛滋歧視!民調:愛滋病患站身邊 4成民眾覺得不自在/1201 聯合報:愛滋「零歧視」 要多多加油/社會存在偏見 愛滋病友長照應重視

愛滋歧視!民調:愛滋病患站身邊 4成民眾覺得不自在
2012年11月30日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滋病患站在你旁邊,每5個台灣男人就有2人覺得「不自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前夕,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30)天公布一項最新民調,發現超過4成的男性民眾「愛滋病患站在身邊會覺得不自在」,且有高達7成比率不願意接受愛滋病患並與他們同居住一個屋簷下,另有超過2成錯誤認知可透過捐血驗愛滋。

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愛滋零新增感染、零歧視、零相關死亡」,衛生署長邱文達下午與歷任署長施純仁、張博雅、涂醒哲、陳建仁等人齊聚一堂,帶領台北市開南商工學生排出千人巨型紅絲帶標誌。

國內愛滋感染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根據疾管局疫情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底,已累計通報4599名、15至24歲的年輕愛滋感染者,其中56%是在近5年感染,且96%是透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國內愛滋感染者男女比例約13:1,光今年1至10月的通報數,男女比例更高達28:1,以男性為主,因此疾管局也特地針對全台1079名、15至59歲男性進行「愛滋病防治民意調查」,結果發現,超過3成認為使用保險套,會妨礙性快感或性生活樂趣,使用保險套的觀念仍需持續宣導。

調查也顯示,民眾對於愛滋病歧視程度略有改善,但仍偏高,有42.3%受訪者回答「愛滋病患站在身邊會覺得不自在」,已較去年調查結果下降6.2%;另有36.2%無法接受滋病患做鄰居,71%不願意接受愛滋病患做一般室友及約會。

值得注意的是,23.8%錯誤認知「有感染愛滋病疑慮時,可以透過捐血驗愛滋」,疾管局就疾呼,絕對不可以!因為若處在無法檢驗的空窗期,只會給別人帶來感染風險。

周志浩強調,捐血驗愛滋根本行不通,現行的做法,只要捐血被驗出愛滋,捐血中心不但會丟棄血袋,更不會通知捐血者檢驗結果,目的無法得逞,民眾不要再有錯誤觀念,有感染疑慮,可循正常管道進行匿名篩檢。

為遏止愛滋感染人數及年輕人感染愛滋的比例持攀升,疾管局也與教育部合作,加強小學5年級起的性教育課程,宣導愛滋正確認知及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的觀念。

http://www.nownews.com/2012/11/30/327-2878002.htm

愛滋「零歧視」 要多多加油
2012.12.01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今天是世界愛滋日,這幾年來,聯合國要求愛滋「零歧視、零成長、零死亡」,不過,光在零歧視部分,台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認為,目前台灣社會對於愛滋感染還是有深深的歧視、誤解,以及莫名的恐慌。

從接觸第一個愛滋感染個案至今超過20年,謝思民表示,這20年來,社會大眾已逐漸不再認為愛滋感染是所謂的天譴、活該,也逐漸瞭解愛滋感染是整個社會須共同面對的議題。

但從一些媒體報導或政府相關單位發言,甚至某些醫學中心資深醫師意見,仍透露對愛滋感染的歧視或誤解,對社會大眾可能還是會造成誤導,讓投身在第一線的愛滋醫療,防治,或宣導工作人員感到不少挫折。

前陣子,一封匿名的愛滋檢舉信,點燃校園的愛滋恐懼,迫使被檢舉的老師得「自願」接受篩檢,以證明「清白」。

謝思民無奈地說,從媒體報導中,看見民眾、媒體身為人師的教育人員對於疾病及相關人權的認知不足,導致不必要的恐慌,及對學生不適當示範,顯示社會仍需正確的衛生訊息及醫學常識。

謝思民提醒,唯有大家正確認識愛滋感染途徑及風險,降低對感染者的汙名化,並去除歧視,才能正視真正問題所在,落實有效防治措施。

尤其民眾對愛滋的歧視,有時會影響感染者服藥的順從性;謝思民強調,因為歧視讓許多感染者心虛,認為自己工作時服藥會被發現感染身分,以致他們服藥不規律。

謝思民建議,若有感染者沒能規則服藥,醫師和個案管理師勿一味指責感染者,應幫助感染者找出原因並提供幫助,讓感染者能維持長期健康,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

謝思民認為,現階段應鼓勵媒體、官員,知名醫療專家或其他公眾人物,有機會與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完善資訊交流及知識傳達,藉由他們的影響力,讓社會對感染者更友善,達到愛滋零歧視;不只是為了感染者,更是為了完成整個社會愛滋防治的目標。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536831.shtml

社會存在偏見 愛滋病友長照應重視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張嘉芳/台北報導

第一例愛滋病從被發現至今已卅一年,國內對愛滋病歧視仍根深蒂固。台灣希望愛之協會秘書長柯乃熒表示,台灣是該重視愛滋病友長期照護的時候了。

柯乃熒說,部分患者因染病遭排擠、疏離,當這些愛滋病患逐漸老去,不但沒有親友照顧,也沒有安養機構願收容,是社會的隱憂。

對此,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則指出,最近民調顯示,台灣社會對愛滋病患歧視的觀念已略有改善。問卷的其中一項,愛滋病患站在你旁邊時,會覺得不自在的比率為四成三,比去年下降百分之六點二。但在愛滋病知識方面,還是有逾兩成男性民眾錯誤認為,有感染愛滋病疑慮時,可以透過捐血驗愛滋。

曾有愛滋遊民透過愛之希望協會想找安養中心,卻處處碰壁。柯乃熒為此求助內政部社會司,雖然順利找到機構願意收留,但不到一個星期,遊民就遍體鱗傷地逃離安養中心,因為照護人員將他綁在床上,擔心被他傳染。

愛滋歧視無所不在,台灣希望愛之協會社工吳孟姿表示,不少人病情公開後,隔天就被革職、退學甚至被家庭遺棄。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也受排擠,秘書長林宜慧說,辦公室三年前遷至台北火車站後方,儘做辦公用,還是引起大樓住戶群起反對,有住戶認為愛滋病友的口水會傳染。後來樓梯間有針筒,住戶認為是愛滋病友留下的。雖然最後證實不是,住戶還是要求愛滋權促會搬走。

林宜慧說,雖然大家都知道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是血液、性行為體液及母子垂直感染,但知識與實際生活接觸是兩回事。柯乃熒說,社會若還是持續對愛滋病患有偏見,病友就更不願透露自己的病情,甚至不願就醫,造成更多潛在問題。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36434.shtml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