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9

【中國/愛滋除魅】121229 華商網︰陝西學者談愛滋感染率不及肝病 過度宣傳易恐懼

SongYY說明:這篇中國的報導中,從感染科醫生的專業角度分析,指出在醫療行為中感染愛滋的風險遠低於某些肝炎;對感染者的就醫歧視背後反應出的,是不理性的恐懼。頗堪玩味的是其中一位醫生的觀點:他認為這種恐懼的來源是『政府對於愛滋病的宣傳太過頭了』『運動式的宣傳的結果,更多是在宣傳愛滋病的危害』『也許正是“太過特殊的重視”,給人們心理上造成的恐懼陰霾至今仍未消除。』
反觀台灣,我們的防治教育是否能脫離訴諸恐懼威脅的宣傳,避免加深對疾病的污名與歧視?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度值得繼續觀察。

陝西學者談愛滋感染率不及肝病 過度宣傳易恐懼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2012-12-29

今年以來,多起愛滋病感染者隱瞞病情或篡改病歷就醫的事件,讓愛滋病患者就醫難的問題得到輿論極大關注。然而,在國內龐大的愛滋病感染者背後,有這樣一個並不為人所熟知的人群——愛滋病診治醫生。他們說:“生活的複雜性會考驗著每一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與感染者接觸的醫師是在靈魂深處工作。”

12年前,在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訓練的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傳染科主任孫永濤,主要的學業是愛滋病臨床研究與治療,那時的他並不是主動選擇有關愛滋病領域的研究,而是“在中國肝病是常見的傳染病,在美國則是愛滋病”。

那時他所在的美國醫學院,接受臨床訓練的傳染科醫生,“10個人裡面,有8個都得接受愛滋病的臨床學習”。多年後,也正是這樣的求學經歷,使得孫永濤成為國內首批愛滋病理學專家。

感染率還不如肝病可怕
2000年,國內愛滋病患者的人數陡增,而相關醫療救治和設施卻無法跟進。這一年,孫永濤從美國回來,當時,“人們對於愛滋病的認識基本處在一種極度恐懼的狀態下”。雖然這時,“全國能把這個病看明白的醫生不會超過10個”,但孫永濤的專長卻沒有派上大用場。

那時,唐都醫院“沒有愛滋病專用實驗室,更沒有治療愛滋病的抗病毒專用藥品”。

2000年冬天,孫永濤在唐都醫院傳染科接觸的第一例愛滋病患者是一位山西的煤礦打工者。面對這名急需治療的感染者,孫永濤自己先捐了錢,然後鼓動科室其他醫護人員捐錢,終於讓這名男子住院治療。

幾週後,男子的病情好轉後出院。但孫永濤知道,這樣的治療“治標不治本”,因為“醫院那時根本就沒有愛滋病的抗病毒藥品,只能用其他的感染病用藥控制一下病情”。一年後,這名山西男子又來求助孫永濤,但最終“也沒有挽回他的命”。

但這時,孫永濤所在的傳染科,已從2000年的每一兩個月只碰到1例愛滋病患者,增加到每月接待3-4例的愛滋病感染者。

2001年,愛滋病疫情在國內的快速蔓延終於引起政府的重視,孫永濤成為國內首批愛滋病輿情組專家之一。 2002年,孫永濤重返美國,“這一次的受訓,目的性極強,專為愛滋病而去”。

在哈佛大學的麻省總醫院,一件小事深深打動了孫永濤。一次,一位美國同事要離開學院去另外一家醫院工作,臨行前大家買了蛋糕一起吃,這時,恰好遇到這位醫師的一名愛滋病患者前來看病,患者告訴醫師自己身上有皮疹,醫師隨即揭開患者的衣衫,並將患者身上一塊乾裂的皮屑揭下後扔進垃圾桶。患者走後,這位醫師連手都未沖洗繼續吃蛋糕。

在一旁的孫永濤吃驚得要死,那時的國內,愛滋病就像瘟疫一樣衝擊著國人,醫師幾乎是“全副武裝”地看病人,但在美國,孫永濤看見給愛滋病患者看病的醫生和愛滋病感染者握手、擁抱這樣的動作習以為常,“愛滋病對於醫生們來講還不如肝病可怕”。

那次事件,讓孫永濤確信愛滋病的傳染渠道並不像國內渲染的那樣恐懼,“除了母嬰垂直傳播這種特殊的途徑,血液、性傳播的可能性最大,而後者,男男同性戀之間傳播的感染率較高”。

“運動式的宣傳”卻起到反向效果
一個名叫“小魚”的愛滋病感染者在博客裡記錄了自己首次看病的經歷。那時,他懷著極度沮喪的心情去醫院就診,醫生不僅詳細詢問病情,並主動和他握手。小魚寫道,“這是被確診後第一次有人主動和自己握手,突然感覺到自己和正常人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可以平等地享受生活”。

