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4

觀點∕藥物】100524蘋果日報: 甯應斌 > 為法務部喝采

台灣政府通常禁不起民粹的壓力,往往在媒體聳動的道德恐慌之後做出違反或曲解法治的決定。國民黨曾批評陳水扁政府利用民粹違法亂紀,但是國民黨自從執政後,面對民粹輿論,也很少能以理服人,一些想佔據道德制高點來漂白自己形象的政客更是挑動民粹的帶頭者。

然而,日前K他命改列二級毒品的爭議上,法務部竟然謹守法規的一致性與實務考量,反對某些立委的提議。法務部認為K他命只是娛樂性暫時用藥,成癮性極低,如果給予使用者觀察、勒戒、強制戒治或判處刑罰,會使學生學業中輟、上班族工作中斷,社會成本反而增加。法務部的立場表現了台灣政府中少見的自制與理性。

其實區分藥物為二級或三級毒品本身並不科學,往往就是政治妥協的產物。像二級毒品的大麻與搖頭丸根本也應該列為三級;或者原本是很通用的安眠藥FM2,因為被冠上「強姦藥丸」,竟然如今也成了三級毒品。如果FM2日後被炒作為二級毒品,這也不會令人驚訝,因為在欠缺理性討論的條件下,某些藥物一旦被標籤為毒品,許多人就小腦反射似地將之視為罪大惡極。

心理依賴與藥無關

在觀察諸如大麻、搖頭丸、K他命這類娛樂性用藥的成癮性時,很多人說這些天然草本藥物或人工化學藥物會使人有心理依賴,或者是一級毒品的入門藥物。這些說法都抽離了使用脈絡與使用主體。

簡單的說,這些用藥在大部分情境下,就和朋友們相聚時喝酒取樂一樣,都是為了助興,為了追求high(興高采烈)的感覺,為了拉近彼此距離。然而喝酒對身體的副作用,酒醉嘔吐的難過,酒醒的頭痛會,都使某些人選擇以助興藥物為替代品,所以這些藥物很多是社交情境的娛樂用藥。此外,還有一些用藥情境和獨自喝酒是相同的,也就是想解脫心裡鬱悶或追求high等飄然感覺。故而只要這些情境或心態存在,就會產生類似心理依賴的表象,這種依賴和藥物本身並無直接關連。

由於這些藥物已經沾染偏差色彩,所以原本就處於偏差行為圈子裡的少數人,可能會在用藥後因為發現不如宣傳的那麼可怕,反而會繼續嘗試其他被標籤為更偏差的藥物。照這樣說來,把K他命改列二級毒品,只會加強其入門作用。就好像如果今天把酒精列為毒品,那只會讓更多人去嘗試其他藥物,因為反正已經在吸毒了,嘗試其他也沒差。

歸根究柢,人們要追求high,要在社交情境中狂歡盡興,這些需求是擋不住的。沒有了K他命,還會有別的替代藥物。享樂主義已經是目前社會的主流之一;社交娛樂性用藥、解脫鬱悶與工作壓力的用藥,甚至是建設性忙碌生活的必要調劑,周末狂歡後周一照常上班,這和過去毒品使人成為無用廢材的形象完全不同。


換個角度來想,在高失業率的今日社會中,無法參與生產又豈是個人罪過?高失業率使人成為無用廢材,其害遠勝毒品,這才是政客應該著力之處。

作者為中央大學哲研所教授

新聞來源:2010年05月24日蘋果日報
2010-05-23

【觀點∕生養權】100523聯合報:聯合筆記/訂做洋娃娃

【聯合報╱梁玉芳】
 

金髮碧眼的白胖洋娃娃,大概是許多人心目中「小孩」的完美範型──玩具架上的華麗娃娃不都是長這樣嗎?如果,這樣美麗的小孩,又流著自己的血液,等於是「自我的改良」,豈不大妙?

 

有錢、有管道的三名男子就真的這樣做了。連續找上相對貧窮的烏茲別克女子人工受孕,達成「訂製洋娃娃」的夢想,一連生了四娃。只要孩子,不要娘。

當「洋娃娃」不只是把玩、逗弄,而真成為對幼小生命挑三揀四時,社政單位該嚴肅地考量:如此看待孩子的生命價值的人,把孩子當成炫耀的「玩具」,真的適合負起教養責任,能夠符合「兒童最佳利益」而履行親職嗎?

台灣社會太缺乏「尊重孩子生命獨特價值」的普遍信仰,所以許多人會以性別篩檢胎兒、墮女嬰,失意時更動輒攜子自殺,任意剝奪孩子的生命與人格。如今,「訂製」小孩,是為成就大人意志;一旦當娃娃長大不再可愛,或者模樣不符訂製者的期待時,被稱為「父親」的,還會付出關愛嗎?

