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0

【觀點/感染者服藥】151010 蘇峻霆:為什麼有些愛滋感染者不「乖乖服藥」?

為什麼有些愛滋感染者不「乖乖服藥」?

撰文/ 蘇峻霆 (台大醫技所博士、熱線愛滋小組義工,現專職醫學編輯)

於愛滋感染者,雞尾酒療法是目前公認療效最好的治療方法。雞尾酒療法能有效壓制體內的愛滋病毒量,讓感染者得以維持足夠的免疫力;對於維持感染者的壽命及生活品質都相當重要。然而當感染者的遵囑性不夠好(也就是所謂的順從性;意思就是感染者沒有遵照醫生的囑咐,每天定時吃藥),則治療效果就會打了折扣,甚至可能產生抗藥性(意思就是體內病毒對藥物產生了抗性,就相當於藥物失效了)。

2309681420_f45c719b71_b有鑑於此,許多官方或民間單位在進行愛滋防治宣導時,總是一再呼籲感染者一定要每天乖乖吃藥,才能把體內病毒的量壓到非常低,減少傳染給別人的風險。而在這樣的氛圍底下,沒有選擇開始服藥,或是開始服藥但沒有「每天乖乖吃藥」的感染者往往會被冠上「浪費醫療資源」、「增加病毒散播的風險」、甚至「故意想把病毒傳播給別人」等罪名。然而這些感染者真的是「故意」不想每天定時吃藥嗎?真的是因為他們不乖,才不想每天遵照醫生囑咐吃藥嗎?2014年,Langebeek等研究人員在BMC醫藥期刊(BMC Medicine)發表了一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這是首次有學者利用定量的方式,系統式地回顧過去所發表的文獻,藉以分析各種因子對於感染者是否能遵照醫囑服藥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感染者服藥自信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一共納入207篇過去的文獻進行分析,並將可能影響的因子分為以下五大類:

1.社會人口學因子,包含年齡、性別、經濟能力。

2.治療相關因子,包含已接受治療多久、每天需服用的藥錠總數量、每天需吃幾次藥、服用的藥物組合裡是否包含蛋白酶抑制劑(PI)。(註:把蛋白酶抑制劑列為因子之一的可能原因包括腸胃副作用、藥物交互作用、以及早期PI類藥物服用起來非常困難)

3.疾病相關因子,包含血中CD4細胞數量、自診斷出HIV感染至今已有多久。

4.人際關係因子,包含社會支持、HIV汙名、對於醫護人員的信任及滿意度。

5.病人因子,包含物質使用(酒精及藥物)、憂鬱症、對於自己能遵囑服藥具有信心、對於藥物副作用的擔憂(擔憂啊~)、相信抗愛滋藥物的必要性。

研究人員的分析結果如下:

1.「對於自己能遵囑服藥具有信心」是影響感染者能否遵囑吃藥最強烈的因素也就是說,感染者愈有自信能遵囑服藥,實際上就愈能遵照醫囑服藥。

2.「目前有物質使用」、「擔心副作用」、「對於醫護人員不信任/不滿意」、「不相信抗愛滋藥物的必要性」、「罹患憂鬱症」、「承受愛滋汙名」以及「缺乏社會支持」都是會明顯導致感染者難以遵囑服藥的不利因素

3.「服用的藥物組合裡是否包含蛋白酶抑制劑」、「每天需吃藥多次」以及「經濟能力差」等因素雖然影響程度不及上面兩點,但仍然對於感染者能否遵囑服藥具有不利影響。

4.「每天需服用的藥錠總數量」、「年齡」、「自診斷出HIV感染至今已有多久」、「性別」對於感染者遵囑性的影響力很小,但它們的影響力在統計學上仍然具有意義。

這篇研究也將這些研究所屬於的國家依照經濟發展的程度分成兩組;結果發現在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中,「對於醫護人員不信任/不滿意」以及「每天需服藥多次」對於感染者能否遵囑服藥的不利影響遠超過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國家。前者的可能原因是在低收入國家中,醫護人員權力位階較高,而感染者更依賴醫護人員提供資訊、支持與照護;後者則可能因為低收入國家的感染者遵囑服藥的困難度本來就比較高,每天需服藥多次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些現象會不會也反映在台灣社經地位較差的感染者?不知道,但很有可能;因為社經地位較差的感染者所能獲得的資源一定比較少,遵囑能力也比較差,受到這些不利因子的影響程度也很可能會比較嚴重。)

