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2

090606愛白網:紀念已故女作家,百萬捐款設加大學最大數額性傾向研究基金

.

紀念已故女作家,百萬捐款設加大學最大數額性傾向研究基金
愛白網 2009-06-06

       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本周宣佈已收到170萬加元捐款,用於設立性傾向、性別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基金,這筆款項是由一位匿名人士為紀念已故女作家、同性戀者簡-魯爾而捐贈。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6月3日發佈消息說,捐款將被用於開展人類關係和性傾向等方面的研究,這是在加拿大的所有大學中數額最大的性傾向相關研究基金。捐款人還將該項捐贈象徵性的以已故女作家、曾任教于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簡-魯爾(Jane Rule)的名字命名。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聲明說,簡-魯爾在社會和文化的變革進程中作出過重要貢獻,這些方面包括廢除同性戀相關的法律罪名、以及加拿大文學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對加拿大國內和世界範圍的同性戀者爭取平等權利以及多元文化的發展,簡-魯爾也扮演過重要角色。

       以寫作《心靈的沙漠》等女同性戀題材小說而知名的簡-魯爾已在2007年11月因病去世,享年76歲。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將本次所得捐款命名為“簡-魯爾人類關係學研究捐贈基金”,基金將主要用於資助性傾向、性別和種族相關的研究活動,也將部分用於支援相關領域的機構、訪問學者以及大學生同性戀者團體。

【重申重要說明/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408

2009-06-12

090604世界日報:同性戀者籲修訂捐血規定

.

同性戀者籲修訂捐血規定
世界日報 2009-06-04

    【本報訊】泰國同性戀代表昨天(3日)向國家捐血中心呈文,要求泰國紅十字會更改捐血登記表中關於「捐獻者是否為同性戀」的資格審查規定,以讓同性戀者獲得公平的人權待遇。 

      同性戀爭取政治權利組織主席納提表示,捐血登記表中第12.2、12.4款中的規定,明顯存在歧視同性戀問題,特別是給男同性戀者造成嚴重傷害,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獲得像普通人一樣的對待,沒有像普通人一樣擁有同等的行善機會,特別是捐血機會。

      納提說,這一條款長期存在下去,將給同性戀者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道德方面的壓力;而對於已經能承認自己身分的變性人而言,則可能會為了捐血而欺騙自己。他表示,泰紅十字會嚴格遵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做出以上審核規定是好事,但也要照顧到國內民眾的需求,做到因地制宜。

      國家捐血中心副主任烏汶婉接受了同性戀代表們的呈文,並表示,同情同性戀者的處境,但這一條款的制定及更改,由泰紅十字會負責。這一登記表制定之時,曾廣泛徵集了民意,未來至少還會再用1年,但如果反對意見太大的話,相關部門會重新檢討。據悉,同性戀代表們還向民會衛生委員會、人權組織主席宋才等呈文。

     文章出處:世界日報: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09/0604/article_54781.html

TAG: 同志捐血

2009-05-24

/同志娛樂】090520愛白網:不一樣的風格:挪威和柬埔寨的同性戀先生

.

不一樣的風格:挪威和柬埔寨的同性戀先生
愛白網 2009-05-20

      歐洲國家挪威和亞洲國家柬埔寨的有關團體分別在5月16日和17日選出了今年各自的“同性戀先生”冠軍頭銜獲得者,這兩位獲勝的同性戀先生將分別代表各自國家的團體參加國際性同性戀先生比賽。

      挪威

      獲今年“挪威同性戀先生”評選賽冠軍的是四十九歲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士沃爾特-海德坎普(Walter Heidkampf)。沃爾特不僅在評委面前展示了他成熟的魅力,更以他的真誠自信和生活態度贏得了評委們的讚賞——沃爾特是HIV感染者,並在愛滋病預防和感染者反歧視方面參加過許多公益工作。

       獲勝後的沃爾特對媒體說,他將利用自己的冠軍身份為HIV感染者樹立積極的形象,幫助人們消除對感染者的恐懼和歧視。另外,獲得今年挪威同性戀先生比賽觀眾短信票選第一名的是來自非洲吉布提的23歲的穆斯林人士裏班-弗德,弗德是一家同性戀者雜誌的編輯。

