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4

【台北/座談】141214熱線爽歪歪系列講座年度壓軸場 >但唐謨:講座不聽愛滋電影不爽

《費城》、《藥命俱樂部》、《血熱之心》,感染者們對世間勇敢搏鬥;

《整人專家》、《赤裸羔羊二》,愛滋病,被視為恐懼、歧視、嘲笑;
《夜訪吸血鬼》,HIV病毒化為奇幻種族詛咒牽絆;
《殺人保險套》,恐同滬痂盟誓死獵殺同志淫蕩雞雞;

愛滋銀幕形象百百款,不說你都不知道,
快來聽聽超酷影評人但唐謨談「電影中的愛滋」吧!

主持人:淫穢電影部落客-波昂刺刺
主講人:恐怖大師-但唐謨
(資深影評人,著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時間:2014年12月14日(週日)15:00 – 17:00
地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新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之2,捷運古亭站7號出口)

主辦: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

★免費活動,不用報名。坐位有限,請盡早入座。

訊息來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http://hotline.org.tw/event/540
AIDS電影

2014-12-06

【台灣/愛滋專題】141129 聯合報:世界愛滋日… 善待愛滋感染者/養寵物、被蚊叮 不會染HIV

後天,世界愛滋日… 善待愛滋感染者

2014-11-29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專題報導

30歲大凱(化名)是科技新貴,也是愛滋病帶原者,他因工作表現突出而被其他公司挖角;某天他在公司昏倒送醫,同事請醫師開診斷證明書要幫他請假。大凱兩周後出院,發現公司已將「自願離職書」寄到家中,希望他不要再來上班。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愛滋病感染者促進協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愛滋患者長期遭社會排擠,近年情況雖稍有好轉,但許多患者在求職過程中頻頻受挫。有老闆要讓患者離職,不直說出原因卻處處刁難,有患者自認倒楣離職,有患者則循申訴等管道,為自己爭取權益。

28歲患者小如(化名)到便當店工作,月薪22K,卻在工作一陣子後,被老闆告知「店內人手充足,若想留下來,薪水就得減半」,她需要這份工作,只好咬牙答應。

愛滋病感染者促進協會受理小如的案件,調查發現老闆曾接到一通神秘電話,說小如是愛滋病帶原者,警告老闆小心。老闆不想惹事,才使用降薪手段想讓小如知難而退。小如最後透過勞資糾紛調解,拿回應得薪水,但最後仍然離職,無法留下來繼續工作。

台灣愛之希望協會副主任吳孟姿說,相關單位多年來努力宣導,雖讓患者逐漸被家人接納,但不少民眾仍存在錯誤觀念,例如被同一隻蚊子叮咬、喝同一杯水、共用馬桶、接吻等行為會感染愛滋病毒,進而不願接納患者,導致患者被社會邊緣化。

她認為,愛滋問題應由學校教育做起,保險套知識傳授也是重要一環,讓學子了解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防範感染、矯正觀念;社會也應接納患者,不要讓他們受到不公平待遇。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2/9097910.shtml

養寵物、被蚊叮 不會染HIV

2014-11-29 聯合報╱整理/記者鄧桂芬

Q:被蚊子叮咬會感染愛滋病毒嗎?

A:不會,愛滋病毒無法在蚊子體內生存,且蚊子吸血後,口器不會吐出血液,就算曾叮咬過愛滋帶原者、再叮咬他人,也不會傳播病毒。

Q:接吻會感染愛滋病毒嗎?

A:不會,唾液不會傳染愛滋病毒,除非一次喝下三大杯未經稀釋的純帶原者唾液,才可能被感染。嘴對嘴親吻,或法式親吻,有可能接觸到血液,美國疾管局不建議和愛滋感染者嘴對嘴親吻或法式親吻。但即使嘴對嘴親吻,傳染機率仍非常低。

Q: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馬桶、游泳、泡溫泉等,會感染愛滋病毒嗎?

A:不會,但為了個人衛生與預防其他傳染性疾病,建議不要與他人共用牙刷和刮鬍刀。因愛滋病毒不能單獨存活於空氣中,女性經血滴到馬桶後擦掉,病毒也不會存活;游泳、泡溫泉更不會有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物交換,不必擔心。

Q:刺青、針灸、穿耳洞、做臉會感染愛滋病毒嗎?

A:至今雖未有因刺青、穿洞(耳洞、鼻洞等)而傳染HIV的案例報告,但理論上這些行為會造成帶血傷口,萬一接觸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和體液,可能傳染;如果器具重複使用又未清潔消毒完整,也可能造成間接傳染。

Q:常聽見貓有愛滋病,養寵物也會被感染嗎?

