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6

【觀點/同志電影】091025聯合晚報:聞天祥 > 影聞其詳/性別如何越界?

今年金馬影展「牽涉」到同志的電影共有13部,但真正被列在「性別越界」單元的卻只有4部。為何?
                                                                                       
                                                                                       
時到今日,「同志」出現在電影,應該被視為「平常」了吧?就像同志一直「存在」於社會一樣。因此,是否有同志角色,早已不足作為「同志電影」的辨識依據。
                                                                                       
而當這少數作品被列進這個單元時,它們應該要有更多啟發性或突破性才是。舉例來說:我們能否看到「同志電影」不再只是都會的、菁英的、年輕的、猛男等等制式符號的組合呢?

                                                                                       
此時,以色列的「大開色戒」、西班牙「性福農莊」的不同凡響,就愈見鮮明。
            
前者描述一個虔誠的猶太教徒,有妻有子,在保守的傳統社群裡經營一家肉店,起初基於好心,收留一名流落的學生當助手,沒想到卻激發了他從未醒覺的同性慾望。後者則是一個步入不惑之年的農夫,因為受傷而必須應徵助手,一名秘魯外籍移工幫他工作之外,也開啟了他的心扉。

這裡沒有文藝電影的情話蜜語。他們都是粗人,但誰規定性向掙扎是菁英階級的專利?當真心實慾撞擊他們原本堅守的信條,震動的是家庭、性別、種族、階級、宗教的底線。有些時候,要人「真誠以對」,反而是最難的事,最大的罪。兩部電影的結局截然不同,但

原文出處:2009/10/25 聯合晚報「影文其祥」專欄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213264.shtml

2009-10-22

【觀點/個資隱私】091022聯合報:邱伊翎 彭治鏐 管中祥 >性別歧視與侵犯隱私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本文作者:

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文宣部主任)、彭治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

昨日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各自出現了一篇看似「醫療奇觀」的社會新聞,描述一名男子以化妝水瓶自慰,之後拔不出來就醫的過程。雖然只是一篇看似地方奇聞的報導,可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早已司空見慣,但是在「同志大遊行」即將舉行,及「個人資料保護法」即將進入立法院協商之際,面對這樣的報導,我們感到荒謬不已。

在蘋果日報報導中,除了透露該名男子的工作地點及老家之外,還下了「那種感覺有多爽」的小標,更透過精神科醫師的訪問,明指該男子的同性性傾向。而在聯合報的內文中,我們看見記者除了描述該男子的姓氏、年齡、所在地及職業之外,更以輕浮的語氣調侃他的陰柔性別氣質。這兩篇報導在我們眼中看來,完全充斥著主流性別價值觀的判準與歧視!似乎具有陰柔氣質者都是同志、也只有同志會從事這樣的性行為模式,然而記者與醫師都忘記,異性戀者也會從事這樣的性行為,在異性戀的多元性文化中,也充斥著這類的行為與性愛模式,這並非同志的專利!

而蘋果日報報導中,該男子的醫療資料X光片也被公然呈現,在聯合報的新聞網站上,更有醫院如何從該男子的私處將水瓶取出的動態影像畫面。我們要質疑這樣的報導,究竟有沒有取得當事人的同意?如果只是由醫院單方面提供媒體畫面及所有病患的個人資料,我們認為,這樣的報導已經大幅侵犯該名病患的個人隱私。而性傾向、性生活更是個人的重要隱私,這種對於當事人性傾向與性行為的明指或暗示,暨無關公共利益,又非公衛議題,其背後的心態與顯而易見的評價令人可議!

原文出處:2009/10/22聯合報民意論壇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07726.shtml

原始新聞:

聯合報社會新聞:化妝瓶塞肛門 推小腹夾出來
http://www.udn.com/2009/10/21/NEWS/SOCIETY/SOC2/5205755.shtml

蘋果日報:17公分瓶塞肛自慰 拔不出 男「痛」不可支 羞避熟人 新竹遠赴台中求醫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031917/IssueID/20091021

2009-09-22

【名家精選/愛滋】090920聯合報:陳克華 > 我於青春無悔

我於青春無悔
—寫給Allen
, 以及那些葉落歸根的同志遊子們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陳克華(詩人、醫師)

轉眼之間,Allen已經辭世逾十年了.