醫療體系和制度面的支持才是關鍵

medicine感染者遵囑服藥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從這些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感染者能不能遵照醫囑服藥,絕對不是只受到感染者自己有沒有意願或是乖不乖所影響,而是和整個醫療體系、國家政策、支持體系以及社會氛圍緊緊相扣的。譬如經濟能力不好的感染者可能工作時間不固定,社會汙名會讓感染者忌憚服藥時被身邊的家人或同事發現,現行制度會讓某些感染者必須服用副作用較強烈的藥物一段時間;這些都很可能會讓感染者無法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服藥。此外如果仔細觀察,也可以發現這些因子之間細緻的相關性:「承受愛滋汙名」和「缺乏社會支持」必定會影響感染者「對於遵囑服藥的信心」;而「對於醫護人員不信任/不滿意」也當然會讓感染者「不相信抗愛滋藥物的必要性」。這篇研究的作者也鼓勵醫護人員應努力加強感染者對於自己能遵囑服藥的信心,並致力於改善醫療體系與感染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感染者的遵囑性是相當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Nienke Langebeek etc. 2014.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adherence to 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for chronic HIV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BMC Medicine 2014, 12:142

延伸閱讀/

規律服藥是件簡單的事情嗎?曾柏嘉的﹤感染者教我的事 ﹥從感染到治療,距離有多遠?一文,細緻的分析了在社會汙名下,服藥的可能困境,很値得參考。

獲得第三屆「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博文獎」研究所組二獎,由陽明大學衛福所碩士班傅凱群撰寫的風險評估-談愛滋感染者的服藥決策文中試著分析與提出:服藥決策前感染者與醫療觀點間,在風險評估焦點與面向的差異。…

2014-05-15

【台灣/認識愛滋】 140515 健康醫療網:雞尾酒療法 8成患者測不到愛滋病毒

雞尾酒療法 8成患者測不到愛滋病毒
2014/05/15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圖片來源:Flickr photo by shelbyursu

這幾天醬油能治療愛滋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也喚起了大家對愛滋病治療的好奇。其實,雞尾酒療法才是目前國際公認療效最佳的愛滋病治療方法。

疾管署愛滋及結核病防治組陳昶勳組長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人類已漸漸了解此愛滋病毒複製的過程和步驟,因而發展出各種阻斷藥物,抑制病毒複製繁衍的過程。這些抗病毒藥物可根據其所阻斷的步驟分成幾類。

由於病毒的複製有很多不同的機轉方式,因此光靠服用一種抑制運轉機制的藥物並沒有用,通常都得服用至少3種以上的抗愛滋病藥物,交互使用才有功效,也就是所謂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因其類似雞尾酒的配置過程,故又稱「雞尾酒式抗病毒藥物之混合療法」,簡稱「雞尾酒療法」。

陳昶勳組長說,目前的雞尾酒療法,是將數種不同類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組合,達到最大的抗病毒療效、並避免詭譎多變的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已證實可有效控制愛滋感染者血液內的病毒量、提高抵抗力,並大幅降低感染者發生伺機性感染、腫瘤或死亡的機率。

據統計,全台約有2萬5千多名愛滋感染的存活者,其中約有1萬5千人有醫師的建議下服藥,其中有8成感染者體內測不到病毒量。有人質疑,測不到病毒量會不會導致民眾警覺心降低、反而讓愛滋病更猖獗氾濫?對此,陳昶勳組長強調,這些體內測不到病毒量的患者,傳染愛滋病的能力,確實較沒接受治療的愛滋感染者低了許多。

新聞出處: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18

 

延伸閱讀
爽歪歪網站「認識愛滋」相關新聞一覽
https://gplus.org.tw/action_2.asp?searchdata=TAG%3A%BB%7B%C3%D1%B7R%B4%FE&searchsubmit=%B7j%B4M

2014-03-25

【台灣/愛滋App】140325 中央社:愛滋用藥App 感染者好幫手

SongYY說明:露德協會在去年推出手機Android系統可用的「小露健康管理」APP,具有提醒服藥功能,相當實用,近日協會推出第二版的APP,iOS系統也可下載。更多有關App的功能介紹可參考露德協會的官方新聞稿。