小魚遇到的醫生正是孫永濤。那是2003年,孫永濤第二次從國外回來,美國醫師面對愛滋病感染者的職業態度深深地影響著他。

2003年,孫永濤再回唐都醫院傳染科時,迎來兩件大事,一是他在美國申請的國際愛滋病救助基金到位,他所在的科室像模像樣地建了愛滋病毒研究實驗室;其次,由政府投入的針對愛滋病患者的“四免一關懷”項目開始實施,“患者終於有藥用了,而且免費”。但孫永濤一直覺得,在針對愛滋病的態度上,政府在某種意義上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國外,但也許正是“太過特殊的重視”,給人們心理上造成的恐懼陰霾至今仍未消除。

“國內對於愛滋病的宣傳太過頭了!”孫永濤一直覺得,醫生其實都知道,愛滋病對於醫生的感染率遠遠不及​​乙肝和丙肝,“乙肝的感染率是30%,丙肝是3%,而愛滋病只有0.3%”。

但為什麼有些醫生畏懼愛滋病,在孫永濤看來,“運動式的宣傳的結果,更多是在宣傳愛滋病的危害”。正是這種逆向的宣傳態度也造成了更多醫生的心理負擔。

2012年11月,天津一位叫小峰的患者因為HIV檢測呈陽性而屢次被醫院拒絕動手術,不得已,小峰篡改病歷進入另一家醫院手術。實際上,像小峰這樣需要外科手術的愛滋病感染者被醫院拒絕收治,也是國內目前愛滋病患者主要抗議的內容之一。

西安市第八醫院傳染科主任醫師許榮放也是國內較早從事愛滋病臨床診斷的專家之一,作為西安市衛生局愛滋病抗病毒治療專家組組長,許榮放對於很多醫院拒絕為愛滋病患者提供外科手術的做法也力不從心。

有時不得不為患者找做手術的醫院
八院是西安市指定的愛滋病免費用藥發放和診斷的定點單位,當遇到一些需要動外科手術的愛滋病患者時,許榮放做得更多的卻是“動用自己的關係為患者聯繫動手術的醫院。”

憑著20多年的傳染科醫師經驗,許榮放知道,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的“裝備”,凡是能為“乙肝、甲肝病人動手術的醫院,基本不存在不能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的可能”。

但為什麼一些醫院的醫生不願為愛滋病感染者動外科手術,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職業暴露,“害怕在扎針或開刀過程中劃破自己的皮膚”。

和孫永濤的看法一致,許榮放也認為,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感染愛滋病的可能性遠不及很多傳染病,即使在手術中不小心扎破或者劃破手,現代醫療提供的在2-24小時內抗愛滋病毒阻隔藥物完全能夠幫助醫師解決“被感染的問題”。

陝西省疾控中心愛防科主任邢愛華告訴記者,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一例有關醫師在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的過程中被感染確診的案例報告。

孫永濤一直記得唐都醫院第一次公開為一名愛滋病感染者動外科手術的情形。

2005年秋,孫永濤去商洛的山陽縣調研,發現自己探望過的一對愛滋病感染夫婦中,妻子的脖頸上原先米粒大的囊腫已有核桃大小了,必須切除。孫永濤頗費周折地給院裡申請,最後醫院同意為這個患者動手術。後來,醫師們發現“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也沒那麼可怕”。

很多時候,許榮放所在的西安市八院,愛滋病感染者雖然可以住進傳染科治療卻無法在醫院動手術,但凡需要動外科手術時,許榮放也會焦慮一陣子,“需要找自己的關係戶,為患者聯繫動手術的醫院”。

依照她多年的經驗,如果一開始就告訴“關係戶”需要動手術的是愛滋病感染者,沒準對方一下就會回絕。通常,許榮放所用的“招”是,先講病人的病情如何嚴重,再說病人的處境如何困難,“最後講病人的實際情況,十有八九關係戶就會同意動手術”。這期間,許榮放也不忘交代手術中萬一職業暴露後的預案事宜。

“僅督促吃藥也能讓人樂觀地活下去”
很多時候,與許榮放同在一所醫院的主任醫師趙生魁也很不理解一些同行對愛滋病感染者所持的偏見態度。

從2010年開始,趙生魁主要的工作就是面對愛滋病感染人群。作為西安市國家免費愛滋病抗病毒治療定點門診的醫師,他原本主要的工作是為愛滋病感染者發放免費的抗病毒藥品,但多數時候,卻扮演著心理諮詢師的角色。

“因為種種原因,他們被看做一群特殊的人,但作為醫生,你不能有這樣的看法,他們和得普通傳染病的人沒什麼區別,實際上就是這樣,愛滋病本來也是一種慢行傳染病。”

