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2

【活動側記】120212熱線愛滋愛滋亮晶晶講座:男同志轟趴文化

時間:2012年2月12日14:00-16:30
地點:米倉咖啡
側記:熱線愛滋小組義工阿嘎

2月12日下午兩點,熱線愛滋小組在米倉咖啡廳舉辦「男同志轟趴文化」講座,邀請了東吳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鍾道詮、熱線藥物文化講師高隨和,與趴場田野觀察家凱兒擔任與談人。主持人嚇慮弟開場時便提到,一般媒體呈現轟趴的方式多與毒品、雜交、警察取締有關,卻難有公開討論的機會。道詮老師也說,希望藉由分享他的研究經驗, 能指出既有資訊的不足與錯誤,並以更務實的立場來了解轟趴參與者各種風險管理的獨特知識。

「難道轟趴參與者不知道有被取締和感染的風險嗎?為什麼即使如此,參與者仍這麼喜歡跑趴?參與者對轟趴的想像與參與經驗究竟是什麼?」道詮老師一開始便比 較了台灣與澳洲兩張轟趴風險宣導的官方海報,充分表現出二者對於轟趴的不同態度:台灣官方以警告的語氣標示著「毒品轟趴」與「感染愛滋」,而澳洲官方則是 以友善的字彙,提醒轟趴參與者所有玩得盡興、玩得安全所需準備之物。接著,道詮老師以研究者的立場為轟趴做了簡介。轟趴通常是個四、五人以上的聚會,聚會 地點在民宅或旅館房間;轟趴的一種分類方式是S趴(性趴)、E趴(藥趴)與二者混合的ES趴,另一種分類方式則是營利取向的職趴與非營利取向的私趴。

道詮老師指出,他的受訪者原初對於轟趴的想像多是不好、骯髒且違法的活動,這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集體性交與娛樂性藥物的鄙視。但是在親身參與過後,多數人 漸漸改變原本緊張與放不開的情緒,而能享受轟趴的趣味。藉由分析訪談資料,道詮老師也指出好玩、自在、安全、不貴,是參與者願意持續參與轟趴的主要原因, 例如,趴客受訪者會認為「原來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吞藥跑趴,就得做愛。仍然有可能,就一群人在那邊純聊天、喇勒、講八卦,也可以非常愉快」、「趴就好像個私 密空間,讓我有種歸屬感」、「跑趴時,趴主會篩選,因此,我比較相信來趴的人。…買藥時,由於你認識趴主,你就可以問藥的狀況」。

然而,跑趴的風險一定是有的,風險包括被警察臨檢、東西被誤拿或被偷、這是個不好玩的趴、娛樂性藥物施用的風險(包括不確定純度與成份、不知道施用原則、 不知道如何處理副作用),以及與性行為關連的風險。但是轟趴參與者多有處理這些風險的「在地知識」,例如控制音樂音量、少帶貴重物品、一開始先用少量的 藥,以及往往最不被外界知道的有助於提高安全、降低風險的性實踐:多數趴主會提供大量保險套與潤滑劑、娛樂性藥物的施用不會重大影響安全性行為的採用、多 數轟趴內部有不算弱的安全性行為實踐的規範、多數趴客不會強迫他人從事高風險性行為、多數趴客會適度休息,也會尊重在休息區的人等。至於無套肛交的風險, 則是關乎從事無套肛交的人對彼此的不穩定信任或不適當假設,例如某一方是以「彼此都沒有病」的預設來從事無套肛交,而另一方則是以「彼此都有病」為預設。

道詮老師對以上提出了幾點反思,他認為不應把轟趴參與者視為只圖享樂卻不思考後果的人,相對的,應該從轟趴參與者的角度來理解轟趴,此外,也應正視男同志 社群內部有人想從事無套肛交。不論是無套肛交、娛樂性藥物的施用、娛樂性藥物與性行為之間的關聯等,都應被公開地討論,若一味地污名化,只可能讓更多人因為資訊的匱乏而受到傷害。