看來,涉案人漠視生命的價值──小孩的價值是建立在膚色與長相,而女人的價值則是卵子與子宮;女性對婚姻的期待、對孩子的情感,或是混血兒在成長歷程的諸多難處,看來不在考量之內。

此案的複雜之處,除了大人對孩子的「規格訂做」、「白種崇拜」可議之外,警方證物則指涉三人可能是同志,貶抑同志言論隨之而起。卻忘了視小孩為附屬、女人為工具的弊病,異性戀也會發生;錯的是這些行為,而非性傾向。

這又涉及另一嚴肅議題:在我們的社會,不准同志伴侶結婚,不准未婚者求助人工生殖,又不准同志/單身者領養孩子,許多真想如異性戀者一樣組成家庭、養育小孩,為「少子化」盡心力的同志,又能有什麼選擇? 

 
新聞來源:2010/05/23 聯合報
2010-05-03

【精選/影評】100503自由時報:郭力昕 > T婆情欲的政治化

作者:郭力昕

《T婆工廠》是我近年來看到最好的紀錄片之一。如同另一位長期投身工運、近年以影像做為運動形式的郭明珠,看待她幾部工會紀錄片時不以導演自居,《T婆工廠》的導演陳素香,也謙沖地稱此紀錄片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的集體製作。這部由拍片當時的TIWA理事長陳素香企畫、掌鏡的作品,從傳統概念上,是一部「業餘」紀錄片。然而,此片在內容與議題本身所呈現的極大豐富性,以及,在這個由專業社運者所生產的「業餘」紀錄片裡,讓我們必須開始正視的一種「業餘美學」裡的政治性,都值得大書特書。

這篇短文無法關照影片的每一個精采的面向和動人的細節,我只能先強調此作於我而言的一個最重要的面向:《T婆工廠》充分政治化(politicize)了來台菲律賓移工女同志的情欲經驗。這是一些專業紀錄片導演在許多溫馨好看的作品裡、一直沒有做到或做好的事情,而讓一位「業餘導演」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漂亮!《T婆工廠》好看感人,充滿趣味、歡笑與眼淚,但它們毫不減損或淡化影片的政治性話語和企圖。事實上,它的政治話語,乃緊密結合在這些笑與淚之中。

在「愛的故事」中揭問

協助「飛盟」菲籍移工爭取資方積欠酬勞,並轉換雇主的TIWA核心成員吳靜如,在其深刻的紀錄文字〈她們是我見過最英俊的女人——記《T婆工廠》〉的最後,憶及她於2007年同志大遊行的場子上、陳述移工拉子在台灣的痛苦處境時,發現台下數千名沉浸於此大型歡樂派對氣氛中的男女同志們,並不感興趣。儘管同運在台灣搞得有聲有色,也需要我們繼續堅定支持;但依上述經驗,台灣的同運似乎尷尬地仍大抵局限在一種中產情調裡,缺乏足夠的階級與族群內容。我曾看過某些年輕紀錄者的女同影片,也止於在一些青春美好品味優雅的中產女同伴侶、面對感情糾葛或同/異情欲矛盾等議題上打轉;讓人總覺得這些漂亮寶貝,以及紀錄者本人,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蒼白文藝氣味。

也有人看了《T婆工廠》的結局後,認為這種T婆關係,就像台灣女校裡的那些女同青年,只是情境式的感情或情欲,一旦環境改變,拉子關係或同志身分就隨之消失。這樣的類比看似有道理,其實也有問題。如果女校的某些性別環境或嚴格規定,讓學生有種身體或心理上的抑悶甚或禁錮之感的話,至少她們做為人與公民的自由,與經濟上的自由(尤其那些「貴族」女校學生),原則上還是有著保障的。

但是,在《T婆工廠》、與TIWA長期為外籍移工爭取勞動人權的訴求裡,我們看到為了家庭經濟到台灣的這些移工,工作環境普遍惡劣,雇主常見剝削,休假權缺乏法規保障,沒有選擇雇主的權利,還要隨時面對台灣社會裡個人的或制度性的歧視。當一個辛苦經營的感情關係,瞬間可因為被一種奴隸般對待的轉換雇主方式而勞燕分飛,或者因為必須海角天涯的移動到不同國家打工,台灣社會以至於這個世界,從來有沒有給予過她們機會與自由,去充分發展一個可能的穩定、長久的情愛關係?我們能否這麼輕率地、好整以暇地說,這些移工T婆的關係,只不過是一種因時或因地制宜的「情境式」情欲需要?