A:不會,雖然貓有愛滋病,但貓的愛滋病毒與人類的愛滋病毒不同,寵物的愛滋病毒無法以人類為宿主。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愛之希望協會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2/9097925.shtml

2014-12-06

【台灣/外籍感染者】141201 康健雜誌:12/1世界愛滋日》還能回來台灣嗎?一位外籍感染者被迫遣返的孤獨

康健雜誌前言:

選舉激情過後的台灣,有些事改變了,有些事卻沒變。比方說,台灣還是全世界少數違反人權,限制外籍愛滋感染者出入境的國家。

過去8年內,台灣一共發現949位外籍愛滋感染者,只有48人因為成功證明是因配偶或醫療程序感染,得以留在台灣,其他901位外籍感染者,都已經被強制要求離境。

這些被遣返的外籍人士,他們在台灣也有心愛家人、多年打拼的事業,他們熱愛台灣,就像你我。

事實上,沒有證據顯示「限制外籍感染者入出境」能防治愛滋,這反而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所譴責的做法,也違反我國簽署的兩公約精神。

為回應國際人權趨勢,我國已研擬刪除「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中有關遣返的規定。法案正躺在立法院待審,無數外籍感染者和他們的台灣親友,望穿秋水的等著。

疾病管制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以溫柔的筆觸記下一位外籍感染者被迫遣返的心情故事,並希望社會大眾在選舉激情過後,一起關心愛滋修法進度。

爽歪歪註記:以下文章原刊載於2012年11月,羅一鈞醫師個人部落格心之谷,原標題為《自動離境 》。

前所未有的孤獨

他牽著小狗,慌亂地走遍一家又一家寵物店、獸醫院。

「有幫小狗安樂死嗎?」他用不熟練的國語問著,總招來店家懷疑的目光。我們不做這種事喔,老闆不耐煩的說著。

來台灣二十多年,孑然一身。陪伴已久的狗無處託付,想買個解脫,卻求助無門。此刻,他牽著狗,佇立在台北街頭,熙來攘往的人潮,都成無聲風景。背脊一涼。城市之大,竟已無容身之處。

兩星期前,他接到從貴族醫院健檢中心撥來的電話,回去複檢。

「HIV檢驗異常,你同意再抽血檢驗確認?」醫師用不確定的口吻問著。

「有異常,當然要確認啊。」他簽下同意書。結果,西方墨點法陽性。

Foreignslidernoword01 copy「我們要通報。外國人感染了HIV會被遣返,移民官會跟你聯絡。」

「我們沒辦法給你任何幫助。」貴族醫院的醫師用冷淡的語氣說著。

他驚魂未定,不曉得是如何走出診間的。不明白簽下一紙同意書,就等於親手畫下自己在台灣的句點。而醫師的冷漠態度,讓他覺得彷彿是顆被踢出場外的球,沒有人在乎。

台北市衛生局的護理師,是第一位願意好好傾聽、用心說明的人。「我們很遺憾,按照法律你必須離開台灣,但這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吃藥,就可以維持健康。請你回國務必去看醫生,好好照顧自己。」

年過半百,他雖然一直試圖保持冷靜,此刻再也忍不住,落下淚來。不是難過,而是一份終於獲得尊重的感動。

這秘密他只透露給一位閱歷豐富的朋友。朋友介紹他到「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簡稱權促會,一個服務過眾多本國籍和外國籍HIV感染者的民間團體。權促會的社工,是第二位讓他感動的人。見面聊了很久,他懂得更多了,權促會社工不但幫他打聽回國可以去求助的資源,還陪伴他去移民署辦手續。

移民官提供他兩個選擇:依法被遣返,或是較光彩的「自動離境」。他選擇保有那僅存的小小尊嚴。

寬限一個月的時間,收拾行囊。他通知老家的親人:「我結束台灣的工作,要回來了。」年邁的母親開心的說,我這裡還空著你的房間,儘管回來沒關係。

他向同事、朋友道別,許許多多的難言之隱,自然無法說出口。錯愕、不捨,擁抱、送行,離情依依。這不是你最喜歡的地方嗎?怎麼突然要走了。有空要回來看我們啊,台灣朋友這樣說。

us01抱歉,不是故意隱瞞,是不想讓你們擔心。因為我要帶病離開了,下一站也許就是人生終點,不知道還能回來台灣嗎?

春暖花開再相見

來自權促會電子郵件的邀約,週六下午兩點半,門診結束後,我在咖啡館,與這位西裝筆挺的中年人碰面,細說從頭。

他將返回一個四季皆夏、純樸保守的國度,老家在以農漁業為主的熱帶島嶼。他打聽過,有醫院可以看愛滋,但是能保密嗎?民情熱絡、喜探隱私,親人還是鎮上的醫生,讓他更加憂慮身份會迅速曝光。

更何況,離家二十多年,那裡比台北更不熟悉。回去要怎麼重新開始?

還是乾脆什麼都不做,反正來日無多?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

你去年驗過沒事,今年才變成陽性、沒有症狀,這樣還在早期。只要好好吃藥,就不會發病。身體會保持健康,外觀辨認不出來,壽命預估只比一般人差個半年到一年。想開店、想種田、想蓋摩天大樓、想環遊世界,你都可以去計畫,不應該因此受到影響。

現在就要開始吃藥嗎?

不一定,看你的CD4多少。CD4是免疫力指標。通常CD4下降到接近350顆,會建議吃藥。藥物有很多種,各自有不同的副作用,例如有的會頭暈、噁心、腹瀉、黃疸、過敏,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很多人都沒有出現副作用,要試過才知道。假如發生副作用難以忍受,可以換別種藥物,直到可以接受為止。

我可以檢查CD4、可以取得藥物嗎?

外籍感染者,在台灣無法享有免費愛滋醫療,但是可以用自費身份,檢驗CD4和病毒量(合計約5,500~6,000元),也可以自費購買HIV藥物,價格視處方種類而定。在台灣是原廠藥,價格每個月大約15,000~22,000元。許多開發中國家(例如泰國)有提供學名藥,價格會更便宜,每個月幾千元左右。

我不想讓母親看著我死去。

alone01copy只要你不自殺、不發生意外,你一定會活得比你母親更久,請放心。

我會不會傳染給家人?