門診的工作主要是發放藥品,來的人,除非感覺安全,否則輕易不會多說話。趙生魁合理地把握著這個度,輕易不評判病人的病情,“讓病人別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病上”。

按照管理規定,免費領藥的患者都有嚴格的時間記錄,對於到時間還沒有取藥的患者,趙生魁的態度相當嚴厲,愛滋病的抗病毒用藥一旦服用,中間基本不能停頓,否則體內產生的抗藥物反應會使得之前的治療效果前功盡棄。

一些心情沮喪的人來,趙生魁也會變得話多起來,“講一些陽光的故事,自我的振作很重要”。

久而久之,他的周圍就聚集了一群特殊的“朋友”,一些外地患者不方便取藥,也會委託他通過快遞寄送,一年裡有大的聚會,趙生魁會被這群“特殊的人”拉去當嘉賓。

趙生魁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些患者把藥瓶上的商標揭掉,“很明顯這些人不願將自己患病的實情告訴家人”。遇到這樣的患者,趙生魁便會直接質問,“你希望周圍的人能正常對你,可你負責任嗎?”

趙生魁也樂意充當患者與家屬的中間人,在他看來,家里人的支持太重要了,“就督促吃藥這件事也能讓一個人樂觀地生活下去”。

“無法代替”的民間公益機構
陝西省疾控中心愛防科的醫師李翔,從1987年就開始在省疾控中心愛防科從事愛滋病檢測,但真正開始頻繁地接觸愛滋病感染者卻是在2000年前後,她的工作更特殊,“就是面對面地把陽性檢測的結果告訴對方”。阿亮(化名)是陝西省愛之家支持機構(愛滋病民間公益救助機構)的創建人,李翔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向這個年輕人告知結果的情形,“他硬是忍著沒落淚”。 2003年前沒有抗感染藥品,每當向那些確診為陽性的感染者告知時,李翔也很難過,“好像給人家判了死刑似的”。

2003年,阿亮來找李翔領藥,談到想創建愛滋病民間公益機構,李翔一下子就支持了他的這個想法。其實,和一些抗癌協會、抗癌QQ群一樣,愛滋病民間公益組織對愛滋病感染者這個群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畢竟,生活還得繼續。如果能有一個共同的圈子,圈子裡的人彼此信任、幫扶和相互鼓勵,感染者就會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這樣才能有勇氣面對被改變的生活。

2012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克強與防治愛滋病民間組織代表座談時也強調:我國從事愛滋病防治的民間組織有近1000家,他們與感染者、患者接觸多、聯繫緊,更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和細微訴求,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特殊力量。

在工作​​中,李翔也確實體會到了民間防愛組織的作用。 2004年,一名陝北男子在得知自己被感染後,竟揚言要用準備好的炸藥炸死和自己已經離婚的妻子,情急之下李翔趕緊找來阿亮,阿亮現身說法,做了一整天的工作,這名男子才平靜下來。最後,男子才說,炸死妻子只是說說,自己當時太絕望了。

李翔的QQ群,有兩三個都是愛滋病感染者的群,看到那些詢問病情的討論,李翔會主動解答,有時看到群上的人開著各種玩笑,李翔也會跟上去樂一下。

對於這些愛滋病民間組織來說,物質上的救助往往不是最關鍵的,他們需要的是周圍人能像對待正常的疾病一樣對待他們的病情,他們甚至也不需要特殊的關懷,“只需要一個平等的就醫生活環境”。

感染者如不告知實情,對醫生也不公平
每年12月1日的“世界愛滋病日”,是這些從事愛滋病工作一線醫師們最忙的時候,但在孫永濤看來,以平和的心態進行愛滋病的宣傳才最可取,而非以“運動的方式。”

在美國學習臨床診斷的幾年,孫永濤發現,在美國的公共場合,愛滋病的宣傳資料會和其他疾病的資料放在一起供人們取閱,“而且不分時間”,但在國內就大不一樣,多數地方,公共場合既不會有宣傳資料,更不會在“非愛滋病”日開展預防活動,特殊的形式很容易造就人們對待這種疾病的特殊心態。

而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作為醫師,孫永濤和許榮放真正希望的是,一些醫院能慷慨地為愛滋病患者提供相應的外科手術,“人人都在講要消滅對感染者的歧視,也許真正的打消歧視要從醫院開始”。

在許榮放的記憶裡,很多急需動外科手術的患者,在明知大醫院不肯接納的情況下,除了篡改病歷,最極端的做法就是包車去外地偏遠的醫院動手術,“通常那樣的醫院不會具備快速檢測的意識和水平”。一些患者在匆匆做完手術後可能連線都來不及抽掉就走人,“晚了就可能被發現”。

“這樣的做法是極其危險和不負責任的。”在許榮放看來,醫生在已知的情況下不為病人動手術是個職業操守問題,但感染者如果不告訴醫院實情就讓醫生動手術, “對醫生也是不公平的”。

