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8

【精選/影評】100418中國時報:張士達 > 周報影評—為巴比祈禱

最新消息:本片中南部已確定放映。4/23~4/28,台中/老虎城,高雄/大遠百(性致勃勃網站編輯)

作者:張士達

人一定要痛失至親,才會領悟到自己以愛之名的壓力,曾經在至親生命中帶來多大的痛苦嗎?《為巴比祈禱》中由雪歌妮薇佛飾演的母親瑪莉,因無法接受兒子的同志性向,反讓兒子在痛苦掙扎中選擇了結生命,母親終於覺悟自己所犯的過錯,從此投身同志運動成為人權鬥士。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一個以太過慘烈的代價所換來的課程,如果一部電影能夠讓世上至少一個家庭免於這樣的悲劇,這部電影的存在意義其實就已足夠。

真人真事改編

《為巴比祈禱》在台灣雖然是在戲院上映,但在美國其實是一部電視電影,也因此在拍攝手法與格局上自然不脫電視電影的雛形,並沒有太高深新穎的電影語言,議題論述與感情訴求也都簡捷直接,這既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好處在於它以普羅大眾都可輕易領會的角度,直接碰觸平凡人性最易感動的情緒神經;遺憾則在於對於這樣一個取材自真實且頗具分量和代表性的故事,並沒有交出一個其實可以跨得更大、看得更遠與挖得更深的視野。

《為巴比祈禱》片中保守母親對於同志兒子堅持無法接受且甚至企圖「治療」的態度,僅管如今在許多都會年輕觀眾看來也許過時且不可思議,但別忘了片中背景是1980年代初,當時,同志影視作品才剛在主流工業中摸索現身,愛滋病才剛出現並讓同志被冠上邪惡墮落的惡名,沒有手機與網路,也沒有如今連許多異性戀也愛一起去玩的同志夜店,同志只能在城市暗巷與陰暗街角的酒吧中尋找彼此。美國看似開放先進,其實除了紐約、洛杉磯等大都會之外,許多地區的民情保守封閉程度絕對超乎大家想像,而且在這個世紀的今天依舊如此。

心理轉折未交代

巴比在世上並非孤立無援,妹妹對他已可逐漸接受,父親的態度雖模稜兩可,卻也不像母親那樣堅決劃清界線,而他到了城市裏開了眼界,談了戀愛交了男友之後,為何還會一時想不開而尋死?這個關鍵的心理轉折在片中其實並未交代清楚。而母親在一輩子根深蒂固的虔誠宗教思考之下,究竟如何在巴比死後打開心房擁抱同志?光是透過與同志教會神父的論辯,以及接觸同志雙親組織,發現也有許多其他人與她走過同樣的路,這些其實並不足以解釋她最後終於挺身為同志運動獻身的心路歷程。而導演羅素梅卡尼幾度穿插巴比被綑綁無法掙脫的超寫實意境,雖僅短短數秒卻仍是畫蛇添足,因為陳腔濫調的意象不但無助於傳達角色複雜心境,只會落入令觀眾看了也難掩尷尬的窘境。

然而在情節刻劃未盡完美的缺憾中,幸好有女主角雪歌妮薇佛的演出來補足了應該打動人心的力量。身高180的她因高大身材與《異形》女英雄深入人心的形象,常得加倍努力在這種平凡脆弱而人性化的角色中突破戲路,那種深刻用心不僅可讓觀眾輕易感受到,也為角色增添誠懇謙卑但更強大的動人力量。她在《為巴比祈禱》前半段固執的性格與態度,固然因劇本原先設定而稍嫌平板,但在遭逢兒子自殺打擊之後,才真正展開了這個角色最重要的生命旅程,也是全片最逼人熱淚的精彩段落。

看清無知與偏見

在性別族群壓迫較不激烈且同志運動並不活躍的台灣,《為巴比祈禱》中80年代同志與親人的痛苦掙扎,或許會讓部分觀眾感覺事不甘己,但片中真正撼動人心的其實並不僅在於同志議題,而在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並尊重與自己不同的生命。當近日政府透過二代健保等政策為已婚伴侶保留利益與特權,並形同將單身者、同居者、同志,與其他因任何原因而主動或被迫選擇不婚生活的人打為二等公民,我們在人權平等的路上,與那個無法接受兒子是同志的母親其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不論是來自國家機器或至親家人,不論是為部分人的利益與便利犧牲其他族群,因無知與偏見或是看似偉大地以愛之名,我們都仍因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而承受著各種不公的待遇。當我們因各自不同的先天後天條件,而在這結構中不斷同時扮演著既得利益者與受迫害者的角色,我們便也同時扮演著《為巴比祈禱》中母親與兒子的角色,因對彼此的不願了解尊重而互相傷害。在感動落淚之餘,那些銀幕人物的痛苦,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