即使同住一個屋簷下,日常生活的接觸也不會傳染,請放心。

謝謝你的時間。我該付多少諮商費?

不用,這是免費的。

醫生,其實我出得起,你不用客氣。

呵呵,謝謝你,有錢你可以捐給權促會,讓他們幫助更多人。(註)

初次檢驗;CD4 = 480,病毒量 = 50000。

擔心回國後不敢去就醫,他決定在台灣自費買藥,先吃看看。希寧造成頭暈、甚至白天有點恍神,好在服藥滿一週之後,逐漸淡去,第二週也沒有發生過敏,一切平安。

服藥第四週:CD4 = 630,病毒量 = 12500,都有改善。原本長期失眠,吃藥後反而睡得很好,更有精神,對身體有信心。

狗狗找到了安頓之處,有好心的台灣朋友願意收留。另一位認識很久的朋友,堅持開車載他逛北海岸,說要讓他留下對台灣最好的印象。

移民官多寬限10天。那個週末,台北第十屆同志大遊行,6萬5千人,伴他微笑告別這塊傷心地。他說回去後想用積蓄做點投資、弄個小生意。

「醫生,請給我一個理由,讓我有勇氣再回來看看。」

短短兩個月,經歷人情冷暖、絕望憂傷。你會重新站穩腳跟,但離開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很多情感和回憶,無法一筆勾銷。台灣帶去的藥終究會吃完,還有每3-6個月應該要抽血追蹤。如果島上就醫困難、或是難以克服心理障礙,歡迎你申請短期簽證,回台灣來就醫,順便訪友。

希望明年春天,你再度踏上這片土地,健康而自信,對我們述說故事的續集。

註: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面臨財務困境,請讀者踴躍提供具名或匿名的愛心捐款,更多資訊請看權促會網站

康健雜誌網址: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9657

2014-12-04

【台北/趴踢】141227 JumP :12-27 XMAS FollowMe ~聖誕跟著我~

2014- 12-27 XMAS FollowMe
SATURDAY 週六 11pm~翌日 5am

◆ 台灣最性感火辣 GOGO BOYz 熱舞show 由著名同志交友app” Jack’d ,” 贊助 !
◆ FollowMe DJs: Tiger , Stone, Johnny Hsu
◆ 12 月男賓壽星 ,12點前免費進場( 需出示當時現場facebook 打卡記錄 check-in @ JumP )

WEB1227-FM

 

票價與包廂&酒水優惠 ticket&drink info.
◆REBOOT 新票價與包廂費&Happy Hours
*新入場優惠票價『男女同價』
advance Ticket :NTD 500
@DOOR Ticket :NTD 700

◆ 2014早鳥優惠: 持有 “預售票&現場票” 來賓11:30pm前進場, 可獨享一票雙人同時進場優惠, 本優惠僅限男賓 享用 ! ( 新生票 不適用 )

◆ JUNIOR TIX 現場新生票 NTD 400,只要您 24歲以內 (民國 79 年次以後(含)出生之 中華民國藉 男子),整晚適用此票種.

◆ 大包廂3000元, 中包廂2000元 ( 加贈JumP G尾酒特調 一壺 或 罐裝水water 兩手 )& ( 不含門票 入場需另購門票 ) )

◆ Happy Hours: 11pm~00am & 03am~04am 此時段調酒 …

2014-12-01

【美國/愛滋歧視】141201 THE BODY網站公布2014年十大愛滋烙印歧視事件

SongYY說明:本文為The body網站在11月25日所發表的《10 Moments in HIV/AIDS Stigma and Bias in 2014 》,由資深愛滋工作者Mei Tsai所翻譯並發表於個人臉書。經譯者同意授權爽歪歪網站轉載,特此誌謝。

THE BODY網站公布2014年十大愛滋烙印歧視事件

2014-12-01 原作者:Rod McCullom 翻譯/Mei Tsai

譯者前言:

每年世界愛滋日都會看見官方公布感染人數增加、感染者年齡下降、特定族群感染比率增加的新聞,但是不知道愛滋歧視的情形是否也是逐年增加呢?而官方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總不好一邊說愛滋很可怕、感染者會將病毒傳染出去、感染是一輩子後悔的事、感染者要為防疫負責,另一邊又說要關懷愛滋感染者、要繫上紅絲帶…這兩者訴求同時擺在一起,真的會讓人精神分裂!

「愛滋是自作孽,死的難堪又難看」,這樣的恐懼宣導訴求,卻要花之後的30年來清除餘毒!愛滋已經有很好的藥物治療效果,別再用30年前的眼光看現在了!

我呼籲愛滋除罪化!

且讓我們看看TheBody網站一篇2014十大愛滋歧視事件,台灣是否也發生過?