愛滋用藥App 感染者好幫手

2014/03/25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5日電

 

露德協會和疾管署推出「健康管理App」,幫助愛滋感染者定時服藥並管理其他疾病,以免斷續服藥誤了治療,增加感染風險。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截至102年底,國內存活的愛滋感染者共計2萬2304人,服藥人數為1萬4983人,服藥者中有8成測不到病毒量,但也有2617人不規則服藥,經過追蹤輔導後,仍近2000人未能規律回診及領藥。

露德協會組長楊家琪指出,「連維他命都會忘了吃,何況是吃藥」,愛滋感染者不規則服藥的主因是擔心副作用、擔心吃藥而身分曝光等,而且讀書、工作,吃藥不方便,有時設定手機鬧鈴提醒還會漏了吃藥,未來透過App提醒,可提高愛滋個案規律服藥及回診意願。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不規則服藥者體內存在可測得的愛滋病毒量,機會是規則服藥者7.6倍;發生伺機性感染住院的風險是規則服藥的3.5倍。保持病毒量測不到的關鍵在於「高度的服藥順從性」。

這款「小露健康管理App」蘋果及安卓手機系統,提供「服藥提醒」、「用藥歷程」、「回診/檢驗提醒」、「照護資訊」、「副作用紀錄」、「檢驗報告」等功能,並特別設定密碼機制,為愛滋感染者的健康及隱私把關,已有3000多人下載體驗使用。

還有貼心小設計,可以自選圖片代替藥物圖,例如提醒用藥時出現小貓、金魚的畫面,代表不同的藥,感染者可以假裝是手機遊機,以免被人看到藥物。此外,如果有B、C肝炎,或有需要控制體重、血壓、血脂、血糖等,也可以一併管理,也適用於非愛滋感染者。

新聞出處: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3250156-1.aspx

2014-03-13

【台灣/愛滋新知專題】140313 聯合報:愛滋預防性投藥 實驗新突破/雞尾酒療法 台灣創意命名/從「藥命俱樂部」 看愛滋感染者生存權之爭

愛滋預防性投藥 實驗新突破
2014.03.13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本月初外電報導,愛滋專家何大一宣布,在猴子身上注射長效型的抗病毒藥物GSK744,能防禦愛滋病毒3個月。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何大一在這項最新的動物實驗裡,以現在臨床常用的藥物,延長它在動物體內的半衰期代謝,可望突破現在感染者不易每天規則服藥的「盲點」。

「感染者能規則服藥,很不容易。」謝思民說,5年前,由於抗病毒藥物尚有嚴重貧血等副作用,感染者常因此不能好好服藥;近年隨著感染者能維持正常生活,工作忙碌,則成了未按時吃藥的主要理由。

謝思民認為,雖然以目前的科學研究,還無法「根治」愛滋感染;但何大一這項研究,若能用在人類感染者,絕對是愛滋防治的一大福音。

何大一的新發現,也被醫界寄予為「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事實上,預防性投藥也是防治愛滋的方式之一。

因為醫界建議,針對高危險群、不能配合安全性行為者,在未感染愛滋前,就先服用目前對感染者所使用的組合性藥物,希望能降低感染。

但是,隨著到今年2月已有2萬6千多名愛滋感染者,日前疾病管制署也發出警訊,提供愛滋用藥的20億元公務預算快要捉襟見肘;再加上高危險族群應自我保護的呼聲不斷,預防性用藥並未能被全面接受。

謝思民說,AZT藥物問世後,單方或複方,對控制愛滋病毒量效果都不顯著;直到1995年,科學家在世界愛滋病大會發表3合1藥物的組合,可將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程度,自此3種或更多種組合便廣為使用。

愛滋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類在21世紀,要面對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科學家迄今也研發20多種的抗愛滋病毒藥物。

謝思民指出,也因為這些藥物可以有多種組合,從早年的1天3、4次,可能要吃到一大把藥;到現在1天最多吃2次、最多吃6顆,醫師針對感染者體質、生活型態,開出最減少干擾生活的藥物組合。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提醒感染者,愛滋藥物幾乎都有惡心、腹脹、味覺改變、疲倦等副作用;其中也有些藥物會有貧血、周邊神經炎、胰臟炎等,但大部分副作用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43687.shtml

