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7

140506/140510 蘋果日報: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

爽歪歪評論:沒有法律保障,同志成家需要更多家族與社區的支持。而有了法律與社會制度的保障,同志家庭裡的雙親與孩子,是否能走得更安穩?也更有助於社會的安穩?請看見他們,與他們的擔憂和需要。

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 (上集)

【網路中心、姜智承、謝嘉凌╱屏東報導】「我很怕,我們這種關係, 很怕人家會講兩個都是女孩子,怎麼可能會照顧孩子?」「小翠」和「彭哥」是一對魯凱族「原住民女同志」,在一起將近30年,10年前她們受親戚請託幫忙看 顧幼女,兩人一同重返屏東縣霧台山區定居,赤手空拳、一磚一瓦親手整土建屋,想替女兒「巴冷」打造一個安穩的家。


小翠(左)和彭哥在一起已將近30年。翻攝畫面

「我們兩個做每樣事情, 都要顧慮到孩子。」現年53歲的「彭哥」,早在國中階段就與女生交往,父親明知她的性向,仍強迫她嫁人,在兄長的幫助下,彭哥逃婚到平地工作;「小翠」則 是從小就仰慕彭哥,卻被家裡逼婚、嫁到客家庄,由於背負生子壓力,勉強與丈夫發生關係產下一子後,即離家至外地工作。


兩人在部落遵循古禮「義結金蘭」結拜。翻攝畫面

兩人在平地重逢情愫漸長,小翠離婚時彭哥也從旁給予協助,幾經波折,兩人總算穩定下來,後來更在彭哥養母的支持下,遵循魯凱族古禮「義結金蘭」結拜,在部落裡「義結金蘭」就等同於漢族的結婚儀式,從此彭哥和小翠的關係有了正式的名份。


彭哥(右)和小翠扶養親戚的女兒10年。翻攝畫面

兩 人最疼愛的女兒「巴冷」其實是小翠的姪女,10年前小翠的哥哥照顧不來,將女兒託付給小翠,之後不曾聞問,也從未給過小翠一毛錢養育費用。半年後,哥哥更 直接告知小翠,要將女兒送給她和彭哥,很愛孩子的小翠回憶當時說:「我們心想怎麼會有這種好康,(小孩)送我們,我們也開心。」10年光陰荏苒,彭哥和小 翠將巴冷視為己出,念小學的巴冷現在喊她倆「爸爸」「媽媽」,是再貼心不過的女兒。


彭哥(左)細心幫女兒巴冷吹冷食物。姜智承攝

彭 哥說起同志家庭與一般家庭的差別,除了同樣是含辛茹苦育兒外,更多時候同志父母需要克服旁人異樣眼光,「總是會怕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眼光,反正比 一般的父母累。」他表情充滿糾結無奈,彭哥擔心自己的性別及親屬關係,將來恐會讓巴冷面臨一些閒言閒語,心中也擔憂日後巴冷長大,萬一不認他們做父母怎麼 辦?但儘管如此、他仍堅定回答:「我不後悔….」

原文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06/35811349/

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 (下集)


家人擔心巴冷對彭哥的稱呼問題。翻攝畫面

【網 路中心、姜智承、謝嘉凌╱屏東報導】「她的爸爸不是男生,當然會過得比較苦,我是很怕有這種想法。」彭哥表示,擔心性別及親屬關係恐影響女兒,當初支持兩 人共組家庭的養母也說「山上(族人)以前是不贊成,可是我們村莊現在很好,他們有一個家庭養一個孩子,很公開很好。」舉凡部落的慶典或觀光導覽,固定班底 總少不了彭哥一家人。


巴冷不願改口,仍叫彭哥「爸爸」。翻攝畫面

彭哥的小妹與他感情最好,從小她就明白姊姊(彭哥)的性向,也接納她與小翠的伴侶生活方式,她說家人只對彭哥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修正巴冷對彭哥的稱呼,改 用母語稱阿姨或媽媽,不過她們每次跟巴冷講好後,不久巴冷又故態復萌喊彭哥「爸爸」。談起此事彭哥和小翠也說,擔心巴冷在外人面前,會不好意思叫彭哥「爸爸」,曾勸巴冷改口,但巴冷不但不肯還回嘴「我就要叫他爸爸,妳們不要聽就不要聽。」