這即是《T婆工廠》最具有啟發意義的、將同志情欲議題政治化的內容。這部影片的政治性,不特別在於它是關於勞動階級或外籍移工的女同故事,或者影片中揭露了台灣政府對待外勞的制度性歧視等等這類訊息本身,而是在於當影片紀錄針對菲籍T婆的悲歡離合時,創作者不讓觀眾只是落入她們甜蜜、笑鬧、或悲傷的情緒框框裡——如果只是要如此,以討觀眾更多的眼淚與笑聲,就這些材料而言,是何其容易。《T婆工廠》希望把我們拉進這些「愛的故事」裡,同時讓我們看到故事的脈絡、笑淚的由來、問題的視野。這就是紀錄片的政治性。

思考剝削現象之因由

《T婆工廠》給觀眾的啟發與思考,並不止於此。我們看到一群原本只是要來台灣打工賺錢的菲籍勞工,如何在為爭取自身權益的過程中,學會集體抗爭、包容彼此的歧見、和團結行動的意義。有人沒想到自己在菲律賓學校念書時,都不曾加入其他同學的抗爭,反而在台灣實踐了為權利而爭的行動;有人發現通過這個抗爭的過程,為未來自己的同胞爭取了較好的勞動條件,使自己的犧牲與在台灣的日子,有了多一層的意義。紀錄者讓我們了解,只要有方法與決心,無論如何弱勢的群體,都有自我培力、改變現狀的可能。

此外,當一個社會,如影片旁白者萬芳在一段推薦文字裡的提問:「為什麼在人情味濃厚、對外國人友善的台灣,有著這樣粗魯無禮的對待」時,我們確實應該藉著《T婆工廠》、和TIWA多年來對移工議題的揭示,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台灣社會對待外籍移工的剝削與歧視,只是剛好有一些自私苛刻的雇主,和一批無感於現實的政府官員?或者,台灣這人情味濃厚、禮貌和公德也與日俱增的社會,同時也一直還是華人文化優越感與中心意識根深蒂固、對不同(且被認為比自己低下)之膚色/種族/文化/階級有著根深歧視、唯獨崇拜白人文化並深感自卑的民族?如果是後者,則恐怕我們每一個人,都得重新清理或「清洗」自己被中華文化潛移、內化到意識深層的優越感與階級偏見,再來談應該怎麼對待一個「人」。

原文刊載於:2010/5/3自由時報副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3/today-article1.htm

2010-05-02

【精選/性平教育】100502GLAD: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聯合聲明

                                                                           

   壹 校園性別教育課程的通識化:徹底推廣校園性別課程、性別課程列為通識必修學分、消除課堂上的性別歧視。

貳 各校性平會加強運作、徹底達到其存在之積極意義而非消極處理案件、督導性別課程的開設。


性別與同志,在國中公民、高中課程公民與社會必談,大學通識課程視而不見?
徹底推廣校園性別課程:不偏廢於狹義的兩性平等,同志議題應是其中一環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頒布實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明文規定了下列
事項:

<第六條第三項>  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第十七條第四項>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為了達到完全消除社會對於同志的不了解和歧視之遠程目標,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認知到性別平等教育的迫切及重要性,並以此作為本屆校園同志甦醒日的主要訴求。國家的根基在於教育,然而在臺灣升學環境的桎梏下,性別教育往往是遭受忽視的一環,即使在性平法通過後的第六年,各大專院校仍無法確實執行上述兩項目標。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來自北部大專院校共計十校,針對各校在過去兩年(民國九十七、九十八年)共四學期校內開設性別課程的狀況做了深入的查詢及歸納,發現學校的性別課程普遍而言不足。從性別課程的總數來說,台大、政大、輔仁、世新這四校是數量最多的,大約每年可以開到三十門以上性別相關課程;清華及北大居中,每年約有二十門以上的性別課程開設;最低的為東吳、交大、文化與海大。每年開設的性別課程數量為十五至零門,資源分配明顯不均。由此可見,六年前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雖然直接地保障了性少數及性弱勢族群,卻未曾真正達到其積極目的。

再者,性別課程中,真正與同志相關的更是寥寥無幾。舉臺大為例,過去四學期中每學期僅有一門同志相關課程,比例上實在太過稀少。本屆團隊深信,性別教育應該從小做起,並延伸至義務教育以上,同時也必須教導社會關於同志的部分,而不是選擇性地視而不見。近期發生的許多事件,包括北市議會通過由北市政府發函至各中學的同志歧視公文,網路上同志發言空間的被壓縮,甚至各主流媒體總對於同志社會案件的刻意放大等,比比皆是。總體而言,皆因社會對於同志議題的不了解所致。若能在大學階段加強學子們對於性別平等的基本認知,相信這些憾事將不會再度重演。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在此聲明,各校應積極推動普遍性別課程的設立,並加強課程規畫中同志知識的部分。

