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

【歐洲/反恐同】130517央廣:國際不再恐同日 多數歐洲同志仍擔心受怕

撰稿‧編輯:吳寧康    新聞引據: 採訪、法新社

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IDAHO),一份歐洲聯盟的報告指出,將近三分之二的歐洲男女同性戀、雙性與變性人(gay,lesbian and transgender;LGBT)社群,仍然害怕公開展現自己的性取向,而且他們大多數都感覺受到歧視。

歐盟的基本權利辦事處(Agency for Fundamental Rights,FRA)主席凱萊恩(Morten Kjaerum)在報告中說,對歐洲的LGBT社群來說,恐懼、孤立和歧視就是每天的現象。

這份報告訪問了歐盟的27個會員國,加上即將在7月加入的克羅埃西亞的大約9萬3千人,被形容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這類線上調查。

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一(26%)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5年來曾遭受肢體或言詞上的攻擊。特別是變性人,有28%表示在過去12個月,曾因性別而遭受超過3次的攻擊或威脅

也有部份受訪者則說,感到別人對他們態度惡劣,即使是在那些傳統上被視為比較容忍的國家。

在荷蘭這個早在2001年就成為全球率先批准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有近20%的受訪者說,他們感覺在健身俱樂部或醫院、找公寓、晚上外出或和銀行交涉時受到歧視。

此外,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和四分之三的男同志說,他們害怕公開自己的性向。FRA的報告中提到,學校是經常發生歧視的地方,有三分之二受訪者說他們在學校時會隱藏自己的性取向。

1名25歲的男同志說,經過了10年,他仍然認為自己曾遭受過嚴惡劣的恐同(恐懼同性戀)對待,就是在學校。

新聞出處:2013/5/17中央廣播電台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24670

2013-05-17

【台灣/反恐同】130516立報:反恐同日 熱線要政府表態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5月17日是由國際男女同志協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ILGA)發起的國際反恐同日,今年,除了反恐同之外,也加入了反恐雙性戀、反恐跨性別的訴求。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彭治鏐表示,政府應該表明立場,保障同志權益。

國際潮流跟不上

彭治鏐表示,反恐同已經是國際潮流更是聯合國的既有立場。為了響應國際反恐同日,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也在官方YouYube頻道上發表影片《待解的難題》(The Riddle: new anti-homophobia message from UN human rights office),聲明聯合國反恐同的立場。

而以美國為例,總統歐巴馬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同志權益。而台灣政府官員以及相關部會,卻未曾見過類似發言。彭治鏐指出,光是對於同志的認識跟理解,政府單位就相當貧乏。

與性別平等議題相關度最高的教育部,連性別認同與性取向都分不清楚。彭治鏐舉例,在日前舉辦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華民國初次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結論性意見中,國外專家在檢討報告中發現,跨性別者普遍遭受誤解,認為他們患有心理疾病,至於那些性別認同不同於自己生理性徵的人,往往也承受著許多不同形式的歧視,校園霸凌即為其中一種。

性別知識 教部也出錯

在與政府代表對話的過程中,委員會發覺,性別認同往往和性傾向畫上等號,而從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顯然也能發現這樣的誤解。

而教育部的回覆居然是:「本部於97年發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補充說明已指出: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性別上的認定,包括性別和性取向的認定。性傾向是指個人在愛戀、情感或生理方面受同性別或不同性別者所吸引。」

彭治鏐分析,性別認同跟性取向是完全兩回事。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認定自己的性別為何,而性取向則是指在選擇性伴侶時的取向,教育部的回答明顯將性別認同與性取向搞混。彭治鏐表示,如果連比較能與性別平等議題掛勾的教育部都不了解其中差別,更別說其他公務單位對於性別議題的瞭解程度。

同志權益 低調處理

彭治鏐更表示,我國政府對於同志權益一向非常被動,以民國100年發生的真愛聯盟反對教育部性平課綱事件就可以發現。原本教育部擬定的性平課綱,可以因為保守宗教團體的反對而更改。

