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香港/愛滋調查】131209 AM730:因信任而不戴安全套 男性預防愛滋存謬誤/新報:近半直男從未測愛滋

因信任而不戴安全套 男性預防愛滋存謬誤
2013年12月09日 AM730

衛生防護中心早前公布,今年第三季共接獲153宗感染愛滋病病毒個案,當中逾八成為男性,不過本港男性在預防愛滋病毒仍存有誤解,如只要信任性伴侶便毋須戴安全套、甚至以為體外射精便不會受感染等,增加感染風險。有團體呼籲安全性行為,以及鼓勵大眾積極進行愛滋病毒快速測試,及早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關懷愛滋」於去年訪問了2,156名年齡介乎20至49歲的男士,結果發現近一半受訪者表示自己從未接受過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當中逾兩成人更對性行為風險存有謬誤,認為「成日去玩唔戴套」才是染上性病的高危一族,亦有人會因為「信任」性伴侶而不戴安全套。該團體項目總監張曉華(圖)指,愛滋病病毒會透過血液、精液與陰道分泌物三種體液傳染,只要有性行為均有風險患病,建議如果擔心自己患病或有懷疑,應盡早接受測試。

是次調查主要針對曾有異性性行為的男士,張曉華續稱,不少男士會因應性伴侶的個人背景而決定會否戴安全套,如果對方是朋友而非性工作者,戒心會更低,有固定性伴侶則更少人會戴安全套。然而她指正,如果不知道對方是否患有性病,只要有性行為便有機會被傳染,當中以「無套肛交/陰道交」的風險最高。她呼籲大眾應認識不同性行為潛在的愛滋病或性病傳染風險,由於引發愛滋病的HIV病毒有空窗期,故最理想是定期進行病毒抗體測試。「關懷愛滋」於今日起至15日,免費為公眾進行愛滋病毒抗體快速測試,詳情請電:2394 6677。

新聞出處: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85340

 


調查發現,逾兩成從末驗過愛滋的受訪男性錯誤評估性行為風險,包括以為「成日去玩唔戴套」才算風險高,性行為中途才帶套、「外射」風險低,以及與信任的性伴侶發生性行為可不帶安全套等。
近半直男從未測愛滋
2013年12月09日 新報訊

一項針對愛滋病測試覆蓋率的調查發現,受訪男士近半未接受過愛滋病毒抗毒測試,當中兩成人更曾錯誤評估性行為風險,包括不知道未用安全套進行陰道交及肛交已有高感染風險,及誤認為在性交中途戴套感染機會較低等。

兩成人錯估風險
支援病人組織「關懷愛滋」在去年5月至今年11月,在其油麻地健康中心及流動測試場訪2,156名男性,俱為異性戀者,以了解愛滋病測試覆蓋率。結果發現受訪者中近半未接受過愛滋病病毒抗毒測試,當中兩成人更曾錯誤評估性行為風險,包括不知道未用安全套進行陰道交及肛交已有高感染風險,及誤認為在性交中途戴套感染機會較低等。調查又發現,錯誤評估性行為風險的男性中,近半人表示如染病最擔心健康及治療方面的問題。

明日起辦測試周
「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表示,巿民與其擔心受感染,倒不如定期進行測試及使用安全套,才能保障健康。她重申,愛滋病病毒主要透過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3種體液傳染,只要在任何一次性交時有直接的體液接觸,就有機會受到感染,與性行為次數多少、體液接觸時間長短,以及跟對方的熟悉和信任完全無關。

她又指,將在明日起一連7日舉行「關懷愛滋測試周」,為巿民免費提供愛滋病快速測試服務,相關資料會保密處理。

新聞出處: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308437

2013-12-07

【國際/悼念曼德拉】131209 台灣立報:悼曼德拉,一位真正關懷愛滋的政治行動家/1207 BBC中文網:曼德拉,全球「抗愛滋戰」的核心人物

悼曼德拉,一位真正關懷愛滋的政治行動家
2013-12-09 台灣立報 感染者教我的事專欄 ◎林宜慧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今年12月5日因病辭世,舉世同哀。

對於曼德拉先生曾經投入,或有所貢獻的領域與議題之深之廣,當你閱覽越多的報導資料,你就會越加的感到驚奇與讚嘆。

不只最廣為人知的,他在南非國內反種族隔離的努力,以及在經歷白人政權對他長達27年的監禁,與對家人的迫害後,他選擇寬恕與和解,邀請白人政權領袖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作為他擔任總統時的副手,以最高程度的和平完成歷史性的政權轉移,促成種族平等目標;還有,台灣媒體較少提及的,關於他以自身的經歷與號召力,在全世界各地致力宣導愛滋預防與尊重接納。

1994年他當選南非總統時,愛滋問題正開始引燃小小火苗,但尚未獲得他的關注。隨著問題急遽嚴重,1999年甫卸任總統職位的他,開始投入愛滋工作,透過各種各樣的管道與方式,喚醒南非與全球各地對愛滋的關心。

當時的南非總統姆貝基(Thabo Mbeki),這位與他同一政黨的總統職務繼任者,曾公開表示,他沒有見過任何一位因愛滋而過世的人,也不認識任何一位愛滋感染者。他所任命的衛生部長則表示,南非的草藥可以治癒愛滋云云。

