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8

【精選/露德 2010維也納愛滋會議特別報導】100718關於2010維也納愛滋會議

第18屆國際愛滋會議將在維也納展開

2010年7月18日(日)至23日(五),世界愛滋病大會將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預計來自全世界各地的2.5萬名代表將出席此大會,就愛滋病當前的全球發展趨勢、預防、治療與照護等措施交換意見。其中,麻醉藥物依賴者、藥物成癮者、性工作者以及男男性行為者等容易受愛滋病毒感染的人群議題將是大會關注的重點。

大會緣起
國際愛滋大會是一個集結全世界所有在HIV相關領域之工作人員、政策決策者、HIV感染者和其它致力於終結此一全球流行疾病的個人,一起個評估愛滋發展現況、衡量近期的科學發展,以及經驗交流及共同規畫未來的重要平台。

大會將延續「人權與愛滋」的重要關聯議題

2010年第18屆國際愛滋大會在各國領袖的配合下將全力的推動HIV之預防、治療、照顧及支援。在全球金融危機威脅破壞下,此次大會將有機會再次延續健康及發展的目標。人權與愛滋之間關係在2008年墨西哥大會時開始被熱烈的討論,此次維也納大會也將再一次突顯「人權與HIV」之間重要的關聯性。同時,本次大會在維也納城市舉辦,此地扮演著東歐與西歐之間橋樑之重要角色,大會將檢視HIV在東歐的影響狀況。

最新且多元的大會議程


本次大會議程將介紹最新的科學知識,並且針對全球正在面對的許多HIV議題做進一步的討論,大會將安排多元化的課程:舉凡從專題論文摘要的發表與座談為大會進行的主軸,連接到全體出席之各類型討論會議,這些都將能滿足所有不同參與者之需要。其他相關的活動包括:世界村、衛星會議、展覽以及其他附屬之項目,都將為愛滋專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平台交流的機會,議題也將延續上一屆2008年第十七屆大會的相關的議程。

2010年大會之目標


1.增加與會代表在社區、國家及區域的連結,並且對HIV/AIDS議題的參與、執行與倡權估出貢獻。
2.影響領導人,包括主要的HIV政策制定者及捐款者,增加其對性別敏感、科學證據及基本人權及減害政策視為根本做出承諾。
3.服務所有在不同階層的人,致力於成為一個負責任且具有回饋機制的機構。
4.增進社會大眾對HIV/AIDS持續性認知影響,並藉由媒體方式進行。
5.增進HIV/AIDS與基本人權的連結效力。
6.提高HIV/AIDS相關利益者關注全球健康議題、人權與重點發展間的關聯合作。
7.提供相關利益者彼此論談的機會,以發展對HIV政策、研究計畫及創新解決各項挑戰。

以上資料由露德協會整理摘譯報導

本文原刊載於2010/7/18露德協會
http://www.lourdes.org.tw/Page_Show.asp?Page_ID=2256

2010-07-15

【名家精選/同志婚姻權】100715中國時報:張鐵志 > 我們的時代-同志婚姻是基本公民權

作者:張鐵志


南西吉兒(Nancy Gill)是美國郵局一名女性員工,她和愛人在二○○四年於美國麻州合法結婚。那一年麻州成為美國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州。然而,即使有了法律承認的婚姻,吉兒卻不能為她的另一半參加郵局提供的眷屬健保。因為法律不允許他們和異性戀夫婦享有完全一樣的權益。

小布希政府上台後,更推動進一步立法禁止同性婚姻,並於各州推動地方公投,使得同性婚姻成為政治戰爭的主軸。然而,從二○○四年開始,卻有五個州承認同性婚姻合法:麻州、康乃狄克、愛荷華、新罕布夏、佛蒙特。今年三月,華盛頓特區也加入這一行列。只是,這些已經合法結婚的伴侶,卻無法和獲得和異性戀夫婦相同的權益,如合併報稅。

歐巴馬雖然強調婚姻這個字眼只適用於異性戀,但他在競選時宣稱要廢除這個法律,至今也表示這個法律是歧視性的,但因為是國會通過的法律,所以司法部目前也只能捍衛這個法律。

在麻州判決之前,上個月,在加州一場關於同志婚姻的官司舉行終結辯論。二○○八年五月,加州最高法院判決州法禁止同性婚姻是一種歧視。反對者大為不滿,因此推動禁止同性婚姻的「八號提案」公投。二○○八年底,加州選民以五二%贊成票通過禁止同志婚姻合法。同一時間,佛羅里達和亞歷桑那州也都通過類似公投。