另外,在兩公約會議之後,國際專家提出不少有關性別平等改進的建議,而法務部雖然召集各部會開會,但卻相當低調,外界對於會議內容不得而知。的由此可見,政府對於同志與性別教育保持著非常被動的態度。

彭治鏐表示,在真愛聯盟事件過後,明顯可以感受到教育現場對於同志認識課程的反彈擴大,不少家長相當排斥有關認識同志的課程。而政府雖然沒有公開反對,但其被動的態度與反同志團體其實等於形成一個共犯結構。

彭治鏐指出,台灣屢次被國際團體選為性別友善國家,但其中卻多是民間團體的努力,呼籲政府應表態,支持維護同志權益。

新聞出處:2013/5/16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9546

【台灣/反恐同】130516立報:反恐同日 熱線要政府表態

2013-05-17

130516立報:反恐同日 熱線要政府表態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5月17日是由國際男女同志協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ILGA)發起的國際反恐同日,今年,除了反恐同之外,也加入了反恐雙性戀、反恐跨性別的訴求。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彭治鏐表示,政府應該表明立場,保障同志權益。

國際潮流跟不上

彭治鏐表示,反恐同已經是國際潮流更是聯合國的既有立場。為了響應國際反恐同日,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也在官方YouYube頻道上發表影片《待解的難題》(The Riddle: new anti-homophobia message from UN human rights office),聲明聯合國反恐同的立場。

而以美國為例,總統歐巴馬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同志權益。而台灣政府官員以及相關部會,卻未曾見過類似發言。彭治鏐指出,光是對於同志的認識跟理解,政府單位就相當貧乏。

與性別平等議題相關度最高的教育部,連性別認同與性取向都分不清楚。彭治鏐舉例,在日前舉辦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華民國初次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結論性意見中,國外專家在檢討報告中發現,跨性別者普遍遭受誤解,認為他們患有心理疾病,至於那些性別認同不同於自己生理性徵的人,往往也承受著許多不同形式的歧視,校園霸凌即為其中一種。

性別知識 教部也出錯

在與政府代表對話的過程中,委員會發覺,性別認同往往和性傾向畫上等號,而從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顯然也能發現這樣的誤解。

而教育部的回覆居然是:「本部於97年發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補充說明已指出: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性別上的認定,包括性別和性取向的認定。性傾向是指個人在愛戀、情感或生理方面受同性別或不同性別者所吸引。」

彭治鏐分析,性別認同跟性取向是完全兩回事。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認定自己的性別為何,而性取向則是指在選擇性伴侶時的取向,教育部的回答明顯將性別認同與性取向搞混。彭治鏐表示,如果連比較能與性別平等議題掛勾的教育部都不了解其中差別,更別說其他公務單位對於性別議題的瞭解程度。

同志權益 低調處理

彭治鏐更表示,我國政府對於同志權益一向非常被動,以民國100年發生的真愛聯盟反對教育部性平課綱事件就可以發現。原本教育部擬定的性平課綱,可以因為保守宗教團體的反對而更改。

另外,在兩公約會議之後,國際專家提出不少有關性別平等改進的建議,而法務部雖然召集各部會開會,但卻相當低調,外界對於會議內容不得而知。的由此可見,政府對於同志與性別教育保持著非常被動的態度。

彭治鏐表示,在真愛聯盟事件過後,明顯可以感受到教育現場對於同志認識課程的反彈擴大,不少家長相當排斥有關認識同志的課程。而政府雖然沒有公開反對,但其被動的態度與反同志團體其實等於形成一個共犯結構。

彭治鏐指出,台灣屢次被國際團體選為性別友善國家,但其中卻多是民間團體的努力,呼籲政府應表態,支持維護同志權益。

新聞出處:2013/5/16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9546

2013-05-17

130517央廣:國際不再恐同日 多數歐洲同志仍擔心受怕

撰稿‧編輯:吳寧康    新聞引據: 採訪、法新社
  
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IDAHO),一份歐洲聯盟的報告指出,將近三分之二的歐洲男女同性戀、雙性與變性人(gay,lesbian and transgender;LGBT)社群,仍然害怕公開展現自己的性取向,而且他們大多數都感覺受到歧視。
  