過去對於愛滋的不了解、恐懼,甚至將感染者隔離。愛滋醫療的進步已經改變了一切,但是歧視還是存在,對於防治、照護、治療都是不利的。以下列出2014年十大愛滋歧視事件。

德州一名女性在揭露自己感染者的身分後被殺害

2014年6月德州31歲的Elisha Henson因為幫Justin Welch口交,在另一名女性告知Welch,Henson的感染身分之後,Welch勒死了Henson。這是德州第二件女性因為愛滋身分而死亡的案例。2012年9月住在Dallas的Cicely Bolden,因告知伴侶自己的身分,卻被伴侶在家中刺死。這兩個案例都看見身分告知後的危險,且都是來自親密伴侶的暴力。

The Positive Women’s Network在2013年公布了性別烙印與暴力指標研究結果,72%的女性感染者遭受到親密伴侶的暴力,相較於一般女性遭受親密暴力比例是25%;70%的女性感染者遭受到性侵犯,一般女性被性侵犯的比例是20%。

兩名美國南部的牧師因為愛滋身分被起訴

兩名美國南部的牧師因為愛滋身分被控「故意散布」給他們教會的成員,或是讓教會成員暴露在愛滋的風險下,引起網友極大的憤怒。

前Memphis的牧師Rodney Carr在11月初因為愛滋身分被判處5年的徒刑,根據報導,Carr在2005年就得知感染愛滋,但未告知女友,女友之後也證實感染。在Alabama州,蒙哥馬利浸信會教堂提起訴訟,希望開除擔任24年的牧師Juan McFarland,該名牧師已婚,且公開感染者的身分,也承認與許多女性教友有性行為,並使用非法藥物和挪用資金。

兩名牧師都是非裔美國人,這兩個案例顯示出美國南方非裔美國人的感染人數急遽增加中。

同志對同志的愛滋歧視

許多長期的感染者都表示生活中最糟的就是愛滋烙印,尤其是男同志。諷刺的是愛滋治療的進步讓更多人可以更容易隱藏自己的感染身分。在一些APP交友軟體上常可見非感染者用「乾淨」、「沒有不好的疾病」的字眼,來找尋一樣是非感染者的朋友,這稱之為「病毒區隔」。

愛滋行動者Peter Staley曾經在2月寫過一篇嚴厲批評的文章:「愛滋汙名較過去為嚴重,…最糟糕的甚至於來自我們自己的同志社群,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愛滋烙印灌輸恐懼與羞恥,反而增加了愛滋感染的情形。」

在俄羅斯停止毒品減少傷害的政策之後,克里米亞的感染人數增加

7月時,因為俄羅斯入侵和吞併烏克蘭境內,烏克蘭的國際愛滋病聯盟表示至少20個靜脈注射藥物的人死於克里米亞。在這之前,克里米亞提供靜脈注射藥物的人美沙酮和阿片類藥物替代治療,成功的減少藥癮者感染愛滋的情形。但是惡名昭彰的俄羅斯在吞併的第一天就停止這些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嚴厲懲罰毒品,這項做法讓愛滋感染的人數又再度增加。

Donald Sterling’s對魔術強森感染愛滋的評論

NBA傳奇球星魔術強森在20多年前公開宣布自己的愛滋感染身分,但是其是至今仍在。

NBA給了前洛杉磯Clippers隊老闆Donald Sterling終身參賽禁令,且強迫在去年夏天出售球隊,因為他說了一些種族及煽動性的言論,包括汙衊強森的愛滋感染身分,且指控他:「散布病毒、不是好的榜樣、他跟每個美國的女孩都做過愛。」

愛滋感染者面對的保險和費用的歧視

雖然美國在1965年已經通過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法案,保障感染者的醫療保險權益,也禁止對於感染的歧視。但是至現今健康保險體系仍然歧視感染者,感染者被拒絕投保,或是必須負擔較高額的保費。

許多愛滋行動者已經採取法律行動控告此舉違反法律,但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幾家保險公司仍然揚言要停止提供感染者保險,這將會影響到許多低收入的感染者。

然而,路易斯安那州有三家保險公司在11月份簽署同意書,給付抗愛滋病藥物的費用,該協議降低了四種常用藥物的部分負擔費用,每月美金200元。過去每月負擔費用將近美金上千元。

“Tiger Mandingo”聳動的烙印事件

2014年7月Buzzfeed撰稿人Steven Thrasher’s在「HIV positive」報導,密蘇里大學的摔跤明星Michael Johnson在網路上引發種族及犯罪傳播控訴的討論。這位明星暱稱”Tiger Mandingo”,被警察戴上手銬帶走,並控告其蓄意散布愛滋。

因為檢察官表示Johnson的筆電中有許多他與人做愛的影帶,像是個「掠奪怪獸」,且有些性伴侶是白人。

象牙海岸愛滋防治倡導者被襲擊

近年非洲越來越多反對同志合法化、暴力及爭辯的事件,但是在西非象牙海岸從未將同性關係判刑,2011年Abidjan的首都甚至被視為是同志難民的聖地。但是自此之後,暴力事件漸漸增加。1月底,愛滋防治工作人員的住家及辦公室被暴民攻擊,威脅要燒毀辦公室,聲稱:「我們不要愛滋病患當我們的鄰居!」幸運的是,這些工作者逃離了,沒有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RFK中心的新聞稿指出,因為近日媒體報導了同性戀及戀童癖,使得Côte d’Ivoire恐同的氣氛增加,因此尋求立法同性戀是違法的,也增加了反LGBT暴民的暴力行動。

象牙海岸該區HIV感染率估計7%,是最高的。

西雅圖檢察官說,愛滋感染者“危害社會健康”

