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1

081107中央社:全美首位跨性人市長 出現俄勒岡州希威頓

【中央社╱波特蘭七日專電】 2008.11.07 05:48 pm

歐巴馬在這次大選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黑人總統,而在十一月四日的大選當中,俄勒岡州人口稀少的希威頓,則出現全美國第一位公開自己跨性人身份的市長。

事實上,拉斯穆森當過兩任希威頓市長,第一次當選是在一九八八年,於一九九零年連任。只不過當時他不曾讓自己身為跨性人的身份曝光。

再度勝選希威頓市長,出現在媒體前接受訪問的拉斯穆森,卻與過去截然不同。

從外表看來,現在的拉斯穆森像個「女人」。因為他已經動過隆乳手術,而且穿著裙子,留著捲捲的紅褐色長髮,臉上也化了妝,腳上穿著高跟鞋。

拉斯穆森強調,自己並沒有接受變性手術,從性向上來看仍然屬於「異性戀男人」,也有一名交往中的女朋友,只是喜歡變裝打扮成女人而已。

他表示,自己一直都是跨性人,只是前幾年才敢向外人坦承這個事實。拉斯穆森,一九四八年出生希威頓市,可說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

這次市長選舉,希威頓選民顯然把重點放在拉斯穆森的經歷與實力,而不是他的「穿著打扮」突然產生變化。

投票統計結果顯示,拉斯穆森以領先對手百分之十三的亮麗成績當選。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引用中央社 http://www.udn.com/2008/11/7/NEWS/WORLD/WOR6/4591543.shtml

2008-11-08

081106中時:林寒玉孤軍奮戰 環島賣同志書

.
林欣誼/台北報導
.
集合出版社是台灣第一家女同志出版社,成立八年以來,至今雖然只有創辦者林寒玉一人孤軍奮戰,卻一直保持活躍的動能。不但已經出版了五十九本書,林寒玉更在十一月發起「集娃娃神奇環島之旅」,計畫用一個月的時間搭火車環島,在各城鎮街頭巷尾賣書,並藉「掃街」和各地民眾面對面討論同志議題。
.
今年卅三歲的林寒玉自東吳大學畢業後曾在出版社工作,八年前與朋友合資創辦集合出版社,從邀稿、編輯到印刷都一人搞定。出版品中尤以同志小說最具代表性,除了不少暢銷的情慾、羅曼史題材外,二○○五年還曾出版號稱「台灣第一套拉子(女同志)武俠小說」的《鳳祥鎖舖》。她近年還發起讀者認購同志套書,贈書給全省高中及女校輔導室,至今已有上百間高中接受。
.
她的「集娃娃神奇環島之旅」,計畫走遍台灣各縣市,並前往綠島、蘭嶼、澎湖、馬祖等離島。三日自宜蘭羅東出發,預計廿三日到台北,廿四日返回宜蘭。目前她已經過花蓮,五日到達台東。兩年前,林寒玉為陪伴母親搬回故鄉宜蘭,家人對她的同志身分和出版理想相當支持。她從宜蘭出發前,還錄了一段「午餐母女對話」放上網站,片中媽媽一邊拿著鍋鏟忙進忙出,一邊笑談女兒的環島之旅,開放與支持的態度令人動容。
.
林寒玉表示,這次環島她以兩年前曾出版的故事集《集娃娃》為意象,意思就是環島和各地女同志握手的夢想。
.
沿途,林寒玉背著背包、帶著笑容挨家挨戶拜訪小吃店、服裝店、腳踏車店等商家,劈頭就問:「你知道台灣有多少女同志嗎?」
.
她以美國金賽博士發表的「同志人口占十分之一」為基準,粗估台灣的女同志人口約有一百多萬人。她笑說,大家都很友善,聽到答案時都很驚訝,「我便開始和他們聊天,告訴他們許多同志因擔心歧視而不敢出櫃,爭取他們的理解和認同。」
.
她還帶著一本喜宴禮簿,沿路蒐集路人「贊成」或「反對」同志結婚的簽名。「目前贊成的有三分之一」,她也坦言,多數人不願意掏腰包買書,於是她靈機一動以交換的方式將書流傳出去,「有一家夾娃娃機商店的老闆,就用一隻娃娃和我換了一本書。」
.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8110600043+110513+20081106+news,00.html

.