加州的同志平權團體對八號提案是否合憲提出訴訟。他們邀請了兩大知名律師辯護︱這兩人是二○○○年布希和高爾選舉爭議官司中各為兩人辯護的對頭,現在卻在一起爭取同志婚姻權益。此案成為全國關注焦點,甚至還拍成紀錄片。

美國的主要媒體都指出這場辯論過程中,反對同志婚姻的一方明顯處於下方。他們只有兩個證人,且只有一人是強烈的文化保守主義者。這人說:現在婚姻制度已經被日益提高的離婚率和越來越多夫婦不生孩子所逐漸破壞,但他卻未說明這和同性婚姻有什麼關係。為反同志婚姻辯護的律師則說:「婚姻關係是人類傳宗接代的根本。法官大人,一旦婚姻制度崩解,社會會走向終結。」但法官卻指出這些說法完全沒有證據;他甚至說按照這個邏輯,法律是不是該禁止不能生育的人結婚?

為同志發聲的律師則強調,四十年前(一九六七年)最高法院做出了跨種族婚姻是合法的里程碑判決,因為那是不分種族公民的基本權利,現在我們也應站在平等公民權的角度承認同性婚姻,而沒有理由排除他們和異性戀者相同的權利。而且當年民意支持只有百分之二十,現在支持同性婚姻的民眾約有一半。這位律師說,對同性婚姻的禁止是國家介入強制歧視的最後一個領域了。

人民正等待著這個對美國民權影響巨大的歷史性判決。

 

原文刊載於:2010/7/15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112010071500499,00.html

2010-07-12

【名家精選/社群文化】100712 sm101010:走過20年情慾世界大不同

作者:sm101010(男男情慾作家、男X男星座全集作者)

我:「我以前唸書的時候,是那種會在床頭畫記號的人。」
友:「畫什麼記號?」
我:「就是跟一個人上床就在床頭畫一槓,五個就一個正字。」
友:「這種行為很少女!你以為你是魯賓遜嗎?」
我:「因為我想知道我到底什麼時候會集滿一百。不過可惜的是,集到九十幾的時候我自己忘了這件事,等到我想起來,已經是一百零二了。」

直到目前為止,我都不否認我年紀不小,而且也在江湖走跳多年的事實。但今年過年我跑去三溫暖遇到一件事情,多少讓我遭受到歲月的報應。

大年初二的三溫暖門可羅雀,原本我還以為團拜之夜會槓龜而回,還好遇到了一位急色大叔,大叔把我一把拖進小房間就上下其手。這位大叔一邊摸一邊幹,嘴裡也不停的讚美,「小帥哥身材真好……」既然有人讚美,我當然樂得當成過年賀歲吉祥話,一臉和樂融融的樣子。

直到大叔問了:「小帥哥幾歲啊?」我順口回答:「三十九。」事實上我不但不介意告訴別人我三十九歲,甚至還很享受那種說出我的年紀之後,對方讚嘆我保養有方的成就感。不過可惜的是當我話一出口,忽然小房間的空氣似乎凝結了一下,我看了看(位於上位的)大叔的表情,翻譯成口語大概是「原來你的年紀比我還大(很多)」。於是原本滿口吉祥話的大叔就這樣默默的幹到結束,兩人默默的各自去洗澡。

可能是為了平復大叔的怨念,不久之後我居然發揮超水準的電力,釣上一個帥氣小帥哥。可能是過年的時候格外令人對年紀敏感,所以主客異位現在身為大叔身分的我,開口問了小帥哥的年齡,小帥哥很爽朗的回答:「十九歲咧!你不介意我年紀小吧?」當然不介意!彷彿「愛情限時簽」的珊卓布拉克上身一般,隨著小帥哥每一次的抽插,我都覺得,啊!我的眼睛又更明亮了(又更明亮了!又更明亮了!又更明亮了……)。

小帥哥當然也順口問了:「那你幾歲?」「三十九。」不愧是爽朗的陽光小帥哥,也只是「Wow……」一聲就繼續幹,連停也沒停下來,很上道的完了事。完事之後兩人和樂融融抱在一起的時候,小帥哥忽然想起某事,「喔那這樣的話,你剛好比我媽小十歲說!」這次輪我感到空氣一冷,防衛心強烈的立即回說:「那你媽很早婚吧?」「喔沒有喔,我媽生我的時候已經二十八歲惹。」

此時我多少可以感受到剛剛那個大叔的心情,說是現世報也不為過。


今年夏天是我當同性戀的第二十三年——當然這句話大有問題,撇開所謂當不當的問題不說,我不是同性戀之前,我又是什麼呢?