隨著今年天津“小峰事件”的曝光,許榮放相信,未來,這樣的情況一定會得到改善,愛滋病的“職業暴露”阻斷技術在醫學界已相當的成熟,“要解決的只是認識的問題” 。

核心觀點
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其實不需要特別的“裝備”,凡是能為“乙肝、甲肝病人動手術的醫院,基本不存在不能為愛滋病患者動手術的可能”國內對於愛滋病的宣傳太過頭了,正是這種逆向的宣傳態度造成了更多醫生的心理負擔。醫生在已知的情況下不為病人動手術是個職業操守問題,但感染者如果不告訴醫院實情就讓醫生動手術,“對醫生也是不公平的”。

新聞出處︰http://news.hsw.cn/system/2012/12/29/051577536.shtml

2012-07-19

【香港/男性調查】120715 新報:香港八成男士沒驗性病/明報:以為食蝦蟹可測試 港男多缺性病知識

香港八成男士沒驗性病
2012-07-15 新報訊

「唔滾唔知身體好?錯!唔驗唔知身體好」!「關懷愛滋」最近的調查報告指出,約一半的男受訪者,一年內有多於一個的性伴侶;但有近八成男士以「冇病痛、冇異常、冇時間」為藉口,沒有進行任何性健康檢查。

「關懷愛滋」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間,訪問213位年齡介乎20至60歲的男士,發現約五成的受訪者表示,一年內有多於一個的性伴侶,屬較高風險感染愛滋病或性病的人士,但過半數男士認同「冇病等於性健康」的看法。

另外,有近八成男士以「無病痛、無異常、無時間」為藉口,沒有進行任何性健康檢查。只有8.2%的受訪者,在一年內曾接受性健康檢查。

認為沒病徵即沒事
「關懷愛滋」助理項目主任梁敏儀指,即使身體沒有病徵或任何異常,仍有機會患上性病、愛滋病等生殖器官相關疾病。她指其中一位受訪者認為「生殖器官無事無幹,又無№生、無№流、無痛,過了兩個幾星期,應該唔會有事」,反映一般男士認為愛滋病及性病會於短期內發出病徵,但她指愛滋病的潛伏期約為5至12年。

新聞出處: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36509

以為食蝦蟹可測試 港男多缺性病知識
2012-07-16 明報專訊

性病,對大部分男士都是禁忌,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會中招。關懷愛滋去年調查本港男性對性健康的認識和檢查習慣,發現僅7%受訪者過去一年曾做性健康檢查,大部分男人對性健康缺乏了解,甚至誤以為「無病等於性健康」,其實性病有潛伏期,患者往往會因無病徵而延誤求醫,錯過最佳治療期。

性病潛伏期長 一般體檢不包
關懷愛滋由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在地盤、跨境巴士站等地方訪問213名年齡介乎20至60歲的男性,結果顯示,約17.8%受訪者曾做性健康檢查,有80.1%以無病痛、無去玩、無時間為由不做檢查,反映港男缺乏定期性健康檢查的意識。關懷愛滋助理預防主任梁敏儀表示,「有男性以為每年身體檢查包括性病及愛滋病,但實際上不是,這些檢查通常會額外收費」。

「無去玩」 八成人不檢查
另外,近六成受訪者認為「無病等於性健康」,其實性病有潛伏期,無病徵未必等於健康。有調查個案指,一名疑似曾嫖妓男子誤以為事後只要食熱毒食物如竹筍﹑蝦﹑蟹等也沒有「谷出」病徵,即代表無患性病。梁敏儀說,「這些坊間祕方並沒有科學根據,一般愛滋病及性病短期內都沒有病徵,愛滋病潛伏期約為5至12年,有病徵才去醫已太遲。」

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燕媚表示,大多數男性心存僥倖,認為自己不會輕易「中招」,「如果是性病高危者如多於一個性伴侶或曾嫖妓的男士,應該每三個月就去檢查一次。一般市民則應一年一檢」。張續稱,去年約1200名男士到關懷愛滋作性病檢查,關懷愛滋未來亦會提供更多免費檢查服務,她強調,性病患者如愈早發現患病,痊癒機會愈高。

新聞出處:http://news.sina.com.hk/news/2/1/1/2719452/1.html

10272353_10154047231570153_387135646_o

2012-07-05

【台灣/感染者權益】120705權促會:2012兵役小單張已經出版

由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所製作編印的【如何捍衛您的工作權益】【感染者兵役問題教戰守則】2012年新品已入替。請至權促會臉書網頁 http://www.facebook.com/praatw 相片區,點選「2012權益小單張」即可閱讀。也歡迎各位朋友幫忙轉貼。

1275133444177112751334558511資料來源: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臉書網頁:
http://www.facebook.com/praatw

亦可至爽歪歪愛滋防治資源區下載:

《如何捍衛您的工作權益》《感染者兵役問題教戰守則》(請直接點選)

TAG:愛滋人權

2012-06-07

【爽歪歪網站提醒你】120607 關於HIV篩檢,你必須知道的事

你準備好要面對篩檢結果了嗎?