眼見南非的愛滋問題越發嚴重,曼德拉公開反對南非政治高層對愛滋的忽視與錯誤認知,2000年世界愛滋日,他發表談話,呼籲南非正視愛滋問題。

南非之外,他奔走全球各地,公開與年輕人談論安全性行為,鼓勵人們面對愛滋,不要逃避,不要歧視。

2003年,他發起「46664抗愛滋募捐運動」,「46664」是他遭監禁期間的囚衣號碼。流行音樂界對這個運動大力支持,享有盛名的歌手們,如U2、碧昂絲、可兒家族等紛紛參與演出。當時已經高齡85歲的曼德拉,拄著拐杖上台發言,他致詞時提到,對抗愛滋的急迫性不亞於反種族隔離的重要性。

「46664演唱會」之後連續舉辦5年,演場會地點曾經遠達挪威。

2005年,他的二兒子因愛滋相關病症離世,在媒體面前,他據實以告這個令人哀傷的消息,打破南非的愛滋禁忌。他沉痛的呼籲,人們應該把愛滋視為一般疾病去談論它,給予感染者接納與尊重。

這種態度的轉變非常重要,它的影響力遍及全球。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負責人西迪貝(Michel Sidibe)在紀念曼德拉的公開聲明中表示,曼德拉是位把對抗愛滋問題作為首要任務的政治家,運用自己的國際聲望和影響力,說服國際領袖們採取積極行動來對抗愛滋,奠定現今愛滋防治的關鍵。

曼德拉先生,他不只是種族平等運動者,不只關懷兒童問題與國際武力侵犯問題,他同時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愛滋人權運動者,謹以此文敬悼之。

(作者為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5854

 

 

 

曼德拉:全球「抗愛滋戰」的核心人物
2013年12月7日 BBC中文網 編譯:郱書,責編:蘇平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對抗擊愛滋病蔓延的態度前後有一個重大轉變:從最初的輕敵變成抗愛滋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有效推動者。

1990年2月曼德拉剛出獄時,愛滋病和愛滋病毒在南非尚未成為一大公害,圍繞愛滋病毒和愛滋病蔓延的諸多問題並未進入他的關注視線。

四年後,他當選南非總統,愛滋病的蔓延已經對南非和其他許多國家構成重大威脅,而他和當時許多國家領導人一樣,對問題的嚴重程度並不十分清楚。

因此,他當時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來幫助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

當時困擾非國大(ANC)的問題是關於愛滋病的病因、感染途徑和治療方式的辯論仍無結論。

包括後來接替曼德拉任南非總統的姆貝基等重要人物當時就曾公開質疑愛滋病究竟是否由HIV導致。

奔走呼籲
1999年,曼德拉卸任總統後,開始為加強HIV/Aids的研究、開展安全性行為教育和提高愛滋病醫治水平而奔走、呼籲。

即便如此,當時愛滋病在南非還是一個不宜公開談論的話題。

聯合國數據顯示,南非成年人感染愛滋病毒的比例從1990年的不到1%升到2012年的17.9%。

南非的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患者的人數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2012年,610萬南非公民是HIV攜帶者,其中包括41萬0-14歲少兒。南非的人口總數是5100萬。

導致愛滋病如此大規模蔓延的原因有多種,包括貧困、經濟移民、女性社會地位低下,以及不安全性行為等。

專家們認為,愛滋病不但荼毒生靈,對南非的經濟增長也造成重創。

總統任期內把愛滋問題擱置一邊的曼德拉卸任後開始致力於抗擊愛滋。

46664
2000年世界愛滋日,他鄭重警告國人,愛滋病給南非帶來了無比巨大的災難。

他把愛滋病比作無聲、無形的敵人,正在侵蝕南非社會的肌體。

當時,南非政府對是否為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提供抗病毒藥物資助態度猶豫不決。

時任總統姆貝基有一次對美國記者表示,他自己從未遇到死於愛滋病的人,也沒見過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此言招致許多人的憤怒抨擊。

姆貝基政府的一名部長曾建議愛滋病毒感染者吃大蒜和田菜根就能痊癒。

2003年11月,曼德拉和他創辦的納爾遜·曼德拉基金會發起一項名為46664的抗HIV/Aids募捐運動。這個數字是他在監獄的囚犯編號。

曼德拉把抗愛滋蔓延的緊迫性與反種族隔離的重要性相提並論。

國際演藝界諸多明星也加入了他發起的抗愛滋運動,南非開普敦2003年舉辦的那場群星璀璨的主題義演音樂會全球電視觀眾達20億人。

曼德拉發起抗艾滋運動

 

喪子之痛
這場運動籌得的善款被用來資助相關的研究項目,並為南非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患者提供實際幫助。

2005年,曼德拉向全世界宣佈,他的兒子馬卡托死於愛滋病,打破南非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的一大禁忌。

他敦促人們,像談論其他疾病一樣對待愛滋病。

這種態度的轉變非常重要,聯合國負責愛滋病防治事務的官員西迪貝說。

他認為,正是由於曼德拉的大力推動,南非在愛滋病防治方面目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正向「無愛滋病的一代」目標靠攏。