高隨和與凱兒對幾種常見的娛樂性藥物進行了補充說明。K會讓人放鬆、舒坦,E(搖頭丸)和菸(安非他命)會讓人神清氣爽、社交慾望上升、喜愛語言或肢體互 動,而喵喵、黑貓、嫵媚兒則會帶給人平常沒有的奇妙感覺。趴場中,近年來菸有逐漸取代E的趨勢,主因是E會使人「茫」(意識不清)、「酥」(勃起困難), 且藥的品質難控管。但是菸較容易上癮,且副作用也較強。此外,一些輔助性的娛樂性藥物,如威而鋼,趴客也可以事前詢問趴主是否須自備。值得一提的是,即使 是再純的藥,不同人施用的效果不同,不同次施用的效果也可能不同,當然,藥量不同感覺也會不同。只要不過量施用或不當混用,大多不至於有致命的危險。總 之,娛樂性藥物並非如外界所認為的如同「我愛一條柴」那樣,而是讓性的感覺被放大、增強,帶領參與者從「禮儀之邦」進入社交期待與能力都增強的轟趴世界。

其實轟趴並非許多人以為的一去就開始脫衣服、做愛,當然也並非每個人都能滿「幹」而歸。除了性愛,還有很多事會在轟趴現場發生,也有一些潛在的禮數、規範 應留意,例如準時進場、懂得與他人有良好的社交互動、懂得試藥、選擇適當的離開方式等。在整個流程中,趴主往往扮演了重要角色,從篩選趴客、在藥效上來之 前熱絡氣氛、關心新人的用藥反應、維持性愛秩序與氣氛讓賓主盡歡等。趴主名聲、藥的品質、轟趴的整體品質,也會在轟趴社群中流傳。

講座最後是Q&A時間,有聽眾問如何避免或處理用藥帶來的意外。由於在台灣使用娛樂性藥物仍屬非法,因此通常不會送醫院,而是服用抑制過敏症狀的 藥;除了不當混用(例如rush配威而鋼),多數的不適症狀來自水喝太少引發的體熱過高的併發症。除了藥物知識,有同伴相互照應、增強社群互助也是很重要 的。也有聽眾問到HIV感染者參與轟趴的風險管理問題。道詮老師提醒,不應將感染者當成「復仇天使」,感染者在決定參與轟趴、使用保險套與否的時候,多有 強烈的矛盾感,除了道德議題,更多的可能是其自身的健康議題。此外,我們也不應僅將疾病感染侷限在HIV,否則將限縮了對風險管理的認識。…

2012-02-11

120210 優活健康網:愛滋可以投藥預防嗎?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愛滋是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近來網路流傳,愛滋可以用預防性投藥來避免感染,讓人相信只要吃藥就可以不得愛滋,這是真的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居家華說,事實上,就某部份而言,預防性投藥的確可以對愛滋有某種程度的預防,但若只有服藥,在行為上卻未能注意安全,仍有感染愛滋的風險。

居家華說,所謂的預防性投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EP),另一種是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rEP)。但目前不論是PEP或PrEP,都是具爭議性的預防方式,主要因素除了預防的能力並非100%防護,藥物價格昂貴也是未能大力推廣原因。

居家華表示,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可再分為兩種,一種是職業性感染(occupational exposures)後的投藥,另一種是非職業性感染(non-occupational exposures)後的投藥。

職業性感染後的投藥,常發生在從事高風險的醫療人員,以針扎後的處理為最常見。投藥方式:在48小時內盡快投予2~3種的抗愛滋病毒藥物,連續投與28天,定期抽血檢驗,直至6個月後呈現陰性,即表示未感染病毒,此種預防方式可達到80~90%的成功率。若是在48~72小時投藥物,成功率則會下降。

但若以同樣方式用於非職業性感染後的投藥時,例如危險性行為等,實驗指出預防的成功率無法達到80~90%,居家華解釋,因為接觸體液的時間與量不同,只能證明此種投藥方式僅有助於感染風險下降。因此,某些人會誤解PEP是一種容易可行的預防愛滋病方法,從而鼓勵他們繼續不安全行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而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是指在尚未接觸到愛滋病毒時,已經投與過抗愛滋病毒藥物。依據美國加州大學實驗顯示,此種方式雖然可以幫助男同性戀者減少44%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綜觀而言,已經是一個正向發展,但美國疾病管制局表示,PrEP僅是預防感染疾病的一小部份,必須搭配使用保險套方式,才可做到萬無一失的保障。

