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130620 同亮新聞:美國頭號拗直組織 「出埃及」 宣布關門大吉!

編者按:希望台灣的「走出埃及」也能早日結束!

國頭號拗直組織 ‘出埃及’ 宣布關門大吉!

美國頭號拗直組織 ‘出埃及’ 宣布關門大吉!

By Tong Bling on June 20, 2013 / TongBling News (c) 2013

Breaking News: Exodus International Announced It Will Close Its Door!

早前已報導 ,原本是美國頭號支持「拗直治療」的 Exodus International (「美國 Exodus」),已宣佈不再支持所謂「脫離同性戀運動」 (Ex-Gay Movement),並與國際的走出埃及 (Exodus International Alliance) 劃清界線

今天更有突破性的發展:「美國 Exodus」的行政總監 Alan Chamber,在早上發出公開信,首次代表組織向所有 LGBT 成員道歉,並向因為被逼或自願接受「拗直治療」,因而為同志帶來的痛苦道歉

而今日下午,在一個簡短的聲明中,Alan Chamber 更宣布「美國 Exodus」將會正式關門大吉 ,結束他們三十多年反同的活動

「美國 Exodus」成立於上世紀 70 年代,一直支持和宣揚「拗直治療」,認為同性戀傾向是不正常,而且不是天生,是可以經過心理治療和祈禱改變

不過,由於美國以至全球的心理學術研究,在近年已有了共識,基本上已全面否定 Reparative Theory,而且認為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是不應向任何人,再提供這類對身心都有害的所謂「同志治愈」(Gay Cure)

「美國 Exodus」在 2004 年以「出埃及全球聯盟」的名義在全球擴展,在台灣和新加坡都有分會後者仍然堅持性傾向是可以改變,而在香港就有一小群自稱為 Post Gay 的「後同性戀者」,繼續支持通過宗教壓抑同性性傾向

Alan Chamber 本身也曾是個活躍的同志,現在他已和太太結婚多年,但承認自己的性傾向從未改變

另外他會於美國時間本週四,在一個時事新聞節目中 ,和一班「拗直治療」的受害人對話,傳媒報導他將在節目中正式親身為出埃及的過去,向公眾親身公開道歉

原文網址 http://bit.ly/17rjnIN

2013-06-21

130618 蘋果日報:澳第3性人拿到 X 性別身分╱20130618 華人健康網:澳洲增第三性 人權團體盼破除兩性╱20130618 中視:性別不只男女 澳洲承認第三性

澳第3性人拿到 X 性別身分
打破上帝分類 「終不必活在謊言中」

澳第3性人拿到 X 性別身分※自認性別無法歸類的梅韋比,多年來透過上訴爭取權益。(法新社)

【林奐成╱綜合外電報導】《聖經》說上帝創造男人與女人,但澳洲政府認為此分類太簡單,日前宣布下月承認男女之外「第三種性別」,可望促進第三性人權。促成這項變革的幕後功臣是一位非男也非女,活得驕傲自信的變性人。

法新社昨報導,52歲的梅韋比(Norrie May-Welby)生為男性,28歲時變性,但發現當女性不自在,因此停用女性荷爾蒙。自認不是男人或女人,希望身分文件不要註明性別,經長期上訴,新南威爾斯州上訴法院上月裁定,性別不應僅限定男或女。 

梅韋比對判決感到欣喜若狂,「兩年來我的護照性別欄註明『X』,其他文件則填『非特定』,人們似乎能接納真相。我不是社會中首名第三種性別的人,我只是剛好為了官司而發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律師說,梅韋比每次填表格只能選擇男性或女性,覺得被迫活在謊言中。