歐盟的基本權利辦事處(Agency for Fundamental Rights,FRA)主席凱萊恩(Morten Kjaerum)在報告中說,對歐洲的LGBT社群來說,恐懼、孤立和歧視就是每天的現象。
  
這份報告訪問了歐盟的27個會員國,加上即將在7月加入的克羅埃西亞的大約9萬3千人,被形容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這類線上調查。
  
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一(26%)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5年來曾遭受肢體或言詞上的攻擊。特別是變性人,有28%表示在過去12個月,曾因性別而遭受超過3次的攻擊或威脅
  
也有部份受訪者則說,感到別人對他們態度惡劣,即使是在那些傳統上被視為比較容忍的國家。
 
在荷蘭這個早在2001年就成為全球率先批准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有近20%的受訪者說,他們感覺在健身俱樂部或醫院、找公寓、晚上外出或和銀行交涉時受到歧視。
  
此外,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和四分之三的男同志說,他們害怕公開自己的性向。FRA的報告中提到,學校是經常發生歧視的地方,有三分之二受訪者說他們在學校時會隱藏自己的性取向。
 
1名25歲的男同志說,經過了10年,他仍然認為自己曾遭受過嚴惡劣的恐同(恐懼同性戀)對待,就是在學校。

新聞出處:2013/5/17中央廣播電台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24670

2013-05-16

【台灣/熱線晚會】130516 立報:熱線晚會募款 深化同志教育

熱線晚會募款 深化同志教育

2013年5月16日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同志諮詢熱線第16屆募款晚會,將於7月6日星期六晚間於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登場。同志諮詢熱線文宣部主任呂欣潔表示,每年募得的款項將用於深化以及推廣各項同志教育,呼籲民眾踴躍參加捐款。

呂欣潔表示,目前熱線推動的活動除了在學校中進行入班演講,諮商、愛滋服務、同志家庭、老年同志議題之外,未來也將加強偏鄉的同志資源以及支持團體,以及擴展同志教育的範圍。

例如在同志運動的歷史中,警察對於同志較為缺少了解,因此熱線近期也開始進入各警察局進行同志教育。呂欣潔指出,多數警察在生活中較缺少認是同志的資源,多是在辦案時才接觸同志,因此,警察對於同志的認識其實相當陌生,未來也是熱線將加強的一個領域。


成立偏鄉支持團體

另外,由於偏鄉的同志資源較少,熱線已經開始進行在偏鄉成立同志支持團體,同時也進入偏鄉的學校進行入班演講。呂欣潔表示,雖然到學校入班演講有車馬費,但通常僅提供一個名額。而熱線為了呈現性少數的多重樣貌,每一次入班演講往往需要一位男同志、一位女同志以及跨性別者,讓學生看到性少數的真實樣貌。光以車馬費400元,其實無法支付3至4人的費用,都是由熱線自行補貼;包含同志支持團體等專案,以及義工培訓等工作,往往也沒有政府專案預算挹注,因此,每年的募款就成為最重要的款項來源。

呂欣潔也表示,由於同志親密關係暴力問題較少獲得重視,未來也將加強相關議題經營。另外,接下來,熱線也將與政府接接觸,探討有關老年同志安養議題,同時也強化同志父母、家庭等相關服務。


強化社群認同

呂欣潔指出,熱線晚會不僅僅有募款的作用,同時也能讓許多同志接觸到相關社群。許多同志就是因為參加了熱線晚會,才發現世界上有不少跟自己一樣的人,從中獲得支持與資源。呂欣潔表示,雖然募款數目每年增加,但由於熱線拓展的服務相當多,希望能獲得更多捐款,許多服務的範圍才能更加擴大。

同志諮詢熱線第16屆感恩晚會從5月17日開始售票,預售票票價分為450元以及1,000元,現場票為350元。晚會並設有輪椅區與手語翻譯區。晚會舉辦時間為7月6日星期六18:30,地點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若民眾有意捐款支持熱線,可洽呂主任,行政專線02-2392-1969,E-Mail:shjlu@hotline.org.tw,售票點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