 

照片來源:Flickr photo by aarongilson

 

雞尾酒療法 台灣創意命名
2014.03.13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雞尾酒療法」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方式,其實,只有台灣稱為雞尾酒療法。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國際間稱為「HAART」,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台灣的創意名詞是誰想出來的?謝思民說,已不可考,但他推測,「有可能是媒體發明的。」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44006.shtml

 

從「藥命俱樂部」 看愛滋感染者生存權之爭
2014.03.13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有影評說,疾病和名人題材,是今年奧斯卡獎的火紅電影。

從早年的電影「費城」刻畫愛滋感染者工作權,到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的「藥命俱樂部」描述用藥的煎熬,都讓愛滋成為百拍不膩的題材。

1981年,美國洛杉磯通報4例同性戀者感染愛滋首例後,當時醫界並無藥物「武器」來對抗病毒。「藥命俱樂部」劇情描述,1985年科學家研發第一代抗病毒藥物AZT,藥商急著完成人體實驗,並爭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通過。

飾演感染愛滋的異性戀男主角的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到墨西哥診所尋求提高CD4淋巴球細胞數量的藥物DDC。

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指出,AZT在1986年是臨床實驗首度證明有藥物能對抗愛滋,它在1960年被研發用於癌症治療,因效果不明顯而被放入倉庫;後來成了當年愛滋的救命藥。

台灣在1986年發現首例本國愛滋感染者後,羅一鈞表示,我國在1988年2月,就引進AZT給感染者免費使用,直到新藥不斷問世,現在它也和3TC結合成卡貝滋,繼續給感染者使用。

這部電影,讓生活在尋常環境中的人們,一探這群和病毒爭取生存權患者的人性交戰。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44003.shtml

 

延伸閱讀
【國際/愛滋新知】140305 中央社:防禦愛滋 何大一有重大發現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435233426842&myarea=2

2014-01-25

【台灣/愛滋治療】140125 蘋果日報:愛滋病患不服藥 暴瘦染肝炎驟逝

愛滋病患不服藥 暴瘦染肝炎驟逝
2014年01月25日 蘋果日報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的愛滋病患人數持續增加,主要原因是危險性行為所致,高雄榮總感染科醫師蔡宏津表示,研究顯示,若愛滋病患早期接受治療、規律服藥,許多患者體內幾乎偵測不到病毒,長期的存活期和一般慢性病患相差不多,但可惜的是目前多數患者的服藥順從性仍不佳,就有一位37歲的愛滋病患,由於沒有規律服用藥物,因此對許多藥物都出現抗藥性,由於免疫力極差,先感染慢性缺血性腸炎,導致大腿血管堵塞而無法行走,身高170公分的他,體重因此從50公斤暴瘦至30公斤,最後併發肺炎而過世。

2階段 易抗拒藥物
蔡宏津醫師表示,愛滋病患在兩個階段最容易不肯服藥,第一個是剛接受治療時的頭幾個月,那時剛確認罹病,心情恐慌不安,再加上服藥的頭暈、過敏及貧血等副作用不適,很容易抗拒治療。第二個階段則是再治療一陣子後,服藥的順從性愈來愈差,尤其愛滋病患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而愛滋病的藥物是需一輩子服用,所以時間一久就會忘記服藥,另外,還有一些患者,由於性別認同或心理上的問題,情緒上經常不穩定,也都容易不規律服藥。

抗藥性 恐惡性循環
愛滋病患不規律服藥,很容易造成對藥物產生抗藥性,一旦有抗藥性,便要換藥或增加藥物種類,往往會比之前吃更多顆藥,服藥變得更麻煩,又會進入不吃藥的惡性循環。蔡宏津醫師建議,若確定感染愛滋病毒,一定要規律服藥,不但體內病毒量可大幅減少,抵抗力較好也能降低感染機率。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40125/35601187/

SongYY補充
感染者因為未服藥或未能規律服藥,而失去健康甚至性命,的確讓人遺憾。然而若想了解影響感染者服藥與否更細緻的原因,愛之希望協會專員曾柏嘉在立報《從感染到治療,距離有多遠?》一文中,有發人省思的真實故事與討論。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這樣寫到:
『在不友善且不正義的社會中,從感染走到治療,一路上有太多的結構性困難必須克服,包括保守的家庭、職場歧視,以及不盡周延的國家衛生工作,這往往是一段遙遠的距離。。……伴侶的支持,以及尚未到來的家庭與職場的支持,絕對是讓感染者願意就醫、穩定接受治療的關鍵。醫療科技要能「大顯神威」的前提,是友善與正義的社會使它得以被取得、被接受與被有效使用,否則,即便是再進步的醫療科技,也是枉然。』
看完這則新聞後,除了遺憾之外,或許幫忙創造一個對感染者友善及正義的社會,是大家可以一起努力的!