曼德拉生前在非洲和世界抗愛滋運動中也扮演了核心角色。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負責人西迪貝(Michel Sidibe)說,曼德拉是個把抗擊愛滋病作為首要任務的政治家,運用自己的國際聲望和影響說服國際領袖們採取果敢行動抗擊愛滋,對現代化的愛滋病防治基礎的奠定起到關鍵作用。

他認為,曼德拉為世界抗愛滋運動做出的貢獻將惠澤子孫後代。

新聞出處: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12/131207_world_outlook_mandela_aids.shtml

2013-12-06

【比利時/同志與捐血】131206 中央社:比利時研議 開放同性戀捐血

比利時研議 開放同性戀捐血
1021206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布魯塞爾6日專電

比利時目前不允許同性戀者捐血,但當局近期正蒐集資料,研議重新檢視這項限制。

比利時「晚訊報」(Le Soir)報導提及,1名捍衛同性戀者權益組織的主席,曾在捐血時於表格裡填寫自己是異性戀。報導未詳述這名捐血者是否為同性戀者,但現行規定禁止同性戀者捐血,此事引起論戰。

比利時參議員法斯特薩鋒(Yoeri Vastersavendts)昨天表達支持一對一同性戀伴侶可捐血的規定,並主張他們必須在穩定關係中至少交往1年。

他提到,有些國家開放同性戀者捐血,也採用這種做法。

比利時健康部部長翁克林(Laurette Onkelinx)說,聯邦藥品局將於18日提出1份蒐集全國輸血機關資料的報告,她要求1組專家以這份報告及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的決議為基礎,針對修改規定的可能性擬定建議。

比利時紅十字會等組織目前不允許同性戀者捐血。

新聞出處: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12060456-1.aspx

SongYY補充
新聞中提到的歐洲理事會決議(立場上相對保守),以及比利時晚訊報原文,請參見延伸閱讀連結。限制男同志捐血真的合理嗎?目前各國的狀況又如何?爽歪歪網站過去對於男同志捐血議題一直有關注,相關的新聞也請參閱延伸連結。

延伸閱讀
歐洲議會決議文 Resolution CM/Res(2013)3  on sexual behaviours of blood donor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ransfusion safety
https://wcd.coe.int/ViewDoc.jsp?Ref=CM%2FRes%282013%293&Language=lanEnglish&Ver=original&BackColorInternet=DBDCF2&BackColorIntranet=FDC864&BackColorLogged=FDC864
比利時晚訊報原文報導
http://www.lesoir.be/374419/article/actualite/belgique/2013-12-05/dons-sang-l-exclusion-des-homosexuels-pourrait-bientot-etre-levee
爽歪歪網站 「男同志捐血議題」相關新聞報導
https://gplus.org.tw/action_2.asp?searchdata=TAG%3A+%A6P%A7%D3%AE%BD%A6%E5&searchsubmit=%B7j%B4M

2013-12-05

【台灣/愛滋抗藥性】131125 聯合晚報:愛滋抗藥性 突增一倍/131205 聯合報:耐藥性愛滋 國內首見群聚感染

愛滋抗藥性 突增一倍
2013.11.25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內愛滋病毒抗病毒比率年增一倍!台大醫院研究顯示,去年台灣地區愛滋感染者抗藥性為8%,但今年卻突然增加至16%,足足一倍之多,醫師認為,這與疾病管制署更改愛滋用藥規範,以及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台灣愛滋病學會林錫勳指出,疾管署從去年開始,將非核苷反轉錄酶抑制劑列為愛滋感染者的第一線用藥,由於此藥容易產生抗藥性,如患者又不規律服藥,就容易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另一個導致愛滋病毒抗藥性個案倍增的原因則是無套性行為。

林錫勳解釋,抗藥性可分為兩種,除了感染後沒好好吃藥,如與體內帶有抗藥性愛滋病病毒者發生危險性行為,就可能成為治療較為棘手的抗藥性患者。

林錫勳建議,感染者在用藥之前應該接受抽血檢查,看看自己體內愛滋病毒對於哪些藥物已經具有抗藥性,以便作為醫師投藥的重要依據,「吃對藥,才能有效治療!」

愛滋感染者伴侶Vincent在記者會自嘲說,絕大部分人對於愛滋都有莫名恐懼,連他也不例外。一次兩人在餐廳用餐,另一半突然喝了一口他的咖啡,當時第一個念頭居然是這樣會不會被傳染。

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舒倖表示,一般人跟感染者交談、共用杯子喝飲料、使用廁所等行為並沒有感染疑慮;反而是對感染者的偏見,可能帶來壓力。

新聞出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18356.shtml

SongYY補充說明
關於這篇報導中提到的,疾管署更改用藥規範一事,另一則NOWnews的報導中有更詳細的說明,引述於下

『為節省經費,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義大醫院感染科主任林錫勳說,疾管署去年開始新推「用藥組合」,價廉處方優先,把非核苷酸反轉錄酶抑制劑作為治療愛滋的第一線用藥,但這類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臨床已經看到局部的抗藥性越來越多。

以台大日前發表在國際愛滋病研討會上的最新研究為例,林錫勳指出,去年的愛滋病毒抗藥性比率僅8%,今年調查已經攀升到16%,足足成長1倍;除了用藥來的抗藥性外,還有不少是因為不安全性行為,明知感染,仍未全程使用保險套,直接傳染抗藥性病毒。