只須出示醫生證明

如今澳洲政府宣布7月起承認第三種性別,填寫身分證明文件時,可選男性、女性或X(不確定╱雙性人╱非特定)。若想改變證件性別,無須接受變性手術,只須出示醫生證明。

尼泊爾英國已承認

澳洲不是唯一承認「性別概念」正在解體的國家,尼泊爾今年開始允許民眾申請證件時填「第三性」,最高法院更於本月下令政府變更護照,讓跨性別者不用列為男或女。

葡萄牙、英國和烏拉圭已採取類似措施,助變性人獲法律承認。

梅韋比小檔案

★出生:1961/05/23,生於愛爾蘭,性別男
★身分:遊說團體「性與性別教育」成員
★變性過程:1989年接受變性手術由男變成女,之後停用女性荷爾蒙,連醫生也無法辨別其性別
★爭權過程:2010年澳洲新南威爾斯政府准他將性別列為「非特定」,但後撤銷決定。他提訴訟,法院今年5月裁定性別不應限於男或女

原文網址:http://bit.ly/13X6elX

澳洲增第三性 人權團體盼破除兩性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3年6月18日

澳洲宣布從7月起正式承認「第三性」,民眾可自由選擇是「男性」、「女性」,或是「性別不明、雙性或未指定性別」。台灣人權團體認為,這是破除兩性藩籬的一小步,提供跨性別者一個安身立命空間,但是終極目標仍希望打破主流性別,讓性別不再有任何的限制。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目前社會上仍以男或女為主流性別,台灣從2000年開始提出跨性別的概念,也就是有一群人,不認同自己屬於男或女哪一個性別,目前卻必須以生理上的性徵被分類,因此澳洲的新政策,對台灣的跨性別者來說,是種鼓舞與嚮往。

跨性別者生活困擾多

台灣不論身分證或許多文件上,都有性別欄位,目前也僅有男或女的選項,王蘋表示,跨性別者現在常遇到的生活困擾,包括:求職時可能外觀被認為女性、一拿出身分證卻被發現是男性而被辭退;此外,有些人在變性過程或是變性後,要費很大工夫才能變成想要的性別,這都是存在已久的問題。

談到人與人之間的愛戀時,常會使用「兩性關係」這個詞彙,也讓外界好奇,跨性別者是建立什麼樣的關係?王蘋表示,跨性別是只跟自己的性別對話,與性傾向不同,因此有可能戀上同樣是跨性別者,或是戀上男、戀上女。

人權團體希望打破性別

不過王蘋指出,另設性別選項,是給一個身分、卻也是個標籤,人權團體終極目標是希望打破性別的限制,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別,而不是被歸屬到哪個特定的性別。

原文網址 http://bit.ly/13X6rFG

性別不只男女  澳洲承認第三性
中視 施岱君 2013年06月18日 13:27

以後澳洲人申請護照,不再只有男生或女生可以選擇了,因為澳洲政府將在今年7月1號,正式承認第三性,人們不再需要經過變性手術,就可以變成X性別,也就是第三性。

美國媒體報導,第三性的人只需要一張醫生的認可信,就可以在護照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別,其實早在2010年2月,曾經有一名叫做諾里的性別先驅,在新南威爾斯州獲得登記處認為未指定性別。

不過登記處之後宣稱因為內部作業疏失,証件無效。今年52歲的諾里出生在蘇格蘭,出生時醫生判定他是男生,不過1989年接受變性手術之後,他就不認為自己屬於任何一個任別。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照這些國家,經過變性手續和法院判定後,都可以承認改變性別,而澳洲性別人權運動一波三折後,也將在7月正式承認第三性,影響所及是澳洲百分之四的人口,再次引發國際關注。

原文網址: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62/13970

2013-06-15

130613 自由時報:堅守傳統 俄國通過「反同志」法案/130611 BBC中文網:俄國下議院杜馬通過禁止傳播同性戀法案/130613 立報:俄修家庭法 禁止同志領養孤兒

堅守傳統 俄國通過「反同志」法案 

堅守傳統 俄國通過「反同志」法案
俄國下議院通過「反同志」法案,俄國民眾舉行抗議活動,要求政府重視同志人權。(路透社) 

法國、紐西蘭相繼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但俄國仍然堅守傳統價值,近日下議院通過「反同志」法案,禁止宣傳同志資訊。

全球陸續開放同性婚姻,俄國對同志的歧視卻是惡名昭彰,不僅連續8年拒絕批准同志遊行,更傳出同性戀者遭到民眾活活打死的事件。

11日俄國下議院以436比0,一致通過反同志法案,禁止向未成年宣傳「非傳統性關係」資訊,外籍人士若違法也將被逮捕並驅逐出境,法案仍待上議院審核與總統普丁簽署,預計可順利過關。