總之,那年是一九八七年,那個時候的世界跟現在大大不同,但我可不想走悲情路線,又不是在演「孽子」,事實上正相反,那個時候的世界非常好玩。

當時並沒有所謂未滿十八歲不得出入不當場所的規定——這個條文是一九九○年郝柏村當行政院長之後才頒佈的命令,因此我週末可以換上鮮黃挖背背心就跑去跳舞釣人,玩到開心再回家。更棒的是,相較於現在我一週得花接近十個小時運動,那個年頭因為沒有什麼健身房,所以只要敢穿背心的人,通常就可以被列入運動型行列,生活多麼簡單。

當時週一到週五下課之後我會去南陽街K書中心唸書,唸到一半就會跑去二二八公園釣人(怎麼又是釣人),從一九八六年起,那裡就已經叫做二二八公園,雖然大家當時還是習慣稱呼那邊為新公園——不,當時的噴水池裡頭就沒有蓮花了,我說過,又不是在演孽子。

那一年瑪丹娜已經出了第三張專輯「True Blue」,深具天后架式,她剛跟好萊塢壞小子西恩潘結婚,沒有人看好這段婚姻,也沒有人會想到西恩潘在二十二年之後會因為演出「自由大道」獲得金像獎。

那一年有一個來自澳洲,叫做凱莉米諾的小女生唱了一首「I should be so lucky」紅遍全球,但沒有人想得到在二十三年後的今天,她居然還在歌壇屹立不搖。

但不管什麼年代,少女們基本上都沒有太大改變。

現在在甲板、撲浪上面的月經文,在沒有網路的時候照樣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以訛傳訛。「異男忘不忘」、「真愛存不存在」、「一零玩多了會不會變鬆」……

前面的幾個問題我保留翻白眼而不答的權利,對最後一個問題我實在不吐不快——這幾年我跟我爹一起住,老爹因為年邁而不時便秘,所以萬一拉得出來必塞馬桶,只要塞馬桶老爹就會立即裝死七早八早關燈上床睡覺,等我下班回家通馬桶時吸把吸出來的東西,足以令人一邊飆髒話一邊思索,「這直徑起碼也有六公分,我三年也遇不到這麼大的屌,變鬆?太小看括約肌了吧!」

不過,這個年代跟以往的年代當然大有不同。以前要跟好友出櫃是一件大事,通常場景會是在一個昏暗的咖啡店或者酒吧,你得鼓起最大的勇氣跟你的好友說:「我……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我……我是同志。」在正常的狀況下,對方必須感性的握著你的手,眼眶含淚的說:「噢……」至於之後對方會不會跟你疏遠,則是另外一則故事。

而現在我敢說,要是我再這麼走悲情的告訴朋友:「我……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我……我是同志。」鐵定我會得到這樣的回應:「拜託我早就知道了。」或者,「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吧!」

我深深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這表示同性戀從以前的「根本不是一個議題」,到現在不但可以端上台面,甚至拿來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

不管輕盈或沈重,這樣的改變讓人從沒有選擇變成有所選擇,從能不能做自己,到要不要做自己。

或許二十多年的同志生涯相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算長,我也不足以代表中生代的男同性戀發聲,但是我的確從匆匆的時光中看到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當然與大環境有關,但也是很多人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同志諮詢熱線在其中扮演推手的力量,功不可沒。

在這兩年熱線募款晚會中,我最喜歡的片段多是老師或父母站出來的感人片段,這或許代表我們對這個世界友善的渴望,而在晚會的這個時刻,凝聚了能量,也成為一種可能性。

每每在這個感人的時刻,我總是想著,或許將來真的有一天,真的會有一個理想的世界。這個理想的世界是由前人開始累積,現在我們也還在努力,將來有一天,也許真的可以實踐。

本文原刊載於:2010/7/12熱線晚會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otline/article/29492807

2010-07-09

【觀點‧青少年同志】100709熱線:給青少同志資源是件重要的事—三位高職同志現身說法

熱線編按:

一直以來,許多成年的同志都會說很羨慕現在的青少年同志,有網路、有紅樓甚至有了性別平等教育法來保障其就學權利。然而,在熱線這麼多年全台校園演講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非常多的青少年同志,仍在主流環境中被孤立並恐懼著自我身份,且難以獲得相關的同志資源以幫助他/她們面對自我性傾向認同,包括對於安全性知識、出櫃、情感教育等不同面向之學習!而這也是熱線近年來不放棄任何一場進入校園的機會,因為我們相信,台下不只只有異性戀學生在傾聽,更有同志學生透過台上公開現身的男女同志甚至是雙性戀、跨性別同志義工,而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並且會有未來!

◎小月(青少年同志、高二學生)

同志諮詢熱線,相信各位同志都不是真的很了解,但我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告訴你們「它在幫助你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深深的覺得我受到了幫忙,學習到很多,讓我在這條同志路上很快樂的遇見很多事物,也讓我在櫃子裡不會喘不過氣,學會了很多關於同志的事物,跟很多重要的議題討論,例如:家庭是否出櫃、學校生活上的困擾、同志的性…之類的。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秘書長智偉,曾經到我的學校大安演講過,後來受學校輔導室老師的邀請,想請他來幫助像我一樣是同志的人,了解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也幫助我們在校的同志交流一下,多虧這個小小的團體聚會,我說了很多我以前都不敢跟任何人說的小時同志陰影,我很開心得釋懷,因為那是多麼久的心情,也重新認知同志真的與其他都沒有甚麼不同,只不過是性向罷了,也搞清楚自己喜歡甚麼類型的人,也談到每個同志都會接觸的問題「家庭」,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我學到最多,因為請了櫃父母親自跟我們說他們的經歷,我聽到我很感動的地方在於,這是真實的,那些說出來的情感是不可能表演的,我也很想出櫃,但是我還不行,因為我還要為自己鋪路,這是我的想法,希望可以做到最好,讓他們知道我就算是同志,我的人生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這是我所學習到的東西,都要多虧同志熱線的智偉及其他義工(包括欣潔、奧力藢、喀飛、曾媽媽及張爸爸),說了很多關於同志的東西,對我們還是學生的人,收穫良多,而且他們也為了我們同志的權利,努力的爭取,同志們!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

◎小睿(青少年同志,高職應屆畢業生)

我是個高中生,在接觸熱線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這個社會裡有人願意給予我們這樣的資源,直到有一天學校輔導室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小團體,我才知道原來……我並不孤單。

這個小團體是由熱線策畫的,在每個禮拜四的前兩堂課舉行,過程中熱線跟我們分享了很多東西,從感情觀、安全性行為到家庭的議題無所不包,每個禮拜都會邀請形形色色的人來跟我們分享,甚至在最後一次聚會還邀請櫃父母來跟我們面對面的交談,了解爸爸媽媽內心的感覺跟想法,讓我們不再對於未來徬徨,或許對大家而言,熱線只是個可能罕用的電話專線,但是對我們這種小小高中生而言,熱線不只是一支電話,更是一個可能會影響到我們一輩子的團體。

◎阿興(青少年同志,高職應屆畢業生)

熱線進入我的生命,應當是在2009同志大遊行結束未久,適逢三年級上學期,正為了準備大考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當時熱線的幾個成員來到學校輔導室,和我們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這時我才知道,原來熱線乍聽之下只是一個電話專線,但它竟然也可以如此貼近我的生活,特別是在聊到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的同志大遊行的時候,那種親身參與並可以和人討論的感覺更是令人雀躍不已。

上學期雖然有做過討論,但是和熱線的往來真正熱絡起來,應當是三年級下學期時,輔導室的老師熱心地為我們籌辦了一個小團體,邀請熱線的成員過來,和學校裡的其他「同道中人」一起討論相關的議題。內容森羅萬象,無論是個人或社交皆無話不談,好比說怎麼交朋友、戀愛觀、選擇對象時重視什麼,還有安全性行為、與父母的相處之道等等,這些都是平常所沒有機會接觸到的。說真的我很感謝熱線,讓我在每週四的早上兩節課,能夠有這樣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空間,得以暢談一些平常不敢說或是無處可說的話題。

熱線對我的生命帶來莫大的助益,或許大家還不是十分了解熱線這個機構究竟是在做些什麼,簡而言之它就是為同志的相關權益去做努力的一個團體。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熱線,這樣一個在大環境中生存不易卻一直在默默努力著的團體。