另外蘋果日報標題中的「肝炎」應為「肺炎」之誤植。


照片來源:Flickr photo by Marquette La

2013-04-21

【台灣/HIV治療】130421 新生報:雞尾酒療法 愛滋有救了

SongYY說明:雞尾酒療法可以控制HIV的複製,使其不對免疫系統產生危害,但不能治癒。關於HIV感染者的服藥,請參見延伸閱讀的文章:﹤抑制HIV按時服藥 避免產生抗藥性﹥

雞尾酒療法 愛滋有救了
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敬哲/專題報導 2013/04/21

二十世紀黑死病,就是許多民眾懼怕的愛滋病,也成為必死絕症的代名詞,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愛滋病已有適當醫療,漸漸能被視為慢性疾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般,雖然目前還沒有效的治癒方法,也以能夠受到相當控制,但預防依舊勝於治療,安全性行為、全程配戴保險套,才能有效杜絕愛滋病的威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感染科醫師黃士澤表示,愛滋病是一種病毒疾病,病毒在生殖道的體液、以及血液中最多,就像民眾所知,主要的散布以性行為最常見,其次可能因為毒癮者針頭共用,讓有病毒的血液交互感染,也可能因為輸血、器官移植,感染到愛滋病,病患在剛得知感染時,往往無法接受,需要相當時間來接受。

黃士澤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大致上能夠區分為白血球與淋巴球,就像警察一樣,能夠有效防制微生物入侵身體,預防疾病發生,但是愛滋病毒卻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剋星,專門對付淋巴球,讓其數量大幅減少,因此細菌與病毒入侵身體時,受到的反抗就大幅降低,所以愛滋病患很容易造成免疫能力不足,併發許多病症死亡。

雞尾酒療法的出現,讓愛滋病不再是必死的絕症,透過有效的治療以及定期服用藥物,讓愛滋病毒數量可以大幅降低,甚至可以讓測量儀器無法測出,雖然無法治癒,卻能讓身體的免疫能力回復到幾乎與正常人相當,能夠有效抵抗微生物的入侵,傳染能力也因此降低許多,一般社交不會傳染他人,病患壽命也不會快速殞落,能夠回復正常生活。

黃士澤補充,罹患愛滋病的女性,可能因為垂直傳染,感染到腹中的胎兒,或者生產時陰道因撕裂出血,讓病毒有入侵嬰兒的機會,少部分可能因為哺餵母乳,把愛滋病傳染給小孩,但是現在已有孕婦的專門治療藥物,能將病毒量降至最低,近年愛滋寶寶已經鮮少聽聞。

假若得知罹患愛滋病,一定要正面而積極,配合醫生的有效治療,按時服用藥物,就能與正常生活無異,並且保持正常的作息、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養養攝取,讓身體免疫力能夠有效維持,與相愛的一方,保持安全性行為,就能夠避免對方罹患愛滋病的可能。

新聞出處:http://61.222.185.194/?FID=45&CID=187782
延伸閱讀
【台灣/感染者服藥】130223 優活健康網:抑制HIV按時服藥 避免產生抗藥性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3224234140446&myarea=2
爽歪歪網站 安全的性知識 愛滋與其他性病
https://gplus.org.tw/know_1.asp?myarea=8
爽歪歪網站「認識愛滋」相關新聞
https://gplus.org.tw/action_2.asp?searchdata=TAG%3A%BB%7B%C3%D1%B7R%B4%FE&searchsubmit=%B7j%B4M

2013-04-11

【台灣/愛滋治療】130411 聯合新聞網:感染HIV就服藥?2013美國最新治療建議

【文/羅一鈞(現任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台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2013/04/11
美國衛生部於2013年2月12日公告最新HIV治療指引,其中最大的變革是:「發現就治療,感染就服藥」,不用等CD4下降到350/uL才治療。