據俄國民意基金會調查顯示,俄國有61%的民眾反對舉行同性戀遊行。非官方調查指出,受訪的900個同志或雙性戀人士中,有15%曾在10個月內受到生理上的攻擊。BBC更報導,近半數俄國人認為,同性戀不應該享有與其他公民相同的權利。

俄國反同志的觀念被認為是保護傳統俄羅斯價值,免於受到西方自由主義侵害的措施。對此,外界多予以批評,俄國《新報》指出,反同志法案侵犯國民的自主權,尤其是下議院議員,「竟把法西斯主義帶到國家裡來」。

俄國同志團體則發表聲明,稱「不會因此氣餒」,將持續爭取平等權利,繼續對抗來自教會與政府的壓制。

原文網址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22384&type=%E5%9C%8B%E9%9A%9B

俄國下議院杜馬通過禁止傳播同性戀法案
更新時間 2013年6月1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48 

俄國下議院杜馬通過禁止傳播同性戀法案
俄國反同性戀人士指責同性戀者是「亡國滅種」並且和西方勢力勾結。 

俄國下議院杜馬通過了爭議性法案,禁止向未成年人傳播同性戀信息,不然處以高額罰款。 

法案規定禁止向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宣傳非傳統性關係」觀念,此一法案也被看成是普京政府試圖推廣「俄羅斯傳統價值」以對抗西方自由主義的部分措施。 

法案對「提供未成年人有關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信息者」以及同性戀遊行的組織者個人最高處以5000盧布(約合156美元)、包括學校和媒體在內的企業機構最高則可處以100萬盧布(約合3萬1千美元)的罰款。 

如果是外國人,則有可能被驅逐出境或者在拘押15天之後驅逐出境。 

俄國在1993年將同性戀「除罪化」,原先在蘇聯時期,從斯大林執政開始,同性戀行為有可能被判刑5年。 

但是外電報道稱,俄國政界和宗教界精英階層至今仍對同性戀社群有著強烈的敵意。 

該國反同性戀團體曾經呼籲禁止同性戀者擔任公務員、 甚至建議將同性戀者驅逐國外、強制同性戀者接受治療等等。 

周二有同性戀權利團體在杜馬外示威,期間和東正教基本教義派組織等反同性戀團體發生衝突。 

BBC在莫斯科的記者報道說,有支持同性戀運動的人士躲入商店內避難,但是攻擊者衝入店內追打他們。 

杜馬在周二也表決通過了另外一個法案,法案送交上議院通過、經總統簽字生效之後,「觸怒信仰者的人」將會受到重懲。 

外電報道稱,此一法案是因為2012年2月在一所東正教教堂舉行反普京示威行動而起草的。 

當時俄國朋克(龐克)樂團「騷亂小貓」參加示威並演出,當局隨後逮捕其中兩名成員,將她們判刑兩年。 

(編譯:威克 責編:路西)

原文網址  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06/130611_russia_antigay_law.shtml

俄修家庭法 禁止同志領養孤兒
2013-6-13 22:03 作者:中央社 

【中央社莫斯科電】俄羅斯國會下院準備對聯邦憲法中的《家庭法》進行重大修訂。稍早俄羅斯國會下院通過了2項法案,分別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同性戀思想,以及不准以同性戀為由冒犯宗教信仰,違者將被處以巨額罰款以及最高3年的徒刑。國會中的保守勢力進一步將抵制同性戀的行動,擴充到孤兒領養議題。

國會下院「家庭問題委員會」副主席索柯洛娃(Irina Sokolova)表示,國會將對現行《家庭法》第127條進行更嚴格的修訂,將禁止那些來自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國家的外國未婚者領養俄羅斯孤兒,避免俄羅斯的兒童未來成為同性戀者的孩子。 