原文刊載於:2010/4/18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41800085,00.html

2010-04-16

【美國/伴侶探視權】100416法新社:歐巴馬下令醫院開放同性戀探病權

(法新社華盛頓15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下令醫院允許同性戀者有探病權,包括非病人家屬的探病者。

歐巴馬給美國衛生福利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這份備忘錄指出,任何接受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與醫療補助(Medicaid)資助老人與貧困者就醫費的醫院,禁止歧視探病權。

目前醫院只讓病患血親或姻親家屬探病,此舉將可讓各種性向與性別的民眾探病。病人也可將醫療自主權授予給同性夥伴,使其有權力做出關於病人醫療的決定。

歐巴馬給衛生部長塞比留斯(Kathleen Sebelius)的備忘錄中寫道:「在美國,每天都有病人無法擁有親屬在旁關心與呵護。特別是身為同性戀的美國民眾,他們無法守在相伴數10年夥伴的病褟前,在對方無自主能力時,成為他們的法律代理人。」

在同性伴侶要求美國政府承認彼此關係之際,歐巴馬此番決定很有可能讓他重回爭議激烈的同性婚姻議題的中心。(譯者:中央社蕭倩芸)

新聞出處:2010/4/16 MSN新聞引用法新社中文新聞
http://news.msn.com.tw/news1668249.aspx

2010-04-15

【精選/電影】100415破報:但唐謨 > 別再將宗教聖歌唱成同志哀歌:《為巴比祈禱》

最新消息:本片中南部已確定放映。4/23~4/28,台中/老虎城,高雄/大遠百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但唐謨

我相信很多人會去看這部電影,應該都先知道了大概的劇情,或者,這類的故事我們已經聽說,或者看過太多太多。片名《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中的「巴比」是個生長在七○年代末的美國加州,一個傳統的基督教家庭的同志少年,但是他的性取向(也就是他自己)卻得不到信仰以及母親的認同,於是他選擇了自殺……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幾乎可以猜到故事會怎麼演,但是在電影的前半段,仍然讓我不由自主地滿肚子火……

這股怒火當然不是因為電影,而是憤怒於基督教徒利用聖經的解讀傷害同性戀者,也就是憤怒雪歌妮薇佛所飾演的同志母親。她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強勢,感覺這個家庭有點「父慈母嚴」,她對於同性戀的認知,完全來自聖經;但是聖經有「明文規定」,同性戀(聖經中只提到男人之間的性,並沒有管到拉子)就是不潔的,就是一種罪,就是被魔鬼誘惑,就該被消滅。她在兒子的牆上貼滿經文,帶著兒子去做心裡治療,非常努力地要「糾正」兒子,她真的非常努力,但是她唯一沒有做的,就是傾聽兒子的聲音,因為她滿腦子都是聖經的聲音,她不願意接受有個同性戀的兒子。

這段母親「糾正」兒子的情節,不只讓我憤怒,更讓我心驚肉跳,因為想到不知道有多少台灣、美國等各地的同志少年們正在經歷同樣的處境,這是公平的嗎?但是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不禁開始納悶,這個同志母親喪失兒子之後該如何面對自己?這麼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會如何面對自己信仰中的「那一塊」?畢竟她絕對不可能放棄信仰啊!於是,在電影的後半段,也就是同志少年巴比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生命之後, 我們看到這位母親在傷痛之中,基於對兒子的愛,漸漸地試圖去了解死去的兒子。

她當然沒有馬上接受兒子的「同性戀」,但是她是個勇敢的女性,她對於試圖了解兒子的努力,就像她在電影前半段試圖「糾正」兒子一樣努力。在電影中,兒子的死去讓他困惑。這時候,我先前的憤怒,已經完全變成了感動的淚水,因為這個時候,電影中所呈現的不再是什麼宗教教義,而是母親對兒子的愛,但是我也相信,她的堅毅、她對兒子的愛、她要了解兒子的努力,也絕對來自她虔誠的信仰。 她帶著猶疑踏出了第一步,走進了兒子曾經去過的同志教會,了解到聖經的解讀並不是她想像的那麼照本宣科,然後她加入了「同志親友團」:PFLAG(Parent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和其他有同志子女的父母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電影的結尾,她胸前掛著巴比的照片,帶著全家走入了同志遊行中的「PLAFG」隊伍當中,驕傲自己有個可愛的同志兒子,此時,我早就淚流滿面了!