2008-11-07

080916自由:〈同言無忌〉搬出去住 才能過得自在

.
文/開心幫幫主
.
Q︰你曾經在專欄中建議同志,可以用搬出家裡獨自居住,做為向家人出櫃的第一步,但像我是家中的獨子,根本不可能不和父母一起居住,更何況很多同志(像是要養家或是還在求學)的經濟負擔也是一大問題,請問搬出家裡對出櫃真有那麼重要嗎? (台中 嘟嘟)
.
A︰其實我之所以會建議同志,盡可能爭取到自己獨自居住的機會,是因為這件事對同志會有很多方面的影響,而向家人出櫃當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吧!
.
不管是透過讀者的來信,還是我自己接觸到的同志,我發現感情困擾和出櫃問題,幾乎是大多數同志共有的煩惱,偏偏這兩者似乎都和居住的環境有關。
.
就拿異性戀做範例來說,當男女當事人交往一段時間後,就會把另一半介紹給家人認識,之後他們就可以在任一方家裡公開進出;相對的,如果相戀的「同志」都是和家人同住,我實在相當懷疑他們的感情要如何維繫,因為雖然他們仍然可以藉由吃飯、逛街、看電影等方式約會,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多半要先有共同生活的氛圍,才比較容易建立長久伴侶的關係,甚至說得更明白一點,當同志希望有進一步的親密行為,總不能永遠都當車床族,或是到「厚得路」(hotel)吧!
.
同志不妨想想,今天如果你同時遇到兩個差不多條件的人,你是會選擇一個只能用「約會方式」來維繫感情的人,還是另一個能提供你舒適居家環境的人勝算比較大呢?
.
同樣的,當同志要向家人出櫃的時候,如果一個是從小到大事事順從父母安排的孩子,和另一個不管是選擇科系、找工作,或是許多價值觀都會和父母溝通、辯論的子女,哪一個會對父母造成較大的震撼,甚至是讓父母難以接受呢?
.
因此,我真正要建議同志的應該是,如果我們明明知道同志這條路充滿了阻礙,就不應該抱著凡事得過且過的心態度日,畢竟,那些似乎難以達成卻又是我們希望得到的權利,是要靠我們動腦筋去爭取的。
.
.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16/today-family2.htm
.…

2008-11-07

080923自由:〈同言無忌〉明知老公是同志 心理如何調適

.
〈同言無忌〉單元
.
文/開心幫幫主
.
Q︰我想可能不說你也知道,自從我發現我先生竟然是個同志後,我是生活在一種如何的煎熬中?在這期間,好友把你的專欄拿給我看,不料其中一篇你竟然提到,有些女性是在婚前就已經知道老公是同志,但還是願意嫁給對方,請問她們是怎樣的心態?或是如何調適的呢? (北市 小薇)
.
A︰即使在婚前就已經知道未來的老公其實是個同志,但這位女性卻仍然願意嫁給對方,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妻子都深信,只要有「偉大愛情」的支撐,一定可以慢慢感動、改變對方,進而讓自己的老公又「變回」異性戀。
.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妻子未免太傻,但是很多父母不也都有著同樣的想法嗎?只要他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同志,不管是用開導、威脅、責罵、禁閉,甚至是找心理醫生,這些父母都相信,面對親情的感召,自己的孩子終究會有「回頭是岸」的一天。
.
雖然我無法用短短的篇幅來解釋同志傾向的不可逆性,但其實只要用「同理心」就應該不難明白:很多異性戀不都會信誓旦旦地表示,就算要死也「不可能」會喜歡上同性–如果他們那麼堅決與自信,為什麼卻不能相信,同志也是「不可能」變成異性戀的!
.
至於在心理調適方面,我想一來是實在割捨不下投入的感情,二來則是在於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吧!這些妻子或許不是很在意,先生是不是一個好情人?反倒是把寄託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因此只要老公會對家庭負責,也能盡到一個好爸爸的責任,做太太的也就不會有太多其他的要求,她們甚至會想,與其嫁給異性戀有面對第三者的風險,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同志愛人是無法威脅婚姻的。
.
只是還是要用我一貫的思維來提醒妳,那就是不管別人是怎麼調適自己的,或是外界可能會對妳有怎樣的批評,妳都必須冷靜、誠實地觀照自己的內心,之後再對妳的人生目標做出不同的取捨。
.
.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23/today-family2.htm
.