執政黨的國會議員珊娜托洛娃(Elena Senatorova)強調,對於孩子而言,「家庭」意味著有父有母。 

俄羅斯LGBT社群領袖亞歷西耶夫(Nikolai Alekseev)則說:「國會議員對於那些流浪街頭的貧童與孤兒院的孩子漠不關心,卻熱衷於調查外國的領養者有沒有同性戀傾向。」

俄羅斯「志願協助孤兒」計畫領導人阿爾尚詩卡雅(Elena Alshanskaya)也批評國會搞錯方向,她說:「人可以沒有婚姻而存在,但擁有孩子的渴望則不分性別。國會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解決國內孤兒問題,而不是相反。」

原文網址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0429

2013-06-13

【國際/預防性投藥】130613 中央廣播電台:預防投藥降低藥癮者愛滋風險

預防投藥降低藥癮者愛滋風險
2013-06-13 中央廣播電台引自中央社

根據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的1份泰國研究,日常劑量的強效抗愛滋病毒藥物,能降低注射藥癮者的愛滋病(AIDS)感染風險達49%,這是首度發現這種預防性措施對這類高風險族群有效。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U.S. CDC)主任墨明(Jonathan Mermin)博士說:「這是HIV防治的顯著進展。」墨明協助進行與泰國衛生部合作的臨床試驗。

  這篇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檢視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PrEp)成效。PrEp是指在愛滋病毒(HIV)高感染風險族群尚未感染前,先行投藥。

  過去有關PrEp的研究顯示,PrEp能使男同志的感染風險減少44%,而在一方感染HIV的異性戀伴侶中,能使另一方的感染風險減少75%;這份新研究結果顯示,PrEp對注射藥癮者同樣具有保護效果。

  莫明聲明說:「我們如今發現,PrEp對所有HIV高危險群都有用。」

  這份始於2005年的新研究,受試者為曼谷2,400多名未感染HIV的藥物成癮者,分為投藥組與安慰劑組。研究結束後,投藥組有17人感染HIV,安慰劑組則為33人感染。

新聞出處: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30167&id=1&id2=2

SongYY補充
6月14日的泰國世界日報,對此實驗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引用如下:

「泰諾福韋藥物項目研究人員Michael博士指出,而本次在曼谷的研究課題主要是針對尚未染上愛滋病的針筒注射吸毒者作為人體試驗的對象,有2413名志願者參與人體用藥試驗,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實驗期間有1204名志願者服用了泰諾福韋,僅有17人感染愛滋病;而另1207名沒有服用泰諾福韋的志願者內則有33人感染愛滋病,相比之下,服用泰諾福韋的志願者比不服用者感染HIV概率小49%。

而深入研究後發現,持續服用替諾福韋藥物的志願者與沒有持續服用的相比,感染愛滋病的概率減少74%,至於服藥的副作用則無安全隱患,只是服藥後會有噁心感。」

這項研究顯示PrEP用在藥癮族群上的預防成效;在此之前,PrEP已在男同志族群中被證實有一定的效果。關於預防性投藥PrEP的介紹,爽歪歪網站有多篇新聞可供參考(請參閱延伸閱讀)。在HIV防治上,PrEP開啟了一個新的方向,但如果作為防治手段,也有許多問題必須考慮:在臨床實驗中,患者若未每天按時服藥就無法獲得保護;如何確保PrEP使用者每天服藥便是一個問題。而且PrEP是否會導致保險套使用率降低也值得討論,因為就算按時服藥,PrEP也無法達到100%的保護效果。

關於PrEP,6/30在中央大學舉行的《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II》研討會中,國際知名的愛滋/酷兒研究新銳的Kane Race教授將發表《不情願的對象物:暴露前預防性投藥、風險與涉入性知識》,藉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的情感回應來置疑科學思維預設的理性防治主體,活動訊息可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
130613 The Lancet(原始論文):Antiretroviral prophylaxis for HIV infection in injecting drug users in Bangkok, Thailand (the Bangkok Tenofovir Stud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3)61127-7/fulltext
【美國/服藥防愛滋】120512 自由時報:首支愛滋病預防藥 美可望下月核准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51211315587&myarea=2
【國際/愛滋新知】120711 法新社:愛滋病毒預防性投藥效果不一‎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713115936412&myarea=2
【聯合國/全球愛滋報告】120720 WHO新聞稿:世衛組織發布高風險愛滋病毒陰性者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以防感染的首份指南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72422506665&myarea=2