9月一項「停止和終止」的法院判決阻止一個西雅圖男子不能傳染愛滋病毒。King County健康部門官員提出告訴,因為他們認為這名男子「在2008年知道自己感染,但仍持續感染至少8個人」,該名男子若不接受會談,且不採取安全性行為保護未來的性伴侶,將會被判入獄服刑。

媒體報導忽略了一些相關的事實,TheBody.com’s的編輯Mathew Rodriguez曾指出,並無法確認這8個人的感染與該名男子有關,因此不能因此判該名男子有罪。

持續推動去除烙印計畫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許多線上反愛滋歧視宣導的創意出口,並具有高影響力。最常見的是「The Stigma Project」,2012年2月由總部位於洛杉磯的Chris Richey 和Scott McPherson所建立的,以Facebook 、圖像宣導為主。Richey是行銷總監,在2010年診斷感染愛滋,McPherson是「The Advocate and HIV Plus 」雜誌的創意總監。

這項計畫已經超過3百萬人,且有15萬則以上的對話,這是我們非常樂見的散播方式!

原文出處:http://www.thebody.com/content/75266/10-moments-in-hivaids-stigma-and-bias-in-2014.html

譯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ei-tsai/the-body%E5%85%AC%E5%B8%832014%E5%B9%B4%E5%8D%81%E5%A4%A7%E6%84%9B%E6%BB%8B%E7%83%99%E5%8D%B0%E6%AD%A7%E8%A6%96%E4%BA%8B%E4%BB%B6/879051295480619?comment_id=879248755460873&offset=0&total_comments=2&notif_t=note_reply

 …

2014-12-01

【公告】141201 同志諮詢熱線:世界愛滋日I AM HIV+大頭貼活動

【世界愛滋日I AM HIV+大頭貼活動】

今天是12/1世界愛滋日,熱線今年設計了I AM HIV+的T恤和貼紙,歡迎大家在世界愛滋日一起將大頭貼換成此圖片,表達和愛滋感染者的連結而非隔絕。

以下為設計理念:

智偉+Nick:「+」應該是連結而非隔絕。

沒有想到,原本只是我們二個人突發奇想,設計這個LOGO、做成T恤好在世界愛滋日穿上表達我們對於愛滋人權的態度,但前幾天看到臉書上大家對遊行中愛滋議題的討論,讓我們提前貼出這個圖案,表達我們的想法,竟獲得了這麼多人的支持,讓我們也感到很意外也謝謝大家。

這圖案遠看是「I AM HIV+」(我是位愛滋感染者),因為我們知道,就算在熱線,這樣一個強調去污名、友善的空間裡,仍有許多感染者朋友不敢現身,或許,這也提醒我們,熱線仍不是一個真正擁抱愛滋的團體,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而這件T恤很簡單的想法,就是把污名穿上我們身上,讓我們體會、面對可能會來的疑惑、歧視、或壓迫。同時,我們也翻轉「+」這個符號的意涵,在篩檢結果中,它代表了感染、生病、可怕甚至死亡,但我們相信,它更應該是代表社群連結、相互支持、集體面對,也因為這個「+」,愛滋更不應只是一個疾病,它連結家庭、性、職場、醫護社福等人際關係。

你我,都會因為這個「+」而跟HIV發生關係。

1960021_10152645554614263_6000127705354184016_n

一件T恤只是一個符號,要有更強大的行動來抵抗社會加諸於感染者身上的壓迫,這件T恤才真的有意義。

「+」應該是連結而非隔絕。…

2014-11-29

【國際/社群公益】141129 爽歪歪編譯:來看社群網站上一堆裸男洗澡自拍上傳—抗愛滋污名運動「#We are ALL clean」

來看社群網站上一堆裸男洗澡自拍—抗愛滋污名運動「#We are ALL clean」

2014-11-29 熱線愛滋小組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編譯

美國的社群網站媒體上,正興起一股將洗澡自拍照上傳的熱潮 (特別是男同志),每張照片上都加上了主題標籤(hashtag) 「#weareALLclean」 (我們都是乾淨的);這股風潮甚至蔓延到澳洲、加拿大等地。別誤會這是沐浴乳廠商的促銷活動,或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動世界洗澡日 (謎之聲:誰會這樣想啊) ,事實上,這是一項抗愛滋污名的公益活動。

這項活動的發起人是Jack Mackenroth,身兼模特兒、時裝設計師的他,因參賽「決戰時裝伸展台」(Project Runway)第四季而打開知名度,在比賽中他公開出櫃自己同志以及HIV感染者的身分,這些年來也多次投身愛滋公益活動。談到這次活動的發想,Mackenroth說:

『我注意到人們會用「乾淨」(clean)一詞—特別是在男同志社群中—來形容自己沒有性病;但這其實也暗示了HIV陽性的人多少是「骯髒」的。這刺激我發想出這次的活動。』

的確在社交媒體或交友軟體上,常有人以「Are you clean?」(你乾淨嗎?)詢問對方是否感染HIV,但這樣的問題是很冒犯他人的、背後帶有對感染者的污名;感染的身分不應和「骯髒」畫上等號。

『身為一位與愛滋病毒共存25年的人,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切身的。』Mackenroth這樣表示。