HIV篩檢如果是具名的,當被篩檢出來是陽性,依法篩檢單位會立即通報疾病管制局,受篩檢者將會進入全國的通報系統而被管制。進入通報系統意謂著,接下來人生,將持續成為全國衛生單位追蹤的對象,如果具有外國籍,也將立即被遣送回原國籍地。

對於尚未完全瞭解篩檢、或愛滋相關知識的朋友,或是你從沒有準備好自己是陽性感染者的朋友,對於以下提醒的事項請務必注意!

匿名和具名篩檢有何不同?

依照2008年同志諮詢熱線對公部門篩檢單位所做的評鑑,有些單位在資訊提供上不夠清楚,可能混淆「具名篩檢」和「匿名篩檢」,使受篩者在未知的情況下,事後個人隱私和權益受到影響。例如:有時雖稱為「匿名篩檢」,卻以其他理由要求受篩者填寫部分個人資料,如電話或出生年、身份證字號某些數字等。這些局部的個資,是可能拼湊出真實的特定個人身份。事實上,如果真的是「匿名篩檢」,不應該填寫任何「真實的」個人資料。如果篩檢人員要你填寫的理由,是為了查詢篩檢結果時可以辨識你的身份,那請你在填資料時用「非真實」資料替代即可。以免造成事後不可挽回的後果。

你真的瞭解愛滋嗎?篩檢了就不會感染?

愛滋匿名篩檢並不等於防治愛滋,篩檢的結果只會讓你知道篩檢前三個月(空窗期)是否感染HIV的身體狀況,篩檢並不會直接幫助你預防愛滋。真正要預防hiv感染,請詳細瞭解愛滋相關的知識,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危險的性行為模式。

也請慎選「依法有提供篩檢前諮詢」、「尊重受篩者篩檢自主權」的篩檢單位!!

  

【HIV篩檢注意事項】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整理

1.篩檢同意權:

篩檢進行前,受篩檢者有權利得知,且諮詢員有義務告知關於篩檢相關訊息。受篩檢者獲得充分資訊且同意後方可進行篩檢。

下列是一些重要的問題:
A.本次篩檢服務是由什麼單位提供?B.本次篩檢的方法與項目有哪些?C.本次是具名還是匿名篩檢?D.篩檢的檢體與結果是否會被做為其他研究使用?

2.篩檢提問權:

在篩檢的過程中,若是對篩檢流程本身、性病、性行為等有任何的疑問,我們都有權利詢問諮詢員,千萬不用覺得害羞,因為篩檢前諮詢是我們解除疑惑的重要管道。

3.拒絕篩檢權:

當我們在篩檢過程覺得不舒服,如環境不夠安全、篩檢員的態度不佳等,或者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篩檢的結果時,我們有權利於篩檢中的「任何時段」拒絕或中止篩檢。
 

資料來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2008男同志空間HIV篩檢評鑑報告書」
http://blog.yam.com/gofyycat/article/18567572

TAG:愛滋篩檢

2012-05-02

【臺灣/針扎迷思再起】120502 ETtoday新聞:80萬支針防愛滋針具回收差 被針頭刺恐感染 /附舊文重貼:針頭刺臀憂染愛滋 以偏概全的謬誤!

SongYY說明
新聞中可知,議員與社會大眾對於「針扎染愛滋」仍具有迷思:事實上愛滋病毒相當脆弱,暴露在空氣中30秒至3分鐘就會失去傳染能力;且若要傳染,須有一定的溫度、病毒濃度與血量,所以被棄置路邊或垃圾桶中的針頭刺到,根本不會感染愛滋。連最容易發生針扎情況的醫護人員,目前也無因針扎感染愛滋的案例,實在毋需有不必要的恐慌。
衛生署「藥癮愛滋減害計畫」設置針具服務機,推出後有一定的成效︰媒體報導北市愛滋感染者因藥癮注射感染愛滋病的比例,從九十四年的二○.二%,到一百年降至○.三%,這樣的防治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
80萬支針防愛滋針具回收差 被針頭刺恐感染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衛生署在2007年時推動的「藥癮愛滋減害計畫」,於特定地點裝置提供針頭及清潔服務,以避免毒癮人士共用針頭,不過台北市議員黃珊珊發現,該計畫執行5年多來已發出超過80萬支針具,卻只回收了一半,還有另一半使用過的針具可能混在一般垃圾中,或是被隨手丟掉,若民眾不小心被刺到,恐染愛滋病。