       柬埔寨

       5月17日,也就是“國際不再恐同日”當天,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團體在首都金邊舉辦的系列活動進入尾聲,為期一周的整個活動在第一屆“柬埔寨同性戀先生”評選的熱鬧決賽中落幕。

      第一次在柬埔寨舉辦的“同性戀先生”評選賽得到熱烈回應,比賽新聞登上了本周《金邊郵報》的頭版。評選賽設有自選服裝秀和泳裝秀兩個環節,十八位年輕的選手參加了決賽,冠軍頭銜最後由十九歲的薩維摘得。薩維不僅獲得相當於五十美元的獎金,還將代表柬埔寨參加今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辦的世界同性戀先生大賽。

      除了同性戀先生比賽,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團體還舉辦了電影放映活動。從5月12日至17日,活動團體放映了數十部同性戀題材影片,其中有美國的《米爾克》、日本的《初戀》、泰國的《曼谷之戀》、菲律賓的《花樣少年馬克西莫》、印度的《火》和韓國的《公路電影》,幾乎相當於舉辦了一次小型國際電影節。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68

2009-05-24

/同志集會】090520愛白網:組圖:新加坡公園內的粉紅圖樣和人群

.

組圖:新加坡公園內的粉紅圖樣和人群
愛白網 2009-05-19

       5月16日下午,成千人或身穿粉紅色服裝、或手拿粉紅色物品,在新加坡芳林公園內參加了由有關團體發起的支持同性戀者反歧視和爭取平等權利示威集會,人們在綠色背景的公園內形成了巨大的粉紅色圖樣景觀,也以特別的形式進行了在新加坡的第一次室外公開的、有組織的較大規模同性戀者反歧視集會示威行動。

       當天在芳林公園內進行的“粉紅圓點”集會已經過幾個月的醞釀籌畫,參加活動的人數遠超過發起者最初的預料,主辦者估計的實際到場人數超過2500人。人們穿著粉紅色的服裝,手拿粉紅色的氣球、旗幟、陽傘等各種物品,在公園內形成了“LOVE”、“4 ALL”以及圓點等巨大的粉紅色圖樣,表達出愛不分性傾向的主題和對多元包容的呼籲。

      當天的活動正值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前一天。參加活動的人中不僅有同性戀者等少數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者,也有他們的親友以及支持同性戀者平等權利的各界人士,其中不少人是異性戀者。人群中既有年輕人,也有年長者。一些人士還向集會人群發表了演說,現場還有各種表演團隊演出節目。在芳林公園內進行的這次集會活動不需要事先向官方提出申請。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65

2009-05-24

/同志婚姻】090519愛白網:美國一位九歲男孩發起支持同性婚姻集會

.

美國一位九歲男孩發起支持同性婚姻集會
愛白網 2009-05-19

      上周在美國各地,同性婚姻議題繼續受到關注,新罕布什爾州和紐約州都朝同性婚姻合法的方向又進了一步,而在週末,有關話題卻是由科羅拉多州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搶到了風頭”。

      新罕布什爾州和紐約州

      在新罕布什爾州,議會參眾兩院已於兩個多星期前通過了承認同性婚姻的法案,但法案尚未被送交給州長簽署。州長約翰-林奇上週四正式公開了他對同性婚姻法案的立場。林奇表示將簽署這一法案,但前提是議會參眾兩院同意對法案作出一定修改,以使法案更進一步保障不贊成同性婚姻的宗教人士的利益。林奇已與議會領導人達成一致意見,參眾兩院可能在本周內投票通過修改後的法案。

      根據林奇的建議,法案除允許教會人士不為同性戀人主持婚禮之外,還允許所有與教會有關係的團體或個人不參與同性婚禮的任何事務。林奇的建議已經獲得該州同性戀者反歧視團體以及議會兩院領導人的認可,預料經過修改的法案由議會通過後,將順利獲得州長簽署,新罕布夏可能將成為又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新英格蘭地區的州。