2013-06-12

【台灣/性教育醫師觀點】130612 台灣立報:性病迷思 正確性教育才能根治

性病迷思 正確性教育才能根治
2013-6-12 台灣立報 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

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年齡不斷往下降,但許多青少年對於性病的迷思卻不少。無論異性戀或同性戀都亟需正確的性教育。

口交也存在風險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感染科醫師羅一鈞表示,門診中發現不少青少年來看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菜花、甚至急性C型肝炎,傳染來源有異性間性行為,也有男男間性行為。

羅一鈞在診間詢問性行為時,發現年輕人常有不少迷思。例如認為無套口交不會感染性病,但事實上,大部分的性病包括愛滋都可能經由口交傳染。如果口腔有傷口、或者口內射精,更容易被感染。如果預防性病要萬無一失,口交應該也要戴套。另外,也有不少年輕人錯誤認為,只要對方外觀看起來很正常,就應該沒有性病。但實際上,性病包括愛滋在發病之前,傳染力就很高,就算出現症狀,如果是私密處潰瘍或發炎,本人可能知道,但另一方在性愛場合其實不容易辨識出來。因此,羅一鈞表示,不管對方外觀有無感染性病的徵兆,都應該要堅持戴套,才能不讓性病上身。

性病空窗期 感染力更強

另外,即使發生性行為的對象表示篩檢結果正常,也應該使用保險套。羅一鈞解釋,主要原因是感染性病之後,會有一段時間篩檢不到,例如梅毒有4週空窗期、愛滋是3個月空窗期,這段期間的傳染力其實更強。

羅一鈞強調,假如對方最近篩檢正常、卻是在空窗期,無套發生性行為,就很有可能被傳染性病。因此,不管對方最近篩檢結果如何,都應該要堅持戴套,才能不讓性病上身。

羅一鈞更呼籲,在性行為發生時,如果沒有潤滑液,千萬不可用嬰兒油或凡士林代替使用在保險套上。這類物質會破壞乳膠,導致保險套破損,喪失保護效力。

用藥助興 長期恐傷身
部分青少年會使用藥物在性愛前放鬆,也具有相當危險性。羅一鈞表示,這些助興藥物,常以代號稱呼,例如E(搖頭丸)、K(K他命)、V(威而鋼)、飯(大麻)、RUSH(肛門鬆弛劑)、煙(安非他命)等,使用後會讓人警戒全然放鬆,容易發無套性交、多P、輪交、雙肛交等極高風險的行為,有很高機率感染性病或愛滋。

羅一鈞表示,長期使用這些藥物,還可能造成身體傷害,例如K他命造成膀胱出血和狹窄。此外,助興藥物大多是違禁品,使用或持有是違法的,會面臨勒戒、拘役等刑罰。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0380

SongYY說明
羅一鈞醫師曾擔任熱線愛滋小組《男同志性愛達人手冊2012全見豪華版》發表會時的推薦人。關於這篇新聞中提到的迷思,性愛達人手冊均有討論,並且有務實的建議。想要知道如何兼顧性安全與性愉悅? 快來看爽歪歪網站《安全的性知識》單元(由性愛達人手冊的文字版增修),或是來信索取性愛達人手冊吧!

延伸閱讀
爽歪歪網站 安全的性知識單元
https://gplus.org.tw/know_3.asp?KNOID=KNO121113215520945&myarea=7&page=1

2013-06-12

130609 明報:激揚交流會 促同志平權/130609蘋果日報: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保障同志平權/130609 明報: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激揚交流會 促同志平權

【明報專訊】新加坡的自由社區教會與香港的基恩之家,於2009年在新加坡舉行了首屆激揚會議(Amplify),讓兩地同志或同志友善的教徒交流,其後再於2010年及2011年先後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舉行第2及3屆會議,至2012年移師香港中大崇基神學院,今年則在柴灣青年廣場舉行。