林錫勳表示,價廉處方優先,雖然短期可看到節省藥費成效,但長遠來看,愛滋治療藥費以及相關副作用、併發症,所造成的醫療成本反而持續升高,他建議,愛滋治療應回歸健保,建立兼顧財政及醫療品質的治療指引才好。』

而在同一篇報導中,也提到疾管署對此的回應,亦引述於下︰

『疾管署則回應,確因財務問題,才改變用藥準則,但仍可以申請第二線用藥,且去年全國抗藥性約6.7%,研究所指的16%數字,應是單一醫院的個案,甚至是由一人傳多人,全國觀察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特別明顯上升趨勢,會持續監測。』

但是除了台大醫院的研究之外,12月5日聯合報亦刊載了成大對於愛滋抗藥性的研究數字 (新聞轉貼於下),也同樣討論到用藥規範的部份,足見相關問題值得更加重視。

耐藥性愛滋 國內首見群聚感染
2013.12.05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成大出現國內首見的愛滋病耐藥性病毒群聚感染現象,感染比率高達兩成,也就是5個新增患者中就有1個是耐藥性患者,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以「震驚」形容,擔心未來患者會無藥可治。疾管署獲悉上述狀況,期待以個案管理的方式加強防堵。

成大近期將新增病例檢體送往台大分析,發現群聚現象,其中有1名40多歲的男同志愛滋帶原者,以安非他命等方式誘使年輕同志與他發生性行為,進而感染給對方,已確定有4名少年染上耐藥性愛滋病毒,此外還有5名患者也有耐藥性,還在了解感染來源中。

成大護理系教授柯乃熒表示,過去耐藥性病例大多是感染愛滋多年後,因服藥的順從性不佳,成為耐藥性患者。但這批病例卻是一得病就是耐藥性病毒感染,這種是一個警訊,未來耐藥性病例可能會大幅增加。

柯乃熒表示,雖然疾管署監測國內愛滋病耐藥性病例比率為9%,但實際上可能不只於此,目前台大的研究全台約為16%,而成大最高為20%,由於同志活動範圍有地域性,南部其他醫院的抗藥比率應該也都不低。

她表示,國內防疫醫學界認為,比例偏高的原因可能與國內的愛滋用藥政策有關,國內因預算不夠,從兩年前開始讓患者集中使用較便宜的藥物,極可能拉高耐藥性比率。

此外,同志使用安非他命的比率,從2010年的2%,今年已增加到9%,在使用安非他命後容易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也是造成耐藥性愛滋病毒擴散原因。

王任賢則表示,目前每年花在治療愛滋患者身上的經費達25億元,且病例每年以3成比率不斷增加,是政府沉重負擔。

王任賢說,不反對使用便宜藥物,但應有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個案管控。

他表示,愛滋耐藥病毒患者的增加是全球重視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多次呼籲各國重視,耐藥患者增加不僅會增加治療成本,也會使患者病情難以控制,甚至無藥可醫。
新聞出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39983.shtml

2013-11-30

120205 世界新聞網:雞尾酒療法發明人:加國愛滋患者 應不須向性伴侶透露染病/SongYY說明

一位在愛滋病防治研究上享有盛名的卑詩省醫師表示,加國法律不應強迫愛滋病患者向性伴侶透露自身病況。

卑詩愛滋病研究中心(BC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HIV/AIDS)主任孟唐納(Julio Montaner)表示,現有的治療方法已可讓性接觸傳染愛滋病的風險降到極低,即使不帶保險套。

孟唐納表示,科學研究並不認為,愛滋患者只要病毒數量已低到偵測不到地步,或從事安全性行為,或者兩者兼具情況下,還會對任何人造成風險。

孟唐納是1996年問世的「雞尾酒治療法」的主要研究主持人,這種療法現已成為全球愛滋病治療的標準療法之一。

他在最新一期加拿大醫學期刊中與另兩位專家共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愛滋患者使用HAART療法(高活性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即雞尾酒療法的正式名稱)後,可把傳染機率下降96%。文中主張,加國應接受科學證據,承認HAART療法可阻絕愛滋病傳染風險,停止對愛滋病患者未透過自身染病的行為提出刑事控訴。

孟唐納也指出,這類起訴案件在加國正持續增加中,而且件數也領先全球其他國家。事實上,檢察官和警方向他諮商的案件中的被調查對象,多半都已透過治療控制傳染風險,而且也未把愛滋病毒傳染給性伴侶。

不過,孟唐納這一主張,恐怕很難獲得一般大眾接受,特別是近年已陸續傳出幾起愛滋患者未透露病情狀況下與他人性交,導致對方染病甚至死亡的案例。

男子艾及嘉在未告知情況下,把愛滋病毒傳染給兩名女子並致使他們先後身亡,在2009年被判謀殺罪名成立,也成為加國首宗相關案例。另外,他也在同樣情況下與另外十餘女子性交,而被加控十項加重性侵罪名。

文章出處:http://www.iask.ca/news/canada/2012/0205/116663.html

SongYY說明
此篇報導的標題或許會讓人誤解孟唐納(Montaner)醫師的原意,內文也未完整將其完整論點譯出。事實上Montaner的重點是針對加拿大現行法律與執法中,對「感染者未告知性伴侶而發生性行為」一事定罪化,提出建言。原報導應是引自加拿大新聞集團(Postmedia News)的新聞:《Stop jailing HIV-positive Canadians for not telling sex partners: Doctors 》(醫生表示:應停止對未告知性伴侶感染身分的HIV感染者判罪入獄)。
茲將該報導醫師的說法節譯於下,從原文報導中我們可以思考:感染者的告知與否,背後的社會污名賦予的壓力是否需考慮?針對HIV感染身分定罪化,是否有助於防疫?