每當提起巴冷在校表現,彭哥和小翠眼底盡是為人父母的驕傲。現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巴冷,透過學校課程,逐漸了解對男女性別的認知,家人叮嚀彭哥,親 屬之間的關係也應慢慢讓巴冷知道,避免她長大後心理上難以適應。這個難題現正困擾著彭哥:「到時候她國中就要辦身分證了,我現在顧慮的就是,我要怎麼去面 對她,我要怎麼去解釋。」小翠曾試著解釋讓巴冷明白,但巴冷抗拒接受事實,小翠說:「她知道我不是生母,可是她不要承認,人家講她也不承認,說『我是我媽生的』。」


彭哥(右起)與女兒巴冷、伴侶小翠一家人生活十分開心。姜智承攝

不 管未來會面臨甚麼難題,彭哥說:「我們只能盡量把自己做好,把孩子養好,讓人家心服口服,不然怎麼辦?」一家三口互相陪伴依靠,彭哥和小翠都很滿意現況: 「我們也不去跟外面爭,我們的生活這樣就很滿足了,妹妹(巴冷)也長大了,有妹妹陪著我們,我們在老她在長大,看了就開心。」

《感謝同家會引薦報導》

原文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10/35822404/

2014-05-17

140506 大成報:【媽媽的黑心話】徵文揭曉 同志母親勇奪第一/140505 網氏女性電子報:我要愛

爽歪歪評論:母親節應該怎麼過?母親的樣貌又在如何變換?整體社會環境是否給予母親足夠友善的政策與支持?今年高雄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了「媽媽的黑心話」徵文比賽,讓我們看到粉紅溫馨的節慶氣息之外,母親真實的心情與感想。新聞之後附上本次得獎作品原文,一起看見更多樣貌不同的母親與多元家庭。


※圖片轉自工商時報

【媽媽的黑心話】徵文揭曉 同志母親勇奪第一

大成報 (2014-05-05 09:04)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母親節前一週的週末,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舉辦「媽媽的黑心話」徵文頒獎,現場並邀請18年前出版「不再模範的母親」一書的作者蘇芊玲,新移民媽媽阮氏貞、單親媽媽王君薇、高雄在地婦女運動前輩李佳燕、莊雪華等5人分享自己的黑心話,一致地表達母親的辛苦與情緒,希望社會不要再用刻版的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形象來要求女人當一個媽媽,而是看到每一個媽媽的獨特性,破除對新移民或單親媽媽的標籤,讓母親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做自己。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有感於母親節充滿了歌頌母愛的陳腔濫調,這次特別發起一個另類的活動:「媽媽的黑心話」。我們不表揚模範母親,更不徵求小孩感恩母親的文章,而希望從母親的觀點,蒐羅媽媽心中的苦水。本次新知總共收到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的十篇文章,十個媽媽的故事。每位媽媽的身份與處境都不同,有同志媽媽在婚後多年發現自己的性認同,並對孩子出櫃,在文中告訴孩子愛情的重要和愉悅,並且告訴孩子他不希望自己臨死前才告訴孩子「沒有做過OO的遺憾」;聽障媽媽告訴孩子自己是如何辛苦地克服社會的歧 視與大環境的不便,活出自己的人生;有媽媽要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有媽媽因為跟孩子價值觀落差太大,而頻頻發生衝突;有人夾在母親、媳婦、女兒種種角色之間,充滿了矛盾與挫折。每篇文章各有千秋,經過新知理監事幾番商討,最後評選出前三名與佳作。