   每年只有幾個人、百分之幾的人修得到性別課程?
性別課程須列為通識必修學分:在通識類別上增設性別教育一項,或強制規劃在
人文領域範疇中

各校的性別課程概況除了忽略同志教育,更迫切的問題是不夠通識化。以過去兩年的統計來看:(括號內是平均每年數量) ,性別通識最多:輔仁(14)政大(11)世新(8)北大(6)台大(4)交大(3.5)海大(3)清華(1.5)東吳(0) ;性別課程最多:世新(32.5)台大(31)輔仁(31)政大(29.5)>清華(21.5)北大(19.5)>東吳(12.5)交大(7)海洋(3) 。

以每年各大學新生入學平均人數為除數,每門性別通識最高上限八十人乘以年平均通識課程數目為被除數來做概要估計,每年大學生能夠修習性別通識的比例如下:政大(38%)北大(33%)世新(29%),輔大(27%)交大(23%)海大(18%),清華(8%)台大(6%)東吳(0%),若以大學四年計,假定各學生在大學教育中僅修習一門性別通識,則顯而易見地,實際上能真正接觸性別通識的學生最高也僅占三分之一,有的學生甚至連修習性別通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明顯與上述性平法中兩項條文牴觸,即各大專院校並無實際廣開性別課程,普遍性不足。

通識教育最重要目的即為讓大專院校生能對各領域有基本認知及了解,而現行的通識雖然多元,卻忽略掉性別教育此一重要區塊。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認為,透過廣設性別通識課程能讓社會大眾能深入淺出地了解性別議題和同志,改善社會大眾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及消除普遍的性別盲。

生活中處處為性別,我們必須要看見。性別從來就不應該是少數人才應該鑽研的領域,更非必重於艱深繁雜的理論,它必須普遍化,且為身為社會公民的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和素養。有了完善的性別教育,社會正義才得以落實,臺灣人最自傲的民主及多元包容才可以更加發揚光大。本屆團隊更深切地希望性別教育能在臺灣生根並茁壯,讓廣大的同志學子在成長及升學的道路上不再徬徨且無助。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團隊再次強調性別課程通識化的必要性,並希望各大專院校設計一套完善的多元性別課綱供學生選修,各大專院校應設此畢業門檻,將性別課程獨立於現行通識架構,或者歸入人文或社會領域範疇中,並強制規定修習此學分。本屆團隊認為大專院校生應有基本的同志知識,能夠了解到同志與所有的人一樣,都是正常且不容侵犯、需被尊重的個體,都在為了更美好的未 來正努力著。

消除課堂上的性別歧視

性別課程開設不足、通識化程度不夠之外,在其他學科領域中,課堂上提及性別議題和多元性別概念的教授更是少之又少,不具有正確性別知識的人可能在教學及接受過程中無形再加深了這樣一種隱性的歧視。

第十五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建議校方應定時舉辦性別相關講座或活動 ,督導監視以達成消除課堂上性別歧視的目標;師長也應比照國中小學基礎性別教育舉行進修,透過更多的了解與包容,讓同志學生不再成為課堂上被異樣對待且漠視的一群。


各校性平會:虛設抑或是同志學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各校性平會加強運作、徹底達到其存在積極意義而非消極處理案件

本屆工作團隊透過各校同志社團實查該校性平會運作狀況,大致調查方向為以下幾點:近期舉辦活動、預算流向、近年處理案件及網站經營狀況,發現六年前的性別平等法推動後,各大專院校已在性別議題上加強處理並多有相關活動規劃,這是工作團隊所樂見的。本屆團隊一致認為,透過各校性別相關社團自主性的監督並了解,才得以讓各校性平會與社團間的連繫更加緊密。然而,性平會還有許多進步空間,多所學校有人力不足和經費、營運上的困難,若要強加批判實為無用之舉。在此根據上述四點方向,給與具體改善各校性平會的建議,希望校方聽/看見同志學生,也期許彼此在性別教育上能更進一步。