與Allen結識的五年間(1991-1996), 正好是台灣真正和愛滋病迎頭撞上的五年. 1991年台灣年度新增愛滋帶原人數首度破百, 這五年間感染人數(官方數字) 年成長約三倍, 而死亡人數卻大於十倍. 1996年雞尾酒療法正式報告出爐, Allen卻也於此時病逝.

青春的滋味如何? 如果, 你的青春歲月是一位一位風華正茂的朋友在你身邊相繼凋萎? 是每一次激情擁抱之後死命潄口刷牙並連續三個月抽血無數次証明自己仍是潔淨之身? 是每一次打開電視看見愛滋新聞便要在心裡盤算一次自己的告別式或是安排如何就此人間蒸發?

但最折磨人的, 卻是你如何在你深愛的人面前, 顯露出你的懷疑?—你上次驗血是什麼時候了? 最近可變消瘦? 每次你都採取安全措施了嗎? 襯衫解開來讓我看看可有卡波西氏肉瘤?

每次盯看著對方的眼神, 身體和表情, 看見的總是自己的恐懼, 以及死亡—和性, 和愛永遠牽連在一起的死亡.

而什麼性啊愛啊,以及其無數荒誕可笑或也並不太荒誕可笑的衍生物, 不也正是每一個人一生僅有的青春, 所必然奉行的主題嗎?

當然還有羞恥, 罪惡感, 在那個深信「愛滋是同志的天譴」的年代, 在衛生署還在以「生者難堪, 死者難看」恫嚇的時候. 在一切陰霾都還沒有「雞尾酒療法」的一絲曙光來穿透的悶局裡.

.

.

他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及氛圍裡, 認識了Allen—他們同在一家教學醫院工作, 他才第一年住院醫師, Allen已經總住院(第四年) 醫師了.

他害羞, 自閉, 在人群中極度不自在, 而Allen開朗活潑, 善體人意, 隨時隨地談笑風生, 廣結善緣, 又加上學長學弟的關係, 兩人的週末經常是一起在餐廳, 電影院, 舞會或同志酒吧裡渡過的.

而他經由Allen和其他朋友, 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社交圈, 更和Allen一時興起, 叼喝一群同屬醫業的同志朋友, 組成了一個社團就叫「台北同志醫生俱樂部」(Taipei Gay Doctor Club, 簡稱TGDC) , 資格以醫師及牙醫師為限, 每月定期一個週末, 輪流在一位醫師家裡聚會, 全盛時期會員竟超過廿人.

然而愛滋的陰影同時也隨伺在側, 以耳語或謠言或傳聞的方式, 在他看似無憂的青春歲月裡, 隨時見縫插針, 四處萌芽. 總是以「誰誰誰好像得了愛滋病」為始, 而以他如何「從此和所有的人失去聯絡」為結. 那個時候, 似乎獨自躲在不為人知的一個角落安靜地死去, 是愛滋病同志理所當然的人生結局.

然後, 他認識了Liam . 之後又遇見了Yate. Liam成了他無話不談的好友, 而Yate卻是他暗自戀慕的對象.

Liam和Yate條件背景十分相像—兩人年紀相仿, 約莫四十初頭, 正是男人展現成熟魅力的年紀, 又都生得高碩英挺, 且英文流利, 識多見廣, 又都在美國工作居住多年.

Liam永遠一身齊整的西裝外套搭配合身的牛仔褲, 一絲不亂的旁分西裝頭, 身高逾一八五, 經年打網球的身材, 舉止文雅,

2009-09-13

【觀點/同志認同】090910立報:許欣瑞 > 你是同志嗎?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許欣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

傳說中清大新生報到前,都要為諮商中心填寫一份「身心生活適應量表」。其中第3部分第15題:「同性的對象會引起我性的興趣及興奮?選項:a.從未如此,b.很少如此,c.有時如此,d.經常如此,e.總是如此」。且拋開「為什麼只問同性情慾,不問異性情慾?」這種政治正確式的意識批判,如果遇見這種提問,你會怎麼回答?