《Stop jailing HIV-positive Canadians for not telling sex partners: Doctors.》部分節譯(完整原文連結請見延伸閱讀):

在訪談中,Montaner表示,有接受適當治療的病患,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會「接近於零」。今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期接受HAART治療的感染者,將病毒傳染給伴侶的機會下降了96%。
他說HIV患者和其它性傳染病患者不同,HIV因污名與恐懼而被另眼相看
舉例而言,子宮頸癌常因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我們會將告知的負擔加在感染HPV的男性上,要求每次性行為時都告知他有感染HPV嗎?我們並不會,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他說。
「將告知的負擔加在感染HIV的患者上,特別是當他已接受治療或是有使用保險套,甚至兩者都實踐了,這樣的要求實在不適當。」
「讓我說的更清楚些,我認為那些舉止不負責任的人,需要有相對應的審判、有法律著墨在那些議題上,如針對錯誤誘導他人、歪曲自己的身分…等。但是當一個政策是選擇性的針對 『HIV』,這是有歧視性的,而且會使人們怯於接受篩檢和治療。」

台灣法條參考
在加拿大,愛滋感染者以刑事案例來處理,近年來已有超過100個以上類似的案例。加拿大的法律規定,愛滋感染者在發生有「明顯愛滋傳染風險」的性行為之前,在法律上責任上必須要告知對方自己感染的身分。但是,什麼是構成「明顯愛滋傳染風險」,其定義並沒有被清楚的描述。(請參考延伸閱讀:《將愛滋傳染定罪化只會使問題擴大》一文)
台灣法條與加拿大略有不同:「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二十一條中規定:
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罰之。」

延伸閱讀
111219 Postmedia News:Stop jailing HIV-positive Canadians for not telling sex partners: Doctors.
http://www.canada.com/health/Stop+jailing+positive+Canadians+telling+partners+Doctors/5882334/story.html
111219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原始論文):Ending Canada’s HIV trials
http://www.cmaj.ca/content/early/2011/12/19/cmaj.111848.citation
110818 露德協會翻譯小組整理摘譯自溫哥華太陽報:將愛滋傳染定罪化只會使問題擴大
http://www.lourdes.org.tw/list_1.asp?id=1260&menu1=4&menu2=23
110110 巫緒樑:愛滋除罪不入罪有助於愛滋預防 (原載於權通訊第7期)
https://gplus.org.tw/news_3.asp?NEWID=NEW11110113624862 

TAG:除罪化

2013-11-26

【台灣/愛滋職場歧視】131126 蘋果日報:愛滋患者丟飯碗 6成與歧視有關/NOWnews:職場歧視!愛滋感染者離職 6成遭上司、同事霸凌╱附人間衛視影音報導

愛滋患者丟飯碗 6成與歧視有關
7成患者治療成功 提高工作耐力

2013年11月26日 蘋果日報  報導╱王璐華、黃子倫 攝影╱吳朝奎

國內首份愛滋感染者就業調查發現,愛滋感染者離職原因6成2與罹病有關,包括上司強迫請辭、受到同事霸凌等,丟了飯碗更要面對體力下降的雙重折磨,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鄭舒倖昨(25)日表示,患者只要穩定治療,7成可治療成功,提升體力、耐力,甚至超時工作也不受影響。

鄭舒倖醫師表示,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國內愛滋病患計達2萬5954人,其中25歲至64歲個案數計2萬361人,佔感染個案78%,而此年齡層主要以工作為經濟來源,但有不少感染者擔心就醫留下病歷證據而拒絕服藥,體力變差反而影響工作,其實及早治療、規律服藥,除7成病患可治療成功外,其中還有5成的愛滋病患甚至能每周超時工作達50小時以上,但若未服用藥物僅3成患者可達到相同標準。

【這樣做】早服藥穩病情
愛滋病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簡稱AIDS)主要透過親密性行為傳染,病毒會攻擊人體內的T細胞,使免疫力下降,進而併發各種疾病。鄭舒倖醫師提醒,早發現早治療,能穩定病情,平均餘命可延長46年。

僅初期副作用
愛滋病治療主要採雞尾酒療法,以抗蛋白酶抑制劑等3-4種藥物壓制體內病毒,擅自停藥或漏吃藥,將使病毒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鄭舒倖醫師表示,雖需終生服藥,但僅初期2-4周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之後就會消失,藥費由疾管署負擔。

治療恢復體力
患者依醫師建議服藥約6個月即可將病毒量控制在小於40copies/ml,同時體內CD4與T細胞數值控制在大於200cell/μl後,即可達較穩定的健康狀態,可與常人一樣正常工作。