3日的「母親節黑心論壇」,邀請不同類型的母親,展開一場宛如媽媽版大腸花論壇的「黑心論壇」,現場「大腸聲」不斷,單親媽媽王君薇率先用「靠腰」回應社會認為單親母親不夠成熟與單親孩子成長壓抑的標籤,在大學擔任教授的莊雪華則是坦承當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緊張,回擊社會認為母親必須沉著應對孩子生病的迷思,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則是坦承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看「飛天小女警」的卡通卻 得陪著孩子一起看的往事,面對孩子有抱怨有委屈卻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的困境,蘇芊玲則是鼓勵大家還是不要追求當100分的母親,而且直指出歷經30多年台 灣托育政策沒有太大進步的現實,阮氏貞則說出新移民媽媽同時又要適應台灣環境,又要適應妻子、媳婦、媽媽的角色,多重角色適應的困難與心酸。

經過昨天的論壇,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呼籲大家認真面對以下的現象,包括對母親節的印象是什麼呢?大家都怎麼過母親節的?通常在母親節來臨前幾週,各家媒 體、廣告就會不斷放送感恩母親辛勞的橋段,及歌頌母親的歌曲;學校的美術課會開始叫學生製作禮物送給媽媽,以呼應這個節日;百貨公司更抓緊這個機會主打「愛 媽咪商品」,強調花錢購買某些物品送給媽媽,就能讓媽媽開心,而這些商業行為推波助瀾的同時,社會必須認真思考這些就是媽媽需要的嗎?我們不斷歌頌媽媽的 辛勞,然後呢?是要放任媽媽繼續辛苦下去,自以為每年感謝她一次就夠了;還是要思考「母親」這個角色特別難以勝任的原因,試圖減少母親的辛苦呢?尤其是政 府在托育政策與核電發展對母親的影響是什麼?只要托育政策不改變,政府繼續發展核電,都會讓母親產生不安全感,台灣生育率就不會提升,台灣的母親永遠都會有說不完的黑心話。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505/12354545.html

我要愛

By 洪曉艾 2014/05/05

那天,我在等妹妹送我去醫院急診時,用手機發了幾個簡訊,告訴幾個人,交待一下,也包括她。

Love. Photo by Schipulites

急診處理完後,我將皮包等所有東西都託給妹妹,請她代管。後來她打我的手機,妹妹接到,大概說了我的情形。第二天是星期五,她急急忙忙到醫院看我,晚上說要留下來陪我,我說不要,太辛苦了(那也太明顯了),我已請好看護晚上陪我,請她和姊姊回我住處睡覺,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她來醫院陪我,跟我說了前一晚和姊姊間的一件事,她因為好心,為我著想,多做了一件事,我脫口而出說她幹嘛這麼做?她覺得姊姊好像不高興的樣 子,聽到我又為姊姊講話,十分傷心,當場掉淚。接著跟我爭論她是好心的,這麼做又沒怎樣,還說妹妹對我不夠好,衣服收進來都丟在沙發上,也不幫我收進衣櫥 裏,我說當天她送我來醫院,等弄完都快十二點了,要回我家拿東西、騎摩托車回她家,第二天還要上班……這一下又是我坦護妹妹了,講了好久,扯不清楚,好 累,最後我說了一句:「我是病人耶!妳跟我說這些。」

到了中午,姊姊來接班之前,她走了。姊姊來了之後,我問她前一晚怎麼了?她說了一下經過情形,我問:「妳有不高興嗎?」
「沒有啊!只是錯愕。」她又接著說:「覺得她只想到一件事。」
我跟姊姊說:「我們這樣是多元家庭了,大家要怎麼相處,要花些時間,摸索、研究一下。」像我陪她去看她孩子時,我要抱著什麼樣的心態,說哪些話?都得考慮一下。

她這次以朋友的身分出現在妹妹,還有我兄弟們的面前,我以為大家都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姊姊之前已經跟妹妹說過了,說媽媽是同性戀。我哥弟和他們的 太太們只待了一、二個小時,大家一起說話,或許不知道,我很想跟他們分享我有伴侶的喜悅,請他們不必為我擔心,不用覺得我一個人過挺可憐的,但是又猶豫, 雖然和妳們爸爸分居好幾年了,彼此不聯絡,但還沒離婚,許多話不方便說,免得增加複雜度。