近年來各校舉辦的性別相關活動不勝枚舉,活動也漸趨多元和開放。舉政大為例,除了本學期五月底與學生議會及陸仁賈社合辦性別週以外,也有發出「性別種子」-「杏桃坊」培訓計畫等活動宣傳;而清大性平會以整合性教育的方式推廣性別與同志議題,包括與性別研究室合作辦理各種活動、舉辦教職員工性別議題訓練,近幾年來也增加了對課程助教的性別議題訓練等。其餘諸如輔大、文化及東吳等大專院校也不定期舉辦性別演講和宣傳周等活動,臺大及世新因為有婦女研究室和性別所等專門的學術機構,在性別議題上可以做更縝密的規劃,這些都是對學生多有助益的事。然而,同志學生的能見度還是不足,即使多校已將 傳統的「兩性」更改為「多元性別」,在用字上已力求政治正確,但仍然可見校方還是以傳統的兩性教育、安全性行為宣導和女性為重心,其餘不同性別特質的學生仍難以被包含在內。本屆團隊期許各校性平會可以調整比重,真正將多元性別議題帶入校園,而非侷限在二元區分的兩性上。

關於預算流向方面,各校的經費並不一致,不能強加比較,但性平會能夠做的是讓資金流向更加透明化。大致而言,性平會的預算多歸列於辦理專題演講、性平教育講座、案件調查費用、影展等。如台大曾於97年度曾編列了一筆10萬元的性別平等教育推廣費用,提供給各學生社團有舉辦與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活動申請補助。在實查過程中,多數學校會將性平會資金流向公開化,但如輔大等學校並無提供相關資訊的管道。另一方面,各校性平會近年處理案件中,為同志相關個案的少之又少,多數處理的案件以傳統上廣義的性騷擾為主,其下又包括性別歧視、過度追求、騷擾、侵害等等。本屆團隊建議,各校性平會應廣設申訴專線和諮商管道,透過網站或文宣宣傳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性別方面的問題。


性平會網站經營方面,各校實為參差不齊,有些網頁甚至年久失修,經營狀況十分不佳。而經過調查後發現,各校網站上可能有的缺漏如下:

一、相關法規之提供參閱:對於相關法規如:《性騷擾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等法規,皆未提供需此資訊之人員參閱的管道。
二、通報及申訴資訊不明:對於通報或申訴資訊僅有申辦程序之流程圖可供查詢,但未提供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辦公室之訊息。
三、相關表格之提供下載:對於相關之表格未有發現到可提供下載之載點。
四、相關連結的網頁內容為虛設:相關連結之網頁內容,經點閱後可發現到網頁會出現「找不到這個頁面」的訊息。

網路乃現今學生族群最易尋求協助的管道,若沒有妥善經營,學生求助無門或苦無參閱資訊的情形會相當嚴重。本屆工作團隊希望各校性平會能徹底管理網頁,並提供完整資訊及諮詢專線,不要讓最有效且便利的管道形同虛設。


  扮演性別課程通識化的幕後推手:性平會的責任
性平會應督導學校性別課程的開設

性別你我他,不分異與同。本屆GLAD工作團隊再次強調普遍性別教育的迫切性,各校性平會應積極協助通識中心及校方課程組規劃並推廣性別課程,並將現有的「女性」、「兩性」等相關課程擴大並能包容多元性別,才算是真正的性別平等。性別課程常被認為是人文、社會領域專業的學生才要學習的,理工專業的學生不僅不需要、不想要學習,他/她們同時也難以進入過於進階程度的性別課程,因此課程的親近性、包容性和廣度都應是考量的重點。團隊期許各校性平會能與性別團體及性別社團協力討論出開設性別通識的具體方案,如列性別課程為大一必修,或是開一個性別學群在通識領域中,都是可行的做法。

本屆工作團隊同時也理解,即使開設了性別課程仍會遇到專業師資不足,或修課同學仍然有限的困境,性別專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及培育,即使現今無法研擬一套立即可行的做法,卻可以在校園中藉由多元性別議題教育的根深蒂固創造更多的人力資源。性別教育,大家一起來!

GLAD 15th工作團隊  

文化拉友會
北大北G星
臺大GayChat
臺大浪達
世新飛魚
交清部落革
東吳QC
政大陸仁賈
海洋酷兒
輔大同窗會
輔大好社
        

文件來源:第15屆校園同志甦醒日工作團隊

2010-04-29

【精選/影評】100429台北電影節:專題報導—兩部同志電影,親密而又壓抑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小智(台北電影節網站編輯)

身為台北電影節網站編輯,總是不斷面對網友們四面八方的指教及批評,而最近最多人詢問的一項問題,便是今年到底有沒有跟「同志」相關議題的作品?所以,同志及腐女朋友們有福了!今年將會有更多關於男同、女同,甚至是扮裝皇后題材影片,不論在議題選擇,抑或角色敘事方面,勢必都將與觀眾分享更多不同角度觀點,也讓我們擁有更加寬闊的心情,去看待我們週遭的人與世界。本文將會把焦點放在兩部氛圍迥異的男同電影上面,然而兩片卻也不約而同表述在這充滿暴力、歧視的環境當中,「愛」仍然以各種形式存在在這個世界。