助建身分認同 300人參加

由本月7日一連3日舉行的會議,將於今日閉幕,共有來自亞洲15個城市、逾300名同志或同志友善基督徒參加。大會除安排各地同志交流外,亦會舉辦工作坊,助出席者建立自我身分認同及詮釋《聖經》等。

3華人同志牧師今分享

今日下午2時半在青年廣場,3名華人同志牧師及「大愛同盟」成員黃耀明,將探討信仰與同志平權運動的關係;特地訪港的鄭書祥亦會於明日(周一)晚上7時半,在佐敦佑寧堂與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及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教師胡露茜對談。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9/-2-2987267/1.html

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保障同志平權

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馬來西亞首位公開同志身份的歐陽文風和歌手黃耀明均支持立法保障同志平權。(蘋果日報)

由基恩之家和酷兒團契主辦、一連三日的「激揚會議」今日在柴灣青年廣場閉幕。邀請「出櫃」歌手兼大愛同盟發起人黃耀明,以及3名來自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牧師,舉行名為「離開是為了回來,反思信仰與同運」座談會,探討宗教與同志的關係,近百人出席。

歌手黃耀明表示,他在中學返教會時已知知自己喜歡同性,當時教會中人對他的猜疑和不友善感,讓他感到罪惡感和抑壓,終決定脫離,「之後活得像一個人。」他希望同志能過上普通生活,讓同志自行選擇是否返教會。

台灣首位按立的同志牧師曾恕敏表示,台灣民眾普遍覺得教會反對同性戀者,但基督從沒批判過同性戀,他希望擔當橋樑,讓教會與同志團體成為朋友,一起為同志平權抗爭。更認為香港需要立法保障同志平權,「如果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政府,就要對人民負責。」而馬來西亞名公開同志身份的歐陽文風牧師則認為,同志教徒應離開一個欺壓同志的教會,走出來做回自己,再去找接受同志的教會。

18名來自香港,美國,日本,中國及澳洲的同志牧者和信徒則發表聯署文告,支持香港就反性傾向歧視立法,並對有教會反對立法,仍對不同性傾向存誤解,表示遺憾。 

原文網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30609/51468322

編者按:曾恕敏牧師與黃耀明的現場視頻 http://youtu.be/z8obGIh4mVU


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鄭書祥在訪問中,多次感謝丈夫多年的支持,直言二人的愛最終跨過一切,相信與同樣標榜愛的《聖經》並無衝突。他又笑言自己並不勇敢,「爭取變性人結婚權的W小姐才勇敢」。(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明報記者/林凱旻

「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

《聖經》與同性戀似是水和油,又像「有你無我」,惟美國華人鄭書祥卻打破陳規,當上神學學者,同時堅守一路走來的同性傾向。他說,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不認為性向與宗教有衝突,希望站出來能為陷入掙扎的同志教友帶來希望。「基督教講求『信、望、愛』,但如果教會不給人希望和愛,又何來有信?」鄭書祥說。

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會議」今年繼續移師香港舉行,主講嘉賓包括由美國赴港的鄭書祥牧師。鄭在香港出生,後隨家人移居美國,早於年少時已意識自己性向的他,本是執業律師,後決定攻讀神學,再當上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先後發表包括《從罪到奇異恩典:尋找酷兒基督》等多本著作。

曾遠離教會 「經丈夫認識神」

鄭書祥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自己走了很多路,才意會基督教義的核心講求「愛」,故不認為宗教與其性向有何任矛盾,「雖然我用了很多時間才走到這步」。他憶述,自小對神學有興趣,發現性向「與別不同」後,一度認為兩者不可兼得,遂與教會愈走愈遠,「我當時不是反抗教會,只是寄情讀書,要當執業律師,那是很艱苦的一段時間,直至我認識現時的丈夫,我是透過他再去認識神」。

指早期教會並不「恐同」

傳統教會高舉《聖經》反對同性戀的旗幟,但鄭不同意﹕「很多人似乎常糾纏在《聖經》6至7個看似反同性戀的章節中,卻忽視了當中有多達700個章節是關於愛的。」他認為,《聖經》那些章節只是反剝削性的關係,非直指反同性關係,而他主修宗教歷史時,更發現最早期的教會根本並不「恐同」。