「同性的對象會引起我性的興趣及興奮嗎?」以我為例,身為同性戀來選「a.從未如此」有說謊之虞,但如果填「e.總是如此」卻又不對勁,好像只要是同性對象就會引起我性的興趣及興奮,冤枉!並非一看見男人,我就會想撲上去啊!可如果填寫「c.有時如此」,似乎又暗指著「我對女性也會有性趣」(但我不會),或暗示著「我的性趣不強」(才會「有時』才有性趣,這對薄弱的男性自尊是種傷害)。因此比較好的說法應該是「能引起我性的興趣與興奮的對象都是同性」,不然只有填上「看狀況」才符合現況。但若看到這種回答,設計問卷的老師一定會頭皮發麻或直接瘋掉。

其實講白了,這個問題想問:「你是同志嗎?」想必清大諮商中心企圖找出同志學生加以關心。但當選項從「從未如此」到「總是如此」,只以性慾取向的頻率來判定一個人的性傾向,顯然忽略情感向度的可能:我是同性戀,並不(只)是因為我對同性有「性趣」,其中可能還包括因為我「愛」某特定的同性,並願意與他建立伴侶關係。但反過來說,為了接近真實狀態而將各種判定性傾向的向度考慮進去,包括情感、關係、性別、認同等,大概會設計出近似萬言書的問卷,我想不僅設計問卷的老師會再崩潰一次,學生光看到問卷份量,頭就暈了,沒人會想填吧!

因此,想藉一份問卷判定一個人是否為同志,絕非易事,往往卡在「複雜但真實」與「簡單卻武斷」之間而無法兼得。

有趣的是,要說出「我是同志!」也常陷入這種兩難。每當我代表同志諮詢熱線,試圖面對社會大眾談「認識同志」時,台下「你是同志嗎?」「你怎麼確定是?」的疑惑排山倒海而來。

如果每個回答都企圖呈現我生命處境與認同歷程的複雜樣貌,尤其害怕簡單的答案帶來另一種同志刻板印象時,似乎不得不落落長解釋各種可能:「以情感來說,我是同志,但從關係來說則不一定……」台下聽眾:「那什麼是同志?」、「同志只是個標籤,我是我,是不是同志並不重要……」、台下聽眾:「那你到底是不是?」如果真的如此回應每一題關於我同志身分的疑問,那麼這講座不僅冗長,還讓台下聽眾混亂,甚至崩潰,更別說要達到「認識與了解」的目的。

於是一個簡單肯定的答案,例如「是,我是同志,因為我對男生有『性趣』」,似乎就可以省去種種麻煩後果,而讓社會大眾對同志有個粗淺概念。唯一代價就是,犧牲一些對自身生命處境的精準詮釋。後來想想,教育不就這麼一回事?初階的加減乘除無法說明微積分的複雜,但要了解微積分,加減乘除的概念不能不知道。只是談了這麼多場同志與性別的「初階課程」,早就開始期待著什麼時候才能跟教育體制進入「進階課程」的細緻對話?這時,要展現認同歷程中的種種複雜層面,就不是一句「我是同志!」能涵蓋了!

文章出處:2009/9/10 立報「讀者投書」單元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3783

2009-09-08

【觀點/性別氣質】090908聯合報:畢恆達 > 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坊間有不少「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以及「男女大腦不同」之類的書籍,這種從生物角度(實則受到文化性別偏見的影響)解釋性別差異的說法,不只影響教育政策與實踐,也形塑了日常生活的性別關係。

男生穿藍色、女生穿粉紅色,多數人視為理所當然。它展現在許多學校制服的設計,連街頭的成衣攤販都會向兒童的父母如此建議。就有生物學家表示,男女對於顏色的偏好乃進化的結果。遠古時代,男人出外打獵,需要晴朗的天空與乾淨的水源(藍色),而女人負責採集,要能辨識紅色的成熟果實。事實上,男—藍、女—粉紅的對應關係是在一九五○年代以後才確立的。更令人訝異的是,與此相反,在這之前紅色屬於男生,藍色屬於女生。為什麼呢?正由於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而火星代表熱情(紅色),金星代表平靜(藍色)。在基督教的傳統裡,聖母瑪莉亞為「天國之母」,藍色代表天堂,故常衣著藍袍,藍色因此是女性的顏色。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後,男性的制服常是藍色的,因而藍色漸漸成為男子氣概的象徵,而一九四○年Think Pink的行銷口號,鼓勵女人擁抱女性氣質,粉紅色逐漸成為女性的顏色。

我們也很習慣將精子想像成為賽跑選手,最天賦異稟、跑得最快的那一個才能與卵子結合。然而,生物學家在顯微鏡下,已經觀察到卵子主動選擇、捕捉精子的一面。換句話說,精子並非朝向卵子的方向勇往直前,而是跌跌撞撞、匍匐前進。

也有生物學家指出,單一的精子很難在黏液中前進,是精子群形成像自行車隊般,彼此壯大勢力前仆後繼,才能前行(想像,沒有紅綠燈,行人如何在車陣中過馬路)。結果呢,精子之間存在的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另一種說法則是,受精過程是卵子與精子在進行對話。如果不把細胞這種生物現象擬人化,哪一種版本會比較接近真相呢?