澳洲同志媒體網站Same same的記者也附議這樣的想法:『「乾淨」一詞是用來形容你洗完澡後的狀態,不應被用在描述HIV身分的場合。

除了對抗這種污名,希望改變人們談論HIV、愛滋的方式外,Mackenroth還希望藉此活動籌措經費,他表示:『現在我們有好的治療能夠抑制病毒、讓感染者幾乎不會傳染病毒給人;而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給非感染者,保護他們不受感染。(譯註:指美國所推行的PrEP)。我們已經有工具能阻止疾病的流行。當務之急就是籌措相關的經費。』

這項活動的目標是為了一個在紐約成立的非營利組織Housing Works募款,這個組織在幫助無家可歸的HIV感染者,並站在前線,希望致力達成於2030年之前,不再有HIV感染者無處可安身—不只是紐約,而是全世界。Mackenroth希望能募得100萬美金。

Housing Works的總裁 Charles King表示:『我希望這活動能激發出關於愛滋的對話、行動,以及終結愛滋的承諾。』

 

 

這項活動也激起不少名人響應。同志歌手,也擔綱演出過養眼同志喜劇《外出用餐3 》(Eating Out 3) 的 Chris Salvatore,在美國西岸推廣這項運動。『是時候去除污名、社群合作了,不管你的年紀、膚色、體型、size,你都該參加這個計畫!而且好好玩:有趣、性感又有點白癡。能夠有好的理由看大家抹肥皂洗澡,有什麼不好?』

雖然Mackenroth是和同志交友App Moovz 合作這個計畫,但目前活動已經廣及各種社群軟體: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等。你也蠢蠢欲動,想參一咖洗澡自拍了嗎?這裡是建議的遊戲規則:

1.拍一張洗澡自拍,但是請勿過度裸露。

2.把你的照片刊登在社交平台,加上以下說明 “Take HIV Shower Selfie Challenge raise $$ for AIDS cure bit.ly/CUREAIDS #weareALLclean” (參與HIV洗澡自拍為愛滋治療募款)

3.指名3個或更多的人也參與這項挑戰!

4.(選擇性) 捐款吧!

selfie09

5.在世界愛滋日時 (12月1日星期一),將你在社群軟體上的頭像換成這張洗澡自拍照,傳遞活動的主旨!

 

延伸閱讀
141127 Pink News:These men are taking naked shower selfies to help fight the stigma of HIV
http://www.pinknews.co.uk/2014/11/27/these-men-are-taking-naked-shower-selfies-to-help-fight-the-stigma-of-hiv/
141129 Same Same:Aussies join fight against HIVstigma with #weareALLcleanphotos…

2014-11-27

【中國/愛滋機構故事】141126 新快報:“男同”HIV感染者的秘密家園 他們在“嶺南夥伴”逐漸走出陰霾

“男同”HIV感染者的 秘密家園
他們在“嶺南夥伴”逐漸走出陰霾

2014-11-26 金羊網集團 新快報 記者/劉子珩、郭曉燕 報導

在愛滋病的傳播管道裡,性傳播已遠遠超過血液傳播,成為主要的傳播途徑,其中男男同性傳播比例快速上升。廣州疾控中心2013年6月的資料顯示,“男同”(男性同性戀者)性行為人群HIV感染率已經達到10.94%,即不到10個人中就有1人“中招”。

從2008年開始,廣州市疾控中心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對這一傳播模式進行高危干預。將愛滋病檢測點設置在公益組織所在地的社區,並購買他們的服務,為特殊人群提供檢測、心理危機干預等成為一種合作方式。

設在天河繁華商圈內的一座商住樓內的“嶺南夥伴”就是廣州市疾控中心選擇合作的其中一個公益機構。933名男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從嶺南夥伴的工作人員口中得知了他們的患病消息。其中,最小年齡感染者,16歲,青蔥一般的年紀;最大年齡的感染者,則超過70歲。

辦公室是嶺南夥伴與廣州市疾控合作的檢測中心,裡面有一張舒服的軟沙發,一個魚缸,放著輕音樂,他們儘量讓每天登門的幾十名“男同”不感到拘謹。他們希望這裡能成為“男同”愛滋病感染者的秘密花園,幫助他們走出陰霾。

但作為專為“男同”提供愛滋病檢測和諮詢的諮詢員,李小米遇到了數不清的“健康”諮詢,光是在微信上,就為此添加了200多個好友。

阿成就是其中一個,他說自己並不是同性戀,只是有一次被朋友帶去了男同的澡堂洗澡,卻不想跌了一跤,流了血。他自此惶惶不可終日,“我會不會因此感染上愛滋病?”

李小米哭笑不得,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頓,可是在阿成的堅持下,還是為他做了檢測,顯然,他沒有感染。

“他對愛滋病的瞭解太少,這類恐懼根本沒有必要。‘恐愛’是因為宣傳教育的滯後而產生了錯誤觀念。”李小米的工作就是不斷糾正這些錯誤,“沒有高危群體,只有高危行為,以為自己安全的人最危險。”

只是工作時間越長,李小米發現了越多問題,公眾對愛滋病的偏見依然存在,甚至是患了病的人本身,也沒有對愛滋病完全瞭解。他們需要被普及知識,並且得到心理與生理的健康諮詢。

從耽美小說到“男同”網站

李小米,目前是國內男同組織裡的唯一女性負責人。她說自己從高中開始關注“男同”現象,起初只是因為“好玩”。

高中時,她從同學那借了一本臺灣言情小說,發現,原來兩個主角都是男的。這讓她震驚,感到莫名其妙。她上網查找,這才發現,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並且有相當規模的人群。而這類小說,通常有一個詞彙歸納,叫做“耽美”。這是一個出自日本的詞彙,被引申為了男同性戀文化。