2008-11-07

081018聯合報:跨國新片 黃河男男戀 怕交不到女友

.
【聯合報╱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2008.10.18 03:16 am
.
黃河將演跨國新片「霓虹心」。照片/視覺媒合提供
.
金鐘影帝黃河將在跨國電影「霓虹心」(Neon Dream)中和瑞典女星珀妮拉奧古斯特同台對戲,片中他還和金髮外國小男生有曖昧的男男感情戲。
.
黃河目前念高三,每天為課業忙得昏天黑地,不過旅居瑞典的導演劉漢威看中他的演戲才華,力邀他演「霓虹心」,黃河請教過恩師導演易智言之後,決定抽空接演,最近準備考完就去瑞典斯德歌爾摩彩排觀摩,今年年底外景隊會來台取景。
.
「霓虹心」是台灣威像電影和國際Migma West公司跨國合作的電影,女主角是以「比利小英雄」贏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導演比利奧古斯特的太太,曾在「星際大戰首部曲」中飾演天行者安納金的媽媽,影片描述她和瑞典16歲男演員路得溫派梅爾演的母子來台北,與黃河滋生的微妙際遇。
.
黃河看過劇本之後,原本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夠流利,不過導演劉漢威就是要黃河的英語不要太好,才能表現出台北小男生特有的氣質。當初黃河看過劇本之後,曾開玩對易智言說:「和瑞典小男生演男男戀,會不會讓我以後交不到女朋友?」易智言回說:「你想太多了。」其實黃河毫不擔心演同志,他的老爸更開明,已開始上網找瑞典相關資料,幫兒子作功課。
.
.
新聞來源:聯合報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4562975.shtml
.

2008-11-07

081016聯合報:同志徵文 張小桃 首獎

楊芷茜/台北報導
.
2008台北同志公民運動「我的同志好朋友」徵文比賽結果出爐,化名「張小桃」的參賽者拿下首獎,獨得5000元儲值金的彩虹悠遊卡;「2008認識同志手冊」則暫定下月底出爐。
.
首獎得主「張小桃」寫的是張小桃與男性好友「無線電」相識10年,才獲得對方鼓起勇氣告白「出櫃」;之後兩人相知相惜,還一同參加彩虹大遊行。不幸的是小桃後來罹患躁鬱症,從11樓跳下,從此離不開輪椅;當小桃爸媽不聞不問時,無線電幫忙小桃買菜、做家事、聽小桃發牢騷,整整一年不間斷,表露出兩人堅貞不變的情誼。
.
民政局指出,2008認識同志手冊預定11月下旬出爐,只印製紙本 200餘冊開放索取,向隅民眾屆時可至活動網站
http://lgbttaipei.net/2008/下載。
.
.
新聞來源:聯合報
.…

2008-11-07

081104自由:〈同言無忌〉不讓父母痛苦 最好別出櫃?