 

‧ 甜美可口的《兄弟情人》From Beginning to End

阿盧希歐‧阿巴瑞奇 (Aluizio Abranches)執導的《兄弟情人》,是部來自主題城市巴西,講述一對同母異父兄弟從小就有微妙曖昧,直到長大成人交往相戀的故事。兩兄弟從小關係就不單純,弟弟對哥哥有如情人般崇拜,而哥哥對弟弟更是無微不至的關愛,親密感一如太陽及光影無法脫離另一半獨自存在,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相擁入眠。又或是哥哥受傷住進醫院,還趁母親不注意時拉起上衣,讓弟弟靠在胸口傾聽他的心跳,雖不至於讓人臉紅心跳,但看到小兄弟相親相愛的畫面,也覺得兩人實在是太可愛啦!

總之,全片就是如此甜美動人,充滿清新沁人的幸福氣味。不過看在他們父母眼中,當然也會懷疑兩人「是否太過親密?」在此不禁感嘆父母難為喔!不僅要養育小孩,還得擔心他們日後是否會變Gay!不過透過「母親」及「兄弟」兩種不同的處境及立場,導演無疑表述出一種有別於《愛在暹羅》(The Love of Siam)強勢去捍衛家庭的母親形象,更也同時道出同志朋友皆會羨慕不已的包容立場,同時也看到東西方世界對於情感的包容程度。

然而愛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會隨著時間沖淡對彼此的愛,不過本片反而逆其道,讓兩兄弟長大後越愛越烈,尤其兩位演員不僅有年輕俊美的外貌,更有身材勻稱的肉體,片中更有許多令人臉紅心跳的裸露與性愛場面,導演更也以充滿視覺感官的細膩畫面,刻畫相戀兄弟繾?纏綿的糾葛關聯。所以看到這邊,您實在不需埋怨我把劇情寫得差不多了,反倒是真正的劇情衝突還在之後,有待觀眾進場挖掘,但我絕對相信這部迷人且理性感性兼具的作品,能讓您在看完之後,會有溫馨滿懷的感動。

 


‧ 徬徨壓抑的《斷背禁愛》Brotherhood


另一部來自丹麥的《斷背禁愛》(Brotherhood),光是片名便表述它宛如《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難分難捨的悲情調性,只是原本瀟灑不羈的牛仔,這回卻成為新納粹黨黨員,講述兩人從原本立場的不對盤,直至一起到郊外小屋受訓,逐漸開啟他們禁忌的愛慾及情感。然而納粹迫害同性戀的歷史眾所周知,美國導演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甚至在紀錄片《一七五紀事》(Paragraph 175)當中,狠狠揭發這段駭人史實。誠然,如果受到外界強大壓迫,「戀愛」將會是一種自我紓解的直接方式,但如果同志秘密被其他黨員發現,他們又該如何脫離險境?

導演尼克‧洛多納托(Nicolo Donato)將主題圍繞在人物面對環境極端壓迫之中,人性的掙扎與道德的徬徨,也間接透過兩人的經歷,帶出對新納粹黨的質疑與批判。影片不時圍繞不詳之感,好似為之後的悲劇性發展做出坐立難安的鋪陳,並以刀鋒般犀利的冷峻風格,將納粹對人物的宰制,同儕之間的霸凌,人性的幽微,以及父權主義背後的邪惡給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全片壓抑又震撼的情緒攪拌力道,著實都令人屏息以待,是部深度與重量兼具的作品。

原文刊載:2010/4/29台北電影節網站「電影評論」
http://www.taipeiff.org.tw/TaipeffNews/citynewsA.aspx?id=5205&subid=5225&aid=111&class=

2010-04-20

【名家/校園】100420中國時報:畢恆達 > 那條校園性別平等坎坷路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畢恆達(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

十年前的今天(四月二十日),高樹國中的學生葉永鋕在音樂課下課前五分鐘,提前上廁所,結果倒臥血泊中,後送醫不治。這則事件當時只在屏東的地方媒體披露,新聞描繪葉永鋕從小喜歡玩炒菜遊戲,不喜機器人;聲音尖細,參加學校合唱團(成為唯一的男生);因舉止較女性化,怕遭同學脫褲取笑(看有沒有小雞雞),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幾個敏感的成年「娘娘腔」男生在這則悲劇事件中,彷彿看到自己的過去,於是在網路上串連討論,認為其死因必有玄機。

是陳俊志導演打電話給我告知此事,因當時校方與其上層調查處理不當,希望我能在教育部兩性平等委員會提案調查。從新聞中,我看到娘娘腔、玩洋娃娃、脫褲驗明正身、不敢上廁所等熟悉的字眼,而一個國中男生無故倒臥廁所中,竟然致死,我心中也隱隱作痛。