我以前的戀愛人次很少,對男人沒什麼興趣,也沒幻想,有朋友問我:「妳小時候有沒暗戀過男生?」
「沒有。」
「大部份的女生都有。」是嗎?我沒有。

時候到了,就結婚了,接著生孩子,照顧家庭兼工作,忙了二十幾年,我忙著當媽媽、媳婦、女傭,太太呢?我有個疑問:「太太是什麼?她的責任、義務有 哪些?」我想了半天,好像跟媽媽、女傭、照顧者差不多,當了太太還必須兼任情人(前一個角色)嗎?我不知道,沒人提過,他也沒要求,只會叫我做事,這個要 做,那個怎麼沒做。磨擦了很久很久,和他無法再相處,我搬出去,自己生活。然後有個機會,我發現我原來愛女生。

遇到了她,我才知道,我也是會撒嬌的,我可以溫柔,可以媚惑她,願意將自己的身體保養好,取悅她,她會更讓我愉悅,享受當女人的樂趣。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也認為自己不會,做不出來,其實是沒碰到對的人。

她到處試探,發現我身體的敏感處,我也細心體會身體的感覺,慢慢找到彼此愉悅的方式,每次高潮不斷,持續很久。那種高峰經驗讓我對人生有不同的看 法,讓已經枯槁的心重新燃起火花,不,是火炬,不管對自己,或對生活、工作、未來……積極、有希望、有勁的感覺自動出現,不必追求,不必用力,它自然就來 了,那才是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謝謝妳們沒有對我說什麼不好聽的話。當初要告訴姊姊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道德,我這樣可以嗎?對妳們的爸爸不公平?妳們會怎麼看我?還好,妳們都沒說什麼。

妳們還小時,我告訴自己沒有愛情沒關係,我有孩子就好了,當時我的母愛充滿了我整個人,後來才知道那是因為我正逢育兒期的關係,是動物的本能。多年 之後常跟朋友哀怨,在日記上呼喊:「我需要愛情。」只是不知道要怎麼辦?在婚姻中的女人不能去找嗎?離婚的話,要怎麼進行呢?我得割捨掉多少呢?家裏每個 人會失去什麼?這是我人生最大的難題。

分居之後,我覺得好像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還好妳們都長大,可以照顧自己了,雖然還沒結婚,也都建立了自己一個人的家庭,過自己的日子;我和他各有 住處,也不聯絡,離不離婚已經不重要了,現在關於這問題不用去想,時候到了就會知道了,好好過這半百之後的生活比較重要,包括這遲來的愛情,還有性的愉 悅。

妳們長大了真好,謝謝妳們不用我操心,讓我在盡了傳統的各種責任之後,可以過自己的日子,做想做的事情。我不必當傳統的老媽媽,每天在家曬被子、打 掃,將房間準備好,迎接偶而回家的兒女;或每個週末等孩子、孫子回來,買菜、煮菜、打掃,一天過了,兒孫回去了,我又要洗刷、打掃、吃剩菜,等待下一個週 末的到來。還有,我要聲明一下,雖然我不想當那樣的老媽,不過當妳們需要幫忙,或有話要說時,請告訴我,別讓我最後一個知道喔!

我不希望在我快死的時候,躺在床上對妳們(可能還有孫子)說我沒有做過/完成XX的遺憾,我要讓自己每一天都很滿足,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包括因為身 為女人被壓抑下來的個人成就,還有情慾的抒發和滿足,快樂過每一天。我快樂了,家人才會快樂,當我對愛情較有體會時,妳們的親密關係也會跟著改善,相信 嗎?哈哈!