.
文/開心幫幫主
.
Q︰我的三個孩子都不是同志,只是因為我很喜歡閱讀,所以連同志專欄我也會看。其實我並沒有問題,我只是想建議,同志子女是不是可以不要對父母出櫃,因為那不但對父母來說是種打擊,甚至可能會讓他們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啊!(北市 胡女士)
.
A︰前不久看到一則關於離婚率的新聞,離婚率的居高不下,其實已經不再是新聞了,真正讓人心驚的,是根據某媒體最近所做的調查:竟然有高達七成的夫妻,「曾經」有過想離婚的念頭。當然,夫妻會想離婚的原因一定不盡相同,但同樣的是,大多數夫妻最後都會因為顧念無辜的孩子,而終於放棄了離婚的念頭。
.
其實這和同志面對出櫃的反應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
胡女士,我相信妳也一定經常在報上看到同志提出這類的呼籲:同志絕對不是少數,只是他們不敢讓人「看到」而已。
.
為什麼我們要提出這類的呼籲?我們又如何確知社會真有那麼多的同志?原因正在於,就像是有離婚念頭的夫妻一樣,大概有高達九成五的同志,最後也都是為了害怕讓父母傷心,而終於放棄了「出櫃」的念頭--那可憐的百分之五同志,多半也都是因為有被逼婚或傳宗接代的壓力,而不得不鼓起勇氣出櫃的。
.
為了給子女一個健全的家庭,貌合神離的父母其實是很辛苦和偉大的;但是如果子女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或許他們就能體諒爸媽的離異,有時的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甚至孩子可能還會覺得,與其每天吵鬧或冷眼相向,分手或許反而是一件好事。
.
因此,我們只是將立場轉換,希望本身就已經是成年人的父母,能以成熟、明理、為子女好的心態,來接納自己有同志傾向的孩子,畢竟,夫妻可能真的會因為類似外遇等事件而反目成仇,但對同志子女來說,父母真有那麼多的怨或恨嗎?
.
.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4/today-family2.htm
.

2008-11-07

081028自由:〈同言無忌〉站在子女角度 接受才有意義

.
文/開心幫幫主.
.
Q︰大約是在半年前吧,讀高中的兒子向我承認他是同志,我為了擔心影響他升大學的考試,所以就算心裡反對卻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在你的專欄裡,卻不斷提醒父母要「接受」同志子女,難道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嗎?這種無條件的接受,對父母不是很不公平嗎?  (宜蘭 趙媽媽)
.
A︰每次收到同志父母的來信,我心裡就會充滿著矛盾。
.
一方面,是我似乎能從字裡行間看到每位家長的無奈與無助——這些父母或許並不是真的那麼排斥同性戀,他們甚至可能連同性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但就只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件會被別人談論、歧視的事,所以他們是絕對不允許子女是同志。
.
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很想問問這些同志父母,除了來自輿論的壓力外,你們是否還有其他比較客觀的理由,能讓你們反對同性戀是有說服力的呢?甚至,當父母一心以「為子女好」來改變同志子女時,你們是否曾經冷靜地思考過,同性戀到底有什麼不好,而非得要他們當個異性戀呢?趙媽媽為了擔心影響兒子的升學課業,所以「暫時」保留了對同性戀的反對態度,可見趙媽媽是清楚地知道,父母對同志子女的態度,是足以影響子女的心情。但是做父母的可曾進一步地思考過,反對子女的同志身分,受影響的並不只是學業而已,還波及子女一生的心情——包括他/她們的個性,以及對自己、對別人的態度。
.
所以,我呼籲爸媽接納子女的同志身分,並不是要父母無條件的投降,我只是希望家長能放下其他人的價值觀,而以真正為子女好的心態,來客觀看待同志子女將面對的所有問題。
.
(如果你對親子間同志議題有任何疑難雜症,歡迎來信寄到電子信箱
GLclub@hotmail.com,每週二開心幫幫主將為你在版上解答。)
.
.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28/today-family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