【提醒你】無需過度保護
不少人將愛滋病視為絕症,但規律治療即可延長平均餘命,只是疾病仍會造成情緒障礙與陰影,需要家庭、社區與職場的共同支持。鄭舒倖醫師表示,此病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即便遭愛滋針扎也僅千分之3感染率,無需恐慌,也不用過度保護,穩定治療可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

【醫師說】桃園醫院感染科 鄭舒倖
愛滋病患和所有疾病患者一樣受到《個資法》保護,患者可放心接受治療,不用擔心因為就醫而導致病情曝光。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31126/35463257/%E6%84%9B%E6%BB%8B%E6%82%A3%E8%80%85%E4%B8%9F%E9%A3%AF%E7%A2%976%E6%88%90%E8%88%87%E6%AD%A7%E8%A6%96%E6%9C%89%E9%97%9C

 

 

 

職場歧視!愛滋感染者離職 6成遭上司、同事霸凌
2013年 11月 25日 NOWnews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愛滋,就沒「頭路」!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25)天發表國內首份「愛滋感染者就業調查報告」,發現愛滋感染者離職原因,高達6成都與感染愛滋直接或間接相關,其中最多人是「被發現是HIV感染者」,有人因為每天吃藥、藥袋不慎曝光遭同事羞辱、指指點點,還有老闆甚至直接開口要求走人,充滿職場歧視。

根據衛福部統計,至今年10月底,國內愛滋感染者累計人數達2萬6148人,其中25歲至64歲就有2萬0512人,比率高達78%,上班工作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不過不少感染者都在工作受到歧視、排擠,只能選擇隱密病情,甚至擔心就醫留下病歷證據而不敢就醫服藥。

這份「愛滋感染者就業調查報告」,共針對137名已在規律服藥的愛滋感染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31位失業者當中,高達6成2離職原因和HIV有關,其中被發現是HIV感染者而離職者就佔了24%。

上司強迫請辭、同事霸凌!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舒倖表示,國內職場對愛滋感染者仍充滿歧視及標籤化,提高感染者就業困難度及工作壓力,調查顯示,有22%的人離職,是因為不堪同事羞辱或指指點點,另有11%,是被上司要求請辭。

感染者面對身體病痛、體力下降的雙重折磨,也增加就業困難度。今年40歲的「鋼鐵人先生(化名)」,十年前發現感染HIV,一度恐懼、害怕拒絕求醫,引發腦膜炎住院治療,留職停薪3個月後,體力仍未恢復,只好選擇離職。外勤業務轉內勤行政,雖然一開始收入減少了7成,但鋼鐵人先生慶幸,因為相信醫師,乖乖配合服藥,目前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也沒問題,他以過來人經驗呼籲愛滋感染者,除了規律服藥,也要注意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

鄭舒倖說,事實上,只要配合醫囑、按時服用高效能抗病毒藥物,血液中甚至測不到病毒,生活與一般人無異,調查中,可以輪夜班、兼差及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以上者佔了一半,其他大部分人也能與一般上班族一樣上下班;值得注意的是,未服用抗病毒藥物者,只有3成可以從事夜班工作或兼職、超時工作,體力及耐力較差。

為了讓民眾對愛滋病毒(HIV)及愛滋病(AIDS)有更進一步認識,桃園醫院特別拍攝一部愛滋感染者職場心路歷程宣導影片,鼓勵愛滋感染者規則服藥,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副作用不適而放棄用藥,也呼籲民眾學習包容與陪伴愛滋感染者。

新聞出處:http://www.nownews.com/n/2013/11/25/1030056

SongYY補充:關於NOWnews新聞末段提到的愛滋感染者職場心路歷程宣導影片,經電話詢問桃園醫院,由於要保護影片中受訪感染者的隱私,目前只有在記者會上播放,沒有公開在網路上的計畫。以下為人間衛視的新聞報導

2013-11-25

【台灣/愛滋平權】131125 新頭殼:追求愛滋零成長? 先破「高危險族群」迷思

追求愛滋零成長? 先破「高危險族群」迷思
新頭殼newtalk 2013.11.25 王立柔/台北報導

台灣愛滋病學會今(25)日召開「愛滋平權」記者會,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大力破除迷思,指出「沒有高危險族群,只有高危險行為」。他表示社會上將男同性戀等族群與愛滋連結在一起的刻板印象,只會造成異性戀族群的感染風險被低估,很多應該篩檢的人根據「高危險族群」的標籤判定自己不可能有事,就不去篩檢並繼續傳染給他人,也就是說,「高危險族群」的觀念不但無法真正保護大眾,還造成反效果。

12月1日的「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到,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其他多個團體今天指出,台灣當前還是沒能做到「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的目標,而這三者其實環環相扣;愛滋在社會上仍攜汙名,醫療待遇也較其他傳染病差,政府甚至對「明知自己為愛滋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傳染於人者」,祭出和重傷罪同等的刑責,致使許多人不敢講、不敢治療;從公共衛生的觀點來看,將某些人視為「高危險族群」的迷思和刻板印象,也造成許多實際上可能感染愛滋的人不去篩檢,無法真正保護大眾。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林錫勳指出,目前台灣法律規定「明知自己為愛滋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個刑責就跟「重傷罪」是一樣的。他認為,這可能造成不敢篩檢、不敢告知伴侶的狀況,或者讓這條法律成為勒索愛滋病感染者的工具,與立法本意悖離,無法降低一般民眾的感染風險,反而讓愛滋病毒在黑暗中滋長,感染者也很難盡早投入治療。

