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第一手的男同志生活情報
長期照護(簡稱長照),
是種為協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礙而長期無法自理的病患,
所提供的各式各樣醫療與非醫療需求的服務。
提到長照一定會討論到 #主要照顧者 #喘息服務 等
這次讓狐狸來跟我們聊聊當家人需要長照服務時,
一般可能會面臨的處境有哪些….
|三八G的尬聊時光_家庭照顧機構的觀察心得,狐狸|
Q:你為什麼會選擇去家庭照顧相關議題的機構實習?
說起來這件事有點誤打誤撞,本來的想法是到老人機構實習,
但在一次家庭照顧者的年度研討會中,
看見倡議組織對照顧者不同生活議題的關注與瞭解,
才發現長期照顧的環節中,除了被照顧者的權益以外,
照顧者是持續支持照顧的重要能量,
家庭照顧者通常會是家人、移工、朋友、鄰居,或是家庭照顧服務單位的人員,
怎麼在照顧的過程同時兼顧其它不同的生活面向,
對照顧者而言是需要一直面對與調適。
在那次研討會結束後,透過老師的引薦下,進到關注家庭照顧者的機構實習。
Q:以你的觀察,一般家庭主要照顧者會面臨到哪些挑戰?
#照顧v.s. #工作
主要照顧者常常會碰到照顧與工作兩頭燒的窘境,
尤其工作是否能夠順利持續下去攸關經濟收入,
照顧的開銷常視被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和照顧需求衡量,
照顧與工作的分配難分難捨,
因照顧無法繼續保持工作狀態而離職,可能就會陷入「照顧貧窮」。
#勞心勞力
如果把照顧視為一種勞動,這份勞動不止作用在身體上,心理上也有所付出。
照顧者不但需要應付被照顧者的日常生活如翻身、拍背、盥洗、餵食、外出、換洗等,
仍然需面對照顧壓力、社交疏離、收入中斷等議題,
以及如何與被照顧者正向看待身體變化也是一件勞心的事,
而這份勞動往往不易說出口,總是在責任與自我鼓勵中度過,
可能忽略了自己在長期照顧的辛苦下帶來的身體變化。
#幾家人幾張嘴
照顧往往不會只有個人的事,可能是一家人甚至是一家族的事,
這時候照顧的討論與協調尤為重要。
然而,每多一張嘴便多一個意見,
每位家人總是有說不完對被照顧者「好」的建議,
卻成為主要照顧者龐大的負擔,
除了照顧的辛勞外,還需應付家人對照顧的期待,
忍無可忍之際,稍有不慎便擦槍走火。
Q:一般說的喘息服務又是什麼?真的會有幫助嗎?
喘息服務是在長照2.0中提供照顧者能夠暫時從照顧角色休息的服務,
大致上可以分為社區式、居家式、機構式的喘息服務,依照需求做出不同的選擇。
喘息服務在外出辦事、短期活動或是看護休假與轉銜等可能會是很好的幫手,
但是申請條件有限,
如每年能夠使用的次數、補助款、申請資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限和規定;
另外,照顧者對照顧責任的難分難捨,或對他人照顧較不信任,
以及居住地沒有辦法提供適合的喘息資源,都會讓喘息服務的使用受阻。
Q:實習後,你有什麼心得嗎?
家庭照顧者支持網絡是現有長期照顧政策裡逐漸發展的支持服務,
雖然現在全台灣包含離島都設有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
仍需要以各種不同的管道致力推廣。
照顧議題從私領域進入公領域的討論一直是一件需要持續努力的事,
將公共資源最大化和具現化,同時讓照顧者擁有選擇和適當的彈性也不是容易的事。
雖然實習期間接觸到的照顧者有限,
但是在家庭照顧的相關機構裡實習,
更能夠體會到家庭照顧議題推動的重要性和協調性。
如果可以,我希望家庭照顧議題接下來的討論中,
廣納更多家庭型態和流動性,
採取更多家庭照顧者視角,貼近照顧者的照顧現場,
我想這是我可以繼續努力的事。
Q:給即將成為家庭主要照顧者一個建議?
有時候意外來得突然,可能會讓自己措手不及,
總是在經過一番折騰後才開始穩定下來。
長期照顧是長期奮鬥,
它可能不像照養小孩會看見成長,
反而會深刻感覺到被照顧者的健康每況愈下,
讓自己在照顧過程身心俱疲。
所以,「照看自己」是照顧者時刻提醒自己的事,
承擔照顧工作的原因可能是各種複雜因素集合而成,
但是不要忘記適時調整與照顧的距離,
也不要讓自己孤軍奮戰,以及善用現有的資源。
如果不知道有什麼長期照顧資源可以盤點和安排,
#醫院設有出院前準備小組,
#住院治療後協助後續出院的長照銜接;
或是撥打 #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每週一到週五,09:00-17:00),
社工與你一起討論照顧現況與整理相關資源,
#撥打衛福部1966的長照專線申請長照服務。
———–以下是私密話題———–
Q:你的第一次?(可以是情感啟蒙或是任何害羞的第一次…)…