該計畫執行5年多來,截至今年3月共發出83萬6235支針具,但只回收40萬3607支,等於有43萬2628支「用過的」、「污染的」針具可能被丟在一般垃圾中,或是被隨手丟掉,其中多數可能是愛滋病高風險族群使用過,萬一民眾不小心被刺到,或是收垃圾的清道夫未注意而被扎到,甚至被不肖業者拿去重複使用,將造成無法預期的災害。

自2001年開始,衛生署發現藥癮愛滋感染人數首度突破10位數達86人,之後幾年感染人數不斷倍增,到2005年已增至2463人、增加616倍,而主要原因就是共用針頭導致血液傳染愛滋。衛生署調查發現,由於針頭不易取得,且毒癮發作往往突如其來,再加上毒癮人士為免被警員臨檢,不敢隨身攜帶針頭,才會造成共用針頭情形氾濫,進而增加愛滋感染率。

為降低愛滋病傳染率,衛生署在2007年時推動「藥癮愛滋減害計畫」,於特定社區及公園裝置針具服務機,提供針頭販賣以及清潔針頭的服務,使用後也須回收,以避免毒癮人士共用針頭。黃珊珊表示,針具自動販賣機外觀上雖註明「18歲以下青少年朋友請勿任意購買」,但只屬於道德規範,要求衛生局評估執行計畫的相關配套。

資料來源: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2/43217.htm

同場加映:

針頭刺臀憂染愛滋 以偏概全的謬誤!
yam蕃薯藤新聞 林奕瑄 特稿 2011-11-07

蘋果日報今天報導一則台中市劉姓體育老師,從台北搭乘統聯客運返回台中,上車後隨即入睡,醒來後感覺左臀刺痛,一看才發現竟是被蝴蝶針刺傷;深怕是吸毒者蓄意遺留,因而染上愛滋病,老師嚇得立刻飛奔醫院抽血檢查,醫師診斷後不確定是否遭感染,未來兩年必須定期抽血檢查,每天活在恐懼之中,讓他寢食難安。

這名體育老師,之所以如此害怕,最主要的原因免不了是缺乏深入瞭解該方面的知識,因此對未知深感恐懼。事實上,愛滋病毒相當脆弱,只要離開人體,暴露於空氣中,平均1.5至3分鐘便會死亡;目前已知感染主要危險因子是透過體液交換,根據誼光愛滋防治協會醫師表示,台灣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被帶原者針頭扎到而感染的案例。

劉老師的因為錯誤觀念,成了莫名恐懼的藉口,愛滋病毒感染必須有有相當程度的條件,根據學者統計,大約要五千個病毒顆粒,才有可能傳染給他人;然而,性行為過程中沒有正確使用保險套的風險,卻遠高於與病患接觸的風險;預防愛滋,並不可怕,有了正確知識,並小心預防高風險感染途徑,才是讓自己免於恐慌的第一步。

文章出處:http://n.yam.com/yam/healthy/201111/20111107114383.html

Logo延伸閱讀
120502 公園針具販賣機 1周內全撤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2050200219.html
090610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官方網站:針扎被咬勿恐慌 愛滋感染機率低
http://www.praatw.org/right_2_cont.asp?id=85

更多愛滋新聞連結
愛滋‧性病討論區,歡迎加入討論連結
性愛‧情慾討論區,歡迎加入討論連結
安全的性知識連結
愛滋防治資源連結
熱門新聞/活動連結

TAG:認識愛滋

2012-04-23

【馬來西亞/愛滋防治】120421 星洲日報:大馬愛滋理事會:迴避接受治療‧愛滋病毒感染者受歧視

愛滋理事會:迴避接受治療‧愛滋病毒感染者受歧視
2012-04-21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20日訊

大馬愛滋病理事會主席丹斯里查曼干說,儘管該理事會致力於提昇人們對愛滋病毒與愛滋病的意識,但愛滋病毒感染者(PLHIV)至今仍受到各種形式的歧視。
他說,人們的偏見使到感染愛滋病毒者迴避接受治療,而這也同時妨礙了人們學習防範愛滋病毒的正確資訊。
查曼干今日為“2012年支持紅絲帶名人計劃”及“2012年紅絲帶媒體獎”主持推介禮時指出,根據Durex全球性福調查報告,約81%男性及75%女性承認,他們缺乏愛滋病毒及愛滋病的知識。

性交成首要感染原因
他強調,衛生部近期公佈的數據也顯示,性交已取代了共同針筒注射毒品,成為首要感染愛滋病毒的原因。
鑑於此,他希望通過“支持紅絲帶名人計劃”,在名人的參與下,協助傳播有關愛滋病毒與愛滋病的訊息,從粉絲至大眾。
他宣佈“2012年支持紅絲帶名人計劃”有2位新成員加入,即亞倫阿茲(Aaron Aziz)及柏尤索(Bob Yusof),共14位名人聯手對抗愛滋病毒與愛滋病,提昇大眾對愛滋病毒與愛滋病的醒覺。
“2012支持紅絲帶名人計劃”的成員包括葉劍峰、郭紋霓、拿督茜蒂諾哈麗莎、法林阿末、安納達、烏哈雅、再納阿蘭卡迪爾、達央努法依莎、拿汀巴杜卡烏米艾達、沙三希里、法依查達希爾及Joey G。