於是,我們四位兩性平等委員會的委員驅車到屏東兩次,訪談了葉永鋕的男性與女性同學、學校行政主管、曾經教過他的老師,以及永鋕的家人,甚至以他的病歷請教醫師。我印象深刻的幾件事情是,有該校的主任怪罪葉永鋕自己沒有性別平等的觀念,因為他都只跟女同學在一起,很少與男同學來往。這種「性別平等」的新解,真讓我大開眼界,也更容易想像校園中無數個「娘娘腔」們,會面臨怎樣恐怖的校園處境。

永鋕的媽媽說,他的陰柔特質導致他遭受陽剛男同學的欺負,被迫要幫忙抄寫作業。永鋕在週記上寫道,自己的作業都已經寫不完了,還要幫同學寫作業,心裡很痛苦。只是寫完,又把這一頁週記撕下來,怕老師知道這件事,而遭同學報復。葉媽媽是在整理永鋕的遺物時,才發現這個事實。還有老師說,有次她偷偷染髮,結果只有細心的永鋕發現;她上課頭暈,是永鋕馬上衝到合作社買飲料給她喝…,他當時的志向是要擔任廚師。

葉永鋕的事件帶出了在校園中因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而遭同儕歧視與欺負的現實。當時「兩性」平等教育法正在研擬,大學還在開設「兩性關係」課程,很多中小學老師以為性別教育就是在處理女性遭受性騷擾/性侵害的問題。是因葉永鋕的死,讓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成「性別平等教育法」,法中也才有這樣明確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性別從此不只是男女兩性,而是多元跨性別。

在葉永鋕告別式上,同學唱了他最喜歡的一首歌〈聽海〉。雖然十年過去了,我仍不敢聆聽〈聽海〉。每次在課堂上用他的事件講授性別特質,腦中浮現永鋕同學、家人、老師的話語,滾燙的淚水仍然無法阻擋…。

原文刊於:2010/4/20中國時報「名人觀點」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112010042000427,00.html

2010-04-18

【精選/感染者工作權】100418罔氏女性電子報:因愛滋遭解雇 教您如何申訴討公道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面對職場的性別歧視與性騷擾,有勞基法、兩性工作平等法以及性騷擾防治法的保障,讓在職場受害的民眾,有機會藉由申訴而獲得相對的補償,以及讓加害人,受到該有的懲罰與限制。

一個人因為愛滋感染的身分而遭到公司解雇,或是被迫調職,雖然《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權益保障辦法》中明訂可提申訴,但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下稱「權促會」)發現,對許多愛滋感染者來說,不熟悉規定與不知如何使用,成了最大的使用障礙。

權促會累積全台現有申訴案例,今(民99)年四月間製作「感染者工作歧視申訴小單張」,免費提供愛滋感染者學習參考,也歡迎所有愛滋相關工作者多加利用。

圖解申訴辦法 簡單易懂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社工張正學表示,「感染者工作歧視申訴小單張」中是以圖表為主要表現方式,輔以簡單的文字說明。單張內容提供:申訴的期限、流程、方法等,讓想要經由申訴途徑使公司違法作為受到懲處的受害者(愛滋感染者),可以更容易了解法律規定。

根據現行的法令,在事件發生一年內,都可以以書面提起申訴,並且可以委託機關(構)、團體或第三人提出。最重要的是,各級主管機關在受理申訴案件時,會以匿名且公平的方式召開審議會議,若確實違法,公司將會被課以新台幣30萬元至150萬元的罰鍰。

「反歧視」不只是口號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也表示,過去許多感染者朋友面對到工作權益受到侵害,因為擔心身分曝光,多數隱忍離職,甚至迫於情勢,無奈簽下自願離職的同意書,連最基本的薪資或資遣費都不敢爭取,不止造成個人經濟與心理壓力,加害人(任職公司行號)也持續以愛滋為解雇員工的合法理由,而「接納愛滋感染者」的願景則淪為口號。

權促會誠摯希望,「感染者工作歧視申訴小單張」的出版,讓申訴不再是難事,法律終能透過實例而發揮應有的導正力量。

遇到類似問題的愛滋朋友或有興趣認識申訴辦法的各界關懷人士,可撥打02-25505963諮詢電話,權促會將提供申訴諮詢服務,或在權促會網站閱覽學習。

原文刊載於:2010/4/18罔氏女性電子報
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p=10851

2010-04-18

【精選/影評】100418中國時報:張士達 > 周報影評—為巴比祈禱

最新消息:本片中南部已確定放映。4/23~4/28,台中/老虎城,高雄/大遠百(性致勃勃網站編輯)