美國:HIV感染者無論CD4高低,都建議開始服藥

如果讀者回頭看心之谷標籤「雞尾酒療法時機」的文章,其實2009年美國治療指引就往這個方向修正,當時針對CD4在350到500間的感染者就建議服藥,針對CD4超過500的感染者,則是兩派意見,有50%的委員建議要開始服用雞尾酒療法,另外50%的委員則認為視情況而定,可讓醫師和感染者選擇要服藥或不要服藥。

2013年的最新治療建議,原本持兩派意見的專家們,都意見一致了,建議CD4超過500的感染者也要服藥。因此,所有尚未服藥的HIV感染者,都建議接受雞尾酒療法,以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

CD4數值會影響建議強度

美國指引有提到此項治療建議的強度,因CD4數值而有強弱不同:

1. CD4低於350/uL的感染者開始治療,證據最充足,有隨機分配的臨床試驗結果支持,建議強度最高 (A-I)。此階段治療的好處很明確:延長壽命、降低死亡率、減少愛滋發病或伺機感染的發生率。

2. 在CD4介於350到500/uL的感染者開始治療,證據也滿充分的,有大型觀察型研究結果、隨機分配的臨床試驗次級分析資料支持,建議強度次高 (A-II)。提早在此階段治療的好處是降低病情惡化,減少愛滋相關的併發症。

3. 在CD4高於500/uL的感染者開始治療,證據較弱,有觀察型研究發現在CD4高於500就治療可降低愛滋發病或死亡,但其他研究則未顯示同樣結果,建議強度較弱 (B-III),基本是根據專家們的意見。

為什麼美國專家們建議CD4超過500仍要服藥?

美國治療指引提到,專家共識仍然建議CD4超過500的感染者要服藥,是基於以下兩個理由:

1. 許多研究發現,HIV若不治療,會增加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包括腎臟病、肝臟病 (同時有B肝或C肝者)、心血管疾病、癌症 (特別是肝癌、肛門癌、口咽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細胞瘤)、神經系統疾病 (例如智力退化、四肢感覺異常)。

2. 研究發現,感染者接受治療、控制病毒量,可以降低HIV的傳染機率,減少新感染人數,有公共衛生上的好處。

要簡單用口語回答,我會說:「放著HIV不治療,可能會得心肝腎病或癌症,甚至變笨變痴呆 (註)。此外,服藥把HIV控制好,可以降低傳染力,減少新感染者,對公共衛生是好事。」

註:關於「HIV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疾病,造成智力退化」,請不要急著問我。版主在四月份會有專文介紹,請耐心等候。
所以我雖然CD4滿高的,也應該要吃藥了嗎?

美國治療指引提到,要開始服用雞尾酒療法的HIV感染者,必須「願意」且「能夠」持續一輩子的治療,應該了解服藥的好處和壞處(包括副作用),以及按醫囑持續服藥的重要性。因患者個別病情、心理或社會因素,HIV感染者可能選擇延後開始治療,醫師也可能選擇讓HIV感染者延後開始治療。

其實這樣的文字,在每一版的美國治療指引都有。關於服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顧慮,有人怕副作用影響生活工作,有人不知道要把藥藏在哪裡,有人擔心自己會容易忘記吃藥,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要做出吃藥的決定,其實病人才是主帥,醫生只是軍師,治療指引是用來幫助病人和醫生作決定的,不能取代你們之間的討論,你還是要跟你的主治醫生仔細商議。強逼病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吃藥,只會得到反效果,可能醫病關係破裂,更可能因患者有一搭、沒一搭的隨便吃藥,導致抗藥性,讓治療失敗。
歐洲、英國與世衛仍以CD4低於350作為治療門檻

其他國際上重要HIV治療指引,對CD4治療門檻有以下的建議:

1. 國際愛滋病學會:建議感染者無論CD4多少都開始服藥。(IAS 2012)

2. 歐洲臨床愛滋病學會:建議感染者CD4低於350開始服藥,CD4介於350到500可考慮服藥,CD4高於500則延後服藥。 若CD4高於350有特殊狀況 (例如B肝C肝) 建議開始服藥。(EACS 2012)