未來,愛滋的預防主力希望以疫苗來取代藥物,引領期盼的愛滋疫苗,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目前HIV-1疫苗已到動物實驗階段,目前在猴子身上已獲得相當良好成果。研究顯示,混合型疫苗能在猴子身上誘發?效T?胞免疫反應,猴子在施打疫苗後,75%可以在初次病毒暴露後不受感染。目前這項實驗漸漸朝向人體試驗邁進,如果研究成功,將會是醫藥界的一大福音。

西洋情人節即將到來,隨著時下年輕人性觀念開放,發生兩情相悅的性行為機率相對增加,居家華提醒,無論是異性戀或是同性戀的情侶,進行性行為時,務必要戴上保險套,並且記住若換了性伴侶,一定要更換保險套,避免造成多方交叉感染。

文章出處: 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5542

延伸閱讀
101124 預防愛滋 新口服藥見成效
https://gplus.org.tw/news_3.asp?NEWID=NEW10112520328819
120105 新華網:美開發出實驗性猿類愛滋病病毒疫苗/生物谷:Nature–實驗性疫苗部分保護猴子免受類HIV病毒感染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15211656890&myarea=2&page=2

2012-02-11

120210 聯合報:愛滋匿篩App 白色情人節上線

愛滋匿篩App 白色情人節上線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情人節將近,激情之餘也別忘了要做安全防護。北市聯醫昆明院區表示,每年情人節過後的4至6月,性病門診平均看診人數與性病通報人數,皆較前一季增加1.5倍。

為提供更便利的預約篩檢及諮詢服務,昆明院區推出智慧型手機的App作業軟體「愛滋篩檢小站」,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天上線。

昆明院區性病及愛滋病防治組護理長謝英慧表示,目前匿名愛滋篩檢只開放用電話預約,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至下午5點。考量到部分民眾偏好網路作業,且網路作業為全天開放,更為便民,推出匿名篩檢網站(http://ho.2v.to/)及智慧型手機軟體「愛滋篩檢小站」。

謝英慧說,目前網站與手機軟體都已開放瀏覽與下載,但是還在試辦期,可能會出現作業不穩定的情況,若有匿名篩檢需求的民眾還是需要撥打電話預約。

她說,民眾下載App軟體後,先申請一組暱稱與密碼,就可以線上預約匿名愛滋篩檢。此外,App軟體也提供Q&A雙向交流、衛教園地等服務。

文章出處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57&f_SUB_ID=3473&f_ART_ID=370357

延伸閱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匿篩流程簡介
http://ho.2v.to/show.aspx?id=1
同志諮詢熱線愛滋匿名篩檢服務
http://www.hotline.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nb2010100202&Rcg=43597

2012-02-11

120210 NOWnews:情人節「泰」愛你!6000萬個保險套免費發送/泰國世界日報︰衛生部籲情人節性安全

情人節「泰」愛你!6000萬個保險套免費發送
2012-02-10 NOWnews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月14的西洋情人節即將在下周到來,除了與愛的另一伴共度浪漫的夜晚外,該做的預防措施可不能少!泰國公共衛生部為了宣導安全性行為,向全國發送6000萬個免費保險套,讓民眾可以與愛侶開心過節。

根據「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公衛部公告將在情人節當天發送保險套給全國青少年、性工作者,並宣導安全性行為等活動。此外,公衛部疾病控制廳(Disease Control Department)也表示,性病等傳染疾病的高危險群大多以青少年居多,民眾可到全泰43省282個中心進行健康檢查及篩檢,以避免性病的傳播。

愛滋病通路基金會(Aids Access Foundation)則認為,政府應該依據世界銀行建議,在愛滋防治進行更多投資及主動撥出預算支持防治性病活動,而非依賴機構支援。

根據基金會調查,性工作者一年僅能拿到16個免費保險套,學校並未列入免費發放範圍內,導致青少年很難拿到保險套;公衛部也公布一項調查,在1014位受訪者中,12歲到24歲的青少年內只有一半的人使有保險套,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有多重性伴侶。