(本文為 2014媽媽的黑心話徵文活動第一名作品,由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授權提供)

原文網址 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p=24781

2014-05-06

140518熱線爽歪歪系列講座:約砲中的愛滋驚豔/經驗

【2014熱線爽歪歪系列講座】

5/18(週日)主題:約砲中的愛滋驚豔/經驗

慾望濃烈的時刻,
有些事想開口卻開不了口,
有些事情不在乎,或許是不想去在乎。
我們都可能跟愛滋擦肩而過。

感染者、非感染者,
原來我們對性的渴望、親密的追求,
也許沒有太多的不同。

讓你聽到感染者與非感染者最真實的經驗呈現。

主持人:玟如
講者:M.S、 B. Cheung
時間:2014年5月18號(日),14:00-16:00
地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捷運古亭站7號出口)

★免費活動,不用報名。坐位有限,請盡早入座。

訊息來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4/5/6

2014-05-05

140513(二)同志能不能生小孩?-人工生殖經驗談

生孩子對很多同志來說,過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台灣,由於人工生殖法只限於「不孕夫妻」之間使用,
就算一對同志伴侶在一起多年,也無法在台灣「合法」生育。
因此,許多人花了大筆的積蓄飛到加拿大、澳洲、美國,
跨越時空、語言等種種困難,經驗尋找精子或代理孕母的艱辛過程,
只為一個微小的心願-擁有自己的孩子。

過去,你/妳可能認為要使用人工生殖來擁有孩子,一定得花上幾百萬,
但現在,在離台灣很近的泰國,也已經有純熟的人工生殖技術,
並且,由於價格較為親民,吸引了許多同志與不孕夫妻前往「做人」。
但之前又有傳出,有台灣人使用泰國的人工生殖技術,在台灣受罰?

到底,去泰國做人工生殖會是怎麼樣的狀況?合法嗎?安全嗎?
報紙跟媒體報導的狀況是真的還是假的?
熱線邀請到在泰國人工生殖中心工作的好朋友Joanna來幫大家一解疑惑!
機會難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唷~~~

講者:Joanna(熱線之友,泰國人工生殖中心任職中)
   經驗人工生殖技術的拉媽(邀請中)
時間:2014年5月13日(二),晚上七點至九點
地點:狐狸野餐(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281巷22號1樓,龍江路錦州街交叉口附近,龍江公園旁)
入場須知:支持性別友善餐廳,請參與的朋友簡單負擔店內基本低消囉!

2014-05-05

140517【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同志、五月十七日 出櫃反恐同】行動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為紀念這個極富意義的日子,並喚醒人們關注因同性戀恐懼、跨性別恐懼,而加諸在同志社群(LGBT)身上的各種歧視、暴力行為,及具有偏見、排除效應的國家政策與法律,國際同志人權組織號召世界各國將每年的5月17日,訂為「國際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今年的國際反恐同日前夕,回顧這幾年來台灣的同志權益,正遭遇重大反挫與阻礙:

2011年,「真愛聯盟」透過抹黑與誣衊手法,強力阻擋同志教育納入即將於國中小實施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綱與教師參考手冊。
2013年,由伴侶盟研擬三年,並獲得超過15萬人連署支持的多元成家三法,在送入立法院之際遭遇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強力阻撓,甚至號召上萬民眾上街反對,其間恐同、恐跨、恐性言論甚囂塵上,至今反對者仍堅稱「反同志」為其言論自由的一部份。
2014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的第六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新聘委員之中,竟出現多次公開發表歧視同志言論的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曾品傑教授與「真愛聯盟」的成員丁雪茵教授。經民間團體抗議,教育部仍堅稱兩位只是對性別平等抱持「不同觀點」,而非缺乏「性別平等意識」。

這段時間,同志平權組織工作者在與保守宗教人士、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政治人物溝通的過程中,經常聽見「同志只是少數」、「我不認識同志」等話語,可見「同志」對這些當權者而言是沒有臉、沒有形象、彷彿只剩下「統計數字」的一群人。這凸顯了台灣的同志權益,除了透過同志社群集結而成的民間團體、公開遊行集會去爭取,更需要透過每位同志在日常生活中的努力,透過一己之力影響身旁的親朋好友,改變生活環境。

今年的國際反恐同日,我們要號召願意公開出櫃的同志,透過集體的力量讓台灣社會知道,三百六十五行之中,各行各業都有同志的存在!身為同志的我們與異性戀一樣在社會上貢獻自身所長,但卻無法享有和異性戀一樣的平等權利。台灣政府請不要再漠視同志社群的人權議題,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希望有一天,台灣社會不再有同性戀恐懼、跨性別恐懼的存在,每一位同志都能擁有平等的權利與生活保障!