【台灣/熱線晚會】130516 立報:熱線晚會募款 深化同志教育

2013-05-16

130516 聯合新聞網:女名師過世 同志愛人「出櫃」護產

女名師過世 同志愛人「出櫃」護產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
2013.05.16 02:33 am
 
高姓女補教名師過世前,將補習班賣給「同志愛人」張姓女子,高的姊妹質疑張女未付尾款六百廿萬元,提告求償。一審判決張女應還一百多萬元,但高院認定房產轉移是高女生前預作安排,改判高家姊妹敗訴。

高女原在台北市信義路開設理化補習班,與張女相知相惜,同居十多年;二○一○年,高女上課時突然頭痛,急診證實為腦癌,她擔心死後自家姊妹會爭產,將財產預作安排,以買賣名義把房子過戶給張女。

高女過世後,高家姊妹以繼承人身分提告,稱高女在過世前半年,將補習班房產以低價一千六百五十萬元賣給張女;扣除貸款及自備款後,還有六百廿萬元未付,要求張女給付餘款。

張女在法庭上公開出櫃,說明這段同志戀情;並拿出高女的日記及寫給她的情書,證明兩人真心相愛,內容包括「留給大乖(指張女)的錢,這幾年趕快給,否則我一死,恐怕她連個渣都沒有」,「我是如此依賴你,你是我的全部」。

法官認為,高女和張女的親密關係曾引起高家姊妹不滿,高女罹癌後有意要給張女屬於兩人共同的「奮鬥結果」;因此預作身後安排,將房子過戶給張女,並將兩人債權債務抵銷,高家姊妹無從要求張女付款。

新聞來源: 女名師過世 同志愛人「出櫃」護產 | 法律前線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900679.shtml?fb_action_ids=661675960525475&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source=other_multiline&action_object_map=%7B%22661675960525475%22%3A378761302230328%7D&action_type_map=%7B%22661675960525475%22%3A%22og.likes%22%7D&action_ref_map=%5B%5D#ixzz2TQGpdBns

2013-05-16

130516 立報:熱線晚會募款 深化同志教育

熱線晚會募款 深化同志教育

2013年5月16日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同志諮詢熱線第16屆募款晚會,將於7月6日星期六晚間於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登場。同志諮詢熱線文宣部主任呂欣潔表示,每年募得的款項將用於深化以及推廣各項同志教育,呼籲民眾踴躍參加捐款。

呂欣潔表示,目前熱線推動的活動除了在學校中進行入班演講,諮商、愛滋服務、同志家庭、老年同志議題之外,未來也將加強偏鄉的同志資源以及支持團體,以及擴展同志教育的範圍。

例如在同志運動的歷史中,警察對於同志較為缺少了解,因此熱線近期也開始進入各警察局進行同志教育。呂欣潔指出,多數警察在生活中較缺少認是同志的資源,多是在辦案時才接觸同志,因此,警察對於同志的認識其實相當陌生,未來也是熱線將加強的一個領域。


成立偏鄉支持團體

另外,由於偏鄉的同志資源較少,熱線已經開始進行在偏鄉成立同志支持團體,同時也進入偏鄉的學校進行入班演講。呂欣潔表示,雖然到學校入班演講有車馬費,但通常僅提供一個名額。而熱線為了呈現性少數的多重樣貌,每一次入班演講往往需要一位男同志、一位女同志以及跨性別者,讓學生看到性少數的真實樣貌。光以車馬費400元,其實無法支付3至4人的費用,都是由熱線自行補貼;包含同志支持團體等專案,以及義工培訓等工作,往往也沒有政府專案預算挹注,因此,每年的募款就成為最重要的款項來源。

呂欣潔也表示,由於同志親密關係暴力問題較少獲得重視,未來也將加強相關議題經營。另外,接下來,熱線也將與政府接接觸,探討有關老年同志安養議題,同時也強化同志父母、家庭等相關服務。