文章出處: http://www.nownews.com/2012/02/10/91-2784002.htm

衛生部籲情人節性安全
2012-02-10 泰國世界日報

衛生部長逸他亞昨天(9日)表示,該部將在本月14日西洋情人節期間宣導「性愛安全-靠保險套」活動,以防範愛滋病在情人節期間大肆蔓延。根據統計,泰國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年齡不斷下降,甚至年齡在12-13歲之間的學生就已出現性行為。更令人擔心的是,89%青少年在進行性行為時不使用安全套,其中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有過交換性伴侶的經驗。
 
逸他亞表示,衛生部為減少性病和愛滋病的傳播,將在情人節當天宣導「性愛安全-靠保險套」活動。該活動將於本月14日上午11時至晚6時期間,在MBK購物中心舉行,旨在讓社會能夠瞭解和警醒,因為愛滋病和性病正在侵害者人類的生命。律實民調中心昨天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根據對曼谷及周邊地區年齡在12-24歲的1014名年輕人進行調查,發現69%沒有過性行為。在曾經有過性行為的一組中,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在14-15歲期間,其中使用避孕套的僅有52%。
 
此外還發現,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有交換性伴侶的情況。43%的青少年認同保險套有減少性病和愛滋病傳播可能性的功效,但在實際中仍有89%的青少年不使用保險套。
 
文章出處: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2/0210/article_92487.html

延伸閱讀
120210 Bangkok Post:60 million free condoms to flood nation, safe sex awareness campaign gets a rise.
http://www.bangkokpost.com/news/local/279110/60-million-free-condoms-to-flood-nation
2008 SongYY網站:你不可或缺的—保險套以及潤滑液
https://gplus.org.tw/know_3.asp?KNOID=KNO081017182927628&myarea=3&page=1

2012-02-09

120208 香港新浪新聞:中國擬推愛滋檢測實名制/評論:篩檢就是做防治?實名篩檢是鼓勵篩檢還是阻斷篩檢?(by 喀飛)

中國擬推愛滋檢測實名制
2012-02-08

針對部分省份擬推行愛滋病檢測實名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表示,實名制利於治療和預防。

他指出,如果沒有實名制,連檢測結果都很難通知到感染者,也很難對其採取有效治療措施。

「攜帶了愛滋病病毒之後,就可能通過不潔性行為或其他方式感染其他人。在這種情況下,是照顧感染者的隱私,還是控制疫情、保護公眾健康呢?」王宇說,國際上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只要告訴這個人是陽性感染者,他的愛滋病傳播活躍程度會下降大約70%,所以單純通過檢測和告知就是很好的控制方式。

王宇說,2011年國際愛滋病防治有一個大的突破,就是通過治療進行預防。這已經成為科學雜誌封面的議題。從感染陽性到淋巴細胞下降,要十來年的時間。如果感染者處在性活躍期,很可能傳染其他人。早期對愛滋病病毒陽性者給予抗病毒治療,使得他體內的病毒濃度降低,他的性夥伴和配偶被感染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可以起到以治療來預防的作用。不進行實名制的話,根本無法做這些工作。

王宇說,中國和國際上都提倡要減少、消除對愛滋病感染者的歧視,但不是要通過隱匿的方式。否則,不論對感染者還是對他周圍密切生活人群的健康,都是巨大的威脅。

文章出處: http://news.sina.com.hk/news/32/1/1/2571900/1.html

評論:篩檢就是做防治?實名篩檢是鼓勵篩檢還是阻斷篩檢?(by 喀飛)

大陸考慮採行實名制的檢測(篩檢),此新聞引起一些討論。而台灣的主管當局,過去幾年,也一直以遍地烽火的態勢在各地男同志場所推行愛滋篩檢,企圖以此作為降低男同志感染愛滋的主要防治措施;甚至有部分醫生認為,過去匿名篩檢並不能保證感染者進入醫療,此對於降低傳染無所助益,因此也贊成實名篩檢。對此,先寫下幾點簡略的個人意見。
 
1.篩檢(大陸稱檢測)如果沒有進行「篩檢前諮詢」,完全達不到防治教育的目的。
   所以篩檢不代表防治!除非有良好品質(重視隱私、有同理心、尊重篩檢者自主權)的篩檢。
 
 
2.篩檢人數高,不代表防治工作有成效。
   不應該把篩檢當作防治唯一或最重要的工作目標!
 