       此外在紐約州,眾議院已於5月12日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

       科羅拉多州九歲男孩發起支持同性婚姻集會

       在法律禁止同性婚姻的科羅拉多州,上週六在丹佛市的州議會大門外舉行了一場支持同性婚姻的集會,與許多類似集會不同的是,這一次的發起人和主講人是年僅九歲的男孩、小學三年級學生伊森-麥克納米(Ethan McNamee)。

       麥克納米曾多次在生活中聽到他人針對同性戀者的恐同歧視性言論,在得知自家鄰居、一對女同性戀伴侶不能合法結婚的事後,麥克納米產生了組織集會支援同性婚姻的想法。在家長的支持和學校教師的協助下,麥克納米的想法終於以獨立課程的方式得以實現。雖然麥克納米只是九歲的小學生,但他發起的這場集會不僅有州議員、各大同性戀者反歧視團體的人士和部分自願參加的同學到場,丹佛市的市長也發來了支持聲明。

      面對站在州議會臺階外的現場幾百位來賓,身穿白色襯衣和藍色牛仔褲的麥克納米發表講話說:“我相信我所做的是正確的。希望這次集會能產生影響,讓我們的聲音被人們聽到”。麥克納米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都是美好的。

      麥克納米的行動也引發許多人熱議。在丹佛的一家大型媒體網站上,有人認為麥克納米年齡太小,還不會有關於婚姻的成熟想法;有人讚揚麥克納米的勇氣和行動,認為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重不同的愛,但也有人認為麥克納米是被支持同性婚姻的大人們灌輸了頭腦。還有一位線民評論說,麥克納米不僅是同齡人的好榜樣,也值得那些缺乏頭腦的成年人學習,對馬克納米表示讚賞的這位評論者接著寫道:“繼續加油吧,伊森。我認為你的人生會走得更遠,可能有一天你會成為美國總統”。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67

2009-05-24

/同志集會】090520愛白網:流動的彩虹——北京高校學生組自行車隊,支持“國際不再恐同日”

.

流動的彩虹——北京高校學生組自行車隊,支持“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語、愛白 2009-05-18

       5月17日,16名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組成彩虹自行車隊,統一穿著印有"同愛無國界"字樣的T恤,騎車依次穿越北京的七所高校,向公眾宣傳"國際不再恐同日"。隨行的朋友和各個高校的志願者70餘人也參與了這一主題活動。

       為了讓公眾,特別是學生更好地瞭解國際不再恐同日,理解和接納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人群,志願者們特意準備了5000多份宣傳品發放給沿途對活動感興趣的人們,包括"5•17國際不再恐同日"的介紹卡片、同性戀ABC折頁、以及以"同愛無國界"和彩虹為主題的小禮品。

       同時,志願者們還準備了一幅印有"理解同志,反對歧視,共建和諧"的條幅,呼籲公眾以簽名的方式表達對性少數群體的支持。該呼籲得到了許多學生和路人的積極回應。在北京師範大學,一位在條幅上簽名的學生表示:以前她不理解同性戀,後來同學中有同性戀者,她逐漸瞭解,現在非常認可和支持。

       在中國農業大學,有幾位家長領著孩子也來簽名支持。一位元年長的老人主動上前索取宣傳卡片,並和志願者交談。他提到中國以前在這個問題上比較保守,沒想到現在也逐漸開放,開始正視同性戀人群。

      據活動志願者Karen介紹,參與本次活動的志願者中既有同志學生,也有非同志學生。這和活動本身的目的不謀而合—-讓"不同"的人們相互交談、彼此傾聽,從而營造一個更為寬容、和諧的社會。

      據另一位活動志願者Vincent介紹,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的設立,是為紀念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5月17日這一天將"同性戀"從精神疾患的名單上剔除,它標誌著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自由作為一項基本人權,正在向國際認可邁進。目前,全球有75個國家的相關組織響應這一主題日的號召,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為性少數社群爭取合法權益的公眾教育和社會宣導活動。今年IDAHO的主題是同愛無國界,目標是讓普通民眾瞭解同志議題和性別多元,同時,也將消除對變性者的恐懼和歧視(Transphobia)納入議程。

      本次北京高校大學生騎自行宣傳"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活動,是中國大陸首次在"國際不再恐同日"舉辦的主題性活動,它不僅標誌著中國的同志社群正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國際同志平權運動之中,也標誌著中國社會和公眾在尊重性少數群體,消除歧視方面的進步。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64

2009-05-24

/同志遊行】090517愛白網:週六歐洲各地活動:拉脫維亞和比利時的遊行,克羅地亞的街頭同性吻

.