男生站著尿,女生蹲著尿,總該是天經地義、生理構造使然了吧!男人甚至鄙夷女人「撒尿上不了牆壁」。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也未必如此。過去,埃及人因宗教因素,小便時男蹲女站,以免褻瀆神明;回教徒男女皆採蹲姿;而毛利人因為服裝上的裝飾品因素,男蹲女站。十九世紀的日本女性也是站在木桶前小便。直到廿世紀初,西式小便斗才傳入日本與台灣,而這也與拉鍊的發明,成為男人褲裝的配件,正好呼應。所以呢,站著尿尿與否其實並無關乎男子氣概。

這些實例顯示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實」,經常是在特定歷史文化中建構而成,而非源於自然或必然。男女有別,往往未必是本來有別,而是我們期待有別、選擇有別,進而進行差別待遇的結果。


文章原刊載於:2009/09/0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123009.shtml

2009-07-26

【觀點/性別氣質】090722立報:高宏翔 >我也想過不去在意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高宏翔(世新大學新聞系碩士生、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教育小組種子講師)

蔡康永與小S在節目中裡常以性別氣質作為玩笑梗,網友對此產生激辯。而蔡康永也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提出了說明,認為他自己沒惡意,只要換個心態就不用去在意別人怎麼說。

從小,「娘娘腔」或是「查某體」就是個伴隨著我成長的名詞。家庭聚會中,當長輩向鮮少見面的遠房親戚介紹自己的孩子,不外乎就是在哪唸書或是高就,甚者多說一下他會什麼才藝;而我,總是被這樣介紹:「這是我兒子,他投胎時跑太快,王母娘娘忘記把那根(陰莖)收回去,才會讓他現在這樣男不男、女不女!」語畢全場哄堂大笑,而我只能嘟著嘴在旁邊生氣。大人見我生氣了,嘲諷的話語並不會停止,反倒是有股達到目的的得意感;想不起究竟有多少次,最後我是哭著跑開現場,轉身跑向屋子裡最陰暗的角落。

學齡之後,進入學校教育體系,那是個充滿規訓的環境,什麼時候要出現學校裡的哪一個位置都是被規定好的。不像以前,我還能氣呼呼地跑去屋子最深沉的那個角落。

面對一次又一次地被欺負,我只能待在原地或是座位,把自己蜷縮到最小,埋頭落淚。有天,當鄰座的女同學又把我弄哭了,老師進教室時卻不是斥責同學:「你們誰欺負他?」而是把手上的教科書與教具重重放在講桌,然後對我說:「高宏翔,你到底是不是男生?每次經過你們教室都看到你在哭!我真的沒見過你這麼娘娘腔的男生!」

於是,在老師的斥責下,台下的同學及我都學會了解了些什麼。在那一刻起,我們知道原來身為一個男生,有著陰柔氣質,在這個社會上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有必要將其矯正。後來,同學便興起了一個「治療性的團康遊戲」,希冀讓我學習當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遊戲開始,所有的參賽者分為兩隊,兩隊分別選出一位隊長。兩位隊長合力將我以大字型壓在牆上。數公尺外,有著一條起跑線,兩隊在隊長的發號施令下,自起跑線開始,跑到我被壓住的那堵牆,然後像個武藝高強的俠客飛簷走壁,踩著我的身體向上走,直到兩隻腳同時落地。

在我身上踩了幾下,就代表那一輪的得分。上課鐘響遊戲結束,統計總積分,多者為勝隊。遊戲結束,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教室,準備上下一堂課;我則是癱軟在遊戲場,自己拍掉身上的髒污,一拐一拐地走回教室上課。