直到進入大學,李小米開始在生活裡認識到朋友,他們用紀實文學的手法表現“男同”的生活,這與耽美又是大不同。

少了浪漫的幻想,多了殘酷的現實。真實的“男同”世界,絕不是耽美小說裡的那麼美好。李小米開始注意廣同網——這是一家總部在廣州的同志網站,在當年,它的頁面風格和內容品質就很出眾。

大學時,李小米結識了廣同網的負責人。同年,她成為廣同網的文學版版主,後來去到網站辦公室成了一名秘書,這算是真正地進入了中國“男同”的圈子。

那時的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遠不如今天,大家不瞭解,且存在歧視。廣同網,側重的是社區建設,讓網站上的人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究竟是誰。

112701後來李小米來到了廣州,廣同網與清華大學合作,第一次在互聯網上針對“男同”群體進行了大規模的橫斷面調查。調研發現:“男同”群體的知行分離是一個突出問題,愛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很高,但安全套使用率持續偏低。

那個時候,李小米發現,周圍的男同朋友零星的有個別感染上愛滋病,她覺得,好像一下子,這件事情“從跟自己完全沒關係的一個東西”,瞬間變成了“我自己的小夥伴攤上事兒了”。那時她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雖然還不知道我們能做什麼,但是恐怕得開始做了。”

“學校宣傳畫中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2007年10月15日,李小米和廣同網的另兩位核心成員,發起成立了嶺南夥伴社區支持中心,作為廣同網的旗下機構。2008年開始與廣州市疾控中心合作,開展為“男同”提供艾滋檢測和諮詢。2011年至今,又開始與市疾控中心合作運營專門面向“男同”的檢測中心。

自此,嶺南夥伴成為了廣州市疾控中心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特殊人群提供檢測、心理危機干預等的防艾機構之一。疾控中心認為這些組織更容易接觸到目標人群和敏感人群,同時也更容易獲得認可和接受。

“在男同圈子裡,有30%的人,認定了醫院、CDC(疾控中心)的醫務人員更專業,他們願意去到那裡做檢測。而70%的,則寧願到像嶺南夥伴這樣的組織來進行心理諮詢,做檢查,這裡讓他們更安心。

7年來,嶺南夥伴為“男同”提供了2.1萬多次檢測資料。不過這期間也並非一直順風順水,各種磨合也曾給秘密花園帶來各種波折。

第一次的波折是“逼遷”危機。2008年8月15日,嶺南夥伴找到了最早的辦公地點,在越秀區一個住宅社區裡。不想後來被人寫了匿名公開信,塞進了每個社區住戶的郵箱,說這是一個同性戀愛滋病組織,聚眾淫亂,呼籲社區居民抵制,居委會、街道辦等取締。

嶺南夥伴最終請來了廣州市疾控中心的醫生,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科普”,總算渡過了一次難關。

而後因為房東收房的關係,又搬了兩次,才來到了現在的位置。

112704  但是李小米從這次事件中看出,社會對於愛滋病的歧視與畏懼其實仍然存在。“相當程度上源於對它的瞭解過少”,李小米與嶺南夥伴做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普及相關知識。他們到學校演講,發現現在的青少年其實有不少疑問,每回都有學生事後加她的微信。

還有一次李小米在學校的宣傳畫上,看到有一版叫做“愛滋病的部分表現”,上面全是恐怖圖片,“渾身都是腐爛的肉,甚至長了白泡的生殖器,總之,沒有一幅是正常的,我們一方面希望教育孩子不要歧視愛滋病患者,可另一方面又在潛移默化地給出極端案例,這些矛盾都會造成普及知識的困難。”

還有一次波折則是醫護人員最擔心的職業暴露問題。

那是2011年的12月,市疾控中心的一次檢測時,一位檢測者因為抽血不順利,僅僅在針頭上留下了血液。護士想幫他,就直接拿著針頭去做檢測了。不料和李小米迎面撞上,一針紮在了她手上,又彈開了。

李小米至今記得,雖然只是一個小針孔,但血從來沒有那麼踴躍地往外冒過。護士和她都蒙了,趕緊給做緊急處理,擠血、消毒。針頭中殘存的血液快速檢測的結果出來,試劑顯示兩條紅線,初步懷疑檢測者感染了愛滋病病毒。護士又急,再擠了一次血。

為了防止感染上愛滋病,李小米開始服用緊急阻斷藥物。對於初期服用者來說,愛滋病藥物具有很大的短期副作用,她開始頭暈無力,像喝醉酒一樣,並且在每天上午很規律地20分鐘吐一次。

不過還好,短期副作用幾周時間就會自然消退,在緊急阻斷藥物連吃了28天之後的三個月和六個月時間,她又分別做了兩次檢測,都是陰性,證實自己沒有被感染,也就停了藥。之後,所有諮詢員被禁止接近抽血台和快檢試驗台。

這段經歷讓李小米意識到,與普通公眾不同,醫務人員對愛滋病和感染者的恐懼與排斥,不一定是因為無知,而更多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憂慮。這使得嶺南夥伴在開展基層醫務人員反歧視培訓時,更多基於“普通人vs普通人”的立場切入。