3. 英國愛滋病學會:建議感染者CD4低於350開始服藥,CD4高於350有特殊狀況 (例如B肝C肝) 建議服藥,否則延後服藥。(BHIVA 2012)

4.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感染者CD4低於350開始服藥,CD4高於350有特殊狀況 (例如B肝、結核) 建議服藥,否則延後服藥。(WHO 2010)

可以看到除了國際愛滋病學會,歐洲、英國、世界衛生組織的治療指引還仍然使用CD4低於350當作治療門檻。今年美國衛生部修訂治療指引後,國際上會不會導致跟進,值得觀察。英國2012年指引特別提到:「有些研究使用新的統計方法,發現在較高CD4就治療會帶來好處,但是研究方法對於干擾因子的校正仍有限制,證據不足以讓我們對治療建議做出修正。」算是對美國專家的一頭熱,做出反擊。

美國和台灣有差異

美國建議所有感染者都服藥,除了醫學和公衛考量,也是基於現在有許多方便安全的藥物可選擇,有利於感染者安心服用。但是台灣的第一線藥物,跟美國不同,在關於服藥時機的討論裡,必須把藥物副作用、抗藥性的機率一併考慮進去。假如台灣所有感染者都要開始服藥,當然會短時間內加重國家財政的負擔,但又可能預防更多人不被感染,在藥費支出增加與預防效益之間,是決策者必須整體估算的。

總之,我會開始在診間告訴感染者「治療新觀念」,美國最近修改治療建議,即使你的CD4超過350、甚至超過500,也可以考慮開始服藥。我會主動說明服藥對自我健康和預防他人感染的好處,講解藥物種類、用法和可能副作用,跟患者討論是否「願意」而且「能夠」服藥。最後的關鍵點還是:「你準備好了嗎?」

新聞出處: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57&f_SUB_ID=1651&f_ART_ID=450018

延伸閱讀:心之谷網站:http://heartvalley.blogspot.tw/

2013-02-23

【台灣/感染者服藥】130223 優活健康網:抑制HIV按時服藥 避免產生抗藥性

抑制HIV按時服藥 避免產生抗藥性
2013.02.23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所造成,安全性行為及避免濫用毒品藥物是遠離HIV威脅的最好辦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醫事檢驗師吳詩敏表示,雖然HIV感染目前仍無法根治,但只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大多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生長,降低伺機性感染風險,減緩發病時程,日常生活與正常人無異。而規律服藥就跟每天要吃早餐一樣重要,有良好服藥順從性,就能減少病毒產生抗藥性的機會。

「抗生素的使用要按照醫生處方,必須完整療程不能自行停藥,以免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觀念日趨普及,而治療HIV的藥物亦然。吳詩敏解釋,因為HIV為高突變病毒,當它所產生的突變會使現有HIV藥物失效,就稱為具有「HIV抗藥性」。這樣具有抗藥性的病毒仍然可以透過血液、體液散播開來,而感染到具有抗藥性的病毒時,治療藥物的選擇就有所受限。

吳詩敏說,雖然治療HIV的藥物種類有很多,但是每一種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副作用,目前大多數病人對HIV治療藥物皆有良好反應,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每種藥物,若再加上抗藥性的因素排除了一些藥物種類,則很容易使患者陷入無藥可用的窘境。因此,在開始HIV治療前必須與醫護人員有充分溝通,並了解開始服藥所帶來的影響,一但選擇開始治療,就必須確實遵從醫生用藥指示,否則HIV病毒產生抗藥性後,就會使治療變的更加棘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從2005年起提供HIV抗藥性檢驗,發現在北台灣尚未開始治療的病人,其產生抗藥性比例很低,僅有1.85%。而針對一線用藥反應不佳的226位疑似治療失敗的病人中,則有176位偵測出抗藥性病毒,比率高達77.9%,吳詩敏表示,雖然治療HIV辛苦且漫長,但透過藥物控制仍然可以提供病友依舊健康有活力的身體,事前良好溝通、事後順從服藥,就能減少病毒產生抗藥性的機會。
新聞出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4563
SongYY補充:常會不小心忘記服藥的感染者朋友,如果有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參考以下延伸閱讀中的APP小幫手:
【臺灣/APP助服藥】120703 聯合報即時新聞:愛滋服藥可下載健康管理APP/附露德官網詳細說明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73235618801&myare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