我不敢告訴老師,因為我知道說了也沒好處,老師只會再笑我是個娘娘腔。我不敢不跟同學玩,因為同學們都會說:「我們是看得起你才跟你玩,我們是在幫你治好你的娘娘腔!」當然,也不敢回家告訴爸爸媽媽,畢竟他們也從小就會笑我娘娘腔。對多數人來說,上學是件快樂的事,可以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是對我來說卻不是這樣。

隨著年齡增長,一路進到高中、大學,課程裡幾乎都沒有提到所謂的性別氣質。教科書裡提的大多就是兩性要如何相處,兩性要如何從感情進入到家庭,關於性別氣質這一塊更是罕見。如果有老師帶著大家討論性別職業角色刻板化的問題,就該覺得那老師已經很有見地。直到這幾年,「兩性教育」轉向「性別平等教育」,也才讓我看到一絲絲曙光。

隨著性別平等教育進入校園,越來越多的學子可以藉由課程安排,習得性別多元的概念,進而學習到所謂的尊重差異。加入了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的教育小組後,特別能感受到之中的差異。當我作為一個講師,進入校園,公然站上講台述說自己娘娘腔經驗時,特別有所感受。

有次當我在演講,某一區男生表現出噁心的樣態時,班上另一群同學直接斥責他們:「尊重台上的老師好不好,很丟臉ㄟ!」當下心中真的會有無限激動。如果我的成長過程中,在面對師長、長輩、同儕的壓迫時,有這樣不同的聲音出現,我想一定會很不一樣。

我同意蔡康永在部落格裡說的,我們必須要去反轉詞彙的刻板印象。「娘」也可以是很有自信的,可以是個正向的名詞。但是,我們是不是還是該將一切的努力回歸現實的社會脈絡之下?畢竟,有太多太多性別氣質與強勢社會期望背道而馳的人,並不是像蔡康永一樣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能夠那麼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這樣,而且我覺得『娘』是一種稱讚!」絕大多數的一般「娘娘腔」、「男人婆」大眾,大概都無法那麼灑脫地逃開這社會的規訓,那麼理所當然地做自己。

我也曾想過不去在意其他人的訕笑,但是我逃不開,這社會的鉅型結構,太強大了!即便我逃開了,又如何?我仍無法拋下那些逃不開的「娘娘腔」、「男人婆」在社會意義中所帶來的壓迫和歧視。

文章出處:2009/7/22、23 立報「讀者來稿」單元
(上)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2408
(下)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2442

2009-07-15

【觀點/性別氣質】090715 聯合報:梁玉芳 > 「娘」:訕笑或榮耀

作者:梁玉芳(聯合報資深記者)
 
 
作為極少數的出櫃同志,電視主持人蔡康永近日卻遭到同志社群猛力抨擊。原因是他的節目請來溫柔男藝人,又不斷笑他們「娘」,笑談他們愛敷臉、善於摺衣服的女性化習慣。

同志批評蔡康永:「身為同志,竟也消費社會對同志的刻板印象」;有人緩頰說他「以娘攻娘」,很有「笑果」。蔡康永為此在部落格貼文,表明「以為『娘』是在罵人」才是異性戀霸權的偏見;在他的字典裡,「娘」不是負面的字,男生「娘」有什麼關係?

蔡康永的說法頗有激勵作用,符合性別多元教育者的主張,要光明、開闊地看待性別氣質。他認為,男生當然可以娘,如果娘得很有意思,當然可以開朗地說出來!

蔡康永說得有道理,但美好修辭仍要回到現實面檢視。如果這社會對性別多元的寬容果真達到他所說的境界,那麼同志們可樂翻了。

如果我們因此就認為,被同學笑「娘」的男生,該欣然接受「很娘」的「讚美」,他委屈、受傷的情緒全是無謂,也未免太阿Q式樂觀,忽視發話者的貶意及歧視依然存在的現實。

對被「標籤化」的群體來說,要把訕笑的標籤翻轉成「光榮的印記」,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的翻轉,也不是片面宣布就能奏效,而是需要長期社會對話與文化改造的歷程。

在歧視黑人的社會,非裔美人要大聲喊出「黑就是美」,歷經多少種族衝突的代價。即使有了第一位黑人總統,但試著公開說人是「黑鬼」看看?同志族群把「怪胎(queer)」的邊緣,轉變成「酷兒」的驕傲,又豈是易事?