辦儀式紀念愛滋病死者
查曼干披露,2012年國際愛滋燭光日的主題為“共同促進健康與尊嚴”,主要提昇人們對愛滋病毒的意識,同時學會尊重感染愛滋病毒者的權益。
他指出,該會與聯盟成員配合國際愛滋燭光日,將於5月間舉辦多元宗教儀式,紀念逾1萬2千名死於愛滋病的國民。

愛滋病理事會20週年 紅絲帶媒體獎512舉行
大馬愛滋病理事會配合20週年紀念,將於5月12日在布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12年紅絲帶媒體獎,以認可媒體在防範愛滋病毒與愛滋病努力上的卓越表現。
查曼干希望紅絲帶媒體獎成為媒體的靈感,繼續報導及教育大眾有關愛滋病毒的資訊,藉此消除人們對愛滋病毒及愛滋病的歧視。
2012年紅絲帶媒體獎共分成3個組別,即印刷媒體、廣播媒體及非傳統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及表演藝術)。
評審將依據媒體報導愛滋病毒與愛滋病訊息的準確,及有效解除人們對愛滋病毒與愛滋病的歧視,報導的創意、使用適合的敏感字眼等來評分。
所有得獎者將可獲得5千令吉現金、獎杯及表揚證書,歡迎媒體人員踴躍參加。

資料來源:http://www.sinchew.com.my/node/244488?tid=1

【觀點/台大器捐事件】110907莊苹:註記=安全???延伸閱讀
120421 小YG行動聯盟成員,元智大學性/別元素讀書會會長明越整理:馬來西亞性別友善資源(含女性、同志、愛滋防治等資訊)
http://mingyue6002.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html

2012-04-15

【臺灣/篩檢需知】120410 優活健康網:完整的愛滋病篩檢 建構防治愛滋觀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做過「愛滋病篩檢」的人,在您的印象中篩檢完獲得了什麼?是指甲剪、小電風扇、保險套等千篇一律的衛生所宣導品,或許在某次的半推半就愛滋病篩檢中,大部分的人都有拿到過以上的東西,除此之外呢?其實篩檢前、後諮詢或許不如實質的宣導品來得吸引人,但其背後的教育意義確是防治愛滋最重要的一環。篩檢只是一種手段,希望從每一次的篩檢諮詢中,可以讓民眾獲得更多關於防治愛滋的觀念,幫助大家更了解該怎麼保護自己,也學著如何保護他人。

一般民眾到衛生所提出做愛滋病篩檢要求,首先要做的是「篩檢前諮詢」,內容包括愛滋病基本常識、評估可能的感染風險、篩檢流程的說明以及篩檢意願的確認。由諮詢中可以獲得愛滋病的正確觀念,其感染途徑及預防之道;風險評估則判斷是否處於空窗期,避免偽陰性的結果發生;流程說明包括了篩檢方式及所需時間;最重要的是提供民眾在篩檢之前說不的權利,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同意才能夠進行抽血檢驗。「篩檢後諮詢」也是不可缺少的,包括告知檢驗結果、建議有感染風險者定期追蹤、結果為陽性者的衛教及後續轉介及針對靜脈藥癮者更提供相關戒毒訊息。

基隆市衛生局長許明倫表示,有感染愛滋風險的民眾務必主動至衛生局及衛生所篩檢,衛生局(所)能提供最完整的愛滋篩檢服務並保障個人的隱私,莫利用捐血篩檢愛滋,捐血篩檢愛滋不僅違法而且還沒辦法獲得相關的諮詢。愛滋的防治需要正確的觀念,從篩檢的經驗中獲得絕對比衛生宣導更詳細、更為貼切。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6608

SongYY說明
本篇為優活健康網節錄自基隆市衛生局新聞稿的報導(新聞稿參見延伸閱讀),文中傳達了篩檢應以衛教為依歸的觀念,相當值得參考與肯定。
2009年11月由露德協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以及同志諮詢熱線共同發起的「呼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討『全民篩檢政策』」聲明中,提出﹕「篩檢前諮詢」是影響受篩者安全性行為模式最有效的衛教機會;篩檢應以衛教為依歸,而非以數量評估成效﹔需尊重篩檢自主權,保障受篩者權益,並應透過「篩檢後諮詢」的重要銜接服務,對結果陽性感染者在第一時間接續提供相關諮詢、陪伴、轉介、照護、法律權益服務。
我們樂見官方、民間單位均推動更細緻的篩檢服務,相信愛滋防治工作能因此更加落實。