  • 發起單位: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熊學會、校園同志甦醒日
  • 活動時間:2014/05/17(六)13:00集合、14:00集體合照、15:00活動結束
  • 活動地點:國父紀念館側門前大階梯(面對光復南路那側)
  • 活動內容:
  1. 集體合照:邀請參與本行動的同志,手舉「我是(職業) 我是(性身分)」標語,例如:「我是老師 我是同志」、「我是銀行櫃員 我是雙性戀」、「我是餐廳老闆 我是跨性別」、「我是學生 我是同性戀」、「我是工程師 我是陰陽人」等,集體手舉標語合照。也歡迎參與本行動的同志,身穿代表自身職業別的服裝前來響應。 (標語牌由發起單位準備)
  2. 個別拍照:邀請參與本行動的同志,依個人意願,手舉上述標語個別拍照,預計將所有的個別拍照,集結成一張大型的創作照片,供前來採訪的記者媒體,與主辦單位在從事社會倡議、社會教育的目的上公開使用。
  • 本活動需要報名,以利主辦單位掌握人數,請前往報名網址

2014-05-03

140423 香港蘋果日報:周一嶽:跨性別婚權非同性婚姻/140422 香港新浪:周一嶽冀先處理性別認同程序

周一嶽:跨性別婚權非同性婚姻

【本報訊】根據政府的方案,跨性別人士要成婚,只有永久絕育一途。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強調,讓拒絕高危手術者得到婚權,並非推動同性婚姻,社會人士不應混淆。他亦不同意此安排會導致「露體」及「偷窺」罪案湧現,「入洗手間唔係人人都去睇吓其他人性器官,個個去廁所都係解決自己嘅問題㗎啦。」

應研Gender X可能性

周一嶽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跨性別人士有一定比例唔想接受手術,專家話大約有六至七成,如果呢個權利(婚權)只可以畀到30到40%做晒手術嘅人,其他人 冇呢個權利,係冇意思。」政府把接受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要求寫進法例中,等同要求跨性別人士絕育,違反國際人權標準,「用聯合國人權嘅眼光嚟睇,係太過壓 迫性、侮辱性,好多國家都漸漸唔容許硬性規定做手術」。

周一嶽指,當局的建議只符合了終院的其中一項要求,讓與W小姐有相同情況的人士有權結婚,但法院提到處理性別認同的程序和性別承認法的具體安排,仍有待律政司領導的小組研究,「至少兩、三年之後先有性別承認法,呢段時間容易被人(法律上)挑戰」。

他舉例,在外國轉換性別身份的人士,未必完成了所有手術,來港後使用醫療、銀行服務等,均可能遇到問題,若當局不容許他們以證件上的性別結婚,可能引發訴訟,「而且咁樣做亦都畀人一個錯覺,以為政府對於性別承認法已經有一個判斷」。

本 身是骨科醫生的周一嶽,多年前曾主管公立醫院性別認同障礙人士小組。他指,跨性別人士對於身體的要求程度不同,「有啲人可能化咗妝、髮型改變已經得,有啲 人更有決心,用荷爾蒙或者手術割除性器官……有個所謂光譜,我哋尊重每個人嘅選擇」。他指性別重置手術有一定風險,「唔係100%成功,可能會有併發 症」。當局亦應一併研究Gender X(第三性)的可能性,令不肯定自己情況的人士有出路。

有意見指不加入手術要求會令社會混亂,他並不同意,「入洗手間唔係人人都去睇吓其他人性器官,個個去廁所都係解決自己嘅問題,唔需要咁恐慌」。真正的跨性別人士擔心身份曝光,絕不會刻意展露原生的性器官。