這部電影就是這樣子的一個故事,帶著重大的教育意義。沒有錯,這是一部帶有宣導意味的電影,但是對於對同志戀仍然存有偏見的普遍大眾,大家絕對是需要被宣導的。我在想,巴比其實可以選擇離開家庭,跑去舊金山混,然後和家庭徹底決裂;但是他選擇了自殺,卻換來了母親的了解和愛。請問一下,這樣的悲劇,我們還要讓它發生幾次才夠?所以,去看這部電影吧!

原文刊載於:2010/4/15破報
http://pots.tw/node/4776

2010-04-09

【屏東/校園】010409公視晚間新聞:屏科大性別嘉年華 南台灣頭一遭(影音)

台北同志遊行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影響力也傳到南台灣。屏科大今天就邀集南部七所大專院校的同志社團,和性別研究所,舉辦一場性別嘉年華,透過攤位展示和遊戲的方式,號召更多同志勇敢走出來,並且尋求友善支持。這也是南台灣首度由校方聯辦的同志活動。

塗上象徵同志的彩虹,小而美的闖關遊戲,同學玩得很投入,這是以同志和性別平等為號召的戶外活動,但同學都不避諱,大方前來參加。

至今可能都還被人視為禁忌的性別話題,屏科大聯合成大、樹德科技大學等七所南部院校,這麼大方地在戶外舉辦活動,就是要讓性別能被更公開地討論和認識。

現場十幾個攤位,活動規模雖然不大,卻是南台灣首度由校方聯合舉辦的同志活動,同志團體認為是很大的突破,但畢竟校園算是比較安全的環境,目前南部的性別觀念仍算封閉。

同志團體認為,在南部,關懷同志的社會資源與北部相差不多,但較少被提起或使用,因此學校希望從這場活動出發,除了營造友善校園,未來也要把這個概念傳達到社會上。

記者 王介村 陳顯坤 屏東報導

 

新聞來源:2010/4/9公視新聞網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45340

2010-04-08

【菲律賓/同志參選】100408中國時報:菲律賓同性戀政黨獲准參加國會大選

【中廣新聞/劉剛】

菲律賓最高法院今天裁定,允許菲律賓同性戀政黨參加五月舉行的國會大選。

菲律賓同性戀政黨名稱是(出櫃黨),他們希望以弱勢族群參加選舉,爭取一個國會席次,卻被(菲律賓選舉委員會)禁止參加選舉。菲國最高法院今天作出裁決,認為(出櫃黨)符合所有參選條件,可以參加國會大選。

菲律賓國會大選,有將近兩百個弱勢團體參加,爭奪50個保留給政黨的席次。

新聞來源:2010/4/8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0,5255,110104×112010040801765,00.html

2010-04-05

【觀點/跨性別人權】100405蘋果日報論壇:何春蕤 > 個人外貌 不得任意侵犯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何春蕤(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

前年公然扯落立委邱毅假髮的台南扁友會黃姓會長,去年10月已經依妨害自由罪
被判刑5個月,民事部分日前也已宣判,黃姓會長須賠償邱毅新台幣30萬元。

這個判例雖然沒有達到邱毅原來要求的高價賠償,但是台北地方法院的判決書卻
確認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權利:從今以後,維護個人外貌形象,「是憲法保障
的基本權利」。

此案以邱毅的假髮為先例,意義深遠。

第一,原本身體才構成個人的人身範圍,是隱私和自由得以被尊重的主要場域。
但是現在,個人在身體之外、之上所呈現的「外貌形象」,被列入了憲法保障的
基本權利範圍,這意味著個人自我選擇、認同和打造的身體形象,屬於基本人權
,有不被他人侵犯的神聖性。

基本人權應受保障

換句話說,過去跨性別朋友著女裝戴假髮或留長髮,戮力打造個人形象,卻被視
為違背善良風俗,不但被路人側目,也被員警掀除假髮,加以羞辱,連申請身分
證或護照,都被要求相片一定要回歸原生性別的刻板形象。