 
3.人們不願意進行篩檢,或,篩檢結果陽性後不願進入醫療系統,和以下幾點有密切關連:
   (1)對愛滋基本知識、愛滋治療現況、感染者實際生活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瞭解。
   (2)感受到社會對於感染者強大的歧視與壓力,
   (3)對篩檢單位或醫療單位信任感不足。
 
    要改變這件事,只有消除歧視,加強對感染者人權保障、加強篩檢工作者訓練,而非取消「匿名篩檢」改推「實名篩檢」。
 
    雖然研究顯示:「感染者提早接受藥物治療,可以減少傳染給其他人的機率。」但是重點應該著眼於,建立讓感染者更值得信任的醫療體系和篩檢單位,而非用其他強制手段。
 
 
4.感染者人權和愛滋防治不是對立的議題,甚至是高度相關。
   也就是說,唯有感染者人權受到重視與改善,愛滋防治才能真的有成效!
 
 
5.愛滋防治沒有捷徑,除了教育還是教育(不是錯誤的恐嚇或流於口號)。
   包括:愛滋基本知識、對感染者瞭解和尊重、整個社會對感染者人權的在意、感染者侵權的救濟機制,這些都需要透過教育完成。
 
    教育要有長遠眼光,無法短期速成;進行愛滋教育如果圖謀立即可見或表象的數據,會帶來偏差的錯誤!
 
 
6.有關篩檢與防治成效的研究,絕不能忽略有關感染者人權的社會差異,國外的研究結論並不見得適用於台灣的現狀。
 
    最大的差別在於,如果不同社會對於愛滋知識的理解、對感染者人權的保障,大不相同,社會大眾對於匿名或實名篩檢接受的程度,改為實名制後是否有助於防治,勢必大不相同。

文章出處:http://blog.yam.com/gofyycat/article/47288783

延伸閱讀
120209 世界新聞網:愛滋實名檢測 患者隱私若被洩 怎敢申訴?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aChinanews/17452852/article-%E6%84%9B%E6%BB%8B%E5%AF%A6%E5%90%8D%E6%AA%A2%E6%B8%AC-%E6%82%A3%E8%80%85%E9%9A%B1%E7%A7%81%E8%8B%A5%E8%A2%AB%E6%B4%A9-%E6%80%8E%E6%95%A2%E7%94%B3%E8%A8%B4%EF%BC%9F?instance=chbull
111102 自由亞洲電台:專家呼籲中國允許匿名愛滋病毒檢測(中國愛滋防治專家萬延海先生評論中國的實名篩檢制度)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111222589291&myarea=2&page=3 (請見第二篇)…

2012-02-07

120206 中央社:英美加壯老年人 性病人數倍增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6日電  2012.02.06
 
一份新的醫學報告指出,英國、美國和加拿大50歲以上中老年人得性病的人數是10年前的兩倍多,因為他們的性行為較以往頻繁。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報導,這篇刊在「英國學生醫學期刊」(Student BritishMedical Journal)上的報告表示,50歲到9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80%在性事上仍然活躍,可能因為忽略症狀而增加傳染性病的機會。

報告作者寫道:「一名56歲男士泌尿系統出問題。一名61歲女士表示她下腹部疼痛。很有可能性病感染在你的鑑別診斷名單上排名較後,不過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性病的排名應該提前。」

報告的兩位作者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London)醫學院學生席姆森(Rachel von Simson)和倫敦聖湯瑪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泌尿生殖諮詢醫師庫拉塞格蘭(Ranjababu Kulasegaram)。

這篇報告的編輯按語指出,英國感染愛滋病毒(HIV)的提報名單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從2001年的11%提高到現在的20%。

此外,作者也寫道,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中老年人人口統計中,像是梅毒、衣原體感染和淋病等性病感染的病例也增多。

作者表示,病例增加的部分原因是中老年人健康狀況改善,以及壽命延長。

為此,報告作者和專家提出警告,他們建議年長者或許要考慮接受性病檢查。

臨床心理學家庫里安斯基(Judy Kuriansky)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你可以不必從性行為退役,不過你該一直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樣,在性事上小心翼翼。」(譯者:中央社郭中翰)