周一嶽相信透過改善公共設施,如提供獨立廁格或中性洗手間等,既保障私隱,亦可方便所有人。

平機會至今接7歧視投訴

他不認為當局今次處理婚姻條例的目的是討論同性婚姻,「法庭講緊嘅係改變為其認同嘅性別身份,即係其實都係男女婚姻,話會引致同性婚姻嘅講法唔正確」。

他尊重宗教人士的看法,「我知天主教會係認為唔應該做變性手術,出世嗰個性別就係你嗰個性別,你做咗性別認同後(轉性別),結婚就會變咗同性婚姻」。但這概念,在法律和醫學上均不正確,平機會創立至今,共接到七名跨性別人士就歧視情況作投訴,但目前的反歧視條例不包括婚姻。周一嶽認為現時以殘疾歧視條例來處理跨性別人士個案並不理想,一條全新,包含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士的歧視條例將更為合適。

原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423/18697831

周一嶽冀先處理性別認同程序

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認為,政府應該先處理好性別認同程序,再檢討婚姻條例,又指如果中港矛盾問題未見惡化,政府未必需要立法規管。上任超過一年的周一嶽,總 結過去處理反歧視工作大致順利,未來會集中就修訂四條反歧視條例進行諮詢。他說,最近社會增加關注本港與內地的矛盾,過去數星期針對內地旅客的歧視行為有 所減少。周一嶽指出,若社會趨勢出現較多針對內地旅客的歧視行為,他認為應該立法,但如果情況未再惡化,則未必需要立例應付。另外,政府建議修訂婚姻條例,容許已經完成完整變性手術的人士可以註冊結婚,周一嶽預計,草案好大機會可以獲得立法會通過,但他認為當局應該先處理好性別認同程序問題,才檢討婚姻條例。他說,手術涉及強逼絕育,認為是有違國際人權公約,做法簡單和倉卒。他認為應先推出跨性別認同法,統一界定跨性別人士,才修改婚姻條例。周一嶽又表 示,會在今年第三季就四條反歧視條例作三個月公眾諮詢,之後再將報告遞交予政府。

原文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422/-101-3244664/1.html

2014-05-03

140501 中時電子報:艾倫佩姬出櫃後:還是怕人知

艾倫佩姬出櫃後:還是怕人知

艾倫佩姬以襯衫搭領帶的帥氣中性打扮出席上月中舉行的MTV電影獎。(法新社)

在今年情人節以一席發人深省演講公開出櫃的加拿大女星艾倫佩姬,日前在《Flare》雜誌上首次談論出櫃前後的心路歷程,她說為出櫃的8分鐘演講準 備多時,選在同志議題研討會上公布是為了能啟發年輕同志,但其實還有一個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但對她來說卻遙不可及的微小私心願望:「我想要能自由地去愛 人,想在街上牽女友的手。」

已熬過性向困擾

 「我現在還是會害怕別人知道我是同志。」艾倫雖然19歲就已對父母坦承喜歡女生,但8年後的現在她仍在摸索自我認同,雖然以為已經熬過對性向的困擾、對同志身分感到羞恥的階段,「但其實我還是會這樣想,只是不自覺而已。」

 「過去我在同志身邊感覺很不自在,對沒有以真面目示人感到自責」,但出櫃後她終於能夠做真正的自己,一大好處是她可以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多年來她 都必須臣服於「好萊塢標準」的壓力,只能穿洋裝走紅毯,但現在完全解放,今年奧斯卡派對她就率性地穿中性西裝出席,對於終於可以不必在意他人批判的眼光, 她說:「我感覺既開心又有自信,心境差別真的非常大。」

感受空前創造力

 艾倫說她很訝異出櫃後受到圈內、圈外強烈的鼓勵與支持,「我以為會受到更多憎恨的指責,這代表了世界正在改變」。她將在5月21上映的《X戰警: 未來昔日》中再次飾演「幻影貓」,但她希望能開始嘗試製作、寫作,目標是成為導演,現在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創造力,「我相信這都是因為我卸下了許多一直背 負的重擔。」