現在法院認定個人外貌形象的維護「是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從今以後,跨性
別朋友的基本人權應該受到保障了。

再說,過去學校對於校內不符性別規範的女學生曾以抄寫金剛經加以懲罰,限制
陽剛的女同志必須穿著裙裝制服,而不能以短褲長褲運動服行走校園,也強迫認
同自己是女生的男學生只能穿著男生制服。

從今以後,校方應尊重學生維護個人形象的穿著,只要在學校制服選項之內,不
但可以像最近台南女中的短褲抗爭事件一樣鬆動學校的過度管理,就連個人選擇
換穿異性的制服,亦無不可。

改造外型去污名化

過去在溫暖的家庭中不乏侵犯個人形象權的舉動,父母強迫洗去孩子的染髮,雷
射去除其刺青,剝奪其衣著自主權,都是比比可見的舉動。從今以後,父母必須
意識到,孩子對自身外貌形象的維護是基本人權,即使父母也不得任意侵犯。

第二,以邱毅的案例來說,假髮雖然是「假」,卻仍然被認定構成了個人外貌形
象,屬於基本人權保障的範圍。

這也就是說,原生身體及其相關的年齡、性別、體型、外貌特質,及其相應衍生
的各種文化成見,再也不能繼續享有長久以來的道德優越地位,個體也因而得到
正當性戮力超越原生狀態的局限。

依此類推,當代所有改造、提升外型的作為和用品,都不能因為不屬原生身體而
被等同於不誠實或虛榮虛浮,更不能輕易被揭露或羞辱。個人改善外貌、強化信
心的所有作為和用品,都需要被去除各種可能的污名。

過去人們認為人權相關的是人在行動、語言、意見方面的自由,但是此後,多元
呈現自我的方式終於成為人權保障的範圍了。

文章原刊於:2010/4/5蘋果日報論壇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11956/IssueID/20100405

2010-04-01

【國際/電影】100401聯合報:「巴比」愛到死 誰來挺同志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綜合報導】

知名歌手瑞奇馬汀公開自己是同性戀者後,在網站上感謝粉絲支持,還表示出櫃後感覺比過去更強壯,並在家中輕鬆地享受歌迷的祝福。但是回顧同性戀者出櫃的歷史,其實充滿掙扎與血淚,發生在1983年同志青年巴比的自殺事件,就是難獲身邊親友祝福的案例,這則故事也在最近改編成電影「為巴比祈禱」。

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的巴比有關愛他的父母,但母親瑪麗葛菲斯因當時接受的資訊都告訴她同性戀是病態、違反教義,所以在巴比對她坦承性向後,無法接受,甚至想盡辦法要「治療」巴比。直到巴比自殺後,瑪麗葛菲斯才明白什麼是同性戀、了解兒子的無助,於是加入PFLAG(同志家庭聯盟組織)為有相同遭遇的家庭發聲。

巴比與瑪麗葛菲斯的故事後來改編為電影「為巴比祈禱」,並於日前獲得第21屆同志反汙名聯盟媒體最佳影片,且由女主角雪歌妮薇佛出席領獎。瑪麗葛菲斯也在片中現身,希望透過此片,讓更多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千萬不要放棄希望。

.

新聞出處:2010/4/1聯合新聞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510740.shtml

2010-04-01

【國際/名人出櫃】100401中時:粉絲力挺 瑞奇馬汀出櫃如英雄

張士達/綜合報導
拉丁電臀天王瑞奇馬汀公開同志身分,震驚全球娛樂圈。不過時代早已不同,他的出櫃不但沒有引起太多反彈,反而獲得支持,數以千計的粉絲熱情湧入他的臉書與Twitter留言打氣,瑞奇也感動地回應:「我很好!我比過去更堅強!我感受到你們的愛了。」

瑞奇馬丁的出櫃,讓久無新作的他,頓時重回鎂光焦點,在YouTube的歌曲MV被大量點閱並留言。

雖然仍有部分反同志人士冷嘲熱諷,卻有更多粉絲留言力挺偶像,不僅肯定他忠於自我的勇氣,更祝福他從此幸福快樂,一名台灣女粉絲說:「他在我心目中一樣性感。」瑞奇的出櫃也讓他立即搖身成為同志英雄,同志反汙名協會已特別向他勇於出櫃的決定致敬。

新聞來源:2010/4/1中時電子報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00401000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