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更針對「高危險族群」的觀念強調,這是過時的觀念,因為「沒有高危險族群,只有高危險行為」;民眾常將男同性戀者或靜脈毒癮者與愛滋病連結在一起,異性戀族群則被低估,但事實上,52歲「從一而終」的家庭主婦、79歲配偶已過世多年的老先生、32歲未曾發生一夜情的異性戀男性等各種身分的人,只要發生了不安全的性行為,或者就算性伴侶是單一的,也可能因性伴侶曾經發生過不安全性行為,間接被傳染愛滋。

謝思民說,「高危險族群」的迷思,加上愛滋病早中期沒有症狀的特性,會讓很多不算傳統「高危險族群」,但實際上極可能感染愛滋的人不去篩檢,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正大學學生江蘊生則以一個愛滋感染者伴侶的角度,來到記者會現身說法。他表示,目前與他交往2年3個月的伴侶阿宅是愛滋感染者,而當他主動去了解愛滋、有一定程度的知識之後,才發現社會對愛滋病的恐懼真的是深植人心,因為有次當他和阿宅共用一杯飲料時,心裡竟然還是閃過「有沒有可能被感染」的念頭,即使他明知不可能。

但江蘊生表示,他從這件事裡看到的是,就連他都會不自覺地「歧視」自己的伴侶、漸漸才克服恐懼,那麼愛滋感染者平常在大環境裡受到的不友善可想而知,而這些不友善,在在影響愛滋感染者的學習與工作表現等,比方說在工作場合裡,愛滋感染者可能就不敢讓同事看到自己在吃藥,或是聽到同事在背後議論他,辛苦地待在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

至於與阿宅的交往狀況,江蘊生指出,早在交往前他就知道對方感染愛滋,但重要的是,阿宅非常正視自己感染愛滋這個事實、願意講出來,讓江蘊生能夠和阿宅一起面對歧視的環境、分擔彼此的情緒和壓力。

此外,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今天也來到現場,對「愛滋平權」的概念表達支持,呼籲政府加強宣導與愛滋相關的正確知識,才能真正保護更多人。

影片為中正大學學生江蘊生以一個愛滋感染者伴侶的角度,在記者會上現身說法。

新聞出處:http://newtalk.tw/news/2013/11/25/42227.html

延伸閱讀以下幾篇報導均能呼應本報導中,「高危險族群」迷思可能帶來的防治漏洞。其中一則新聞提到台灣1年內發病的愛滋新增患者中,異性戀佔4成,高過男同性戀的3成,和大眾刻板印象不同。另一則新聞則討論到美國首府華盛頓的HIV感染率比許多非洲國家的要高。原因是多年以來,華盛頓一直把問題大大歸咎於同性戀者和注射吸毒者。但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愛滋病的轉播以非洲裔美國人為中心,並向異性戀的大眾人口滲透。

【台灣/愛滋現況】130908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1年內愛滋發病者 異性戀高於男同性戀/附:一位愛滋工作者的回應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391301210763&myarea=2
【美國/愛滋防治】120618 網易探索:美國首都愛滋病氾濫 感染率甚至超非洲國家  愛滋病防治計劃由國外轉向國內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2123553445&myarea=2
【台灣/愛滋預防】130918 台灣立報:愛滋宣導重男輕女 防疫現漏洞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392994136678&myarea=2

2013-11-25

【台灣/愛滋人權】131125 台灣立報:愛滋日將近 政府防治成效差

SongYY說明
以下的立報報導的最後一段,討論了愛滋除罪化的議題。現行的愛滋條例利用相當於刑法的重罰,想要達到遏止有人蓄意傳染愛滋病毒與他人的目的,但這真的有用嗎?
日前新頭殼的報導中,林錫勳醫師便以實務經驗提出:這樣的法條『可能造成不敢篩檢、不敢告知伴侶的狀況,或者讓這條法律成為勒索愛滋病感染者的工具,與立法本意悖離,無法降低一般民眾的感染風險。』在國際上,UNAIDS 今年五月出的政策建議也對愛滋入罪化做了明確的檢討,爽歪歪網站之前亦刊載了美國總統愛滋諮議會國際愛滋司法聯盟對於反對愛滋入罪化的主張,以及其他國家相關的新聞。這些資訊都顯示了:終結將不告知身分與傳染過度入罪的愛滋條例,是目前的國際趨勢,也才有助於愛滋防疫。
關於這個主題,熱線愛滋小組義工Wilson在世界愛滋日的前夕,做了一張適合做為臉書封面照片的圖片,歡迎大家在世界愛滋日這天一起把臉書的封面照片換成這張,一同支持愛滋人權!  下載網址
 http://cl.ly/image/190e36311K0O

愛滋日將近 政府防治成效差
2013-11-25 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

世界愛滋日即將到來,台灣距離聯合國的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三零目標」究竟還有多遠?台灣愛滋病理學會25日召開記者會,以「破功」形容今年的防治成果,希望政府可以加強努力。