★2014爽歪歪網站讀者問卷調查~~請您撥出2分鐘幫我們填寫!!★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SF5ep_-pYM0ZqzxU6cIHdAMQCSweJXarvLS326igrbI/viewform

2014-05-03

140501 淡藍:北愛爾蘭議會再次否決同性婚姻法案

淡藍網5月1日綜合訊:英格蘭和威爾士已經立法承認同性婚姻,蘇格蘭也將於不久後允許同性伴侶結婚,但類似的法案卻於4月29日被北愛爾蘭議會再次 否決。當天英國《衛報》通訊員亨利·麥克唐納德(Henry McDonald)發表文章,闡述婚姻平等法案在北愛爾蘭引起的爭議。

  衛報:阻擋北愛爾蘭同性婚姻法案將面臨法律挑戰

  國際特赦組織警告北愛爾蘭議會,否決同性婚姻平等法案的決定會面臨法律挑戰。新芬黨(Sinn Féin)提交的北愛爾蘭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以51票反對和43票贊成被否決,這是過去18個月裡位於斯托蒙特的北愛爾蘭政府第三次拒絕同性婚姻合法化。 人權組織譴責投票中運用否決權的議員「如同近代版克努特國王,妄圖阻擋平等浪潮」。國際特赦組織在北愛爾蘭的項目主管帕特里克·科利根(Patrick Corrigan)說:「國家不應該基於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對結婚和成家的權利有所歧視。」

  「這項義務在國際法中有明確規定,這意味著北愛爾蘭的同性伴侶應該享有婚姻權利,就像現在的英格蘭、威爾士以及不久之後的蘇格蘭。」

  科利根說,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用所謂的請願書來阻止新芬黨為北愛爾蘭帶來與英國其他地區保持一致的同性婚姻平等權利,對此有必要採取法律行動。他說:「政客們仍在阻礙平 等,北愛爾蘭的同性伴侶將無法避免地在結婚、成家和醫療探視等方面遭到法律的不公平對待。」根據北愛爾蘭議會規則,只要有一個社區的代表們拒絕支持,新法 案就不能被通過,以確保任何法律都不會強加於不讚成它的民眾身上。在這次投票前,天主教會寫信給每一位議會成員,遊說他們否決法案。

  北愛爾蘭天主教會的主教們在信中說:「我們今天寫信給你,是因為擔心婚姻平等法案會動搖公眾利益的重要基礎。我們這樣說不僅是出於宗教信仰,也因為事關人類理性。不管一個人是否篤信宗教,都能從經驗中得知,基於一男一女婚姻的家庭對兒童來說是最好、最理想的,這是公眾利益不可替代的獨特基礎。因 此,它應該被這個國家特別重視和推廣。」

  「婚姻平等法案倡議者在議會投票前對家長、子女和社會說,國家不應該也不會鼓吹任何標準化或理想化的撫養孩子的家庭環境,這意味著孩子與父母之 間的生物紐帶對兒童或社會來說沒有內在價值。但教宗方濟各日前說,『我們必須重申兒童有權利在一父一母組成的能為孩子的發育和情感成熟創造合適環境的家庭中成長』。」

  這些信件的起草人是紅衣主教肖恩·佈雷迪(Sean Brady),他是愛爾蘭天主教徒的領袖,也是性虐待醜聞中被強烈譴責的人物。早在1975年,身為一名牧師的佈雷迪記錄了戀童癖神父布倫丹·史密斯 (Brendan Smyth)等愛爾蘭天主教神職人員與年輕受害者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並脅迫這些年輕人保持沉默。佈雷迪從未透露過這些備受譴責的事情,直到兩年前被都柏林 的報刊曝光。而這次提交給議會的法案已經允許宗教機構自由決定是否為同性婚姻證婚。這是第三次試圖說服議會成員在北愛爾蘭支持同性婚姻。一年前,他們以 53票反對和42票贊成否決了類似提案。

原文網址 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6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