強化社群認同

呂欣潔指出,熱線晚會不僅僅有募款的作用,同時也能讓許多同志接觸到相關社群。許多同志就是因為參加了熱線晚會,才發現世界上有不少跟自己一樣的人,從中獲得支持與資源。呂欣潔表示,雖然募款數目每年增加,但由於熱線拓展的服務相當多,希望能獲得更多捐款,許多服務的範圍才能更加擴大。

同志諮詢熱線第16屆感恩晚會從5月17日開始售票,預售票票價分為450元以及1,000元,現場票為350元。晚會並設有輪椅區與手語翻譯區。晚會舉辦時間為7月6日星期六18:30,地點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若民眾有意捐款支持熱線,可洽呂主任,行政專線02-2392-1969,E-Mail:shjlu@hotline.org.tw,售票點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

2013-05-14

130512 世界新聞網:兩個媽媽 幸福加倍

《專題報導》兩個媽媽 幸福加倍
本報記者/羅旦兮
May 12, 2013 06:50 AM

周四下午,小學三年級的林Megan放學後,由媽媽帶著到同學家,準備上中文課。九歲的Megan留著妹妹頭,有雙柳葉眉,在同學眼中是個「愛穿裙子、愛漂亮」的小女生,但她的家庭有點不同,她有一個「媽媽」,還有一個「媽咪」,她出生在一個同性家庭裡。
來自台灣的林娉銘 (Koko Lin)和同性伴侶葉清韻 (Margot Yapp)1996年在舊金山農曆新年大遊行上認識,2002年她們在雙方親人和200多位朋友的見證下互換誓約,隔年兩人決定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0年的統計,有不少同性家庭家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孩子,其中女性組合的同性家庭,擁有孩子比率占所有同性家庭的33%,男性組合的同性家庭則占22%;2005年全美約有27萬300多名小孩子在同性家庭長大。

◆一個是媽媽 一個是媽咪

「我一開始就想要個女兒,」林娉銘說,女同志擁有孩子有許多方式,最主要的一個是領養,一個是找人捐精,自己生。葉清韻的弟弟得知姊姊想要有孩子主動捐精,「但我們試了好久都不成功,那時還想,是不是得去領養?」2003年林娉銘受孕成功,兩人開心極了,林娉銘記得懷孕期間她既不孕吐,也沒有孕婦會有的不適,「小Megan在肚子裡很乖,」但臨到生產時,還是讓媽媽吃足了苦頭。

在美國生產通常要求準爸爸和準媽媽列出「生育計畫表」 (Birth plan),像是要不要另一半陪產、誰剪臍帶、要不要給嬰兒餵配方奶、發生意外情況要如何應對等,「我記得Margot填的Birth plan足足有四張紙那麼多。」林娉銘原本計畫自然生產,但在臨盆時出了極為複雜的狀況,生育表上所有可以接受的選項都被否定,最後他們只能遵照最後一項「聽從醫生當時的判斷」,剖腹生下Megan。「我很感謝媽媽和婆婆在我生孩子時,分別從台灣和馬來西亞飛來幫我坐月子,」林娉銘說,Margot的父親原本堅決反對她們生孩子,但Megan出生後「他是最寵孫女的爺爺」,舉凡院裡的樹屋、臥室裡的娃娃屋、小書桌,都是爺爺自製,足見Megan在家中備受寵愛。

「我們跟一般家庭沒有不同,家裡最容易引起兩人口角的是怎麼教育小孩,跟家長性別沒關係。」林娉銘出生成長在台灣傳統家庭,「是那種過了幾點就要上床睡覺,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等很多教條下長大的,」而葉清韻來自的父母雖然住在馬來西亞,但早期留學澳洲,受西方教育,思想和觀念也比較洋化,「他 (葉清韻)覺得小孩子不用管太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林娉銘覺得小孩子需要從小管教,兩人往往這些生活瑣事爭論,「不過雖然我管的比較多,但相比之下我看起來比較溫和,Margot看起來比較嚴厲。」