年增千例 零成長破功
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於10月底,本國籍感染者新增1,950例,去年同期是1,850例,成長9.67%。若加以換算,平均每4小時新增1名感染者。台灣愛滋病理學會秘書長林錫勳直言,「零成長」的願景可謂破功。

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指出,台灣每年愛滋感染人數從3千多人的高峰下降至2千多人,但下降的主要是靜脈毒癮感染;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的感染仍持續快速成長。

為達到「零成長」目標,謝思民認為重點在於「擴大篩檢」與「早期醫療介入」。他指出,擴大篩檢可讓民眾及早瞭解身體健康,進而減少因為不知情而傳染給他人的情況。但謝思民表示,這在人性本善的前提底下才成立,也就是得知自己感染愛滋,進而節制自我的行為。

至於早期醫療介入,謝思民表示,及早就醫有助於維持身體免疫功能,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避免病發。如此一來,因性行為而傳染給他人的機率會跟著下降。

政府無作為 歧視表現差
林錫勳表示,科學及醫療的進步,達到零成長與零死亡不成問題,較為棘手的反而是零歧視。本身是感染者的阿宅(化名)就認為,零歧視還需再努力。

就他的觀察,阿宅認為政府公衛體系並未認真解決零歧視問題,主要還是靠民間單位在推動,公衛部門只是跟在後面亦步亦趨。以保密體檢資料為例,就是因為非政府組織提出申訴才有不一樣的處置。他認為,公衛部門應該積極跟民間單位合作,推出友善政策。

日常生活中,阿宅表示,熟人當然較少歧視,但如果面對陌生人,或是旁人不曉得現場有感染者的情況下,談到同志或其他議題時,仍舊可以聽見有關愛滋的污名與偏見。

阿宅的男友江蘊生本身並非感染者,他也坦承,交往之前,他確實對愛滋存有恐懼。剛在一起時,性行為有全套保護,結束以後仍拚命刷洗身體,共喝飲料也擔心會被傳染。但隨著交往日久,他對愛滋開始有更正確的認識。

林錫勳表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的修法,有意取消外籍感染者必須遣返的規定,在零歧視的努力上算有所進步。

至於「零死亡」的部分,因為醫療進步,感染者存活率大幅提升,但林錫勳提醒,許多人不知自己感染HIV,直到愛滋病發才瞭解自己感染,延誤了治療時機。

謝思民強調:「愛滋沒有高危險族群,只有高危險行為。」只要知道自己有過不安全的性行為,都應該進行篩檢。他指出,感染愛滋不是少數人的專利,異性戀族群的感染情況很可能被低估。

經費少 防治治療難兩全
愛滋回歸健保是愛滋平權另一個重要議題。目前,愛滋治療費用由疾管局的公務預算支應。但林錫勳指出,疾管署的愛滋公務預算是固定的、有限的,無法擴大早期治療工作。

另外,面對愛滋年輕化的趨勢,林錫勳表示,政府一方面需要增加防治預算,同時治療負擔也日益沉重,疾管署經費有限,很難同時兼顧「防治」與「治療」。

林錫勳指出,根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條規定,政府有責任提供醫療服務給所有感染者;就全民健保而論,感染者是國民、也有繳健保費,健保沒理由排除特定的族群與疾病,這是醫療平權的問題。

回歸健保有利多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則表示,疾管署用公務預算支付愛滋治療費用,目前已是超支狀態,更何況感染者人數還在持續成長。

她表示,健保預算穩定,有益於感染者的身體健康;另外,回歸健保可以讓愛滋與其他疾病一起被等同看待。

回歸健保不只是對感染者有益,對社會大眾同樣有利。林宜慧指出,回歸健保是「一石二鳥」之計,感染者因健保獲得穩定治療,讓感染者維持身體健康,可降低感染者傳染機率,就「防治」而論,有出乎想像的作用,而也是社會大眾所樂見的。

愛滋應當除罪化
在愛滋除罪化的部分,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透露,目前衛福部部內對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的規定「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傾向於不改。

「全世界只有我們判這麼重。」林錫勳表示,該規定的刑責幾乎等同於《刑法》第278條的重傷害罪。不僅如此,該規定除了是公訴罪,檢警可主動偵查之外,即使沒有傳染給對方的未遂犯,同樣也在處罰之列。

林錫勳建議,第21條的「隱瞞」應改為「惡意且證實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所謂的「證實」則有嚴格定義,必須透過醫療鑑定,證實受害者確實是被遭到指控的帶原者所傳染,且由陰性轉為陽性。

對此,林宜慧則傾向於拿掉第21條的規定。林宜慧認為,刑法已經有傷害、重傷、殺人罪的規定,可以直接交由法官作個案式認定,不必把愛滋單獨出來,特地將愛滋視為一種殺人方式而加以限制規定。

她認為,不管法條文字使用「蓄意」、「隱瞞」或「惡意」,就算事先告知或兩相情願,告上法庭仍可能翻臉不認,法官仍要進行裁奪。

(圖說)台灣愛滋病理學25日舉辦「愛滋平權.友善帕斯堤(Positive)」記者會,由左至右分別是台灣露德協會理念推廣組組長楊家淇、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公關企劃郭立凱、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台大感染科醫師謝思民、台灣愛滋病理學會秘書長林錫勳、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以及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圖/中央社 文/李威撰)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