原文刊載於:2010/7/9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http://tinyurl.com/2frdgyo

2010-07-06

【名家精選/同運】100706[名人推薦]王增勇 > 支持熱線、支持同志運動

作者:王增勇(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無論你年紀多大
我們都無法想像沒有熱線的台灣

當新聞媒體又一次醜化同志
把同志戀情形容成畸形與變態
我們期待熱線人權小組會站出來

當學校老師不斷地要青少年同志不要太早決定自己的性傾向
實則反應的是老師自己對同性戀的恐懼
我們知道熱線教育小組的志工隨時整裝待發
要在各個校園現身說法、讓老師與學生看見活的自在的同志

當父母親因為孩子出櫃而自責痛苦不堪
以為自己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面對這個問題的父母親
我們知道熱線家庭小組的櫃父母已經承諾要陪伴這些受傷的父母
因為他們也曾經痛苦過

當同志看不見自己老年的未來而焦慮不安
擔心自己老後會由誰來照顧
我們知道熱線老同小組的成員已經開始著手記錄台灣老年同志精彩的生命故事
讓世代經驗得以傳承

當政府官員與專家學者不斷想像同志是愛滋帶原者、高危險群
想盡辦法要入侵同志的個人空間與隱私
我們知道熱線愛滋小組帶著同志權益的觀點在捍衛同志尊嚴
告訴他們同志不等於愛滋

當社會制度性剝奪了同志學習親密關係的空間
讓同志無處可以學習親密關係的想處之道
我們知道熱線親密關係小組已然開發出分享伴侶關係的空間
讓我們看到同志也能有長久與豐富的親密關係

你能想像同志大遊行之後,沒有智偉的舞台嗎?
你能想像總統辯論中,沒有人質詢候選人同性婚姻的議題嗎?
你能想像同志回到櫃子中,重新不被看見的黑暗嗎?

如果你無法想像,那你一定要來支持熱線……
因為它是屬於我們的……

----------------------------
編按:若你願意捐款支持熱線,請上熱線官網
http://www.hotline.org.tw/ 上之〔我要捐助〕有詳細相關資料~

本文原刊載於:2010/7/6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晚會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otline/article/2939292

2010-07-04

【名家精選/影評】100704聯合晚報:影聞其詳/同志與嬉皮,誰怕誰?

作者:聞天祥(影評人)

「外出用餐」是個在2004年爆紅的同志喜劇,同年台灣出現了捧紅楊祐寧的「17歲的天空」。而後「外出用餐」在2006、2009分別推出「外出用餐2:調情時刻」、「外出用餐3:天菜吃到飽」,而這三集不久前才在首屆「金馬奇幻影展」以連映形式從午夜演到白晝,現在也一併登上院線,成了「看到飽」的香豔自助餐。

這個系列非常能夠反映21世紀同志電影的有趣發展,少了上世紀末「新同志電影」的旁徵博引、浩瀚論述,新世紀同志喜劇在目標觀眾明確的前提下,不只是提供八○年代同志電影的美男子饗宴(墨利斯的情人、同窗之愛)而已,而是大方呈現同志的情慾迷思,甚至碰觸政治正確的敏感神經也在所不惜。「外出用餐」每集都得把主角愛慕對象扒個精光讓觀眾眼睛吃冰淇淋的策略,屢試不爽就是一例;但更特別的是既然不再道貌岸然,在戲謔的筆觸下,男同志對直男的征服幻想、某些人明明是還刻意打壓同類的衛道嘴臉、甚至網路手機對性愛勾引的影響,都隨時間移轉反映在不同集裡,也讓這個系列在延續之外、還有與時俱進的改變。而當中口無遮攔的露骨台詞,更常令人拍案叫絕。

「外出用餐」正式引進前,早已在網路上「豔」名遠播;「刺蝟與女王」則是我今年初才在鹿特丹影展看到的片子,很驚訝這麼快的時間就有片商引進,真的膽識過人。因為影片描述的是一個距離現在有點久遠、甚至當時保守台灣恐怕沒感染到多少皮毛的嬉皮文化。

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是個快邁入青春期的小女孩,在嬉皮運動早已延燒歐美的七○年代,跟父母從比利時移居荷蘭,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們佔據了一座空屋,當起「屋霸」。女孩浸淫在父親推崇與身體力行的自由解放中,開始了對人情世故和信仰理念的摸索,然而卻進一步理解到現實與理想的差別。自由會不會成為傷害人的藉口?尤其當她看到母親為父親理直氣壯的「齊人之福」暗自垂淚,或是偷塞錢給登門的房東,甚至靠著縫製戲服養家活口時,父親掛在口中的信條,除卻浪漫後,剩下的是什麼?