林娉銘說,她和Margot都是穿著隨興,不重視打扮的人,「但不知為什麼,Megan一出生就知道要愛漂亮,」Megan對兩個媽媽在「老海軍」 (Old Navy)買的T恤短褲不屑一顧,最愛的是Uncle(Margot的同性戀弟弟)幫她買的服飾和打扮,「別人擔心在同性家庭長大,性向會不會受家長影響,我看Megan跟我們兩個一點都不一樣,我才覺得奇怪咧!」現在Megan快要九歲,每天早上和女兒都有一場拉鋸戰:「她硬是要每天穿裙子上學,冬天或下雨都不改,不然就不出門,」林娉銘笑說她現在擔心的不是女兒性取向,而是「這麼小就這麼愛漂亮怎麼辦?」

◆華人同胞 當街謾罵

「在Megan出生前我們已經討論過,Megan成長期間可能會遇到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的問題,」林娉銘是全美最大同志組織Our Family Coalition的成員,長期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各種同志議題,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家庭,也常常帶著Megan到各家串門子、參與同性議題的活動。對小Megan來說,一個家裡有兩個媽媽,或是兩個爸爸,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是我們又不希望Megan只認識同性家庭,也希望她了解同性家庭雖是常態,但社會還有其他不同面貌。」

林娉銘為了Megan擁有健全的教育和觀念,主動擔任學校義工,時常邀請Megan班上同學家長聚餐,讓原本對同性家庭心生疑慮的家長,在林娉銘刻意製造的聚餐場合中了解「同性家庭和普通家庭沒什麼不同。」林娉銘個性開朗大方,有時愛作怪的個性很容易就與小朋友打成一片,Megan的同學還曾羨慕她「妳有兩個媽媽,我只有一個。」林娉銘說,小孩子對事物接受包容度大於成人,也容易接受不同的觀念,因此有時反而是小孩子回家「反教育」其他家長,認為「家庭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或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他們都是一家人啊。」

林娉銘住在華人比率相對較小的舊金山灣區,對同性家庭接受度高,「反倒是有次在舊金山的華埠,遭受到同文同種移民的惡言相向,讓人始料未及。」有次葉清韻一家三口到舊金山華埠買菜,正要停車時一位廣東婦人搶著進了停車格,林娉銘原本要與對方爭論,婦人便以不屑的眼神看著林娉銘兩人說:「我知道妳們是什麼,Shame on you!」然後開始辱罵。林娉銘愣住了,因為成長以來她從未因自己的同性戀身分遭受其他人歧視眼光,「沒想到得到的最大傷害,竟然是來自象徵自己家鄉的中國城。」事後母女三人坐在車上痛哭,她至今想來仍時激動不已。

◆每個家庭都與眾不同

愛爾蘭和蘇格蘭混血的瑪雅 (Maya Scott-Chung)七歲時就立下志願:「我以後要當媽媽!」但是在高中時,她愛上一位女同學,也發覺自己的同性戀性取向,「那時我以為,我恐怕不能實現我想當母親的願望了。」後來瑪雅交了第一個女友,發現女友有一對同性戀媽媽,加上看了一部同志紀錄片「Choosing Children」,記錄數對同志家庭撫養小孩的過程,讓她知道「原來我可以做我自己 (同性戀),也可以有小孩。」

1997年瑪雅參加當地亞太裔同志組織舉辦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在那裡,在舊金山消防局工作的華裔與墨西哥裔混血的梅白 (MeiBeck Scott-Chung)那天穿著消防員制服出席,瑪雅一見鍾情,兩人從朋友變成了戀人,2004年Luna出生,足足有9磅13盎司重。

「每當有人問我,出生在同性家庭的小孩,會不會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我都會說,每個家庭都是與眾不同,只要小孩感受到足夠的愛、關懷與保護,有好的教育,好朋友和健康的身體,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雖然每個家庭都不同,但Luna的家庭特別不一樣,除了有國際混血的血統,同性家長中的梅白是位變性人。「Luna出生時我們本來想讓她叫我們Mommy和Baba(爸爸),但她上幼稚園後,聽了同學怎麼叫自己父母,後來就改口叫我們媽咪和爹地。」