文章出處: http://www2.cna.com.tw/News/aOPL/201202060330.aspx

2012-02-04

120201 台灣立報:愛滋指定醫院 新增3名單

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

衛生署公告2012年最新愛滋指定醫院名單,共47家醫事機構。其中,新增3家醫院為愛滋指定醫院,並刪除1家原有愛滋指定醫院。

2012年最新愛滋指定醫院新增的醫院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馬偕醫院淡水分院、衛生署台中醫院等3家。

而刪除的醫療院所則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附設民眾服務處,餘44家醫事機構與之前相同。

最新愛滋指定醫院名單可上疾病管制局網頁查詢,網址http://www.cdc.gov.tw/mp.asp?mp=220

文章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4975

延伸閱讀
全台愛滋指定醫院 Google Map (最新三所尚待更新):
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hl=zh-TW&ie=UTF8&brcurrent=3%2C0x346ef3065c07572f%3A0xe711f004bf9c5469%2C1&msa=0&msid=105894715324043785930.0004792d1aa45d68f6554&ll=23.654588%2C120.9375&spn=2.64646%2C2.188762&source=embed&mid=1328085799

2012-02-04

120203 新華網:蓋滋發表2012年信:12年內或可研製出愛滋疫苗

新華網引廣州日報報導  
  自2008年比爾‧蓋滋擔任蓋滋基金會聯席主席以來,每年伊始蓋滋都會寫一封年度公開信。

  2012年,全球經濟危機又將給蓋滋的慈善事業帶來巨大挑戰,蓋滋於上周剛剛發表了自己的第四封年信。在愛滋病領域,蓋滋稱基金會目標在2015年將愛滋病感染量減少到每年100萬例,在非洲國家推廣男性包皮手術以減少愛滋感染。蓋滋還稱人類或將在12年內研制出愛滋疫苗。

  比爾‧蓋滋在年信中表示,去年,全球有180萬人死於愛滋病。蓋滋基金會旗下的愛滋病與全球基金有三大目標,第一是減少感染者數量,目標是到2015年感染量減少到每年100萬人,這意味著,與十年前高峰期的感染數量相比,減少了68%;第二是為每個有需要的人提供藥物,幫助愛滋病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產生活能力;第三是找到治癒方法。盡管有人致力于研究治癒方法,但是大家普遍認為難度極大,不能抱太大希望。

切包皮可減少七成感染
  蓋滋說,有許多方法可以減少感染。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相互組合。第一種方法是勸導人們避免危險行為。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並且針對性越來越強。但是,這一效果是不確定的。

  第二種方法是男性包皮切除,愛滋病病毒傳播可以因此減少七成。在非洲南部和東部14個愛滋病肆虐的國家,15~49歲男性中已經有超過100萬切除包皮但只佔總人數的5%。而非洲國家博茨瓦納、肯尼亞、南非和坦桑尼亞開始發揮帶頭作用。肯尼亞的成績最為突出,適齡男性中70%已經切除包皮。蓋滋說:「到2015年,如果選擇切除包皮保護自己和伴侶的青年男子少于1500萬,我會非常失望。」

  蓋滋表示基金會將繼續加強預防治療,向早期愛滋病患者提供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會大大減少傳染別人的機會。這種方法已經應用於孕婦,這樣她們通過分娩或哺乳傳染給孩子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愛滋病領域有一個目標:到2015年,90%的愛滋病病毒陽性孕產婦都有藥可服,基本上阻斷母嬰傳播。

  在愛滋病疫苗研製方面,蓋滋表示今年的情況和去年差不多。「在對愛滋病病毒的科學認知方面,如性狀、如何進入細胞、怎樣使用抗體與之對抗等,進展超過預期。然而,與疫苗可以產生的巨大變革相比,對各種構想進行試驗的計劃仍然缺乏應有的迅猛態勢。在12年內研制出疫苗仍然是可能的。(註)」

  「我們有這麼多種預防方法,且其中大部分取得了進展,這非常令人振奮。盡管資金仍然是一個嚴重問題,但我樂觀地相信,在這一領域可以結合各種方法,開發取長補短的綜合方案,顯著降低感染率」蓋滋最後說。(記者武威)