常遭攻擊 「太多仇恨」

當然,「同志牧師」這條路不會易走。鄭說,至今收到譴責他的信件多不勝數,笑稱現時在神學院收到無回郵地址的信,連開也不會開,一直替美國網上報章The Huffington Post撰文的他,更要丈夫替他看網上留言,「太多仇恨了」。「我明白反同志、說話說得最響亮的人,會覺得自己知道所有答案,但不會等於他們是正確,或他們就是大部分人,我不知道……但看見同志們之間的愛,我知道這些都是真實的,這些鼓勵我繼續向前走。」鄭書祥說。

香港亦有同志友善教會「基恩之家」及中大崇基神學院的「酷兒團契」。鄭書祥認為,這些教會最重要,是能為同志教徒帶來希望、互相扶持,不因壓力而放棄。

母抗拒變接納 信有奇蹟

香港政府連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諮詢也不開展,可對香港同志平權前景有信心?鄭直言自己相信奇蹟,正如當日見他出櫃如同收到噩耗一樣的母親,今日已站出來為同志團體發聲,呼籲父母愛同志子女。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9/-2-2987268/1.html

2013-06-11

【台灣/青年與愛滋】130611 聯合晚報:青年染愛滋增加,應提高風險意識/0608 聯合報:女性染愛滋 半數是青年

青年染愛滋增加,應提高風險意識
2013.06.11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即時報導

青年人口群新增的愛滋感染者不斷增加,露德協會表示,以往預防策略多把男性間性行為列為愛滋高風險群之一,無形中讓許多青年缺乏對愛滋的戒心,沒有意識到自己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協會建議在愛滋預防教育中,不分性別、只要曾有高風險行為,都應定期接受檢測,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新聞出處: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957089.shtml


女性染愛滋 半數是青年
2013.06.08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愛她,就要戴它!」十大青年死因,愛滋首次入榜。疾管局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去年愛滋感染者女性新增個案中,廿歲到卅九歲生育年齡女性占五成以上,而且很多都還是固定性伴侶者。專家提醒,安全性行為才是自我保護的不二法門。

疾管局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女性新增愛滋感染個案數,集中在年輕女性,去年女性新增七十一名,高於前年的六十三名,且有卅五人分布在廿到卅九歲間。

十八歲的小珍(化名)懷孕後,三個月產檢時驗出愛滋,小珍不敢置信,氣急敗壞問男友,對方才坦承是愛滋感染者,她頓時晴天霹靂。男友原本還信誓旦旦說一起面對,卻在寶寶出生後消失,不久寶寶也因病夭折。

後來男友又出現,小珍和男友復合、再度懷孕,男友又離去。小珍慌了手腳,最後是露德協會社工陪她去進行人工流產。在社工陪伴下,小珍才慢慢走出陰霾,現在則是愛滋病防治志工。

露德協會理念推廣組長楊家琪說,單一性伴侶或已婚婦女完全沒有預防愛滋的觀念,以致感染。加上受社會壓力,罹患愛滋病卻不敢說,不知道如何求助,非常令人心疼。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950922.shtml

2013-06-10

【台灣/青少年性教育】130606 台灣立報:輕忽性知識 青少年更受愛滋威脅/130610 預防愛滋 青少年性教育有待加強

輕忽性知識 青少年更受愛滋威脅
2013-6-06 台灣立報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101年青年十大死因中,愛滋首度進入排行榜,15至24歲青年共有7人死於愛滋。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由於青少年對於安全性行為的瞭解太少,感染人數有迅速增加趨勢。

青少年感染大幅增加
衛生署統計指出,15到24歲青年在民國101年死亡人數為1,340人。而愛滋也成為首次進榜的第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為7人。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101年新增2,224個愛滋感染個案,15到24歲感染人數為635人,是愛滋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年齡層。

由於衛生署持續推動針對藥癮者的減害計畫,提供藥癮者諮詢、針頭以及替代療法,因此,愛滋感染新增人數從民國94年至民國99年都呈逐年下降情況。但在近幾年,愛滋新增人數卻呈現逐步上升趨勢,感染者多為青少年。徐森杰表示,按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現今感染愛滋病毒人數已突破2萬5千人,與102年同期(1到4月)相較,今年增加約6%(45人),其中高達7成是10到29歲的年輕感染者,由此可見情況的嚴重性。