「刺蝟與女王」極度親密的筆觸,不難想像跟導演朵西芳丹貝琪自身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因為整部電影幾乎都依附在小女主角從懵懂到豁然開朗的觀念變化。生活無法像她把寵物刺蝟冷凍起來等狀況好轉再予以解凍的天真以對,「改變」幾乎是無法抵拒的必然發展,所以才有「成長」。然而代價卻是看見理想主義的名存實亡;但反過身去,除了已經在身體與心靈烙下的影響會繼續跟著你,一個時代也在此刻得以顯影。

相較之下,「刺蝟與女王」少了「歲月神偷」那種太過刻意的耽溺與懷舊,但從私密記憶反映世代的透視力卻毫不遜色。尤其小女主角安娜法蘭西斯卡雅格初登銀幕卻撐起整部電影的燦爛演出,只能說近乎天才。

原文刊載於:2010/7/4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703719.shtml

2010-06-24

【觀點/防治政策】100624蘋果日報:柯乃熒 > 提高防治預算 抑制愛滋藥價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柯乃熒(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疾病管制局預警每年編列新台幣18億元於愛滋防治及治療預算嚴重不足。台灣每年新增約1000例的愛滋感染者,至6月底為止約2萬人感染愛滋病毒,目前約有6000多名感染者發病且開始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2009年疾管局支付愛滋病治療的費用已超過原本編列18億元的預算。

當感染愛滋成為慢性病時,隨著感染者人數的增加及存活年數變長,愛滋病治療費用必然逐年攀升。愛滋病治療藥物將愛滋病死亡率降至4%的卓越成效,國內學者推估早期發現的愛滋感染者平均存活約22年,即使已發病的愛滋病患,若能安然度過危險期也可以存活至少11年。2004年國內靜脈藥癮者爆發愛滋病毒大流行,由於多數愛滋藥癮者同時合併C型肝炎,越來越多愛滋藥癮者因為病程發展開始需要服用抗愛滋病藥物或是同時需考慮合併多種疾病的治療,隨著愛滋感染慢性病化、感染者逐漸老化及肝炎、癌症發生率漸增等,更急劇加速愛滋病治療費用的攀升。
國外原廠藥價昂貴

壓低愛滋病昂貴藥費,才能解決愛滋病治療預算不足問題。治療愛滋病藥物費用佔每年愛滋病治療費用的八成,主要原因是國外原廠抗愛滋病毒藥物藥價昂貴。目前疾管局採購仍以國外原廠藥物為主,疾管局應尋求愛滋病民間團體的支持,聯合要求藥商降低藥價,才可能解決藥費居高不下的問題。印度尤蘇夫.哈米爾德(Yusuf Hamied)以不到10分之1價錢發展抗愛滋病藥物的學名藥,獨力瓦解國際知名藥廠的聯合壟斷。衛生署應協助國內優良藥廠製造研發抗愛滋病藥物學名藥,大幅下降藥價,才能徹底壓低愛滋病藥價昂貴的根本。

聯合國千禧年目標宣示2010年前所有愛滋病患都能接受愛滋病治療。台灣是全球首先免費提供愛滋病治療的國家,因為愛滋病藥物治療的效果降低國人愛滋病傳染的速率,比起其他亞洲國家,台灣愛滋病疫情才得以獲得控制。因為愛滋病藥物的治療,愛滋病患者有機會恢復往昔的健康,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貢獻社會。一旦免除愛滋病患治療免費的福利,不僅讓無法負擔每年30萬元藥費的病人斷然停藥,因為生病導致社會生產力損失,居高不降的病毒量讓感染者的傳染力變高,未來因為愛滋病治療經費縮減而得付出的社會代價不可言喻。

