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

【觀點/愛滋汙名與教育】140831熱線秘書長夜盲:這個暑假的愛滋諮詢電話

140831終結愛滋不告知入罪條例
爽歪歪說明:
這篇觀察報告是由熱線負責接線工作的秘書長夜盲撰稿,針對今年暑假期間,熱線辦公室及接線室接到暴增的愛滋電話,對照六、七月官方衛生單位大量發佈的恐嚇式新聞,提出的觀察與省思!
.

作者/夜盲(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

.

就在一個如同往常十分忙碌的平日下午,我接到一通女性的電話,語帶保留的詢問如果家人感染愛滋,該怎麼辦?

「碗筷是否要分開?衣物是否要分開洗?一起生活會被傳染嗎?可以治癒嗎?會在幾年內過世嗎?需要叮嚀他不要熬夜?我該怎麼陪伴他?……」

我在電話中除了告訴她一些愛滋知識外,也聽見她在電話中對這位家人的擔心、心疼與難過,於是在電話中陪伴了她好一陣子,告訴她一些民間團體資源最後才結束電話。

就在我講這通電話的那一個鐘頭內,辦公室的另一位同事也至少接到了兩通關於愛滋的諮詢電話。

不只熱線辦公室的行政電話,熱線接線室的諮詢電話,在這個暑假也接到非常多愛滋諮詢電話,七月的135通諮詢電話中,愛滋議題有29通,高達21.5%;八月的83通中(統計至8/13),愛滋議題有14通,也占了16.9%。

相較於今年六月的9%(總共133通,愛滋議題有12通),或是去年(2013年)一整年的8.1%,這個暑假的愛滋諮詢電話實在是暴增許多!

.

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瀏覽這些電話的紀錄,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結果幾乎都是詢問自己的某一次性行為是否有可能感染愛滋,對象通常都是女性性工作者(沒錯!熱線很常接到異性戀男性來電詢問自己是否會得愛滋)、網友、一夜情對象。但實際一問,這些來電者所發生的性行為過程絕大多數都非常安全,幾乎沒有感染愛滋的風險,只是因為最近身體有些不舒服的症狀(有些身體症狀聽起來有可能還是因為極度焦慮所導致),因而擔心自己感染。其中有不少通電話,也都聽到來電者在生活中看到某篇愛滋新聞,進而開始焦慮、擔心。

看完這些紀錄,認真回想,這個暑假還真的不少愛滋新聞。我請熱線愛滋小組的義工上網收尋整理過後,發現從六月下旬到八月中旬,衛福部疾管署、各縣市衛生局或各大醫院便發布了至少17篇新聞稿給媒體(請見本文附件),新聞標題和內容都語帶恐嚇,目的十分明顯,是為了阻嚇民眾不要發生一夜情、參加轟趴。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期待有阻嚇效果的新聞,反而引發了一些民眾的恐慌與害怕,許多來電者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去全台各地可以做愛滋諮詢的相關單位!因為他們曾經從事的性行為樣態,便是新聞中提到的一夜情、找性工作者、約炮。在那些新聞中,暗示著發生這些性行為樣態,就會是感染愛滋的高危險群,就算在性行為過程中,這些來電者都有確保是安全的。

而回過頭來,政府真正應該要透過新聞傳遞給社會大眾的,像是愛滋的傳染途徑、目前醫療藥物對愛滋病情的控制、如何與感染者相處生活,就像是我在電話中和那位女性家屬所討論的、她不清楚的那一切,在這些新聞中都很少被談及。

這不禁讓我想問:我們的政府到底是要透過新聞媒體,給社會大眾什麼樣的愛滋教育呢?
140831【新聞整理】2014年暑假愛滋新聞列表

文章出處:2014/08/31
http://hotline.org.tw/blog/482

2013-11-01

【台灣/兒少感染者】131031 聯合報:愛滋少女看牙…醫師不願診治/優活健康網:愛滋病童 醫師:不僅醫療問題應關懷

愛滋少女看牙…醫師不願診治
2013.10.31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5歲病童,半年前因帶狀疱疹後常生病,斷續高燒一個月,轉新竹馬偕醫院,確認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投藥後穩定;不過,家長卻不讓孩子繼續看病;院長李宏昌說,排斥或過度保護愛滋病患,都不正確,它就像高血壓一樣,固定服藥控制,「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新竹馬偕是新竹地區愛滋醫療中心,接連出現許多案例,讓醫生覺得國人觀念仍待釐清。