不能不教安全性行為

徐森杰指出,青少年感染愛滋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校教育終缺乏安全性行為的教育。不少保守人士認為,只要教安全性行為就是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在學校不願意教,家長也不願意講的情況下,青少年又缺乏知識,感染愛滋的比例就大幅增加。

另外,有的青少年即使向學校或家長求助性方的的知識或支持,往往面對的是記過或忽視,這也導致許多青少年不敢告知或求助。徐森杰表示,由於以往的愛滋觀念多偏頗的著重於同性戀,許多青少年認為自己不是同性戀就不會得愛滋,往往忽略篩檢;等到發現感染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這也是為何青少年感染愛滋死亡人數大增的原因。

只靠學校還不夠

另一方面,徐森杰也指出,1到19歲的感染愛滋族群,其中有45%不在學校內;如果計算1到24歲的感染愛滋族群,其中有66%不在學校內。徐森杰表示,教育部已經實施校園愛滋宣導防治相關計畫,但事實上,不少學校為了績效或形象,也不會將中輟生上報。而教育部活動再多,也只能接觸到5成的愛滋感染族群,另外5成不在學校裡的感染族群,則沒有相關部會負責教育以及宣導。

徐森杰表示,網路上有青少年愛滋感染者的社團,人數增加的速度相當驚人。徐森杰也呼籲,除了學校教育之外,社會教育以及針對家長的教育也相當重要,青少年族群迫切需要有關愛滋以及安全性行為的各種相關教育。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0200

預防愛滋 青少年性教育有待加強
2013-6-10 台灣立報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大量成長,露德協會表示,目前學校的愛滋教育僅停留在背誦階段,並未落實到行為。學校應讓想要發生或已發生性行為的學生有不受批判的學習空間,才能有效預防愛滋。

露德協會表示,根據法國《費加羅報》2013年6月3日報導,現今法國青年的保險套使用率逐漸在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青年酒後性行為發生頻繁,酒精麻痺原本謹慎的心理;另一個原因就是男性青年普遍認為保險套會降低快感,而女性則往往會順從男方。

以上的情形跟心態,在台灣也同樣發生。許多青少年僅關心懷孕問題,卻輕忽不用保險套也會增加感染各種性傳染疾病的風險。學校應該教育青少年,一旦發生性行為時,確實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

另外,由於不少青少年對於愛滋警覺性低,在發生性行為後,即便身體有不適症狀,也沒有警覺到可能已經感染愛滋,更沒有主動進行篩檢。露德協會表示,事實上,只要有高風險行為者就應定期接受檢測,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性傾向知識一樣重要
另外,對於性行為以及性傾向的相關知識也相當重要。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許多學生根本對異性戀、同性戀、性行為的了解相當薄弱,學校教育也相當不足。當青少年從事性行為、或發現自己性傾向不同於其他人、或受同儕影響而使用K他命或搖頭丸娛樂性藥品後,不敢找師長、家長求助。

徐森杰表示,就曾有青少年在學校遭遇性霸凌,回家向家人求助後卻被罵是因為娘娘腔才導致被霸凌,後來這位青少年在無法求助的情況也感染了愛滋。

感染率持續攀升
徐森杰表示,主管當局近年來雖已經意識到青年人口群新增感染率不斷上升的事實,雖然全國各級學校均應按時進行愛滋病預防教育,而許多青少年對愛滋傳染途徑與預防方式都能朗朗上口,但常僅止於背誦而未能真正落實於行為上。

露德協會表示,教育體系除應積極傳達正確的性健康教育與愛滋防護教育,也應考量多元性傾向師生的需求,建構多元性別教育中心,理解及包容不同性傾向的師生,讓想要發生或已發生性行為的同學有不受批判的學習空間。另外,家長也應學習以開放健康的心態,與孩子討論健康性教育的議題,讓孩子在求助時感到被接納與包容。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