提高愛滋防治預算才是王道,然而目前僅有4億元花費在愛滋防治用途絕對是不夠的。愛滋防治公務預算應全面用在愛滋病防治計畫,如藥癮愛滋的減害計畫及全面孕婦篩檢等預防費用等。台灣2005年全面實施減害計畫的成果讓台灣揚名國際,根據疾管局估計每1元的減害計畫花費可得到5元的投資回報,而孕婦全面篩檢計畫加上預防母子垂直傳染防治策略,更有效預防愛滋寶寶的社會問題,讓台灣有機會達到世界衛生組織Born HIV free by 2015的目標。18億元的愛滋防治預算若能獲得政府高層的重視,全數用在愛滋及性病防治的公共衛生計畫,集結愛滋病民間團體的智慧與力量,透過全民愛滋篩檢、接納愛滋感染者的關懷教育、發展不同性病╱愛滋病防治策略,台灣才有機會落實聯合國千禧年2015年逆轉愛滋病疫情的目標。
本文原刊載於:2010/6/24蘋果日報論壇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609817/IssueID/20100624

2010-06-07

【精選/跨性別】100607蘋果日報論壇:台灣嚴重歧視變性人

作者:蔡秀南(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灣大學法律系博士班研究生)
《蘋果》頭條報導,「醫科男變性、還被迫當兵」,該學生完成變性手術後,已換發女性身分證,兵役單位卻仍要求她完成兵役體檢;役政署承認疏失,通令各單位日後可直接註銷役男身分。此外,當初兵役體檢時,被要求「跟其他役男一起脫光光檢查」,也嚇得她當場抗議!

此事件再度凸顯了一些令人關注的議題,涉及跨性別、變性人(或性別認同障礙症)、健康不平等、醫學倫理與法律等,顯示台灣變性人之性別人權,依舊受到漠視,實在值得加以檢討。也令人省思,變性人飽受社會歧視,期待社會尊重與平等對待,如何幫助他們走出社會道德批判、醫療與職場上的歧視、與法律上的漠視,而真正身心合一,享有《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呢?
各國立法保護人權

筆者曾於2008年《台灣法學雜誌》發表「變性人之醫療、法律與倫理分析」,也甫於今年4月至英國參加國際健康醫院協會年會,發表了一篇有關「台灣變性人之健康不平等」,此行雖遭遇冰島火山爆發,滯留倫敦數日,然而,與國際學者交流獲益良多,觀察歐洲跨性者之法律與醫療研究,亦顯示普遍歧視與醫療不平等,但是不少國家對於變性人法規制度的努力,實在值得台灣學習。

回顧國際變性文化、醫學歷史以及醫療法律沿革,可發現不少台灣可資借鏡之啟發。1910年,德國醫師Magnus Hirschfeld於柏林創立世界最早的性學研究所,於1923年就已診斷與定義了「變性」;1966年,Harry Benjamin著書專論變性欲症,並創立世界第一座變性手術醫學中心;1972年,瑞典首先立法,規範變性手術之要件與性別變更行政程序;1980年,德國通過《變性人法》;1988年,台北榮總方榮煌醫師,進行台灣第一次合法變性手術;2003年,日本立法「性同一性障礙者性別決定特例相關法律」;2004年,英國通過《性別承認法》!

反觀台灣,目前尚未有法律保護,只有一項經過抗爭而修改的內政部行政命令!2008年9月,性別人權團體曾提出抗議,「有裝小弟弟才算真男人?變性人恐慌!」內政部隨後發布行政命令:申請女變男之變性者,不再以重建人工陰莖為女變男的必要條件!然而,台灣衛生行政機關與醫事法律界,仍未隨著全人醫療、實證醫學與醫學倫理的快速發展,更新變性症之診治準則,並展開變性人相關法規之建制!

變性手術前後,還有很多其他相關法律與社會保障議題,從性別平等教育與工作平等、兵役體檢與法規、戶籍性別變更、婚姻、離婚、收養、性犯罪、保險契約、到全民健保給付等,從全人醫療法律倫理多面向加以分析檢討,行政與立法機關,是否應善盡立法形成義務與提高行政效能,建制一部台灣變性人法呢?

台灣醫療技術發達,人權意識提升,逐漸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但是,變性手術後,僅靠媒體正面影響力,期待行政機關之善意,改變行政命令,不足以落實變性人之人權保障,最後仍須國家善盡保護義務,具體制定一部台灣變性人法,才能使變性人身心靈合一,確保其享有《憲法》所保障之自由平等權與人性尊嚴。
原文刊載於:2010/6/7蘋果日報論壇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68487/IssueID/20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