馬偕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千裕說,5歲病童案例,轉院後團隊先治療他的肺炎,並做雞尾酒療法,小朋友病況終獲改善,豈料,後來父母卻不願意孩子接受治療,只能請衛生單位協調。

還有15歲女孩,牙疼到牙醫診所,醫師問她有何病史?她說HIV,醫師馬上說,設備不足,要她轉院;另8歲弟弟,也是愛滋患者,上學後,媽媽交代老師特別照顧,結果孩子體育課都不上,同學奇怪,輾轉知道,反排斥、嘲笑他。

林千裕說,國內愛滋感染人數累積至今,已近2萬6千人,平均每天有6人感染,最大族群在15~24歲,其次35~44歲,愈趨年輕化,不容小覷。

也是愛滋團隊的副院長蘇世強和院長李宏昌說,愛滋病毒不會藉一般接觸或共餐傳染,不需過度擔心,雖然HIV還沒有根治方法,但雞尾酒療法越來越進步,只要配合醫師治療,效果好、副作用也少,「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規則服藥,生活品質影響不大。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63425.shtml

愛滋病童 醫師:不僅醫療問題應關懷
2013.10.31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

目前對於HIV目前無有效根治的方法,然而雞尾酒療法越來越進步,已經可以使愛滋病變得跟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規則服藥,對病患的生活品質並沒有太大影響。而兒童愛滋病患者其生理構造和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治療上不僅只有醫療問題,衍生出的是社會大眾排斥愛滋病患者的社會問題。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林千裕表示,從1980年代發現HIV病毒以來,全世界感染HIV的病人數急遽上升,且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 國內愛滋感染人數累積至目前為止已接近2萬6千人,平均每天有6人感染愛滋!然而愛滋病毒是不會透過一般的接觸或共同用餐來傳染,因此並不需要過度擔心;雖然對於HIV目前還無有效根治的方法,但雞尾酒療法越來越進步,只要配合醫師好好治療,大部分病人的治療效果都很好、副作用也很少,愛滋病已經變得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只要規則服藥,對病患的生活品質並沒有太大影響。

兒童愛滋病 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
然而兒童的生理構造跟免疫機能還不成熟,加上兒童感染愛滋病的症狀通常不典型,增加診斷上的困難、容易被忽略,而相較於成人,兒童愛滋病更為複雜,除了要考慮病童生長發育情形及藥物選擇外,還有病童的告知及教育、服藥順從性、家庭的溝通、隱私保密、學校及交友等問題。

愛滋病不只是個醫療問題,更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疾病,社會大眾往往因誤解而對愛滋病感染者產生排斥,衍生出其他家庭、社會問題。因此為了使病情能獲得良好的控制,面對愛滋病童的治療通常需要專業醫護人員、個案管理師、以及社工人員的治療團隊一起來幫助病童克服愛滋、安心長大。

新聞出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9804

SongYY說明
關於HIV感染者與牙醫,延伸閱讀中有多篇報導。其中《台大醫學系系學會醫訊第二刊》刊載的《醫護人員應如何看待愛滋:羅一鈞演講紀錄》一文,感染科醫師羅一鈞表示︰「用專業告訴我們,(面對HIV患者)應該做的預防措施和一般人完全相同,不需要特別加以防護!……再者,假設病人還處於空窗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或者不願告訴醫師,豈不是防不勝防嗎?何況 HIV 對一般環境中的物理化學條件非常敏感,很快就會死。……在牙科門診洗牙,也只需要牙科治療的標準防護措施 (外科口罩, 戴手套 & 戴護目鏡),是不管病患有無 HIV 都該做的。」

由感染科醫師的專業意見可知,HIV感染者就診,通常不造成感染高風險,不需要特殊等級的防護。部分醫護人員的過度擔憂甚或排拒,反應出的是整個社會對於愛滋的集體恐慌;不只是上述新聞中的兒童感染者,所有感染者都要背負面對集體恐慌帶來的艱困處境。如何能夠透過教育去除這些不理性的恐慌,或許才是愛滋防治工作更需著力的部分。

延伸閱讀
【感染者的故事/受侵權經驗】權促會徵文:那個下午我去看牙醫
https://gplus.org.tw/action1_3.asp?ACTID=ACT1197171613757&myarea=2
120221 中央社:鐵窗之愛 黃淳豐治愛滋者牙疾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22123180861&myarea=2
101116 中國報:牙醫遵守防範守則 大馬沒拔牙染愛滋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169102
111130 台大醫學系系學會醫訊第二刊:醫護人員應如何看待愛滋:羅一鈞演講
http://ntumsa-post.blog.ntu.edu.tw/?p=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