有了「娘是魅力」的論述,下次再有人說馬英九「很娘」或「小孬孬」,並堅持這是「讚美」,社會該怎麼反應呢?

轉載出處:2009/07/15聯合報「聯合筆記」專欄
http://www.udn.com/2009/7/15/NEWS/OPINION/X1/5019284.shtml

2009-07-03

【觀點/性與身體】090703蘋果日報「論壇」:何春蕤 > 誰怕麥可傑克遜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作者:何春蕤(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特聘教授)

日後人們將發現,傑克遜不是死於藥物,不是死於整形失敗;而是死於長久匯集沉澱在他身上的各種歧視的效應,包括「種族歧視」以及「反種族歧視」自身所形成的僵化和政治正確要求,也包括人們對性別、身體、性向的各種僵化認知。

「中性化」招來攻擊

2003年麥可傑克遜被控猥褻兒童事件爆發,當媒體一面倒的看熱鬧、惡劣扒糞的時刻,美國知名的跨性別作家費雷思發出文章,指出圍繞傑克遜的負面言論其實出自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成見。

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和無數整形的男女一樣,傑克遜開始積極的改變外型。然而在那個種族尖銳對立的社會脈絡裡,人們看到的只是他背離了黑人的外貌特徵,許多人罵他「黑奸」,說他迎合白人的審美觀。然而費雷思在這些譴責中卻看到了另一種隱而未顯引發厭惡的特色,那就是傑克遜與日俱增的「中性化」(說穿了是「女性化」)裝扮,以及非常複雜的性別表現。

換句話說,與其說傑克遜的自我外型打造是想變成白人,倒不如說他是避開大眾對黑人男性必須表現截然陽剛的假設,他的新外型因此益趨陰柔,從面目五官到白皙的皮膚,柔軟的長髮,濃郁的化妝。他的身體也不斷開發出過去無法想像的操弄和舞步,一手撫胸、一手扣住胯下的標準動作成為傑克遜既男又女的性感表現方式。一個似乎永遠青少年的身體,結合了很難歸類為男女的外型和表現,難怪引發極大的社會焦慮,招來無窮的指摘。

人們的冷言嘲諷把傑克遜放逐到羞恥孤立的空間裡。是為了要他停止這種跨越現有範疇的存在狀態,也就是要他「歸位」,回歸傳統的種族樣貌和表現,回歸傳統的性別呈現。可是傑克遜沒有聽話,他反而更加積極的持續越界,在外型上更加明顯的宣告他就是不計代價,不願從眾,當然也就持續承受更惡意的攻擊。

傑克遜的性別處境只有另外一個跨性別看得懂。身為跨性別的費雷思說:「麥可的外表不僅混淆了人類社會對於性與性別的僵化組合,並且更進一步地拓展人類性別表現的多樣性。」

惡意的攻擊最後形成一連串控訴,動員的正是1980年代以來在美國儼然已經升高為社會最敏感神經的兒童性議題。只有這個罪名能醜化當事人到無法回應的地步,使他墜入沒人敢救的深淵,讓他即使被宣告無罪也將永遠背負嫌疑。

死於美國僵化氛圍

我的朋友聽說傑克遜過世的消息後久久無法接受,她不解的問:「為什麼安潔莉娜裘莉熱烈擁抱親吻孩子算是親善大使,而麥可傑克遜做同樣的事情就是戀童?」

我沒有辦法回答。但是費雷思一針見血的看穿了反戀童聖戰背後真正的陰謀:「兒童和青少年承受性惡待(或其他形式的惡待)的處境和痛苦,是沒有辦法被一個煽動種族主義、歧視同性戀、仇視性╱別異議份子的保守行動所解救的。」

麥可傑克遜就是死於種族主義、反種族主義的僵化、同性戀恐懼症、跨性別恐懼症、戀童恐慌症數症齊發的美國氛圍。哀悼他的將不會是少數,因為被上述病症的效應所苦的人絕不是少數。

本文出處:2009年07月03日蘋果日報「論壇」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703/art_id/31757102

■延伸閱讀:費雷思談麥可傑克遜原文中譯

Michael Jackson 頭條背後
2003-11-28 Workers World News
美國跨性別作家 Leslie Feinberg 原著(林郁凱翻譯,何春蕤校訂)

http://intermargins.net/Activity/2009/Michael_Jackson_Leslie_Feinber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