週六歐洲各地活動:拉脫維亞和比利時的遊行,克羅地亞的街頭同性吻
愛白網 2009-05-17

       5月16日,在一些國家裏分別有較大規模的支持同性戀者反歧視遊行舉行,其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遊行有數萬人參加。

      在拉脫維亞的里加,約六百人在一個公園內參加了以波羅的海地區為名義舉辦的遊行活動,其中有來自歐洲各地的相關團體和人士。遊行參加者們呼籲保障同性戀者等少數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者的平等權利,譴責恐同現象。

      由於同性戀者遊行在拉脫維亞受到一些保守人士的激烈反對,也遭到一些反對者威脅使用暴力,里加市議會曾在批准這次遊行後又投票改變決定。但里加市的法院於5月15日推翻了市政府的最後決定,使得遊行得以進行。出於安全考慮,市政府與遊行組織者協商決定將遊行地點局限在某個區域。

      本次里加遊行由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的同性戀者反歧視團體共同舉辦。由於受到歐洲各國政府和有關團體的密切關注,本次遊行能否順利進行成為對里加市包容、多元程度的檢驗。當天的遊行隊伍得到大批員警現場保護,有一些反對者則在附近聚集。

      另外,5月16日,在比利時,兩萬多人在布魯塞爾參加了當地第14屆支持同性戀者反歧視年度遊行;而在克羅地亞首都札格拉布,十對同性戀人在市中心展開了當街同性接吻和象徵性求婚儀式,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光。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59

2009-05-24

/同志人權】090516愛白網: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反恐同國際會議召開

.

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反恐同國際會議召開
愛白網 2009-05-16

       每年的5月17日是有關團體和人士發起的“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這一活動幾年來已得到世界許多地方的相關民間團體的支持回應,也獲得一些國家和地區政府的官方認可。

     “國際不再恐同日”活動委員會創立於2005年,發起人是法國的一位大學教授路易士-喬吉斯-汀(Louis-Georges Tin)。世界衛生組織於1990年5月17日正式把同性戀從疾病分類中刪除,為了紀念有重要意義的這一天,發起者們將“國際不再恐同日”定在每年的5月17日。

      目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少數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者仍面臨來自法律、政府或社會的歧視與恐同對待,在部分國家裏,同性戀者可能僅因為性傾向、或成人間在私人場所的相互自願性行為而遭到判刑入獄甚至死刑迫害,還有不少人僅因為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而遭到暴力攻擊甚至殺害。“國際不再恐同日”活動的設立,也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從政府到民間,呼籲人們重視仍普遍存在的針對少數性傾向或性別身份者的恐同問題。

       在今年的活動中,“國際不再恐同日”委員會著重強調了對少數性別身份者的尊重,並關注針對變性或跨性別等少數性別身份人士的恐同現象,相關團體還就這一主題發起了致信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的簽名呼籲行動。

      為配合今年“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到來,5月15日,一個國際性的世界反恐同議題大會在巴黎召開。由法國、荷蘭和挪威政府共同發起的這次會議,有來自15個國家的部長級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和活動人士參加,其中包括加蓬、幾內亞比紹和中非共和國等三個非洲國家的官方代表。

      這次的巴黎會議是繼去年部分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聯名發出性傾向與性別身份人權聲明之後,國際社會在相關議題上的進一步行動。本次會議議題包括爭取更多國家簽署支持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有關聲明,以及探討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將聲明內容付諸實施。到目前為止,已有67個國家的政府參與簽署有關聲明。

      此外在世界各地,許多團體也將在5月17日到來之際展開各種形式的反歧視、反恐同主題活動。例如在香港,當地多個團體計畫在5月17日舉行集會,希望促請港府立法禁止針對性傾向和性別身份的歧視,各團體還發出了“打倒歧視怪獸,反對白色恐怖,還我同志平權”的口號。

 (文稿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愛白網”)

 文章出處:愛白網: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