文章出處: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3/c_122650723.htm

SongYY說明
年信原文中重點並非愛滋疫苗,而是在說明蓋茲基金會防治上的成果以及未來方向。關於愛滋疫苗的部分,原文的敘述是:『然而,與疫苗可以產生的巨大變革相比,對各種構想進行試驗的計畫仍然缺乏應有的迅猛態勢。在12年內研製出疫苗仍然是可能的,但也需要一定的運氣和更好的規劃 (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have a vaccine within 12 years, but it will take some luck and better planning.)。』
而關於愛滋疫苗是否在近期可以成功,可參見中國科學報不同觀點的文章(如下)

延伸閱讀

愛滋病疫苗:迷途還是絕境
2012-01-21 中國科學報 記者 吳昊
 
1984年,HIV(愛滋病病毒)被分離出來。
 
這個消息曾讓整個世界為之振奮,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瑪格麗特•赫克勒當時對愛滋病疫苗充滿信心:“它的發現使我們能夠在未來研製出預防愛滋病的疫苗……我們希望大約兩年內能夠有可用來測試的愛滋病疫苗。”
 
25年後,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大衛•巴爾迪摩卻不得不直面現實:“基於愛滋病病毒複雜的變異性,研究者們至少在25 年或30 年之內不可能找出有效的、適用於人類的愛滋病疫苗來……甚至人類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這種愛滋病疫苗了。”
 
然而,事實正是如此。愛滋病發現以來的30年,在疫苗開發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屢屢受挫,一直處於下風。那麼,人類到底是繼續在傳統疫苗開發的道路上整合改造,還是徹底放棄使用傳統疫苗預防的思路另闢蹊徑?
 
屢戰屢敗 
一次給科學家信心較大打擊的事件發生在2007年。當年的《科學》雜誌稱, “HIV-1”疫苗的失敗,使“愛滋疫苗研究遭到了一次致命打擊”。
 
這種疫苗之所以被科研專家們寄予厚望,是因為它運用遏制HIV病毒生存環境而控制其本身生長的全新思路,並且在對猴子試驗中獲得明顯成功。
 
然而,它仍舊在臨床實驗中被判定為無效,就如之前的若干次失敗一樣。更令人不可接受的是,注射疫苗甚至有可能面臨著更大的感染風險。
 
2004 年, 默克公司就聯手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性疾病研究所等機構,開始了被稱為“步伐”的研究計畫。
 
1500 名18 歲到45歲的志願者參加了這項實驗。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尚未感染HIV 病毒,但都是愛滋病高危人群。
 
志願者被分為兩組,一組被注射帶有整合?抑制劑的疫苗,另一組注射了毫無實際作用的安慰劑。
 
最終,被注射疫苗的一組志願者中,有24 人感染;而對照組則有21 人感染愛滋病病毒,並無顯著區別。研究表明,該載體疫苗啟動的Ad5型T細胞甚至可能使接種者更易感染愛滋病病毒。
 
2009年,愛滋病疫苗似乎又燃起新的希望。來自美國軍方和泰國政府的研究人員稱,他們歷時三年對16400名泰國人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接種了疫苗RV144的人感染愛滋病的可能性降低了31%。
 
RV144 被稱為“聯合疫苗”,是由兩種有過失敗“前科”的舊疫苗聯合而成。其設計初衷是部分RV144使機體能夠未雨綢繆,並在遇到HIV時發揮強力的抵抗作用;另一部分起到增強免疫反應、加強攻擊力度的作用。
 
不過,就是這31%的有效率,也存在種種爭議。實驗表明,8200名接種疫苗的志願者中有51人感染愛滋病,而無接種的另外8200人中,則有74人感染。
 
種種分析表明,該研究團隊的統計方法使用了效率最高的一種資料,而用其他角度來分析,有效率將降至26%,甚至8%。
 
事實上,連研究報告的作者都承認,即使是31%,在統計上也無足輕重,沒有哪個國家會批准生產有效性如此差的疫苗。
 
為時6年、唯一一次志願參與者超過萬人的愛滋病疫苗實驗最終未以勝利告終。
 
2007年到2011年,人們經歷了HIV疫苗研究史上難以承受之痛。它時而給人巨大希望,時而又澆上一盆刺骨冷水。時至今日,全球已有超過35種疫苗在過去28年先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數萬名志願者參與。
 
然而奇跡依然沒有降臨。
 
病毒與疫苗 
1796年,英國外科醫生愛德華•詹納製成的牛痘疫苗,在消滅天花的慘烈戰役中立下了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