瑪雅與林娉銘持相同看法,認為小孩子對事情的接受度比大人高很多,有次她聽見Luna和班上同學形容自己父親的對話:「我的爹地看起來像男生,但其實是個女生,」同學想了想,回她說:「那我的爹地就是看起來像男生,其實也是個男生,」然後兩人蹦跳著去玩耍,完全不覺得這兩種「爹地」有什麼不同。

Luna是個文靜的女孩,有點內向,非常喜歡閱讀,很小就展現智慧。瑪雅記得有天她在和Luna解釋她的生肖 (猴子)和象徵追求公平正義的星座 (天秤座)時,Luna轉頭問她「什麼是公平 (fairness)?」瑪雅說,她還沒想到怎麼解釋公平,於是想先解釋什麼是「不公平」,沒想到Luna立刻說「我知道什麼是不公平」,「美國有44屆總統,到現在只出了一個非洲裔總統,這就是不公平。」天真卻睿智的回答讓瑪雅半天說不出話來。

◆借精生子 難煞人

瑪雅說,他們兩人都很想有個家庭,曾討論過如何做一對好家長,還一起去上親子課,但是直到2002年,生子之事才終於有一點點進展。瑪雅說,兩人曾考慮領養,也想過將梅白的卵置入瑪雅的子宮受孕,「可是對那時的技術來說有些困難,費用也太高,」於是她們轉而尋求精子銀行幫忙,「我們兩人都是混血身,也都希望下一代能有我們的種族血液,」她們一開始就把目標鎖定在華裔和墨西哥裔混血的精子,但找了半天,「整個精子銀行只有一個中墨混血。」

最後她們決定找認識的男性朋友幫忙。瑪雅在舊金山一間生育中心工作,她對「借精」格外謹慎,「我看過太多對不孕夫妻向朋友或陌生人借精/卵,孩子生下後,捐贈者的長輩跳出來要求撫養權。」她不但希望自己的捐贈者願意主動放棄父權和撫養權,也希望對方家庭了解她與伴侶的特殊關係。後來經朋友介紹,她們認識了中、西混血的包丹尼 (Daniel Bao),包丹尼是位男同志,他的母親了解自己孩子性向,雖然包丹尼自認不是當爸爸的料、捐精後就主動放棄父權,但包媽媽仍樂見多一個有血緣沒親緣的小孫女。

「那時我年齡已經不小,很害怕沒辦法實現當媽的願望,」當年已37 歲的瑪雅前兩次流產告終,第三次終於成功,曾受過生產訓練的瑪雅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家中產下Luna,「Luna出生時就躺在我的臂彎,小小的,」梅白說,他握住女兒的手,女兒就睜開眼睛看著他,「我心裡只有一聲『哇!』滿滿都是感動。」

她們給她取名為「露娜. 李玉蓮. 吉林罕. 史考特-張」 (Luna Lee Yulien Gillingham Scott-Chung,音譯)。長長的一串名字顯示了她的背景-有媽媽瑪雅的愛爾蘭和蘇格蘭混血,梅白的華裔和墨西哥裔混血,也有生父包丹尼華裔和西語裔的混血。

◆是父親 也是母親

19年前來自台灣的陳子良和出生在芝加哥的Staurt第一次的同志約會,兩人的話題竟然從「你想不想要有小孩」開始。19年後,陳子樂和Stuart在新州建立了「兩個大男人和一個小男孩」的快樂家庭。擁有兩人家族基因的陳愷樂 (Kalani Chen-Hayes)今年將滿十歲,陳子良說:「兩個爸爸的家庭,和一般家庭其實沒有不同。」

台灣正在上檔的電視連續劇「兩個爸爸」描述兩個大男人共同撫養前女友小孩的故事,現實生活中,愷樂也有兩個爸爸。「我叫Stuart 『Daddy』,叫陳子良就用中文喊『爸爸』,不然,叫『父親』他也會回應。」愷樂有一雙黝黑的眼睛,雙眼皮,棕色頭髮,喜歡音樂,正在學鋼琴,也喜歡芭蕾舞,常常跟兩個爸爸回台灣探親,普通話說得很流利。不笑時愷樂看起來像個小大人,笑起來就充滿純真。