Logo延伸閱讀
120409 基隆市衛生局新聞稿:整套的愛滋病篩檢,您可以獲得什麼
http://www.klchb.gov.tw/ch/14-1_other/05_main.aspx?cate_id=262&sn=753
091130 重篩檢 輕衛教 不利愛滋防治:呼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討「全民篩檢政策」
http://www.hotline.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HU1130&Rcg=4303

TAG:愛滋篩檢

2012-03-09

【台灣/女性愛滋防治】120308 鉅亨網:避孕可防愛滋?別陷入三大迷思/聯合報:避孕不等同預防愛滋

SongYY說明:這兩篇報導雖然是在談女性的愛滋防治,但是「單一性對象就不會有風險?」以及「要求伴侶戴套就是不愛對方的表現?」這兩大迷思,卻是不分生理性別、不分性傾向均值得思考的。

避孕可防愛滋?別陷入三大迷思
2012-03-08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為了宣導女性愛滋防治,關心婦女健康狀況,特於下午在西門町捷運6號出口廣場街頭活動,現場發送保險套、玫瑰花和粉紅小卡,並建議民眾應認清「三大迷思」,重視「八大步驟」。

迷思一:女性避孕等同於防愛滋?
台灣婦女時常把「避孕和愛滋預防混為一談」,表示因為有吃過避孕藥、體內已裝置避孕器、或使用體外射精,性行為過程中就無需帶套,卻不知此作法將無法正確保護自己。

迷思二:女性單一性對象就不會有風險?
研究顯示,大多數的亞洲女性認為,若是男女間關係穩定或是有一名固定性伴侶則不需要使用保險套;或認為自身對單一性伴侶忠實,就可以在性行為時不使用保險套。以上想法將可能為女性帶來較高的愛滋感染風險。

迷思三:女性要求伴侶戴套就是不愛自己的表現?(SongYY按:「不愛自己」應是「不愛對方」的筆誤)
女性主動要求對方戴上保險套,在親密關係中似乎會被視為「不信任」的展現,這種不信任感會讓女性在性行為中不敢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讓自己暴露在愛滋感染的高危險中。

提高女性重視自己的健康意識有以下「八大步驟」:

女性在性行為過程中,保險套不但要正確且全程使用。
提升女性對自我的健康意識,了解避孕與性病防治不可混為一談。
提升女性在性行為中的說服技巧,以及對保險套多元種類與材質的正確選擇。
重視婚前和孕前自我健康檢查。
如果在懷孕中發現有愛滋感染狀況,應立即就醫配合預防性投藥,並選擇在38週進行剖腹產。
產後避免哺餵母乳,並於出生後持續配合醫師給予新生兒投藥,即可避免小寶寶受到感染。
已感染愛滋且正在服用愛滋用藥的女性,如果發現自己懷孕時,應提醒醫師避免開立希寧藥物(efavirenz)以避免畸胎的產生。
如果所遇另外一半為感染者且又有傳宗接代的打算,可至醫院尋求「洗精的方式」避免女性與小孩因此感染。

文章出處: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308/KFJ4HX07JYK1M.shtml?c=live


避孕不等同預防愛滋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即時報導

今天是婦女節。紅絲帶基金會提醒,全球愛滋的新增女性感染人數逐年增加,女性感染者可能因母子垂直感染生下無辜的愛滋寶寶。不過,台灣女性預防愛滋仍有迷思,包括時常把避孕和愛滋預防混為一談;或以為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有風險;或擔心要求對方戴套,不是愛的表現。

紅絲帶基金會董事涂醒哲說,近年女性感染者新增人數下降,但從愛滋致死率來看,至今年二月女性死亡率超過四成八,比男性的三成九還高,顯示女性感染者多數發現較晚,恐怕因太輕忽、晚發現,而錯失治療良機。

四十七歲的貝貝在六年前發現入獄的老公有愛滋,當時懷孕的她第一次聽到愛滋非常慌張。所幸檢驗後發現未感染,安心生下孩子,如今跟老公一定全程戴套,兩人也以自己的經驗宣導,懂得保護自己,才能保護孩子免於愛滋感染。

文章出處: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6949417.shtml

【觀點/台大器捐事件】110907莊苹:註記=安全???延伸閱讀
120308 鉅亨網:丈夫染愛滋!孕妻險產下愛滋寶寶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308/KFJ4HX0WREALQ.shtml?c=live
120308 台灣立報:守護婦女 紅絲帶破解愛滋迷思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6123
110925 南洋網:馬來西亞每天10人染愛滋 家庭主婦感染率比性工作者高5倍
http://www.nanyang.com/node/385290?tid=772

TAG:認識愛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