作者:張士達

人一定要痛失至親,才會領悟到自己以愛之名的壓力,曾經在至親生命中帶來多大的痛苦嗎?《為巴比祈禱》中由雪歌妮薇佛飾演的母親瑪莉,因無法接受兒子的同志性向,反讓兒子在痛苦掙扎中選擇了結生命,母親終於覺悟自己所犯的過錯,從此投身同志運動成為人權鬥士。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一個以太過慘烈的代價所換來的課程,如果一部電影能夠讓世上至少一個家庭免於這樣的悲劇,這部電影的存在意義其實就已足夠。

真人真事改編

《為巴比祈禱》在台灣雖然是在戲院上映,但在美國其實是一部電視電影,也因此在拍攝手法與格局上自然不脫電視電影的雛形,並沒有太高深新穎的電影語言,議題論述與感情訴求也都簡捷直接,這既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好處在於它以普羅大眾都可輕易領會的角度,直接碰觸平凡人性最易感動的情緒神經;遺憾則在於對於這樣一個取材自真實且頗具分量和代表性的故事,並沒有交出一個其實可以跨得更大、看得更遠與挖得更深的視野。

《為巴比祈禱》片中保守母親對於同志兒子堅持無法接受且甚至企圖「治療」的態度,僅管如今在許多都會年輕觀眾看來也許過時且不可思議,但別忘了片中背景是1980年代初,當時,同志影視作品才剛在主流工業中摸索現身,愛滋病才剛出現並讓同志被冠上邪惡墮落的惡名,沒有手機與網路,也沒有如今連許多異性戀也愛一起去玩的同志夜店,同志只能在城市暗巷與陰暗街角的酒吧中尋找彼此。美國看似開放先進,其實除了紐約、洛杉磯等大都會之外,許多地區的民情保守封閉程度絕對超乎大家想像,而且在這個世紀的今天依舊如此。

心理轉折未交代

巴比在世上並非孤立無援,妹妹對他已可逐漸接受,父親的態度雖模稜兩可,卻也不像母親那樣堅決劃清界線,而他到了城市裏開了眼界,談了戀愛交了男友之後,為何還會一時想不開而尋死?這個關鍵的心理轉折在片中其實並未交代清楚。而母親在一輩子根深蒂固的虔誠宗教思考之下,究竟如何在巴比死後打開心房擁抱同志?光是透過與同志教會神父的論辯,以及接觸同志雙親組織,發現也有許多其他人與她走過同樣的路,這些其實並不足以解釋她最後終於挺身為同志運動獻身的心路歷程。而導演羅素梅卡尼幾度穿插巴比被綑綁無法掙脫的超寫實意境,雖僅短短數秒卻仍是畫蛇添足,因為陳腔濫調的意象不但無助於傳達角色複雜心境,只會落入令觀眾看了也難掩尷尬的窘境。

然而在情節刻劃未盡完美的缺憾中,幸好有女主角雪歌妮薇佛的演出來補足了應該打動人心的力量。身高180的她因高大身材與《異形》女英雄深入人心的形象,常得加倍努力在這種平凡脆弱而人性化的角色中突破戲路,那種深刻用心不僅可讓觀眾輕易感受到,也為角色增添誠懇謙卑但更強大的動人力量。她在《為巴比祈禱》前半段固執的性格與態度,固然因劇本原先設定而稍嫌平板,但在遭逢兒子自殺打擊之後,才真正展開了這個角色最重要的生命旅程,也是全片最逼人熱淚的精彩段落。

看清無知與偏見

在性別族群壓迫較不激烈且同志運動並不活躍的台灣,《為巴比祈禱》中80年代同志與親人的痛苦掙扎,或許會讓部分觀眾感覺事不甘己,但片中真正撼動人心的其實並不僅在於同志議題,而在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並尊重與自己不同的生命。當近日政府透過二代健保等政策為已婚伴侶保留利益與特權,並形同將單身者、同居者、同志,與其他因任何原因而主動或被迫選擇不婚生活的人打為二等公民,我們在人權平等的路上,與那個無法接受兒子是同志的母親其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不論是來自國家機器或至親家人,不論是為部分人的利益與便利犧牲其他族群,因無知與偏見或是看似偉大地以愛之名,我們都仍因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而承受著各種不公的待遇。當我們因各自不同的先天後天條件,而在這結構中不斷同時扮演著既得利益者與受迫害者的角色,我們便也同時扮演著《為巴比祈禱》中母親與兒子的角色,因對彼此的不願了解尊重而互相傷害。在感動落淚之餘,那些銀幕人物的痛苦,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

原文刊載於:2010/4/18中國時報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418000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