◆妹妹當代理孕母

「說來很難讓人相信,但我們第一次見面的確就是在聊要不要孩子這個話題,」Stuart笑說。這可是連異性戀首次約會也很少提起的話題。從台灣來美就讀研究所的陳子良在芝加哥地方報紙刊登交友廣告,在眾多回信中選擇Stuart,展開兩人近20年的交往。兩人擁有相似的志趣、相輔的個性,交往數年後,便決定要有個孩子,組織完整的家庭。

Stuart和陳子良原本想到的是到「可以去中國領養」,因為中國等待領養的女童多,兩人還想好兩個爸爸要如何照顧小女孩長大,然而當時的中國政府不允許同性伴侶申請領養,他們只好把眼光轉回國內,但在尚未承認同性合法關係的當年,申請領養也是困難重重。

Stuart的妹妹得知哥哥的願望,和先生商量後,「出借」肚皮,以陳子良的精子和Stuart妹妹的卵子結合,讓小愷樂能夠擁有兩個爸爸家族的基因。

Stuart的妹妹與先生以飼養水生為業,兩人不打算生養孩子,因此她自告奮勇幫哥哥懷孩子時,讓他們兩人非常感動和開心。Stuart說,由親人擔任代理孕母,為他們省去很多法律上的麻煩。對他妹妹來說,「這只是一個長達九個月的家庭計畫。」Stuart妹妹即使在懷孕中,也視自己為愷樂的姑姑。這位偉大的姑姑每年會探視愷樂一次,姑姪關係融洽。

◆父兼母職 不扮黑白臉

在普通家庭裡,不是爸爸扮黑臉,就是媽媽兇一點,總是有一個比較「權威」,但對陳子良和Stuart來說,他們都是「爸爸」,不但角色平等,管教孩子的態度也平等。

陳子良說,兩人相處十幾年,對彼此個性都很了解,偶爾也會有摩擦,「但是對於如何教育小孩,我們都有共識,就是『兩個人的態度要一致』。」如果兩個家長總有一個比較兇、另一個比較隨和,小孩會知道做錯事要往哪個人身後躲,因此陳子良兩人在管教上會事先溝通,即使有分歧也不在小孩子面對顯露出來。

Stuart是紐約市立大學李曼學院 (Lehman College)副教授,專攻學校輔導教育,對如何教育下一代很有信心,不過他還記得當年為了迎接小愷樂的到來,兩個人特別跑去「媽媽教室」上課,學習怎麼包尿布、給小Baby洗澡、餵食等。由於一直致力於教育,Stuart自認為做「新手爸爸」是駕輕就熟。雖然是「兩個爸爸」,Stuart擅於理財,特別是對愷樂的教育規畫,愷樂平時上才藝班或課外活動也多半由Stuart 接送;陳子良廚藝佳,就偏重在照顧愷樂的營養均衡,打理他的衣服等。陳子良強調,他們這一家的分工在於興趣專長,沒有性別的刻板印象。

◆異樣眼光 坦然以對

「愷樂剛出生時有8磅7盎斯,」Stuart說,愷樂一出生便是全家的珍寶,他的英文名字Kalani即是夏威夷語「從天上、從天堂來的」之意。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深思熟慮的結晶,陳愷樂的名字也不例外。Stuart說,選擇富有濃濃夏威夷風的名字,是有原因的。「夏威夷在美國的中間線上,是多元民族薈粹之地,取這個名字之意,是要讓他不要忘記自己的『混合文化』 (mixed culture)。」而愷樂則截取Kalani的發音,「『愷』意喻和諧,『樂』代表快樂,希望他能和諧快樂的長大,」陳子良說。

愷樂三歲時曾回到台灣住了半年,中、英文流利,「我們還記得他17 個月大時第一個會講的中文單字:『爸爸、狗狗、愷愷、派派』,全都是疊字。」也幾乎在同時愷樂開口說英語,但愷樂人生的前幾句英語相比之下實在有點與眾不同,第一次脫口說的英語有「All done 」、「more」、「no way」,Stuart笑說:「我們猜想,這些字組應該都是跟吃有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