哭的是少數,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蒙

到了今天,雖然行事低調,但是“嶺南夥伴”在“男同”領域已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在廣東省,嶺南夥伴大約要做8000人次的愛滋病檢測。如何面對剛剛得知自己患病的人,這需要知識、技巧和經驗。

即使幾次搬家,開放第一天,需要幫助的人仍能順利找到新址。 李小米也從接觸第一個男同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緊張激動,變為今天能從容當好一個傾聽者。

她至今還記得第一個由她跟進並確診的服務物件,一來就不停地哭。在沒聊幾句後,邀請她去家裡吃飯。這其實是對“嶺南夥伴”的測試,看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幫助自己。但李小米拒絕了,“他要是請我去外面吃,我一定會去,但是到一個陌生男人家裡吃飯,太曖昧了。”雖然如此,以後的交往中,他們還是形成了相互的信任,“我對感染者所有的理解和態度,都來自於我所接觸的每個感染者本身”。

112702  來這裡的人,或單刀赴會,或成雙成對。起初有說有笑的,進來後一下子沉默了下來。填表、抽血,等那張沾染血滴的試紙上出現醒目的槓槓:一道槓槓,陰性;兩道,陽性。在這個群體裡,極度恐愛,害怕得病的是少數;抱著必死的心態,中不中無所謂也是少數;中間的群體,對疾病本身或多或少有一種恐懼。

所以,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不會大哭,“大哭四小時的那種算是新聞了,大部分人都是蒙。”李小米說,這種蒙就是整個呆住了,手開始微微地顫抖。

在一堆他可以想起來的問題裡抓,“我還能活多久?”是所有人關心的第一個問題,但大多數人很快意識到可能這個病沒有那麼容易死,不過接下來該怎麼辦?很多人這時會“十萬個為什麼”上身,拋出一系列關於這個病無巨細的問題,“能不能治”、“怎麼治”、“治療要花多少錢”、“手術會不會被拒診”、“單位會不會發現”……但每每回答到一半,他們就會打斷,然後冒出新的問題。這意味著,這些可能都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等慢慢清醒過來後,他們才會開始問想知道的問題,“我還要考公務員入職體檢怎麼辦”、“我馬上要度假了,還能去嗎”……其中最複雜的一個問題是“我應該告訴家裡人嗎?”

要不要告訴別人

曾有一個學生將病情告訴了自己最好的室友,但之後室友再沒有和他說過話;也有人告訴了家裡,家人表面上接受了,背地裡卻以淚洗面。

“你告訴他們的原因是什麼?”李小米通常會這樣反問諮詢者,“如果對方對愛滋病不能接受,甚至恐愛,就只能選擇不說了。”

隨之而來的問題還有,“我該說出真正的感染原因嗎?”一個男同愛滋病毒感染者在和家人解釋為何感染上愛滋病的時候,稱自己是在小診所打針感染上的。這在李小米看來是一個拙劣的謊言,基本等於告訴別人自己是在撒謊。

事實上,以當今醫療技術,愛滋病雖然不可被徹底治癒,但是治療妥當,還是可控的,這就像糖尿病一樣,雖然不可根治,但可以靠吃藥維持自身的健康水準。“愛滋病是慢性病,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嚇死的比病死的多。”李小米從工作經驗中總結,“早期發現很重要,不作死就不會死。”

112703  但是吃藥必須要遵守相當嚴格的控制,每天都必須按時吃藥,不然藥效就會大打折扣。李小米接觸過一個愛滋病患者,因為必須要遵守10點吃藥的要求,有一回他當著男朋友的面吃了。愛滋病的藥與其他藥物外觀上有明顯的差別,就像維生素片一樣。男友問他是什麼藥時,他閃爍其詞,本以為可以糊弄過去。不料對方卻是個細心的人,最終在衣櫃裡找到了裝藥的瓶子,並按著藥丸上刻著的英文縮寫,在網上搜出了真相。

這些恐懼、謊言與隱瞞,都源於這個社會對愛滋病還沒有做到真正的認識。

李小米理解這群人的苦惱,她作為服務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相關工作者,也沒有如實將工作告訴母親。大學時她曾提過一次在做的事,母親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她便索性說自己在英語培訓學校做諮詢工作。後來也曾試探過一次,說自己想辭職,去一家性健康的機構,母親還是接受不了。“所以在媽媽去世之前,我在這裡只能叫李小米。”

小唐也沒有對家人說起自己的工作,他是嶺南夥伴與廣州市疾控中心合作的檢測中心的員工,主要工作是抽血,理論上來說是風險最大的。

小唐來這裡開始純屬偶然,畢業之際,他的一位朋友剛好從嶺南夥伴辭職,便告訴他,“有一份好工作”可以介紹。沒有細說,小唐到了辦公室才知道,工作的機構是什麼。

不過他還是接受了,他本就想做個社區醫生,留在廣州是第一選擇。他憑藉自己的醫學知識覺得,按流程正規操作,不會出現問題。

李小米和嶺南夥伴要做的還很多。“只能說,仍需努力。前段時間我為‘男同’發放安全套,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保護工具,但是用不用才是最大的問題。”

(因隱私原因及受訪者要求,文中所有名字均為化名)

新聞出處: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4-11/26/content_588905.htm?div=-1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4-11/26/content_5889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